第八節(jié) 進口貨物征稅
一、進口貨物的征稅范圍及納稅人
(一)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申報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境內的貨物,均應繳納增值稅。
(二)進口貨物的納稅人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辦理報關手續(xù)的單位和個人,為進口貨物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也就是說,進口貨物增值稅納稅人的范圍較寬,包括了國內一切從事進口業(yè)務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
二、進口貨物的適用稅率
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為17%或13%。
三、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我們在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時直接用銷售額作為計稅依據或計稅價格就可以了,但在進口產品計算增值稅時我們不能直接得到類似銷售額這么一個計稅依據,而需要通過計算而得,即要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是指在沒有實際銷售價格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出作為計稅依據的價格。進口貨物計算增值稅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第九節(jié) 出口貨物退(免)稅
我國的出口貨物退(免)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yè)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征其在國內各生產和流轉環(huán)節(jié)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對增值稅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對消費稅出口貨物免稅。
一、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政策
(一)出口免稅并退稅
(二)出口免稅不退稅
(三)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二、出口貨物退(免)稅的適用范圍
(一)出口免稅并退稅
1.外貿企業(yè)
2.生產企業(yè)
3.國家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
(二)出口免稅不退稅
1.出口的為免稅貨物
2.小規(guī)模納稅人生產出口的貨物
(三)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限制出口或不鼓勵出口的情況
三、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企業(yè)產品出口后,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yè)辦理退稅,由于稅收減免及其國家經濟政策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于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于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貨物的退稅率,是出口貨物的實際退稅額與退稅計稅依據的比例?,F(xiàn)行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退稅率有17%、15%、14%、13%、11%、9%、8%、6%、5%等。
四、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的計算
出口貨物只有在適用既免稅又退稅的政策時,才會涉及如何計算退稅的問題。由于各類出口企業(yè)對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辦法不同,有對出口貨物單獨核算的,有對出口和內銷的貨物統(tǒng)一核算成本的。為了與出口企業(yè)的會計核算辦法相一致,我國《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兩種退稅計算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免、抵、退”辦法,主要適用于自營和委托出口自產貨物的生產企業(yè);第二種辦法是“先征后退”辦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購貨物出口的外(工)貿企業(yè)。
(一)“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生產企業(yè),分為兩種:第一種生產企業(yè)是100%的出口;第二種生產企業(yè)是一部分出口,還有一部分是不出口。"免、抵、退"的計算方法最初是出于對付既有出口又有內銷的生產企業(yè)而制定的一種特殊的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后推廣到所有的生產性的企業(yè)。該方法的采用一方面緩解了對國家退稅的壓力,又應對了企業(yè)利用虛假會計核算來騙取出口退稅的問題。
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
第一步“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yè)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yè)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增值稅;
第二步“抵”稅,是指生產企業(yè)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第三步:“退”稅是指生產企業(yè)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其中: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五、舊設備的出口退(免)稅處理
六、出口卷煙免稅的稅收管理辦法
七、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
一、進口貨物的征稅范圍及納稅人
(一)進口貨物征稅的范圍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申報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境內的貨物,均應繳納增值稅。
(二)進口貨物的納稅人
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辦理報關手續(xù)的單位和個人,為進口貨物增值稅的納稅義務人。也就是說,進口貨物增值稅納稅人的范圍較寬,包括了國內一切從事進口業(yè)務的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機關團體和個人。
二、進口貨物的適用稅率
進口貨物增值稅稅率為17%或13%。
三、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的計算
納稅人進口貨物,按照組成計稅價格和《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的稅率計算應納稅額。我們在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時直接用銷售額作為計稅依據或計稅價格就可以了,但在進口產品計算增值稅時我們不能直接得到類似銷售額這么一個計稅依據,而需要通過計算而得,即要計算組成計稅價格。組成計稅價格是指在沒有實際銷售價格時,按照稅法規(guī)定計算出作為計稅依據的價格。進口貨物計算增值稅組成計稅價格和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第九節(jié) 出口貨物退(免)稅
我國的出口貨物退(免)稅是指在國際貿易業(yè)務中,對我國報關出口的貨物退還或免征其在國內各生產和流轉環(huán)節(jié)按稅法規(guī)定繳納的增值稅和消費稅,即對增值稅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對消費稅出口貨物免稅。
一、出口貨物退(免)稅基本政策
(一)出口免稅并退稅
(二)出口免稅不退稅
(三)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二、出口貨物退(免)稅的適用范圍
(一)出口免稅并退稅
1.外貿企業(yè)
2.生產企業(yè)
3.國家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
(二)出口免稅不退稅
1.出口的為免稅貨物
2.小規(guī)模納稅人生產出口的貨物
(三)出口不免稅也不退稅
限制出口或不鼓勵出口的情況
三、出口貨物的退稅率
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規(guī)定,企業(yè)產品出口后,稅務部門應按照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為企業(yè)辦理退稅,由于稅收減免及其國家經濟政策等原因,商品的進項稅額往往不等于實際負擔的稅額,如果按出口商品的進項稅額退稅,就會產生少征多退的問題,于是就有了計算出口商品應退稅款的比率—出口退稅率。
出口貨物的退稅率,是出口貨物的實際退稅額與退稅計稅依據的比例?,F(xiàn)行出口貨物的增值稅退稅率有17%、15%、14%、13%、11%、9%、8%、6%、5%等。
四、出口貨物應退稅額的計算
出口貨物只有在適用既免稅又退稅的政策時,才會涉及如何計算退稅的問題。由于各類出口企業(yè)對出口貨物的會計核算辦法不同,有對出口貨物單獨核算的,有對出口和內銷的貨物統(tǒng)一核算成本的。為了與出口企業(yè)的會計核算辦法相一致,我國《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辦法》規(guī)定了兩種退稅計算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免、抵、退”辦法,主要適用于自營和委托出口自產貨物的生產企業(yè);第二種辦法是“先征后退”辦法,目前主要用于收購貨物出口的外(工)貿企業(yè)。
(一)“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
生產企業(yè),分為兩種:第一種生產企業(yè)是100%的出口;第二種生產企業(yè)是一部分出口,還有一部分是不出口。"免、抵、退"的計算方法最初是出于對付既有出口又有內銷的生產企業(yè)而制定的一種特殊的出口退稅的計算方法,后推廣到所有的生產性的企業(yè)。該方法的采用一方面緩解了對國家退稅的壓力,又應對了企業(yè)利用虛假會計核算來騙取出口退稅的問題。
實行免、抵、退稅管理辦法:
第一步“免”稅,是指對生產企業(yè)出口的自產貨物,免征本企業(yè)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增值稅;
第二步“抵”稅,是指生產企業(yè)出口自產貨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動力等所含應予退還的進項稅額,抵頂內銷貨物的應納稅額;
第三步:“退”稅是指生產企業(yè)出口的自產貨物在當月內應抵頂的進項稅額大于應納稅額時,對未抵頂完的部分予以退稅。
免抵退稅額的計算: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人民幣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其中: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五、舊設備的出口退(免)稅處理
六、出口卷煙免稅的稅收管理辦法
七、出口貨物退(免)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