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信用風險管理
第四節(jié) 信用風險控制
二、信用風險緩釋
定義:運用合格的抵質押品、凈額結算、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轉移或降低風險。
采用內部評級法計量信用風險監(jiān)管資本時,信用風險緩釋功能體現為違約概率(如保證的替代效果)、違約損失率(如抵(質)押和保證的減輕效果)或違約風險暴露(如凈額結算)的下降。
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目的包括:
(1)鼓勵銀行通過風險緩釋技術有效抵補信用風險,降低監(jiān)管資本要求;
(2)鼓勵銀行通過開發(fā)更加高級的風險計量模型,精確計量銀行經營面臨的風險。
1.合格的抵(質)押品
合格抵(質)押品包括金融質押品、實物抵押品(應收賬款、商用房地產和居住用房地產)以及其他抵(質)押品。合格抵(質)押品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體現為違約損失率的下降,同時也可能降低違約概率。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當借款人利用多種形式的抵(質)押品共同擔保時,需要將風險暴露拆分為由不同抵(質)押品覆蓋的部分,分別計算風險加權資產。拆分按金融質押品、應收賬款、商用房地產和居住用房地產以及其他抵(質)押品的順序進行。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可按要求自行認定抵(質)押品,但應有歷史數據證明抵(質)押品的風險緩釋作用。
2.合格凈額結算
凈額結算對于降低信用風險的作用在于,交易主體只需承擔凈額支付的風險。若沒有凈額結算條款,那么在交易雙方間存在多個交易時,守約方可能被要求在交易終止時向違約方支付交易項下的全額款項,但守約方收取違約方欠款的希望卻很小。
合格凈額結算的認定要求:(1)可執(zhí)行性;(2)法律確定性;(3)風險監(jiān)控。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合格凈額結算包括:表內凈額結算;回購交易凈額結算;場外衍生工具及交易賬戶信用衍生工具凈額結算。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應建立估計表外項目違約風險暴露的程序,規(guī)定每筆表外項目采用的違約風險暴露估計值。
3.合格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合格保證的范圍包括:
(1)主權、公共企業(yè)、多邊開發(fā)銀行和其他銀行;
(2)外部評級在A-級及以上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
(3)雖然沒有相應的外部評級,但內部評級的違約概率相當于外部評級A-級及以上水平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
同一風險暴露由兩個以上保證人提供保證且不劃分保證責任的情況下,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不同時考慮多個保證人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銀行可以選擇信用等級、信用風險緩釋效果的保證人進行信用風險緩釋處理。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如果歷史數據能夠證明同一風險暴露由多個保證人同時保證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大于單個保證,銀行可以考慮每個保證人對降低風險的貢獻,并表現為違約損失率的下降。
信用衍生工具的范圍包括信用違約互換、總收益互換等。當信用違約互換和總收益互換提供的信用保護與保證相同時,可以作為合格信用衍生工具。
4.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池
對單獨一項風險暴露存在多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時:
·采用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銀行,應將風險暴露細分為每一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覆蓋的部分,每一部分分別計算加權風險資產。如信用保護由一個信用保護者提供,但有不同的期限,也應細分為幾個獨立的信用保護。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如果通過增加風險緩釋技術可以提高對風險暴露的回收率,則鼓勵對同一風險暴露增加風險緩釋技術(即采用多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來降低違約損失率。
第四節(jié) 信用風險控制
二、信用風險緩釋
定義:運用合格的抵質押品、凈額結算、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等方式轉移或降低風險。
采用內部評級法計量信用風險監(jiān)管資本時,信用風險緩釋功能體現為違約概率(如保證的替代效果)、違約損失率(如抵(質)押和保證的減輕效果)或違約風險暴露(如凈額結算)的下降。
巴塞爾委員會提出信用風險緩釋技術的目的包括:
(1)鼓勵銀行通過風險緩釋技術有效抵補信用風險,降低監(jiān)管資本要求;
(2)鼓勵銀行通過開發(fā)更加高級的風險計量模型,精確計量銀行經營面臨的風險。
1.合格的抵(質)押品
合格抵(質)押品包括金融質押品、實物抵押品(應收賬款、商用房地產和居住用房地產)以及其他抵(質)押品。合格抵(質)押品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體現為違約損失率的下降,同時也可能降低違約概率。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當借款人利用多種形式的抵(質)押品共同擔保時,需要將風險暴露拆分為由不同抵(質)押品覆蓋的部分,分別計算風險加權資產。拆分按金融質押品、應收賬款、商用房地產和居住用房地產以及其他抵(質)押品的順序進行。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可按要求自行認定抵(質)押品,但應有歷史數據證明抵(質)押品的風險緩釋作用。
2.合格凈額結算
凈額結算對于降低信用風險的作用在于,交易主體只需承擔凈額支付的風險。若沒有凈額結算條款,那么在交易雙方間存在多個交易時,守約方可能被要求在交易終止時向違約方支付交易項下的全額款項,但守約方收取違約方欠款的希望卻很小。
合格凈額結算的認定要求:(1)可執(zhí)行性;(2)法律確定性;(3)風險監(jiān)控。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合格凈額結算包括:表內凈額結算;回購交易凈額結算;場外衍生工具及交易賬戶信用衍生工具凈額結算。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應建立估計表外項目違約風險暴露的程序,規(guī)定每筆表外項目采用的違約風險暴露估計值。
3.合格保證和信用衍生工具
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下,合格保證的范圍包括:
(1)主權、公共企業(yè)、多邊開發(fā)銀行和其他銀行;
(2)外部評級在A-級及以上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
(3)雖然沒有相應的外部評級,但內部評級的違約概率相當于外部評級A-級及以上水平的法人、其他組織或自然人。
同一風險暴露由兩個以上保證人提供保證且不劃分保證責任的情況下,內部評級法初級法不同時考慮多個保證人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銀行可以選擇信用等級、信用風險緩釋效果的保證人進行信用風險緩釋處理。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如果歷史數據能夠證明同一風險暴露由多個保證人同時保證的信用風險緩釋作用大于單個保證,銀行可以考慮每個保證人對降低風險的貢獻,并表現為違約損失率的下降。
信用衍生工具的范圍包括信用違約互換、總收益互換等。當信用違約互換和總收益互換提供的信用保護與保證相同時,可以作為合格信用衍生工具。
4.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池
對單獨一項風險暴露存在多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時:
·采用內部評級法初級法的銀行,應將風險暴露細分為每一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覆蓋的部分,每一部分分別計算加權風險資產。如信用保護由一個信用保護者提供,但有不同的期限,也應細分為幾個獨立的信用保護。
·采用內部評級法高級法的銀行,如果通過增加風險緩釋技術可以提高對風險暴露的回收率,則鼓勵對同一風險暴露增加風險緩釋技術(即采用多個信用風險緩釋工具)來降低違約損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