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考研政治指導 政治考查內容

字號:

2012年考研政治指導 政治考查內容來源:文都教育 【相信自己,掌握未來,考試大值得信賴!】 2011年5月20日  考研政治究竟考什么?每一位考生都需要了解,考研政治與考研專業(yè)課以及外語和數(shù)學課相比,其課程內容在性質上是迥然不同的??佳姓握n程既具有科學的性質,又具有意識形態(tài)的性質。因此,考研政治的考察內容不是由任何一所高等學校自行確定的,甚至也不是由國家的教育主管部門教育部確定的,而是由中共中央直接確定的。為此必須把我們對考研政治復習內容的掌握建立在權威的法定文本上。每年由國家授權教育部考試中心發(fā)布的《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研政治大綱”)就是這樣的法規(guī)性文件,它既是教育部的命題專家用來設計試卷、命制試題的依據(jù),適合作為我們鎖定復習范圍的依據(jù)。
    (一)考研政治的學科范圍
    根據(jù)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審定的課程體系,“考研政治大綱”規(guī)定考試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科范圍包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1.《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圍繞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怎樣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這一主題,要求考生從整體上把握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按照這一線索可以對本學科的章節(jié)進行如下把握,即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商品經濟以及資本主義的矛盾和規(guī)律,提出勞動價值理論和剩余價值理論,揭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歷史趨勢;闡明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的理論。
    2.《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主要圍繞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歷史進程,充分反映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要求考生系統(tǒng)掌握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和科學發(fā)展觀等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堅定在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主題,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為主線,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重點是本學科的特點。因此可以對本學科的章節(jié)進行如下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深刻內涵,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第一個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建設、發(fā)展過程中的其他重大理論成果。
    3.《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緊緊圍繞為實現(xiàn)“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與“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兩大歷史任務而斗爭這一主題,以中國人民抵御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反動統(tǒng)治、實現(xiàn)人民解放的歷史,把一個極度貧弱的舊中國逐步變成一個初步繁榮昌盛、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歷史為主線。要求考生了解國史、國情,深刻認識歷史和人民是怎樣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因。對本學科的把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4.《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
    與其他三門課相比,《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有兩個突出的特點。首先,本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應用性,它旨在綜合地運用其他三門課提供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其他多種相關學科的知識,對考生在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方面遇到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進行考查;其次,“基礎”課具有很強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它旨在考查考生的思想品德,以及“規(guī)范”向實踐的轉化的能力。貫穿這一學科的主線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因此本學科的章節(jié)把握可以分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人生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道德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之法律觀。
    5.《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的學習要正確把握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現(xiàn)階段的重大方針政策,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緊密聯(lián)系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實際,聯(lián)系考生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勢與政策”學習,考查考生正確分析判斷國內外形勢的能力,引導考生樹立為國分憂的思想,激勵考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對這一學科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1)世界經濟溫和復蘇,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仍未根本解決。(2)大國關系繼續(xù)調整,力量對比變化推進國際體系變革。(3)地區(qū)熱點此起彼伏,國際安全形勢出現(xiàn)新動向。(4)我國全方位外交活躍世界舞臺,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穩(wěn)定上升。
    以上五門課程組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tǒng)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學科的有機整體,這幾門課程雖然有著各自的特殊性,但同時又決不是各自為政的獨立個體。從指導思想上說,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工人階級力量的結合使中國革命迎來了新的曙光,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兩次歷史性的飛躍,這既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需要,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要求,同時也只有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用發(fā)展的眼光、辯證的思維對待當今世界的形勢,才能更加深刻認識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深刻認識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把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統(tǒng)一起來,為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從具體學科范圍來看,只有真正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才能真正把握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中每一個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才能對我們革命和建設中的探索做出科學的評價,在此基礎上就能夠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內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價值標準去塑造自己,成功應對我們改革中遇到的新機遇和新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