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敘事作文:悲觀與樂觀

字號: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苦樂相隨。然苦樂之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可一言而論。如茶,或曰苦,或曰香,或曰無味,此乃品味不同。如酒,或曰香,或曰辣,或曰難聞不堪,此乃愛好不同。再如世上之事,有人曰:“世間多姿多彩美妙無極?!币灿腥说溃骸皩飘敻瑁松鷰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BR>    上述二者各走極端,皆不為世人所好。樂觀、豁達也,然事事皆樂,則無威嚴可論,休要辯解成“胸有成竹,遇事不驚”之語。悲觀,頹廢也,然事事皆悲,則人生無樂,歲月無光也,休要歪解為“看破紅塵,心如止水”之語。此二種人,人生無味也。
    古語曰“地至*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藏污納垢之念,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此語道盡了人生的苦樂觀:樂時思悲,當防之后防;悲時思樂,可解苦增甜。此二者結(jié)合,則事大可順心也。
    紂王無道,樂時不知思悲,盡心玩樂,以為各諸侯不成氣候,不知勵精圖治,終至朝歌淪喪,成為亡國之君。
    勾踐滅吳,此事眾人皆知。勾踐曾為越王,為吳所破,后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一心滅吳,舔膽雖苦,心中之希望卻甜蜜無比,最終破滅吳國雪恥消恨。
    佛家有云:大慈大悲。何謂大慈大悲?大慈,為自己為眾人都是快樂的。
    卻為何又大悲?曰:無大悲之心,則無大慈之心,悲人之苦難方為慈。正如大慈大悲的觀世音,你看他音容相貌,也就清楚了。
    人生在世,悲乎?樂乎?都不若二者之結(jié)合,悲中有樂,樂中有悲,才是真正的人生。
    一小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