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陜西方言音的聲調問題辨析

字號:

普通話水平測試中陜西方言音的聲調問題辨析
    司正博
    普通話水平測試是對應試者運用普通話所達到的標準程度的檢測和評定。普通話水平測試的等級標準和量化評分辦法,使得具有模糊特征的語言有了比較客觀的可以操作的衡量尺度。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具有一定文化素質的人大都能說不太標準的帶有方言色彩的普通話,即“過渡語”。所以不光是詞匯、語法出現(xiàn)錯誤極少,而且在語音方面,有些很典型的方音規(guī)律也不會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出現(xiàn),如方言音的[Pf][Pf‘]聲母、[ŋ]聲母、陜西方言的入聲調值等。因此方言研究如果僅僅從純方言和標準普通話這兩個極端入手,顯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如何針對陜西人的“過渡語”進行研究,以有效提高普通話水平,這是當前普通話推廣中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普通話水平測試實踐中我們明顯感到,陜西人普通話語音學習中困難多、問題大的是聲調,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失分多的語音問題也是聲調。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陜西方言與普通話聲調對應中有差異的常用字較多,而且類推比較麻煩。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所收的3500字中,陜西方言(以關中、陜南大部為例)與普通話調類不同的字有334個,占9.5%,調類相同調值不同的有2405個,占68.7%,兩項總計達78.2%。第二,調類數(shù)目少,負擔重。宋欣橋先生從現(xiàn)代漢語3500個常用字的語音分布來研究,普通話四個聲調中所含常用字多的是去聲,為1300多字,少的是上聲,也有600多字。證明了聲調負擔的確重。而聲母、韻母因為數(shù)量較多,常用字的負載壓力相對減少,因此他認為,從這個角度說,普通話聲母是否準確是影響普通話水平的首要因素。那么,陜西人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聲調主要存在哪些方面問題呢?
    一、普通話聲調調值讀音失誤
    聲調是非音質音位,也叫調位,是由音高的不同變化構成的。普通話有四個調位,由于不同的音高變化而形成特征分明的四種音高模式——調形(調型),即平、升、曲、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試題內容具體、評分量化,因此對調位的掌握提出了較高要求。我們來看國家語委專家提出的語音標準:陰平調,保持平調調形,調值不低于中平調33;陽平調,保持升調調形,調值起頭在2—3度之間,中間不能出現(xiàn)大的曲折;上聲調,基本上讀作低調,即在調值214中強調‘1’段有一定的音長;去聲調,保持降調調形,調值起頭不低于3度。這雖然只是人們學講普通話口語的語音應達到的低限度要求,但在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評分中卻把握地非常具體嚴格,如在第一、第二題中,只要音節(jié)的聲調調形有誤,便可判定為錯誤,如果調形正確,但是聲調的音高或音長達不到要求,即被判為缺陷。在實際測試中,許多應試者失分不少,讀第一、二題時,有些人在生字不多的情況下,由于成系統(tǒng)的調值錯誤,失分高達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受陜西方音的影響,聲調發(fā)音不到位,有誤差,使聲調遺留方言色彩。陜西方言和普通話聲調系統(tǒng)相比,大部分地區(qū)都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調類,但除陽平外,調值差異比較大,如關中、陜南大部方言的四聲調值分別為:21、24、42、55,陜北方言還有入聲。在普通話訓練和測試中,容易出現(xiàn)問題的是上聲,因為陜西方言大部分聲調沒有曲折調形,所以對普通話上聲214感受不夠敏感,常見的是把214誤讀成升調調形35或24,如在第一題“讀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中“晚”被讀成了“完”,“底”被讀成了“敵”,“美”被讀成了“沒”,“寵”讀成“蟲”等。第二題“讀雙音節(jié)詞語50個”中把“雄偉”誤讀成了“雄圍”,“永遠”誤讀成了“永員”等等。此外,上聲214還被經(jīng)常誤讀成低降21或降升215、213、414等。除上聲外,其他調類也有讀錯調形或調值發(fā)音不到位的現(xiàn)象。如把陽平35誤成曲折調調形,陰平55的相對音高過低,去聲51降幅不夠等。另外,陜北方言特殊的聲調系統(tǒng),也使這些地區(qū)的應試者帶有明顯地域色彩的成系統(tǒng)的聲調錯誤,常出錯的是陜北方言與普通話有明顯調形區(qū)別的陰平和陽平。陜北方言及陜南部分方言陰平調值為曲折調213,所以在普通話水平測試中像“中”、“通”、“支”、“?!钡茸值穆曊{就被讀為214,或在連續(xù)中被變讀成21、35;陜北及陜南部分方言的陽平不是普通話的升調調形,而是平調33,所以像“柴”、“懷”、“紅”、“勞”等許多字在普通話中也被誤推為平調,不過因為普通話中沒有中平調,所以這些陽平調的字又被類推成普通話中的一個現(xiàn)成調子——高平55,因此“柴”就被讀成了“拆”,“紅色”被讀成了“烘色”,“疲勞”被讀成“披撈”等。
    2.對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要求不夠了解,造成失誤。這一方面的失誤有時是成系統(tǒng)的,尤其在第一、二題中失分嚴重,十分可惜,在普通話語音面貌較好的應試者當中也時有發(fā)生。但這方面的問題只要經(jīng)過一定學習,了解普通話水平測試的基本要求,就可以較好地避免。如第一題“讀單音節(jié)字詞100個”的評分中,小分值是0.05分,而每一處錯誤和缺陷的判定都有具體的標準,這就要求應試者不斷提高普通話水平,明確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要求,不能僅僅滿足于沒有生字、語言基本正確,否則就會影響普通話等級。這一方面常見的問題是調形錯誤,如把陽平35讀成了曲折調形,把上聲214讀成了低降21或中升35,這類錯誤如果成系統(tǒng)的話,失分會很嚴重。假定應試者出現(xiàn)其中一種成系統(tǒng)的錯誤,那么第一題中會是什么結果呢?第一題共10分,100個音節(jié),從理論上推,四個聲調應該各有25個音節(jié),某一個聲調成系統(tǒng)的錯誤,會造成25%的失分,按照《普通話水平測試大綱》的規(guī)定,第一題失分10%,即判定應試人普通話水平不能進入一級,第一題失分20%,普通話水平不能進入二級。這樣統(tǒng)計比較極端,在實際測試中,應試者在這方面的失誤不表現(xiàn)為單純的“語音錯誤”,而更多地表現(xiàn)為“語音錯誤”和“語音缺陷”分布不等的集合,同時也反映出不同的失誤量。盡管如此,在實際測試中由此而造成的失分和降等現(xiàn)象時有出現(xiàn)。在第二題中有一種現(xiàn)象也要引起特別關注,就是當雙音節(jié)詞語的第二個音節(jié)為上聲214時,本應讀原調而誤變調為低降調21或中升調35。如“永遠”、“掌管”、“偶爾”、“美好”、“墨水兒”等詞語的第二個音節(jié)調值214就常被誤讀為21或35,有的人甚至將此類詞語無一例外全部讀錯,失分較多。
    二、方言和普通話調類類推錯誤
    陜西方言和普通話聲調有同有異,在方言研究中,人們已經(jīng)總結了其中的對應規(guī)律,但以往的研究更多的是著眼于方言理論體系的建立,不能完全適應新時期受測對象要求進一步提高普通話水平的需要。據(jù)了解,在現(xiàn)代漢語3500個常用字中,陜西方言和普通話調類調值完全相同的陽平字有761個,占21.7%,調類相同調值不同的陰平、陽平、上聲字共2405個,占68.7%,兩項總計3166字,占90.4%,所占比例相當之大。雖然這些字數(shù)量很多,但我們發(fā)現(xiàn)由于陜西方言與普通話四聲的調類對應,且每類所屬字大部分相同,只是調值不同,因此,受測人員基本都能憑著長期形成的語感去自動類推調類,一般不會造成錯誤。如:“開放”陜西話聲調為“21-55”,即“陰平-去聲”,類推為普通話仍為“陰平-去聲”,只不過調值變成了“55-51”。此類例子還如:
    本身:方言聲調為上聲(42)–陰平(21),普通話聲調為上聲(214)- 陰平(55);
    文化:方言聲調為陽平(24)–去聲(55),普通話聲調為陽平(35)– 去聲(51);
    在3500個常用字中,陜西方言和普通話調類不同的字僅有334個,占9.5%,但是這些字又因為人們的聲調自動類推習慣,特別容易造成聲調類推錯誤。可以說,陜西人說普通話時聲調出現(xiàn)大多數(shù)問題都在于此。所以此類字雖然數(shù)量不大,卻是陜西方言區(qū)人學習普通話的頑癥,是陜西特色“過渡語”的重要特征之一。下列詞語中加波浪線的字,就是由于此類原因而常常誤讀:
    翻譯:普通話應讀去聲,陜西方言為陽平24,誤推為普通話陽平35;
    學術:普通話應讀去聲,陜西方言為陽平24,誤推為普通話陽平35;
    畢業(yè):普通話應讀去聲,陜西方言為陽平21(在此處由于兩個陰平相連,第一個變調為陽平),誤推為普通話陰平55,或由陜西方言變調為陽平誤推為陽平35;
    把傘(撐開):普通話應讀上聲,陜西方言為陰平21,誤推為普通話陰平55;
    要有效地解決此類問題,必須從理論上首先明確,到底哪些字是方言和普通話調類相同的,學習中可以自動類推,不必多花工夫;哪些字是調類不同的,需要找出規(guī)律,列出字表,重點掌握,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韓承紅《陜西人普通話水平測試中的聲調問題》,《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三期
    [2] 劉 宏《加快“過渡語”研究的步伐》《語文建設》,1999(4)
    [3] 宋欣橋《普通話水平測試的語言表征與相應的測試等級》《語言文字應用》2000(3)
    [4] 宋欣橋《普及普通話的語音標準框架》《語文建設》1991(10).
    [作者簡介]
    司正博,男,本科學歷,陜西省普通話測試員,中學二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陜西省山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