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經濟師考試《初級人力資源》模擬試題(5-3)

字號:

三、案例分析題(共20題,每題2分。由單選和多選組成。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一)某公司實行了擴張的企業(yè)戰(zhàn)略,計劃招聘員工120名,但是公司高層猶豫是采用內部招聘還是外部招聘。
    81. 人員招聘的原則包括( )。
    A.公開公平原則
    B.科學性原則
    C.計劃原則
    D.效率原則
    [答案]ABC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65-66
    82. 內部招聘的優(yōu)點包括( )
    A.了解全面
    B.鼓舞士氣
    C.選擇余地大
    D.節(jié)省培訓投資
    [答案]A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68
    (二)某公司每年都要對企業(yè)的銷售人員進行培訓,主要是聘請名教授來講授一些市場營銷的理論知識。由于缺乏實際案例的講解和員工的參與,員工普遍認為這種培訓沒有考慮他們的需求,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果。另外,培訓結束以后,就再沒有人過問培訓的事情了。
    83. 該公司在培訓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
    A.沒有考慮員工的需求
    B.培訓開發(fā)的方法存在問題
    C.員工沒有培訓需求
    D.沒有對培訓效果做評估
    [答案]A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15、117
    84. 該公司在培訓中采用講授法的缺點是( )。
    A.受訓人員不能主動參與培訓開發(fā)
    B.耗費太多的時間和經費
    C.只能從講授者的演講中被動、有限度地思考和吸收
    D.不能同時對學員實施集體培訓開發(fā)
    [答案]AC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15
    85. 如果要對該公司的培訓效果進行評估,可以采取的做法有( )。
    A.調查受訓員工對于培訓與開發(fā)的主觀感受與看法
    B.對受訓人員行為上的改變進行評價
    C.調查培訓期間的出勤變動情況
    D.對受訓者的人格特點進行評價
    [答案]A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20
    (三)為了掙錢,小張近幾年來一直在大城市打工,經常變換工作。他目前所在的建筑隊正在給一家企業(yè)蓋生產用房。這家企業(yè)為了強化產品的市場 競爭力,從德國引進了一整套自動生產設備,原來靠手工方式生產的員工,由于不能掌握計算機控制的新設備,大部分人將不能在企業(yè)里繼續(xù)工作下去。在這種情況 下,這家企業(yè)將會有一部分生產工人不可避免地會面臨失業(yè)問題。
    86. 小張所在的勞動力市場實際上是一種次等勞動力市場,關于次等勞動力市場和優(yōu)等勞動力市場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優(yōu)等和次等勞動力市場之間的流動是勞動力流動的一種主要形式
    B.即使是在優(yōu)等勞動力市場出現(xiàn)供給短缺時,次等勞動力市場上的勞動力也很難進入優(yōu)等勞動力市場
    C.勞動力市場進入的行政障礙是造成優(yōu)等勞動力市場和次等勞動力市場之間差異的主要原因
    D.技能缺乏是造成兩種勞動力市場之間出現(xiàn)相對隔離的主要原因
    [答案]B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27
    87. 小張所看到的這家企業(yè)的生產工人一旦失業(yè),應屬于( )。
    A.技術性失業(yè)
    B.結構性失業(yè)
    C.周期性失業(yè)
    D.政策性失業(yè)
    [答案]A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57
    88. 小張常因對工作不滿意而辭職,但又不能馬上找到工作,不過,這種無工作狀態(tài)一般不會持續(xù)很長時間,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張沒工作的時候也不屬于失業(yè)
    B.小張經歷的屬于摩擦性失業(yè)
    C.小張經歷的屬于正常失業(yè)
    D.小張經歷的屬于季節(jié)性失業(yè)
    [答案]BC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57
    89. 解決小張這種失業(yè)的對策有( )。
    A.注意加強勞動力市場的情報工作
    B.加快勞動力市場的信息傳遞速度和加大其擴散范圍,疏通信息渠道。
    C.政府加強對季節(jié)性失業(yè)期的預測工作,以利于季節(jié)性工人盡早做出就業(yè)淡季的安排。
    D.規(guī)定一個合理的失業(yè)補助期限,以減少季節(jié)工人的生活困難。
    [答案]A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57
    (四)林小姐與B公司于2001年11月簽訂了5年期的勞動合同,但2005年以來公司生產經營不景氣,2005年底開始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工資一般都要遲發(fā)兩個月以上,并且工資遠低于其他同類公司,因此林小姐要求提前解除勞動合同。
    90. 林小姐可以( )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
    A.公司生產經營不景氣
    B.公司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資
    C.公司支付的工資低于同類其他公司
    D.公司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
    [答案]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86
    91. 林小姐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要求說法正確的是( )。
    A.不符合勞動法律的規(guī)定
    B.不違反勞動法律的規(guī)定
    C.應當經過公司批準,否則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D.應承擔違約責任
    [答案]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86
    (五)
    某科研單位由于體制轉軌開始面向市場,單位原來實行的工資體系也因此受到沖擊。科研人員對目前的收入極其不滿,認為既不具有內部公平 性,也不具備外部競爭性。鑒于以上情況,單位領導請來專家小組,對此進行診斷并提出相應對策。專家組采用因素比較法對單位內部工作崗位進行了重新評價,并 依據(jù)評價結果和市場薪資狀況建立了薪資等級,并為每一薪資等級設置了薪酬變動范圍,專家組還建議單位為員工提供培訓機會、晉升機會、舒適便利的工作環(huán)境 等,以激發(fā)員工的工作熱情。
    92. 因素比較法局限性表現(xiàn)在( )
    A.評價體系設計復雜
    B.難度較大
    C.成本較低
    D.該方法不易理解,員工對其準確性和公平性容易產生質疑。
    [答案]AB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04
    93. 關于薪酬變動范圍的陳述,正確的是( )
    A. 薪酬變動范圍是某一薪酬等級內部允許薪酬變動的大幅度
    B.薪酬變動范圍是指同一薪酬等級內部高值與低值之差與低值之間的比率。
    C.薪酬變動比率是指同一薪酬等級內部高值與低值之差與低值之間的比率。
    D.薪酬變動比率是指同一薪酬等級內部高值與低值之差。
    [答案]AC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06
    94. 完整的薪酬結構包括( )
    A.寬帶薪酬
    B.薪酬等級數(shù)量
    C.同一薪酬內部的薪酬變動范圍
    D.相鄰兩個薪酬等級之間的交叉和重疊關系。
    [答案]BC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06
    95. 提供培訓機會、晉升機會、舒適便利的工作環(huán)境等“作為一種薪酬形式”,它屬于( )
    A.基本薪酬
    B.福利
    C.內在報酬
    D.外在報酬
    [答案]C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96
    (六)
    統(tǒng)計資料表明,2000年8月份,工廠所在行業(yè)人才供求狀況為:平均每天可支配時間16小時,平均每人每天如工作8小時,可得收入80元,此時需求量為20萬人。1個月后,情況發(fā)生變化,每人可支配時間仍為16小時,只是如每人工作8小時,可得收入160元。但實際每人每天只工作6小時,此時,需求量為50萬人。
    96. 2000年8月份市場上的工資率為( )。
    A.5元/小時
    B.10元/小時
    C.12元/小時
    D.14元/小時
    [答案]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32
    97. 2000年9月份時,平均每人只愿工作6小時,這是因為工資率的提高會引發(fā)( )。
    A.替代效應
    B.互補效應
    C.遞減效應
    D.收入效應
    [答案]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34
    98. 工資率的變化是通過( )的作用對勞動力需求數(shù)量產生影響的。
    A.規(guī)模效應
    B.替代效應
    C.互補效應
    D.遞減效應
    [答案]AB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32
    99. 工資率上升對于個人勞動力供給決策產生的作用為( )。
    A.替代效應
    B.互補效應
    C.遞減效應
    D.收入效應
    [答案]A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34
    100. 2000年9月份實際每人每天只工作6小時,說明( )。
    A.替代效應大于收入效應
    B.規(guī)模效應大于收入效應
    C.收入效應大于規(guī)模效應
    D.收入效應大于替代效應
    [答案]D
    [解析]參見初級經濟師考試教材《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知識與實務》:P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