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英語已經是諸多小學生校外課堂的必修課。如果說,家長們讓孩子學英語只是為了應付小升初,未免有些武斷。但是,孩子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后,又有幾個家長能超脫于小升初的重壓之外呢?
于是,家長們不惜時間、金錢、精力,帶著孩子穿梭于各個“速成”班、考點,競賽不計其數(shù)、證書拿了一撂,卻未見得就能敲開目標中學的大門。即便憑借“速成”的功力得以入門,但是學得快、忘得更快,不少孩子基礎不扎實的毛病很快就暴露無遺,甚至成了班上的“落后分子”。
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能做“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事兒,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后,仍然要堅持長線學習,只要“地基”打好了,小升初根本不用愁。
現(xiàn)象:升學壓力催生“考霸”
孩子一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家長們首先就繃緊了“小升初”這根弦。為了讓孩子更具競爭力,家長們不惜砸重金為孩子將來讀“買單”。一見到比賽、等級考試,更是趨之若鶩,唯恐落后。結果,不少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考霸”。
上六年級的濤濤是公認的“考證專業(yè)戶”,小學二年級前,劍橋少兒英語的一至三級全部拿下,從三年級開始學習“三一”口語,兩年時間,已經通過了六級。其間,還“抽空”考了BETS(北京英語等級證書考試),小升初需要的“硬件”基本都攢齊了。從這學期開始,濤濤又開始轉戰(zhàn)于小升初的專項培訓班。與同齡的孩子相比,濤濤的證書厚度顯然遙遙,但是他自己卻說:“很多東西都是考前突擊的,所以考完就忘了,對于英語也沒多大興趣!”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通過BETS等規(guī)范等級考試適度地檢驗一下學習效果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果單純作為“敲門磚”而被迫考試,只會人為造成家長和學生的負擔。而且,一些看似“明智”的選擇,其實存在很多隱患。像濤濤這樣“速成”的孩子,為了應付高級別的考試,不得不死記硬背大量單詞和范文。由于“速成”的孩子往往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學到的知識,因此,很多像濤濤一樣的孩子,不僅考完就快忘光了,連學英語的興趣也被考沒了。
誤區(qū):應付升學拔苗助長
循序漸進的長線少兒英語課程,到小學高年級這個年齡段,幾乎都面臨著生源流失的問題。其中,一部分孩子由于考級時間緊迫,直接轉入了以考試過關為目標的考前沖刺班,而另一部分面臨小升初的孩子,則忙著補漏——單詞速成班、語法攻克班、口試過關班……
對于成人來說,選擇各種短期班做“點綴學習”并無不可,但是少兒學英語,必須堅持系統(tǒng)學習。各種短期班、速成班,學著挺熱鬧,好像突擊學了不少東西,但大家卻在忙碌中淡忘了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淀、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經過消化吸收,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否則,就像狗熊掰棒子,看似掰到手的棒子好像都很大,但學完了也就丟光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拿著一撂證書,也很難被重點中學青睞。更嚴重的是,由于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缺乏理性思考和長遠設計,以考代學,導致孩子基礎不牢,能力不足,結果越學越難、嚴重的還會失去信心。
支招:循序漸進升學無憂
培養(yǎng)孩子成材,忌拔苗助長。事實上,除了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長期的能力訓練外,無任何捷徑可走。當然教學得法,效率會高很多。因此,只要按照學習規(guī)劃,把基礎知識學扎實,成績自然會提高。考級、升學,以至未來的學習都不用發(fā)愁。10至14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又一個關鍵期,也是孩子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因此家長一定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配合老師抓好孩子的英語學習:
一是要重視語法學習。9歲前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不適合進行正規(guī)的語法學習。但是,在10至14歲這個階段,必須要將語法學習從“暗線”轉入“明線”,并且貫穿落實到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些中學生口語流利,寫作文也不怵,但是語法錯誤不斷,究其原因就是在這個階段語法學習不到位。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少兒語法學習需采用歸納法(實例累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切忌采用成年人常用的演繹法(給出規(guī)則,操練范例)。
二是要系統(tǒng)學習“國際音標”。受過良好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大都學過“自然拼音”。但是,如果在10至14歲這個年齡段沒有接受系統(tǒng)的“國際音標”訓練,很多孩子學習就會在自學詞匯環(huán)節(jié)以及使用詞典等英語工具書時遇到困難,錯過10~14歲這個時間,回頭再補會很費勁。
三是幫助孩子學會自我閱讀,并進行規(guī)范寫作的啟蒙。一是因為自我學習的好習慣,將令孩子受益終生;二是從語言認知規(guī)律來看,聽與讀為知識輸入,而說與寫為對所掌握知識的輸出。沒有充足的輸入,就不可能有游刃有余的輸出,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至關重要的輸入源。同時10~14歲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因為在這個年齡段,正處在理性分析與判斷的初形成期,同時對所攝取的知識開始有目的的篩選消化。如果在這個年齡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以后的學習也就基本無憂了。
于是,家長們不惜時間、金錢、精力,帶著孩子穿梭于各個“速成”班、考點,競賽不計其數(shù)、證書拿了一撂,卻未見得就能敲開目標中學的大門。即便憑借“速成”的功力得以入門,但是學得快、忘得更快,不少孩子基礎不扎實的毛病很快就暴露無遺,甚至成了班上的“落后分子”。
提醒家長們,千萬不能做“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事兒,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后,仍然要堅持長線學習,只要“地基”打好了,小升初根本不用愁。
現(xiàn)象:升學壓力催生“考霸”
孩子一進入小學中高年級,家長們首先就繃緊了“小升初”這根弦。為了讓孩子更具競爭力,家長們不惜砸重金為孩子將來讀“買單”。一見到比賽、等級考試,更是趨之若鶩,唯恐落后。結果,不少孩子小小年紀,就成了“考霸”。
上六年級的濤濤是公認的“考證專業(yè)戶”,小學二年級前,劍橋少兒英語的一至三級全部拿下,從三年級開始學習“三一”口語,兩年時間,已經通過了六級。其間,還“抽空”考了BETS(北京英語等級證書考試),小升初需要的“硬件”基本都攢齊了。從這學期開始,濤濤又開始轉戰(zhàn)于小升初的專項培訓班。與同齡的孩子相比,濤濤的證書厚度顯然遙遙,但是他自己卻說:“很多東西都是考前突擊的,所以考完就忘了,對于英語也沒多大興趣!”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來說,通過BETS等規(guī)范等級考試適度地檢驗一下學習效果是完全可行的。但是,如果單純作為“敲門磚”而被迫考試,只會人為造成家長和學生的負擔。而且,一些看似“明智”的選擇,其實存在很多隱患。像濤濤這樣“速成”的孩子,為了應付高級別的考試,不得不死記硬背大量單詞和范文。由于“速成”的孩子往往沒有時間消化吸收學到的知識,因此,很多像濤濤一樣的孩子,不僅考完就快忘光了,連學英語的興趣也被考沒了。
誤區(qū):應付升學拔苗助長
循序漸進的長線少兒英語課程,到小學高年級這個年齡段,幾乎都面臨著生源流失的問題。其中,一部分孩子由于考級時間緊迫,直接轉入了以考試過關為目標的考前沖刺班,而另一部分面臨小升初的孩子,則忙著補漏——單詞速成班、語法攻克班、口試過關班……
對于成人來說,選擇各種短期班做“點綴學習”并無不可,但是少兒學英語,必須堅持系統(tǒng)學習。各種短期班、速成班,學著挺熱鬧,好像突擊學了不少東西,但大家卻在忙碌中淡忘了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積淀、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經過消化吸收,才能把知識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否則,就像狗熊掰棒子,看似掰到手的棒子好像都很大,但學完了也就丟光了。這樣的孩子,即使拿著一撂證書,也很難被重點中學青睞。更嚴重的是,由于家長在孩子的教育上缺乏理性思考和長遠設計,以考代學,導致孩子基礎不牢,能力不足,結果越學越難、嚴重的還會失去信心。
支招:循序漸進升學無憂
培養(yǎng)孩子成材,忌拔苗助長。事實上,除了靠日積月累、循序漸進、長期的能力訓練外,無任何捷徑可走。當然教學得法,效率會高很多。因此,只要按照學習規(guī)劃,把基礎知識學扎實,成績自然會提高。考級、升學,以至未來的學習都不用發(fā)愁。10至14歲是孩子學習英語的又一個關鍵期,也是孩子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關鍵期,因此家長一定要在以下幾個方面給予足夠的重視,配合老師抓好孩子的英語學習:
一是要重視語法學習。9歲前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不適合進行正規(guī)的語法學習。但是,在10至14歲這個階段,必須要將語法學習從“暗線”轉入“明線”,并且貫穿落實到聽、說、讀、寫四個方面。有些中學生口語流利,寫作文也不怵,但是語法錯誤不斷,究其原因就是在這個階段語法學習不到位。必須提醒大家的是,少兒語法學習需采用歸納法(實例累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切忌采用成年人常用的演繹法(給出規(guī)則,操練范例)。
二是要系統(tǒng)學習“國際音標”。受過良好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大都學過“自然拼音”。但是,如果在10至14歲這個年齡段沒有接受系統(tǒng)的“國際音標”訓練,很多孩子學習就會在自學詞匯環(huán)節(jié)以及使用詞典等英語工具書時遇到困難,錯過10~14歲這個時間,回頭再補會很費勁。
三是幫助孩子學會自我閱讀,并進行規(guī)范寫作的啟蒙。一是因為自我學習的好習慣,將令孩子受益終生;二是從語言認知規(guī)律來看,聽與讀為知識輸入,而說與寫為對所掌握知識的輸出。沒有充足的輸入,就不可能有游刃有余的輸出,可以說閱讀是寫作的至關重要的輸入源。同時10~14歲是形成良好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因為在這個年齡段,正處在理性分析與判斷的初形成期,同時對所攝取的知識開始有目的的篩選消化。如果在這個年齡段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一定程度上講就意味著這個孩子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自我學習習慣,以后的學習也就基本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