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日記:毛毛蟲教育

字號:

沒有永遠(yuǎn)的正確,沒有永遠(yuǎn)的錯誤。我們不懂得去判斷,只能模仿,只有依賴。堅持與放棄之間怎么換算,決定著故事的結(jié)局。沒必要的執(zhí)著,只會引導(dǎo)你走進(jìn)死胡同。不要頭暈,這并不難,把握很簡單,重要的是心態(tài),不能盲目模仿,不要麻痹自我,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法國動物學(xué)家法伯,曾經(jīng)在一只花盆邊緣上放了一些毛毛蟲,讓它們首尾相接成一個圈,在離花盆15厘米遠(yuǎn)的地方放了些松針,這是毛毛蟲最喜愛的食物。毛毛蟲卻天生有一種“跟隨性”,可想而知,它們一只隨著一只繞著花盆轉(zhuǎn)。七天后,它們無一存活。
    如果這些毛毛蟲能有一只改變途徑去吃松針,那么其他的毛毛蟲也能改變死去的命運。但是,最終,它們只會模仿,只會跟隨還在感嘆它們的悲劇嗎?醒來吧,你就是毛毛蟲!中國的教育給我們樹立了一只“偉大”的毛毛蟲,而我們都是繞著他轉(zhuǎn)的,繞了一又一圈,最后還在原地,也難怪外國的諾貝爾獲得獎比我們多了,也難怪我們中國孩子只會考試了。
    而我在想,那只,那只“偉大”的的毛毛蟲是否吃到松針了呢?還是,還是它吃到了不是松針,但它卻誤以為是松針了呢?
    真的不能再當(dāng)毛毛蟲了,如果可以,請盡快成為松針的享用者。改變該改變的,不能太依賴一切,在跟隨“偉大”的毛毛蟲繞幾圈,打好基礎(chǔ)后,就趕緊離開,奔向松針,奔向?qū)儆谧约旱乃舍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