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級建造師《水利水電》教材精髓(11)

字號:

3.混凝土建筑物的高程放樣,應區(qū)別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
    (1)對于連續(xù)垂直上升的建筑物,除了有結構物的部位(如牛腿、廊道、門洞等)外,高程放樣的精度要求較低,主要應防止粗差的發(fā)生。(2)對于溢流面、斜坡面以及形體特殊的部位,其高程放樣的精度,一般應與平面位置放樣的精度相一致。
    (3)對于混凝土抹面層,有金屬結構及機電設備埋件的部位,其高程放樣的精度,通常高于平面位置的放樣精度,應采用水準測量方法并注意檢核。
    4.特殊部位的模板架設后,應利用測放的輪廓點進行檢查。
    (三)建筑物立模放樣點的檢查
    1.放樣工作開始前,應認真閱讀設計圖紙,驗證設計坐標或其幾何尺寸。
    2.對于放樣的輪廓點,必須進行檢核,檢核方法可根據(jù)不同情況而異。檢核結果應記入放樣資料中,外業(yè)檢核以自檢為主,放樣與檢核盡量同時進行。必要時,也可另派小組進行檢查。
    3.選擇放樣方法時,應考慮檢核條件。沒有檢核條件的方法(如極坐標法、兩點前方交會法、三方向后交法等),必須在放樣后采用另外的方法進行檢查。
    4.建筑物基礎塊(第一層)輪廓點的放樣,必須全部采用相互獨立的方法進行檢核。放樣和檢核點位之差不應大于,m(m為輪廓點的測量放樣中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