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斷面測量和工程量計算
1.開挖工程動工前,必須實測開挖區(qū)的原始斷面圖或地形圖;開挖過程中,應定期測量收方斷面圖或地形圖;開挖工程結束后,必須實測竣工斷面圖或竣工地形圖,作為工程量結算的依據(jù)。
2.斷面間距可根據(jù)用途、工程部位和地形復雜程度在5~20m范圍內(nèi)選擇。設計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
3.斷面圖和地形圖比例尺,可根據(jù)用途、工程部位范圍大小在1:200~1:1000之間選擇,主要建筑物的開挖竣工地形圖或斷面圖,應選用1:200;收方圖以1:500或1:200為宜;大范圍的土石覆蓋層開挖收方可選用1:1000。
4.斷面點間距應以能正確反映斷面形狀,滿足面積計算精度要求為原則。一般為圖上1~3cm施測一點。
地形變化處應加密測點。斷面寬度應超出開挖邊線3~10m。
5.開挖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測算開挖完成量和工程剩余量。開挖工程量的結算應以測量收方的成果為依據(jù)。開挖工程量的計算中面積計算方法可采用解析法或圖解法(求積儀)。
6.兩次獨立測量同一區(qū)域的開挖工程量其差值小于5%(巖石)和7%(土方)時,可取中數(shù)作為最后值。
1.開挖工程動工前,必須實測開挖區(qū)的原始斷面圖或地形圖;開挖過程中,應定期測量收方斷面圖或地形圖;開挖工程結束后,必須實測竣工斷面圖或竣工地形圖,作為工程量結算的依據(jù)。
2.斷面間距可根據(jù)用途、工程部位和地形復雜程度在5~20m范圍內(nèi)選擇。設計有特殊要求的部位按設計要求執(zhí)行。
3.斷面圖和地形圖比例尺,可根據(jù)用途、工程部位范圍大小在1:200~1:1000之間選擇,主要建筑物的開挖竣工地形圖或斷面圖,應選用1:200;收方圖以1:500或1:200為宜;大范圍的土石覆蓋層開挖收方可選用1:1000。
4.斷面點間距應以能正確反映斷面形狀,滿足面積計算精度要求為原則。一般為圖上1~3cm施測一點。
地形變化處應加密測點。斷面寬度應超出開挖邊線3~10m。
5.開挖施工過程中,應定期測算開挖完成量和工程剩余量。開挖工程量的結算應以測量收方的成果為依據(jù)。開挖工程量的計算中面積計算方法可采用解析法或圖解法(求積儀)。
6.兩次獨立測量同一區(qū)域的開挖工程量其差值小于5%(巖石)和7%(土方)時,可取中數(shù)作為最后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