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陜西政法干警熱點:官員應慎言“質量沒有問題”

字號:

近日,一條“云南綠春剛修好的二級公路試通車不到兩個月,整條路飛下懸崖,正宗的豆腐渣工程”的微博在網(wǎng)絡上瘋傳,面對網(wǎng)友的質疑,綠春縣委宣傳部回應,進入雨季以來,綠春縣境普降大雨,造成該縣兩條主要公路干道發(fā)生山體滑坡,公路中斷。綠春縣委宣傳部部長李麗紅回應媒體稱“絕不可能是公路的質量問題?!保?月5日《北京晨報》)
    據(jù)新聞報道,這次公路垮塌還造成1人死亡,1人失蹤,2人受傷的悲劇。新聞圖片上,垮塌的公路格外猙獰和觸目驚心,部分公路段已完全垮塌。剛通車不到兩個月就發(fā)生這樣的慘況,著實讓人心驚,也難怪網(wǎng)友會發(fā)出公路是“豆腐渣”工程的質疑。
    當然,垮塌的公路是否是“豆腐渣”工程,只是網(wǎng)民的懷疑與猜想。實際上,這樣的猜想也并非沒有道理,有很多建筑工程在出現(xiàn)問題后,經(jīng)過調查,往往都是“豆腐渣”工程,在這樣層出不窮的負面事件暗示下,網(wǎng)民出現(xiàn)這樣的懷疑也再正常不過。但當?shù)匦麄鞑块T負責人言之鑿鑿的“絕不可能是公路的質量問題”,則未免給人以一種太過武斷的感覺。
    按照官方的解釋,之所以剛修兩個月的公路垮塌,主要是因為“出現(xiàn)了強度較大的單點暴雨”,以致山體滑坡,導致路基缺口;而且,“這個區(qū)域原本就土質疏松,每當雨季來臨時,發(fā)生山體滑坡是正常的事情”。言外之意,質量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是老天爺下的雨太大,加之土質也有問題,所以山體滑坡、公路垮塌在所難免。問題是,這樣的邏輯,也根本推導不出“公路質量沒有問題”的結論。
    事實上,公路的修建,從選址到規(guī)劃,都需要多方考慮。首先,地質可靠穩(wěn)定是公路修建之初就必須勘探和鑒定的,“土質疏松”不能成為公路垮塌的擋箭牌;其次,如果考慮到地質不穩(wěn)定,那么公路的建設和設計,就應當有針對性的預案,不能總是出事故以后,才找老天爺和土地爺算賬;再者,公路路基建設需要長時間的沉降過程,如果沒有達到沉降和夯實的標準,再好的地質也難以“情緒穩(wěn)定”,風和日麗也不見得就不會出問題。
    因此,公路質量有沒有問題,官員說了不算,還應有事后有關專家的勘探、論證、調查,甚至須有紀檢、安監(jiān)等部門的協(xié)作,方能有經(jīng)得起質疑與批評的結論。作為當?shù)匦麄鞑块T負責人,一句斬釘截鐵的“質量沒有問題”,并不能為公路是否有質量問題下結論,相反,這樣的表態(tài),容易引發(fā)公眾和媒體的逆反情緒,給人以拍腦袋決定的印象。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官員就不可以對質量問題進行表態(tài),但對于涉及需要更多論證、調查和核實的問題,還是慎言為妙。這不僅是一種科學負責的態(tài)度,同時也避免對后續(xù)的事故調查造成“先入為主”的無形障礙,影響事故原因的最終甄別與判斷。從另一個層面上講,慎言“質量沒有問題”也是對事故傷亡者的體恤,以及對公眾的懷疑與期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