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輔導:防滲墻混凝土澆筑事故4

字號:

2.5掉管
    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澆筑導管掉入混凝土中,稱為掉管。
    2.5.1掉管原因澆筑過程中,導管下入過快造成管卡子開焊;鉆機剎車失靈、鋼絲繩拉斷、套勾拉直等而發(fā)生掉管。
    2.5.2掉管預防措施開盤前檢查鉆機各部位是否靈活有效,不準帶病運行;導管下放要穩(wěn)準,避免碰撞井架;開澆時檢查導管卡子、鋼絲繩、套勾是否牢固,對老化的管卡、鋼絲繩、套勾要及時更換。操作中加強責任心,注意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5.3掉管問題的處理如發(fā)現(xiàn)掉管應立即用撈針或繩套將導管打撈上來,并根據(jù)掉管位置的深淺區(qū)別對待,當?shù)艄芪恢幂^淺時注意盡量不要使導管提出混凝土面以外,保證導管的埋深。當?shù)艄芪恢幂^深,導管提出混凝土面重新下入導管后要抽凈管內泥漿,并保證導管的埋深。
    2.6提脫
    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將導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稱為提脫。導管提脫會造成泥漿混入混凝土內,使混凝土質量降低。
    2.6.1提脫原因指揮失誤,導管提升過快,把導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拆管人員不清楚槽孔內導管長度,提起后發(fā)現(xiàn)管內返漿。鉆機剎車失靈,導致提脫。導管內混凝土面深度和導管埋深測量不及時,導管提升高度不準確,從而造成導管提脫。
    2.6.2預防措施
    a.開澆時檢查鉆機剎車部位是否靈活,如摘不掉剎車則及時關閉電源,使鉆機停止運行。
    b.技術人員應精確計算導管下設的深度和埋深,認真核實導管拆卸記錄,防止誤算而提脫。
    c.嚴格控制泥漿質量和清孔質量,防止落淤過大,并注意防止混凝土從導管外落入槽內形成混凝土面過厚,導致誤測混凝土面高度,同時采用適當?shù)幕炷撩鏈y量工具和測量方法,準確測量導管內外混凝土面高度。
    2.6.3導管提脫問題的處理導管提脫事故處理的關鍵是及時發(fā)現(xiàn)和及時處理,當發(fā)現(xiàn)導管內混凝土面過低,突然大幅度下降或有泥漿由管底進入管內時應立即下放導管,增加埋深,直到管內情況正常。當發(fā)現(xiàn)導管提脫后,如管內進入較多泥漿而混凝土無嚴重混漿現(xiàn)象,可下入導管,用小抽筒抽出管內泥漿,再繼續(xù)澆筑。如導管反復提脫,確認槽內混凝土大范圍混漿,應停止?jié)仓磾鄻短幚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