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經驗傳授自我激勵14招

字號:

自我激勵的方式因人而異,雖不見得適用每個人,啟發(fā)思考模式才是重點。
    由于每個人對挫折的定義及看法都不盡相同,因此對于如何解決挫折、如何自我激勵的方式,也就隨之不同。本刊希望透過此次座談會,藉由互相交流、腦力激蕩,來分析、探討出各項自我激勵的方法,以期能讓所有保險行銷伙伴,從中尋得適合自己個性及想法的自我激勵法,以下便是就整個座談會,綜合整理出的各項自我激勵方法:
    外在壓力激勵自己
    1.訂出宣示性的目標:楊宗吉有個外號叫「楊20」,因為他經常逢人就說出FYP 20萬的目標,無形中,每個人都會關心楊宗吉的目標達成與否,他也把這些關心當作每天激勵自己的方式。因此,楊宗吉建議每位保險行銷伙伴,都應大膽說出目標!
    2.針對需求來做自我激勵:劉月桂與張子玲不約而同指出,每個人對需求的種類各有不同,應了解自己較注重那些需求,再做一番規(guī)劃。例如:以升遷方式規(guī)劃,以收入為方式規(guī)劃,或以參加競賽方式規(guī)劃。連續(xù)榮獲2年MDRT會員資格的張子玲也特別強調,自己的努力是在為提升女性社會地位而貢獻綿薄之力。MDRT目標的訂定,就是一項非常好的自我激勵方式。
    3.回想當初進入保險業(yè)的動機:張政文表示,當初踏入保險業(yè)時,相信每個人都是充滿 信心、滿懷希望,如果碰到挫折時,不妨回想當初的雄心壯志及規(guī)劃,信心可能很快就找回來了!
    4.多參加研習營、進修會:柯惠、張政文、劉月桂、張子玲、李榮能,都提到專業(yè)知識的重要,因為藉著增進專業(yè)知識的同時,無論是書本或研習營,都可從中獲得一些啟發(fā)性的學問。因此,多參加團隊活動,對自我激勵也能啟發(fā)一些靈感 。
    從舊客戶中尋回信心
    5.去見見過去成交的客戶:張政文提出這樣的激勵自我方式,原因無他,因為多拜訪過去成交的客戶,很快就會找回自信心。
    6.多聽別人的意見:除了從書本、研習營外,別人的意見也經常能夠提供改善自我之道??禄葜赋?,成員之間的溝通是改變一個人態(tài)度的良方,藉由別人的意見及看法,來做自我反省。而反省的意義,當然就是邁向更好的階段,與自我激勵的功能相同。
    7.堅定信仰:李榮能表求,信仰是一貫的理念,對于工作愿意執(zhí)著做下去,如此就能時時刻刻維持顛峰狀態(tài)。提出類似理念的張子玲則表示,要培養(yǎng)宗教家的情懷,堅信保險事業(yè)是項偉大的使命。
    8.代價理論:提出代價理論的潘瑞林認為,成功的代價是相當龐大的,如果能把挫折集中在3年內,而不要把挫折分散在30年中,這樣子想就會覺得挫折不算什么了!李清順同樣也指出,保險行銷人員之所以會有較多的挫折,表示獲得的也一定比較多,包括完成幫助別人的使命感,或者是金錢報酬。要想怎么收獲,就必須先那么栽。
    9.把挫折當作是踏腳石:
    黃金財認為,把所有的困難及失敗,都當作是磨練。而這些磨練都是準備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的踏腳石。因此,積極的人生觀是很重要的態(tài)度。
    特殊比喻激勵法
    10.要有與保險戀愛的態(tài)度:陳正倫以戀愛故事來作比喻,要想追上心愛的人,就不怕失敗。而且戀愛的方式要有彈性、變化,如果一種方法不能成功,再不改變方式,挫折依然存在。就像談戀愛的方式有寫情書、打電話、送花等方式。陳正倫亦認為,有使命感 才會有自我激勵,認同使命感的重要,自然而然,內在的激勵便會源源不斷。隨著年齡不同、心境不同,使命感就跟計劃、目標一樣,需要仔細確認,工作生命才得以延續(xù)。
    11.被拒絕是正常的:李清順表示,保險這項無形的商品與其他商品不同,成就感是建筑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抱持這項想法,在被拒絕的時候,就會比較舒坦一點。而張政文認為,拒絕是推銷的開始,挫折是成長的另一個起點,因此,如何調整心態(tài)去合理化這些挫折、降低心情不穩(wěn)的比例,是每位保險行銷伙伴都必須學習的。潘瑞林及張子玲也認為,以平常心及感恩心來看待一切事物。除此之外,柯惠進一步指出,打開心中的那扇門,多聽別人的意見,多去了解問題,這些都有助于提醒自己、改善自己。
    12.設定追逐的目標:目標與使命感不同,目標可隨時視狀況調整,但使命感的中心理念卻是一致不變的。楊宗吉認為,每超越一次目標之后,再選定下一個目標。例如以同事、主管等業(yè)績比自己好的人為競爭目標,以此不斷追逐目標的方式,永遠都有新目標。
    激勵部屬也激勵自己
    13.創(chuàng)造良性負債:何謂良性負債?張政文表示,良性負債類似分期付款,例如用分期 付款買房子、車子等,這些良性負債自然會是努力工作的驅動力。
    14.對于部屬的激勵方式:陳正倫指出,主管本身的修為就是的激勵方式。另外,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讓工作環(huán)境成為消化低潮、解決挫折的園地,以良好的經營軌道來促進員工的工作情緒,對于他們的士氣自然大增。潘瑞林亦認為,辦公室是家的延伸,營造家的氣氛,透過團體力量來激勵、鼓勵每位伙伴,激勵自己也激勵了別人。另外,柯惠認為,團隊榮譽精神、氣氛的感染,足以使人心振奮。競賽的意義也在于此,透過活動的舉辦,有助于榮譽感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