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教育理論心理學考點解讀(4)

字號:

考點一:記憶概述,包括記憶的定義、過程及分類。具體分析記憶的三個信息加工階段及其特征。
    例1(2003年統(tǒng)考試題)
    對彈琴、騎車等活動的操作步驟的記憶是(  )。
    A.陳述性記憶
    B.長久性記憶
    C.程序性記憶
    D.語詞性記憶
    【答案】C
    【解析】程序性記憶是一種技能記憶,指一個人對具有先后順序的活動的記憶,根據(jù)題意應(yīng)選擇C。
    【錯誤防范】程序性記憶是一種技能記憶,而陳述性記憶是一種事實記憶。
    例2(2004年統(tǒng)考試題)
    對人名、地名、定理等的記憶屬于(  )。
    A.內(nèi)隱記憶
    B.情景記憶
    C.程序性記憶
    D.陳述性記憶
    【答案】D
    例3(2010年統(tǒng)考試題)
    當你在電視廣告中看到某演員時,能確認他曾飾演過的角色。這種現(xiàn)象屬于(  )。
    A.識記
    B.保持
    C.再認
    D.回憶
    【答案】C
    【評注】
    (1)要清楚記憶的基本過程是三個過程,再認和回憶是同一個過程的兩種表現(xiàn)方式。
    (2)要了解不同記憶形式的含義。
    例4(2004年統(tǒng)考試題)
    短時記憶的容量所包含的組塊數(shù)是(  )。
    A.4~10
    B.5~7
    C.5~9
    D.7~9
    【答案】C
    例5(2008年統(tǒng)考試題)
    比較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特點。
    【參考答案】(1)短時記憶保持時間短,長時記憶保持時間長。
    (2)短時記憶容量有限,長時記憶容量無限。
    (3)短時記憶的信息容易受到干擾而遺忘,長時記憶的信息因受到抑制而使信息提取困難。
    (4)短時記憶以言語聽覺編碼為主,長時記憶以意義編碼為主。
    例6(2010年統(tǒng)考試題)
    簡答題:簡述短時記憶的含義及其特點。
    【參考答案】(1)短時記憶是指信息在人腦中保持1分鐘之內(nèi)的記憶。
    (2)短時記憶的基本特點:
    ①信息保持的時間短暫,最長不超過1分鐘;
    ②記憶的容量有限,一般為7±2個組塊;
    ③信息容易受干擾,新信息的進入會使原有信息很快遺忘;
    ④信息編碼以言語聽覺形式為主。
    【評注】
    (1)要把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及長時記憶的特點結(jié)合起來理解。應(yīng)從時間長短、容量大小和編碼形式來記憶。
    (2)了解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特點應(yīng)從保持量、容量、信息干擾及編碼去分析。
    (3)考試經(jīng)常出現(xiàn)短時記憶的容量這個概念,即5~9組塊,也就是7+2組塊,這點需要注意。
    考點二:遺忘的基本規(guī)律、影響遺忘的因素及遺忘的原因。
    例7(2001年統(tǒng)考試題)
    永久性遺忘是因消退而引起的(  )。
    A.存儲性障礙
    B.提取性障礙
    C.生理性障礙
    D.心理性障礙
    【答案】A
    例8(2002年統(tǒng)考試題)
    簡答題:簡要說明人類遺忘的規(guī)律與特點。
    【參考答案】(1)不重要和未經(jīng)復習的內(nèi)容易遺忘。
    (2)機械識記比意義識記易遺忘,無意識記比有意識記易遺忘。
    (3)遺忘進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點。
    (4)前攝抑制、倒攝抑制影響遺忘。
    (5)遺忘還受動機和情緒的影響。
    【解析】此題共有五個要點,分別從復習、記憶類型、遺忘進程、抑制類型及影響因素加以說明。
    許多人答此題時只答出了遺忘進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點。
    例9(2003年統(tǒng)考試題)
    后學習的材料對先前學習材料的識記與回憶的干擾是(  )。
    A.單一抑制
    B.雙重抑制
    C.前攝抑制
    D.倒攝抑制
    【答案】D
    例10(2005年統(tǒng)考試題)
    簡答題:簡述影響遺忘進程的因素。
    【參考答案】(1)記憶材料的性質(zhì)。
    (2)記憶材料的數(shù)量。
    (3)學習程度。
    (4)識記材料的序列位置。
    【解析】本題從記憶材料的性質(zhì)、數(shù)量、位置及自身的學習程度四方面說明。本題要注意遺忘進程與遺忘規(guī)律的差異。
    【評注】
    近些年,有關(guān)遺忘的考題出現(xiàn)的概率比較大,要重點掌握。
    考點三:記憶的品質(zhì)及記憶方法,能夠運用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的鞏固。
    例11(2006年統(tǒng)考試題)
    論述題:聯(lián)系教學實際,論述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地組織復習。
    【參考答案】(1)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
    ①及時復習。
    ②合理分配復習時間與內(nèi)容。
    ③分散復習與集中復習相結(jié)合。
    ④復習方式多樣化。
    ⑤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⑥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jié)合。
    (2)聯(lián)系實際論述。
    例12(2007年統(tǒng)考試題)
    簡答題:簡述如何根據(jù)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的鞏固。
    【參考答案】(1)明確記憶的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建立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3)對學習材料進行精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種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處理的質(zhì)量。
    (6)注重復習方法,防止知識遺忘。
    例13(2009年統(tǒng)考試題)
    簡答題: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有哪些?
    【參考答案】(1)及時復習。
    (2)合理分配復習時間。
    (3)分散復習和集中復習相結(jié)合。
    (4)復習方式多樣化。
    (5)運用多種感官參與復習。
    (6)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jié)合。
    【評注】
    (1)有的考生把“有效組織復習的方法”與“運用記憶規(guī)律,促進知識的鞏固”混淆,應(yīng)注意區(qū)分。
    (2)答此類題要聯(lián)系實際。聯(lián)系實際既可逐條聯(lián)系,也可綜合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