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畢業(yè)升學考試數(shù)學圓與圓的位置關系試題匯總

字號:

一、選擇題
    1.(2011天津3分)已知⊙ 與⊙ 的半徑分別為3 cm和4 cm,若 =7 cm,則⊙ 與⊙ 的位置關系是
     (A) 相交 (B) 相離 (C) 內(nèi)切 (D) 外切
    【答案】D。
    【考點】圓與圓位置關系的判定。
    【分析】兩圓半徑之和3+4=7,等于兩圓圓心距 =7,根據(jù)圓與圓位置關系的判定可知兩圓外切。
    2.(2011重慶潼南4分)已知⊙O1與⊙O2外切,⊙O1的半徑R=5cm,⊙O2的半徑r=1cm,則⊙O1與⊙O2的圓心距是
     A、1cm B、4cm C、5cm D、6cm
    【答案】D。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性質(zhì):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由于兩圓外切,故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5cm+1cm=6cm。故選D。
    3.(2011浙江臺州4分)如圖是一個組合煙花的橫截面,其中16個圓的半徑相同,點A、B、C、D分別是四個角上的圓的圓心,且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若圓的半徑為r,組合煙花的高為h,則組合煙花側面包裝紙的面積至少需要(接縫面積不計)
    A. B.
    C. D.
    【答案】D。
    【考點】兩圓相切的性質(zhì),扇形面積的計算。
    【分析】由圖形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6r,∴其周長為4×6r=24r,∴截面的周長為:24r+2πr,
    ∴組合煙花的側面包裝紙的面積為:(24r+2πr)h=24rh+2πrh。故選D。
    4..(2011浙江溫州4分)已知線段AB=7cm,現(xiàn)以點A為圓心,2cm為半徑畫⊙A;再以點B為圓心,3cm為半徑畫⊙B,則⊙A和⊙B的位置關系 【來源:Www.zk5u.com】
     A、內(nèi)含 B、相交 C、外切 D、外離
    【答案】D。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由兩圓半徑之和為3+2=5,圓心距為7,可知兩圓外離。故選D。
    5.(2011廣西北海3分)已知⊙O1與⊙O2相切,若⊙O1的半徑為1,兩圓的圓心距為5,則⊙O2的半徑為
    A.4 B.6 C.3或6 D.4或6
    【答案】D。
    【考點】兩圓相切的性質(zhì)。
    【分析】根據(jù)兩圓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因此⊙O2的半徑為5-1=4或5+1=6,故選D。
    6.(2011廣西來賓3分)已知⊙O1和⊙O2的半徑分別是4和5,且O1O2=8,則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
     A、外離 B、外切 C、相交 D、內(nèi)含
    【答案】C。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有:
    ∵⊙O1和⊙O2的半徑分別是4和5,且O1O2=8,
    ∴5﹣4=1,4+5=9,1<8<9?!噙@兩個圓的位置關系是相交。故選C。
    7.(2011廣西南寧3分)如圖,四個半徑為1的小圓都過大圓圓心且與大圓相內(nèi)切,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 B. -4 C. 2 D. 2+1
    【答案】B。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扇形與三角形面積公式。
    【分析】根據(jù)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可知大圓半徑為2,陰影部分的面積為大圓面積-4個小圓面積+8個小圓的弓形面積。可求大圓面積-4個小圓面積=0,故陰影部分的面積=8個小圓的弓形面積,根據(jù)扇形與三角形面積公式,可得小圓的弓形面積= ,8個小圓的弓形面積為 -4。故選B。
    8.(2011廣西欽州3分)已知⊙O1和⊙O2的半徑分別為2和5,如果兩圓的位置關系為外離,那么圓心距O1O2
    的取值范圍在數(shù)軸上表示正確的是
    【答案】C。
    【考點】兩圓的位置關系,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由已知圓心距O1O2的取值范圍為大于2+5=7。從而根據(jù)在數(shù)軸上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方法:把每個不等式的解集在數(shù)軸上表示出來(>,≥向右畫;<,≤向左畫),在表示解集時“≥”,“≤”要用實心圓點表示;“<”,“>”要用空心圓點表示。故選C。
    8.(2011湖南郴州3分)已知⊙O1與⊙O2外切.半徑分別是R和r,圓心距O1O2=5,R和r的值是
     A、R=4,r=2 B、R=3,r=2 C、R=4,r=3 D、R=3,r=1
    【答案】B。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摺袿1與⊙O2外切.半徑分別是R和r,圓心距O1O2=5,∴R+r=5?!?+4=6,故A錯誤;∵3+2=5,故B正確;∵4+3=7,故C錯誤;∵3+1=4,故D錯誤,故選B。
    9.(2011湖南張家界3分)已知兩圓相外切,連心線長度是10厘米,其中一圓的半徑為6厘米,則另一圓的半徑是
    A、16厘米 B、10厘米 C、6厘米 D、4厘米
    【答案】D。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兩圓相外切,連心線長度是10厘米,其中一圓的半徑為6厘米,∴10-6=4(厘米),∴另一圓的半徑是4厘米。故選D。
    10.(2011江蘇揚州3分)已知相交兩圓的半徑分別為4和7,則它們的圓心距可能是
    A.2     B.3 C.6     D.11
    【答案】C。
    【考點】兩圓的位置與圓心距的關系。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與圓心距的關系知,相交兩圓的圓心距在兩圓的半徑的差跟和之間,從而所求圓心距在3和11 之間,因此得出結果。故選C。
    11.(2011江蘇鹽城3分)若⊙O1、⊙O2的半徑分別為4和6,圓心距O1O2=8,則⊙O1與⊙O2的位置關系是
     A.內(nèi)切 B.相交 C.外切 D.外離
    【答案】B。
    【考點】兩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O1O2=8, ,∴兩圓的位置關系是相交。故選B。
    12.(2011山東濰坊3分)如圖,半徑為1cm的小圓在半徑為9cm的大圓內(nèi)滾動,且始
    終與大圓相切,則小圓掃過的陰影部分的面積為.
    A.17π B.32π C.49π D.80π
    【答案】B。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由半徑為1的小圓在半徑為9的大圓內(nèi)滾動,且始終與大圓相切,即可求得空白處的圓的半徑為9-2=7cm,即可求得陰影部分的面積:π92-π72=81π-49π=32π。故選B。
    13.(2011山東青島3分)已知⊙O1與⊙O2的直徑分別是4cm和6cm,O1O2=5cm,則兩圓的位置關系是
    A.外離 B.外切 C.相交 D.內(nèi)切
    【答案】B。
    【考點】兩圓的位置關系。
    【分析】因為兩圓的半徑之和2+3=5等于兩圓的圓心距5。所以根據(jù)兩圓位置關系的判定,可知兩圓外切。故選B。
    14.(2011廣東茂名3分)如圖,⊙O1、⊙O2相內(nèi)切于點A,其半徑分別是8和4,將⊙O2沿直線O1O2平移至兩圓相外切時,則點O2移動的長度是
     A、4 B、8 C、16 D、8或16
    【答案】D。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平移的性質(zhì)。
    【分析】由題意可知點O2可能向右移,此時移動的距離為⊙O2的直徑長;如果向左移,則此時移動的距離為⊙O1的直徑長?!摺袿1、⊙O2相內(nèi)切于點A,其半徑分別是8和4,如果向右移:則點O2移動的長度是4×2=8,如果向左移:則點O2移動的長度是8×2=16.∴點O2移動的長度8或16。故選D。
    15. (2011湖北襄陽3分)在△ABC中,∠C=90°,AC=3cm,BC=4cm.若⊙A,⊙B 的半徑分別為1cm,4cm,則⊙A與⊙B的位置關系是
     A、外切 B、內(nèi)切 C、相交 D、外離
    【答案】A。
    【考點】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勾股定理。
    【分析】根據(jù)兩圓的位置關系的判定:相切(兩圓圓心距離等于兩圓半徑之和或兩圓半徑之差),相離(兩圓圓心距離大于兩圓半徑之和),相交(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和大于兩圓半徑之差),內(nèi)含(兩圓圓心距離小于兩圓半徑之差)。由∠C=90°,AC=3cm,BC=4cm,根據(jù)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的長,然后根據(jù)圓與圓的位置關系判斷條件,確定兩圓之間的位置關系:∵∠C=90°,AC=3cm,BC=4cm,∴AB==5cm?!摺袮,⊙B 的半徑分別為1cm,4cm,又∵1+4=5,∴⊙A與⊙B的位置關系是外切。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