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七篇)

字號: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一
    本文通過描寫兄弟倆經常在草地上玩耍。后來,作者偶然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展現(xiàn)出大自然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快樂,抒發(fā)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第二學段側重考查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重點段落和語句的細致閱讀,具體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語言。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做到:
    ①引領學生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②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精妙;
    ③以感悟大自然的美為情感基調,以情境表演體驗“趣”來感受快樂,以探究“奇”增強孩子們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④積累背誦自己喜歡的精彩語句,并適當嘗試小練筆,利用最佳的表達時機,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
    1、收集蒲公英的圖片及資料,了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3、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正確讀寫“一本正經、引人注目、玩?!钡仍~語。
    2、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重點
    認識并會寫本課生字。
    學前準備
    1、收集蒲公英圖片及資料,了解蒲公英的特點。(師生)
    2、自學生字、詞,預習課文。(學生)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激趣導入,引出課題(用時:3分鐘)
    1、教師鼓勵引導學生說說自己享受過大自然的哪些快樂?
    2、板書課題,質疑,引導學生思考: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學生交流自己享受過的大自然的快樂,如:下雪時賞雪景、打雪仗;下雨時聽雨聲。
    4、學生自讀課文,了解“金色的草地”的由來。
    5、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字詞,整體感知(用時:20分鐘)
    1、指導學生熟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2、檢查朗讀情況。
    3、師生交流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蒲、耍、察”的字形。
    4、輕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圈起來,借助工具書識字,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5、學生分段朗讀,整體感知。
    6、運用各種方法識字。
    7、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朝()()
    假()()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用時:7分鐘)
    1、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2、學生匯報、理解文章脈絡。
    3、按自然段讀文,思考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4、理清文章脈絡:
    鄉(xiāng)下的窗前有一片金色的草地→蒲公英帶給我們快樂→發(fā)現(xiàn)蒲公英變色→對蒲公英的喜愛。
    5、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四、總結回顧,拓展延伸(用時:10分鐘)
    1、教師概括本課學習內容。
    2、布置課后學習延伸。
    3、學生在教師總結的基礎上暢談本課收獲。
    4、交流收集的蒲公英的圖片和資料。
    5、抄寫詞語。
    教學反思
    本課對學生的要求是:
    一、學習6個生字,掌握13個生字。在課堂上我要求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畫出生字、生詞,結合上下文了解其意思,還可以用工具書去學習。
    二、帶著問題去朗讀課文,讀出課題的含義,理清文章的脈絡,并結合他們的玩耍經歷去學,極大的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及它帶給我們的樂趣。
    2、體會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學習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有趣,增加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
    學前準備
    教學多媒體課件。(教師)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回顧內容,問題引導(用時:3分鐘)
    1、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哪兩件事?
    2、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感受金色的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以及草地的神奇)
    3、學生回憶課文主要內容。
    4、明確學習目標。
    5、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二、品詞析句,體驗快樂(用時:18分鐘)
    1、引導學生理解“金色”的由來。
    2、引導學生感受兄弟倆玩耍的快樂。
    3、指導朗讀。
    4、讀課文,結合收集的蒲公英圖片、理解草地變金色的原因。
    5、研讀描寫兄弟倆玩耍的句子,感受蒲公英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6、朗讀第2自然段。
    7、“一本正經”“假裝”是什么意思?這兩個詞語用在這里有什么好處?
    三、讀悟結合,感受神奇(用時:16分鐘)
    1、引導思考:作者發(fā)現(xiàn)草地有什么秘密?
    2、組織交流:你注意到顏色變化和什么有關?
    3、兩次發(fā)現(xiàn)有什么不同?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4、指導朗讀。
    5、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我”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接著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邊讀一邊畫出相關語句。(課件出示)
    6、通過理解重點詞:“起得早、中午回家、傍晚的時候”等詞了解草地變化的原因。
    7、學生自主交流蒲公英花的特征與形態(tài)。
    8、朗讀第3自然段。
    9、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
    (1)早晨: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2)中午: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3)傍晚:
    草地的顏色()
    花瓣形態(tài)()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用時:3分鐘)
    1、你能體會到獲得這種發(fā)現(xiàn)的心情嗎?讀一讀相關句子。
    2、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說蒲公英和我們“一起睡覺,一起起床”?
    3、引導學生理解“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4、討論交流:蒲公英的花開,花合與人起居或晝夜的變化相似或相關。
    5、因為蒲公英非常有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所以是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6、你最喜歡的花是什么?它給你帶來什么樂趣?
    板書設計
    本課的重點是第2、3自然段。第2自然段著重寫了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蒲公英的情況,第3自然段寫“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變色的秘密。我請兩位同學模仿他們的神態(tài)動作進行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他們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金色的草地》教學片段
    ◆通過感悟、表演、感受草地的可愛有趣(教學重點)
    師:金色的草地這么有趣,給我們留下了快樂的童年,請快樂地讀第2自然段。
    師:讀了這段課文,你最想說什么?
    生1:“我”在這片草地上玩得很開心。
    生2:草地給“我”和弟弟帶來了很多快樂。
    師:既然這么快樂,誰能表演一下“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情景?在表演時一定要抓住重點詞句,讀懂課文的內涵,這樣你的表演才有活力。
    生1:我要抓住“一本正經”來表演。
    生2:“一本正經”就是態(tài)度很嚴肅,很莊重。表演時神態(tài)要嚴肅。
    師:“假裝”是什么意思?
    生1:“假裝”就是不是真的。
    生2:弟弟看見“我”“一本正經”的樣子,所以他忍住笑,“假裝”打哈欠。
    師:還有一個詞,“我就使勁一吹”中“使勁”誰表演一下?(生表演“使勁一吹”。)
    師:齊讀最后一句話“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同學們想一想,除了這個游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么?
    生:捉迷藏、跑步、摔跤……
    師:草地帶給“我”和弟弟這么多樂趣,多么可愛的草地呀!我們來讀出它的可愛吧!
    (生有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通過表演來感悟文章也不失為一種理解文章內涵的好方法。教師通過讓學生細讀文本,再用自己的動作、表情表演出來,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我”和弟弟的行為動作,體會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樂,然后再引導學生想象,除了這個游戲,“我”和弟弟還會在草地上玩什么?把草地帶給“我”和弟弟的快樂解讀得恰到好處。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理解,學習課文的生字,理解詞語和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2課(齊讀課題)
    1、在作者的記憶中,這是怎樣的一片草地呢?你們能試著填一填嗎?
    2、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片草地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快樂,因此作者在課文的最后這樣感嘆:(齊讀)
    3、看來,草地和蒲公英給作者留下了美好的童年的回憶,他們是緊緊相連的,在作者的記憶中,草地多么,蒲公英多么!作者為什么這么感嘆呢?
    二、理解感悟:
    1、請大家打開書,默讀課文,想: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愛和蒲公英的有趣呢?(點撥:邊讀邊勾畫,很會學習)
    2、老師看大部分同學在課文的2、3、4段做了勾畫,首先來學習3段。
    3、學習3段。
    (1)請你們把第三段找出的語句讀一讀,并試著說一說為什么這些句子能看出草地的可愛和蒲公英的有趣?
    (2)誰來說說從這一段的哪個地方看出草地的可愛和蒲公英的有趣?
    a、原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①? 你能練習生活中一般的花來理解,很好。他用的“聯(lián)系生活實際方法”。
    ②? 你能聯(lián)系生活中其他有這種特殊的有趣現(xiàn)象的植物,課外知識豐富,用的是聯(lián)想的方法。
    ③? 你能想到這句話的寫法,真動腦!蒲公英的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的變化,一是有趣,你們能做動作來體會嗎?(板書:動作)指導讀:多有趣嗎,你們能把這句話蒲公英的有趣讀出來嗎?練習;指2人讀。
    ④? 關于這句話,你們還有不同的理解嗎?(……和變色有關)
    下文……
    剛才我們從這句話的本身談了理解。你是運用我們以前學過的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這句話。你們都能體會出草地、蒲公英的這種變化嗎?老師想請你們看屏幕上的圖畫一起體會。(出畫面)蒲公英有趣嗎?草地可愛嗎?能把這句話中草地的可愛和蒲公英有趣讀出來嗎?
    渡:這段中還有哪些個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愛和蒲公英的有趣?
    b、有一天,……我起的很早……知道草地會變色。
    師:你能讀懂這句哈,非常棒!剛才你讀的時候,“并”字讀得挺強調的,能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嗎?
    正因為這樣,激起了作者的好奇,并不斷探究,最終知道了草地為什么會變色,希望你們也多向小作者學習。
    你還能從這句話發(fā)現(xiàn)什么?(結合詞義談理解,很棒)到底什么時候是金色的?什么時候是綠色的?
    你們能把這句話也有感情的讀一讀嗎?
    4、小結:剛才我們學習第三段是在默讀全文的基礎上,找出能夠體現(xiàn)出草地的可愛、蒲公英有趣的句子讀一讀,并試著用這些方法進行了理解,最后又感情朗讀了。你們能試著用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段落嗎?
    5、自學2、5段:①自學②小學交流③匯報:你從兩段哪些地方看出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
    a、我和弟弟…… 你是結合詞義理解的。
    b、從游戲的過程;通過詞義聯(lián)系上文
    c、做動作“使勁一吹”看圖:腮幫子鼓鼓的,多好玩啊!
    d、真有意思!你們都玩過吹蒲公英絨毛的游戲嗎?有意思嗎,能把小作者和弟弟的游戲過程演一演嗎?試,指名演。
    e、不少快樂?
    f、“他和一起睡覺,一起起床?!蹦苈?lián)系上文理解!
    小結:變色的蒲公英與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草地融合在一起,為我們童年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色彩,因此,作者感嘆到:
    這片長滿蒲公英的草地讓我們盡情地玩耍,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因此,作者感嘆到:
    6、接下來,老師和同學們讀全文,讓我們再一次感受草地的可愛,蒲公英的有趣!
    三、讀寫結合:在作者的記憶中,草地是小作者最愛的地方,給他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同學們生活中一定也有自己自愛的給你們帶來快樂的地方吧?今天,老師請你們說一說:(出示要求)
    指導:
    1、你最愛的地方是什么?
    2、這個地方給你帶來了什么樣的快樂?你玩什么了?
    3、你怎們玩的?練說。
    4、指說、評價。
    四、上節(jié)課學習寫了左右結構的字,今天接著學習書寫上下、半包圍結構的字。
    1、讀詞。
    2、讀字。
    3、在上下結構的字書寫上有什么特點?
    4、重點注意什么?
    5、察,注意什么?
    6、指導寫評改。
    7、其余字照著一個難寫2個。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有趣的現(xiàn)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教學重點】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教具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尋找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2,找蒲公英的圖片及文字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 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
    (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學習課文
    1,請各自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順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
    2,分段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 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 花是什么顏色的 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4,重點指導:
    讀準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經。
    記住字形:弟:中間的長豎不出頭。
    返:"反"字的最后一筆注意變化。
    三,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復練 習,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他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書:金色的草地。
    二,學習課文
    細讀課文,體會情感。把不明白的地方在書中批注。1,學生質疑:
    老師估計學生的問題有:
    ⑴ 鄉(xiāng)下是什么地方
    ⑵ 為什么蒲公英開花的時候,是我和弟弟最開心的日子
    ⑶ 草地的顏色是怎么變化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⑷ 蒲公英為什么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
    能解決的問題,學生提出后當時就解決。
    2,把學生的問題歸納為:草地的顏色變化與蒲公英有什么關系
    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直觀上的不同。
    讓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畫畫,動手實驗,查資料等)來解決問題。3,思考交流:
    ⑴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⑵ 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喜愛的花草的 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⑶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三,總結課文
    1,朗讀課文。
    2,小結引申。大自然里有植物,動物,各式各樣的物種千千萬萬,它們色彩繽紛,形態(tài)獨特,習性各異,經常親近它們,仔細觀察它們,你會有獨特的發(fā)現(xiàn),新穎的感受,因而你會激動,興奮,由此產生眷戀,喜愛……人類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會找到歡樂!請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fā) 現(xiàn),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金色的草地
    隨意揪 新發(fā)現(xiàn) 最喜歡
    早 晨 中 午 傍 晚
    綠 色 黃 色 綠 色
    細 心 觀 察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充滿了童真童趣的課文,特別是文中描寫"我"和弟弟互相往對方的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情節(jié),真實生動,使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會心的微笑;課文結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擬人的手法,形象地講了蒲公英顏色晝夜發(fā)生的變化,以及進一步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雖以敘事為主,但蘊涵在其中的情感卻是豐富的,強烈的。如何讓孩子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呢 首先,通過同學們拿出查找的資料了解到蒲公英花的樣子,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明白了草地為什么成金色的原因。又通過課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張開的蒲公英,茸茸的種子……讓學生說說看到這樣一片草地時的感受。當學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沖動時,讓學生讀讀演演文中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領悟草地給兄弟倆帶來的快樂。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四
    這篇課文以兒童的視角,描寫了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小男孩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的變化并尋找原因的過程。課文語言平實,意境優(yōu)美,充滿童真童趣。本課的教學重點仍在讓學生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增強自己觀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識。因此,本課的教學就不能僅停留在草地上的游戲和蒲公英的變色上,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領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抓住典型語言信息,領悟觀察帶來的好處。通過設計情境表演、有感情朗讀、對比發(fā)現(xiàn)、資料補充、讀寫結合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引領學生感悟大自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會寫“鄉(xiāng)下、窗前”等18個詞語。
    2、能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
    3、能自己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變化情況并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感受作者觀察的細致,通過觀察實踐進一步體會留心觀察的好處。
    教學難點: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培養(yǎng)主動觀察的意識,積累生活素材。
    課時安排:2課時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生字,會寫“鄉(xiāng)下、窗前”等18個詞語。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描寫的場景。
    1、引導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感悟草地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引導學生說說平時觀察到的草地。
    導語: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見到草地,公園里、山坡上、操場邊、田野里……。同學們,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草地?用一個詞來形容形容。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綠色、碧綠、嫩綠、寬廣、廣闊、柔軟、軟綿綿、美麗、可愛、有趣、荒涼”等,如果有學生預習過課文,也會說“金色”,教師可進一步追問,有沒有見過金色的草地,是什么樣兒的。
    3、出示課文題目,引導學生思考質疑。
    過渡:在讀課文之前,大家看到“金色的草地”這個題目,會有哪些疑問?(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是秋天小草枯黃以后的草地嗎?草地上的什么東西是金色的呢?)預習完課文,你們知道為什么是“金色的草地”了嗎?(蒲公英的花朵張開時,花瓣是金色的,草地就是金色的了。)對,就是蒲公英!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出示蒲公英的圖片,指名學生介紹蒲公英。
    蒲公英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這則謎語的謎底就是“蒲公英”。我們平時看到的一個個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球,實際上是蒲公英的種子,它的花其實是黃色的。每當春天來臨,蒲公英就會開出一朵一朵黃色的小花。這種黃色的小花有個特性,中午花瓣張開,早上、傍晚花瓣合攏,特別有趣!
    2、教師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相機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公開玩叫打哈魚是
    觀合有愛覺一本正經引人注目
    3、指導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
    钅:釣(釣魚)錯(錯誤)錢(金錢)鈴(鈴聲)鋤(鋤禾)
    鉛(鉛筆)
    4、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討論交流怎么把字寫好。教師示范書寫重點字,指導生字書寫。
    書寫指導:
    [察]注意各部件的擺放位置,寫的時候要緊湊些。
    [睡]注意“垂”的筆順,撇、橫、豎、橫、豎、豎、橫、橫。第一橫最短,第二橫最長,橫畫間隔均勻。
    [喜]上下窄中間寬,要把字寫緊湊些,下“口”略寬于上“口”。
    易錯提示:
    [蒲]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耍]上部是“而”,不要多寫一橫,注意與“要”區(qū)分。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1)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及難句,指名朗讀,教師相機點撥重點詞語,指導朗讀。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裝著一本正經的樣子,喊:“謝廖沙!”
    預設:先讓學生根據(jù)上下文說說什么是“一本正經”,或是演一演,再用這個詞說句子?!耙槐菊洝毙稳莺芤?guī)矩,很莊重。
    就這樣,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預設:引導學生聯(lián)系近義詞理解“引人注目”的意思,再用這個詞說句子?!耙俗⒛俊笔恰拔俗⒁猓苋岁P注”的意思。
    我來到草地上,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攏的。
    預設:做一做“合攏”的動作,或是集體演一演?!昂蠑n”是“合到一起,閉合”的意思。
    (2)標出段落序號,分小組接讀課文,或指名學生接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聲音洪亮,盡量讀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感情。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讀后說說草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匯報草地給人的印象。
    預設:先讓學生自主歸納出“美麗”“可愛”“有趣”等詞,再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到作者直接贊美的語句“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調。
    3、聽課文朗讀音頻,體會歡快的感情,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思考:課文中描寫的哪些場景讓你覺得有趣和可愛呢?
    4、指名學生交流、匯報,教師歸納小結。
    明確:(1)蒲公英盛開以后,草地變成了金色。
    (2)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吹蒲公英的絨毛。
    (3)草地早上、中午、傍晚不停地變色。
    (4)蒲公英的花瓣中午張開,早上、傍晚合攏,就像我們的手掌一樣可以張開、合上。
    (5)草地變色是蒲公英的花瓣張開、合攏造成的。
    小結:同學們的發(fā)現(xiàn)真多!讓我們一起按照課文的順序來理一理。開頭介紹了蒲公英生長的地點,描寫了蒲公英盛開使草地變成金色的場景;接著描述了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對方臉上吹蒲公英絨毛的快樂情景;然后重點描寫了“我”發(fā)現(xiàn)草地顏色會變化的奇妙現(xiàn)象,通過仔細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蒲公英花朵開閉的秘密,解釋了草地顏色變化的原因。這些都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趣”“可愛”!
    5、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歸納出每一層次寫了什么。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蒲公英的盛開讓窗前的大片草地變成了金色。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寫“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以及“我”在草地上的發(fā)現(xiàn)。(寫草地和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寫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花。
    6、學習第1自然段。
    (1)出示金色的草地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想象:看到這幅畫,你有什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示例:整片草地既像一片金色的稻田,又像一張巨大的金色絨毯,多神奇?。≡瓉?,那是一朵朵盛開的蒲公英,舒展著一片片金色的花瓣,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呢!陽光暖暖的,微風香香的,小鳥嘰嘰喳喳,蝴蝶翩翩起舞,還有那柔軟的白色小絨毛,隨風拂過你的臉,癢酥酥的……
    (2)教師引讀第1自然段。
    過渡:多么可愛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帶著我們剛才的美好想象,把這份喜愛之情融進第1自然段中,美美地讀一讀吧!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點評表揚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過渡:同學們,一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美,也帶來了歡樂!那么在這片美麗的草地上,我們又會有哪些不一樣的發(fā)現(xiàn)呢?下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到草地上去玩一玩,看一看,尋找金色草地的秘密。
    今天這堂課,老師想著重表揚一下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想一想,今天從老師或同學那里,自己學到了什么新知識或新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
    1、觀察作業(yè)。繼續(xù)觀察身邊的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在“觀察記錄單”上簡要地記錄觀察所得,為單元習作做準備。
    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五
    1、在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引導下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善于留心觀察身邊事物變化的興趣,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學習作者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細心地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本質,才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兩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的資料。
    教學進程:
    (一)利用圖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蒲公英
    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蒲公英。
    板書: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葉蓮座狀平鋪,匙形或狹長倒卵形,羽狀淺裂或齒裂。開黃色舌狀花。果實成熟時形似白色絨球。
    3、板書課題:金黃的草地
    (1)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疏疑:草地是綠色的,為什么說是金色的?
    (2)聯(lián)系對蒲公英的介紹,請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連起來,說一句話。
    (二)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2、檢查,重點指導。
    讀準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經
    記住字形:弟:中間的長豎不出頭。
    返:反字的最后一筆注意變化。
    3、在生字本上書寫本課生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當蒲公英開放時,草地變成金黃色。我們常揪掉蒲公英來尋開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我們發(fā)現(xiàn)后便喜愛上了這種小花。
    板書設計:
    蒲公英
    (早晨)(中午)(傍晚)
    綠金色的草地綠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體會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熱愛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內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他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書: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讀一讀。
    (2)指名讀,評讀。
    (3)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覺嗎?
    出示實物,讓學生參與進來感受。
    (5)練習讀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童趣。
    2、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
    (1)自由讀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2)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著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3)這個發(fā)現(xiàn)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發(fā)現(xiàn)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5)為什么我們不再揪它了?
    (6)從我的變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華情感。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書設計:
    揪發(fā)現(xiàn)不揪喜愛
    早晨中午傍晚
    綠色金色綠色
    合張合
    蒲公英會合攏
    教學后記: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六
    1、 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使勁、假裝、引人注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2課時
    1.齊讀課題:金色的草地
    2.課前置疑: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嗎?
    整理問題: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間去找答案吧!
    1.開火車讀生字。
    2.小老師教讀:多音字:“假”“朝”
    字形:“絨” “?!?BR>    3.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蒲公英的資料、并展示圖片。
    4.抽讀課文。
    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你能找出來嗎?
    歸納總結:1 哥倆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1、齊讀一自然段:思考:我們窗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草地?由“長滿”“盛開后變?yōu)榻鹕斌w會蒲公英的多。
    2、朗讀。
    草地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們怎么玩呢?
    1 自讀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據(jù)第二自然段的內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3、匯報表演。
    4、想像自己的腳下就是那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說一說,在這樣一個地方,你的感覺怎么樣?
    5朗讀:讀出歡樂的氣氛。
    1 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變化,說一說,它是怎么變的?
    早上:綠色 白天:金色 晚上:綠色
    2 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組討論,在書上勾出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著變色了。
    5朗讀:體會草地的變化的原因。
    6、齊讀4自然段:從這里,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愛。
    《金色的草地》教案設計 三年級金色的草地教案篇七
    金色的草地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認識蒲公英一天的變化。
    2 認識本課15個生字,包括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3 學會善于觀察事物,養(yǎng)成認真觀察的好習慣。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蒲公英的資料? 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激發(fā)興趣
    1 同學們,草地是什么顏色的?你見過其他顏色的草地嗎?
    2 出示課題:金色的草地
    看到課題想到了什么?(生: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 好,帶著你心中的疑問來讀課文,并找出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教師指導提出學習方法。學習方法可概括為四讀: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開心、一本正經、揪掉、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重點指導學生區(qū)別“近和進”、“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檢查學生課前搜集有關蒲公英的資料,先讓他們說一說,然后對照課文的描寫和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進行比較、觀察,蒲公英是什么樣子的?花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不同之處。
    教師簡單介紹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黃棕色,葉根生,花為頭狀花序。
    (4)本課生字較多,要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記憶。要指導讀準字音,如“蒲、傍”,識字要與詞語的學習結合。
    (5)完成“語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并帶領學生復習一下重點的內容。
    注釋:通過學生自學,既加深了印象,同時在介紹的過程中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反復聯(lián)系,加深印象擴大學生接受知識的面積。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1 讀過課文之后,哪位同學能告訴大家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見過的蒲公英的樣子講給同學聽聽。
    出示蒲公英的圖片(蒲公英開放,學生描述。)
    二、品味課文,體會感情
    1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 從讀課文中你體會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課文中的話來說)
    3 “我”和弟弟為什么那么開心???
    先用課文中的話說說,再自己說說。
    4 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這個游戲?。?BR>    我們來看后面的課文
    5 指導學生讀課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 作者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有了新發(fā)現(xiàn)后“我們”有什么變化?指導(學生完成語文天地中“圖示蒲公英的變化”)
    7“我們”為什么不再隨意揪它?
    引導:喜愛金色的草地→
    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隨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沒有發(fā)現(xiàn)蒲公英的變化,后果會怎樣?
    三、思考交流
    1 指導學生再讀課文
    2 說說自己是如何觀察喜愛的花草的?引導學生明白善于觀察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3 從課文中找出描寫顏色的詞語,填到語文天地中
    四、課后延伸
    請學生用剛學會的觀察方法觀察自己喜愛的事物
    第三課時
    一、課始三分鐘:
    1、小組內說顏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體交流。
    二、課堂補白,積累運用。
    風的顏色
    風有顏色/有著變幻多端的顏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裝扮成美麗的畫冊。/春天的風是綠色的,/染綠嫩草/染綠樹葉/染綠山崗和原野。/夏天的風是藍色的,/淺藍的林帶,/深藍的湖澤,/藍風送走太陽的炎熱。/秋天的風是金色的,/金風迎來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遍地的金子。/收獲滿意喜悅。/冬天的風是白色的,/白風揚起鵝毛大雪,/美麗的白天鵝啊。/多么可愛多么純潔。/風有顏色,有著變化多端的顏色,/要是沒有風,/就沒有這五彩繽紛的世界。
    三、小組討論
    1、風真有那么多顏色嗎?
    2、要是沒有風的話……
    四、文海沖浪
    仔細觀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寫一首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