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政法干警每日熱點速遞1

字號:

【每日熱點速遞】2012-10-11
    來源:中公教育 作者:吳紅民 時間:2012-10-12
     加入收藏電郵給朋友打印文章寫信給編輯
    一、交通部官員:大面積叫停收費公路尚不現實
    【熱點概述】超期收費16年、違規(guī)收費14.5億元,這是鄭州黃河公路大橋留給公眾深刻的印象。2008年2月,審計署發(fā)布的一項關于全國18個省市收費公路審計調查公告顯示,河南省鄭州黃河大橋總投資1.78億元,銀行貸款7100萬元,1996年用收費還清了全部銀行貸款后,違規(guī)繼續(xù)收費14.5億元,在地方政府重新核定的收費期內,到2020年還將收費30億元。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財政與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胡方俊認為:在目前地方政府財力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大面積叫停收費公路并不現實,但是收費公路降低收費標準,逐步實現完全免費,是不可逆轉的方向。
    【老吳點評】全面叫停收費公路當然不現實,但當務之急有幾個事情要辦好:第一,修訂《公路經營權有償轉讓管理辦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禁止地方政府將高速公路轉為經營性公路;第二,全面清理現有超期收費公路;第三,高速公路收費所得資金的用途全部公開。如果連這三件事情都辦不好,則高速公路回歸公益性質,只能是遙遙無期。
    二、公辦養(yǎng)老院被指成特權機構,特權者占用普通人擠不進
    【熱點概述】老齡化社會的來臨,使“老有所養(yǎng)”正成為越來越迫切的時代課題。在一些城市,原本承擔“托底”作用的公辦養(yǎng)老院,正在自主經營中慢慢變味兒:條件優(yōu)越的養(yǎng)老資源被“特權”老人爭相占用,而普通老人卻因擠不進大門晚景凄涼。一些退休干部每月養(yǎng)老金和補貼高達七八千元,卻通過走后門、靠關系等手段,搶占了公辦養(yǎng)老院的名額,每月只需支付一千多元的費用。
    【老吳點評】公辦養(yǎng)老院屬于事業(yè)單位性質,主要用于解決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低保老人等困難群體的養(yǎng)老難題,如今被有權有勢的“特權”老人占用,恰恰反映出養(yǎng)老公共服務資源總量不足,并且分配很不公平。
    三、國務院:政府應退出公民可自決行政審批項目
    【熱點概述】2012年11月10日,國務院決定取消、調整314項行政審批項目,其中取消171項。《撤銷、調整決定》表示,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jié),行業(yè)組織或者中介機構能夠自律管理的事項,政府都要退出;凡可以采用事后監(jiān)管和間接管理方式的事項,一律不設前置審批。
    【老吳點評】亞當斯密說: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在過去,我們過分強調市場失靈,但實際上,政府失靈比市場失靈更可怕——權力尋租、資源壟斷、機構臃腫、效率低下、扼殺社會生機活力……。應該堅持市場優(yōu)先原則,凡市場解決不了且政府有能力解決好的問題,才交給政府解決。這是從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轉變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