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12中考滿分作文及點評

字號:

2012上海中考作文題是《心里美滋滋的》,看到這個題目,我想,我們的學(xué)生、家長,我們的初三語文老師心里也一定美滋滋的。
    與全國很多省市中考作文題趨之若鶩的“文藝腔”不同,上海近年中考作文命題呈現(xiàn)出一種趨勢:指向生活,追求原味。 2010年的《黑板上的記憶》,引導(dǎo)學(xué)生關(guān)注校園生活(當然也可以寫其他地方的“黑板”,但多數(shù)學(xué)生想到的是教室里的“黑板”),搜尋“記憶”中難忘的場景畫面;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提示學(xué)生捕捉生活中的特殊事件,體味蘊含在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方式中的情味意味;而今年《心里美滋滋的》,則直指學(xué)生的心靈世界,希望學(xué)生拋棄“為文造情”的扭捏做作,在真實生活里體驗真情、抒寫感悟。
    應(yīng)該說,“文藝腔”是初中生作文的大敵,胡編亂造、虛情假意的“作文”泛濫成災(zāi),我們的作文命題與作文指導(dǎo)難辭其咎。所以,我們樂于看到上海市的中考作文趨向,與其說這是作文命題向真實生活的回歸,毋如說是對“假文藝”潮流的“逆襲”。
    除此而外,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題《心里美滋滋的》,相比2010年的《黑板上的記憶》、2011年的《悄悄地提醒》,還有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這個題目更加口語化,讓學(xué)生感到親切,對考生作文時的心態(tài)有很好的調(diào)適作用,易于學(xué)生的考場發(fā)揮。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題目比前兩年的中考作文題范圍指向大一些,審題障礙少一些,學(xué)生要好做一些。原因有三:
    其一,《黑板上的記憶》限定了時空,“黑板上”是關(guān)鍵詞,“記憶”駐留在特定的位置“黑板上”;《悄悄地提醒》限定了事件,是“提醒”,且是“悄悄地”,要有一個特殊的事件、特殊的情境;而《心里美滋滋的》限定較少,無論怎樣的時空、事件,但凡讓“我”的“心里”產(chǎn)生“美滋滋的”的感覺,都可入題。
    其二,“心里美滋滋的”是一種感覺,這種感覺是人之常有的??忌鷮忣}、選材時要抓住這個題目的核心,追問自己幾個問題:
    1.“誰”的心里美滋滋的?盡管題面沒有明確主體,但隱含著一種指向:初中學(xué)生作文,一般應(yīng)該“我手寫我心”。所以“心里美滋滋的”是“我”的感覺,應(yīng)該寫“我”。
    2.“什么事”讓我心里美滋滋的?雖然作文沒有對文體提出要求,但初中生作文訓(xùn)練以記敘文為多,此題宜以敘事為主,要選好恰當?shù)氖聝骸梢允亲约旱某晒?、收獲讓“我”心里美滋滋的,也可以是身邊的人、事讓“我”心生感觸,或者更大的社會事件讓“我”心懷感動。
    3.“為什么”心里美滋滋的?如果敘事,考生就要把握事兒的價值。如果寫成議論文,則要探討不同層面事件的意義。這個題目雖無“必須跨過這道坎”之類作文題硬性的價值限定,但也有“美滋滋”的情感暗示。
    4.“美滋滋”是怎樣的感覺?考生在審題時要思考“美滋滋”是一種什么感覺,與“樂滋滋”的感覺一樣嗎? “樂滋滋”是外顯的、張揚的,樂開了花,可以眉飛色舞、手舞足蹈;而“美滋滋”是一種相對內(nèi)斂的、有意味的感覺,加上前面有“心里”的限制,“美滋滋的”,可能流露在臉上,可能蘊含在行動上,也可能埋藏在心里,這是這種感覺的微妙所在。
    只要考慮好以上幾個問題,選材、立意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偏差了。
    其三,現(xiàn)在的考生進入考場前,大多準備了一些作文素材,有的還背誦了幾篇自己以往的佳作,如果遇上《黑板上的記憶》、《悄悄地提醒》這樣的題目,很難“套題”,而《心里美滋滋的》則相對容易對號入座,有些素材只要稍加修改,就有可能入題。這既是利,有利于學(xué)生考場寫作;也是弊,不利于考查學(xué)生真實的作文水平。
    當然,要想成就真正的考場佳作,《心里美滋滋的》這個題目還是有一些困難的。那要看考生是否真有好素材、好立意、好構(gòu)思、好文筆。尤其是在選材和立意上,要有不同一般的視角和見識——要么向心靈深處開掘,寫出細致入微的事兒,讓人讀后心靈一顫;要么向廣大世界進發(fā),寫出大千世界與自己心靈的契合,讓人讀后掩卷深思。
    祝愿所有考生拿出自己的成績!同時希望今后的上海中考作文命題能在保持“生活味”指向的同時,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