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大學2013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字號:

三峽大學概況
    1.學校歷史
    三峽大學是一所水電特色與優(yōu)勢明顯,理、工、文、醫(yī)、經、管、法、教育等學科協調發(fā)展的湖北省屬綜合性大學,于2000年6月由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和原湖北三峽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學校具有60余年的辦學歷史,面向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招生。2009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評審,我校為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200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定協議,決定省部共建三峽大學。
    2.地理位置
    三峽大學所在地宜昌市被人們譽為“三峽明珠”、“世界電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資源豐富,氣候適宜。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之西陵峽、三峽大壩、葛洲壩均在此地,更有清江畫廊、三游洞、屈原故里等秀美風光,使宜昌成為生態(tài)旅游勝地,也是理想的居住學習的好去處。
    3.基礎設施
    我校占地面積3787畝,校舍總建筑面積132.3萬平方米。現有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3個,其中1個:湖北長江三峽滑坡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省部級12個:水電站仿真實驗室、防災減災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水電工程施工與管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天然產物研究與利用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三峽庫區(qū)地質災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電機械設備設計與維護湖北省重點實驗室、中藥藥理(腫瘤)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巖土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三峽文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水庫移民研究中心。
    4.學科專業(yè)及師資
    學?,F有63個本科專業(yè),涵蓋理、工、文、醫(yī)、經、管、法、教育等8大學科門類,其中特色專業(yè)5個,省級品牌專業(yè)10個;現有2個國家立項建設一級學科博士點,1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涵蓋11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工程、工商管理(MBA)和翻譯等12個專業(yè)碩士學位領域(點),有4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25個省級二級重點學科,4個湖北省優(yōu)勢與特色學科。學?,F有專任教師1940人,其中教授331人,副教授57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46人。博士生導師33人,碩士生導師777人。學校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蒙代爾及16位院士在內的273名專家擔任兼職教授。
    5.科研項目
    學校近5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近3000多項,其中國家攻關課題、“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重點科技攻關等重點科研項目200多項,累計項目經費達6億多元。另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項。
    6.科研教學成果
    學校近5年來有100余項科研成果獲國家及省部級獎勵;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0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教材250余部,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累計12000余篇,其中被三大檢索收錄、人大復印資料轉載的論文每年500余篇;有600多項技術開發(fā)成果被應用于水電工程建設、災害防治、大壩監(jiān)測、邊坡綠化、工程管理、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物化工、醫(yī)藥衛(wèi)生、旅游規(guī)劃等行業(yè)領域。近3年,學校教師共承擔各級各類教學研究課題245項,其中省部級項目56項;在近兩屆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評選中,共獲省級優(yōu)秀教學成果獎16項,其中一等獎5項。
    理學院簡介
    理學院現有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共6個本科專業(yè)。擁有數學、物理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計算機應用技術、工程力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應用數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凝聚態(tài)物理為校級重點學科。擁有應用數學、磁電子和納磁探測、近代物理、太陽能等4個校級研究所,凝聚態(tài)物理、3S技術與軟件工程、非線性復雜系統、基礎數學和光電技術等5個院級研究所。學院擁有一個省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F有在讀本科生、研究生1300余人。
    1 師資力量 現有博士生導師3人,碩士生導師49人,其中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與特聘教授各1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 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人, 湖北省教學1人,教授18人,博士40人,近20人次曾在美國、德國和英國等國訪學。
    2 科學研究 主持承擔國家自科基金24項、省部級項目12項、省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2項、廳局級和橫向科研項目多項;發(fā)表論文500余篇,其中SCI收錄110余篇;獲省自然科學獎2項,省科技進步獎1項;2011年科研經費達380萬元,其中縱向經費近300萬元。
    3 聯合培養(yǎng) 學院和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科院技術轉移中心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yǎng)碩士研究生。并與三江航天集團、中船重工中南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yè)建有4個研究生創(chuàng)新實踐基地。
    4 就業(yè)去向 研究生主要就業(yè)去向為高校(三峽大學、桂林理工大學等)、讀博(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公務員(宜昌市選拔)、企業(yè)、中學等。
    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及激勵機制
    1 招生政策
    凡第一志愿報考我院研究生的考生,符合錄取條件者錄取為公費生。
    2.激勵機制
    1)實行全員獎學金制,還設有若干專項獎助學金。
    2)設有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基金,用于資助有一定科研基礎、可望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體現學科交叉和學科創(chuàng)新的選題。
    3)設有碩士學位論文培優(yōu)基金,用于資助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工作。
    4)學校加大對獲得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的獎勵力度。
    5)對家庭困難,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學校將協助提供研究生勤工助學崗位和協助辦理助學貸款。
    三峽大學“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簡介
    一 碩士點概況
    三峽大學數學學科依托于數學系的“應用數學”、“基礎數學”、“3S技術與軟件工程”、“非線性與復雜系統”等四個研究所。2001年,“應用數學”學科點被納入學校首批啟動建設的重點學科之一,2006年6月,該學科點被湖北省政府評為省級重點學科?!皯脭祵W”碩士學位點于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并于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10年獲得“應用數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本學科形成了偏微分方程理論及應用、幾何與代數、非線性系統分析與控制、計算理論與方法、鞅論與泛函分析、圖論與優(yōu)化6個主要研究方向。
    本學科現有教學科研人員60人,其中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湖北省楚天學者講座教授1人,湖北省學科帶頭人1人,校“151”人才9人,多位教師曾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南非等國外大學從事訪問研究工作。
    近年來,本學科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省高校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2項、省科技攻關項目1項、其它廳局級項目和橫向科研項目多項;科研經費600余萬元,其中縱向經費300余萬元。出版學術專著與教材9部,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80余篇。獲省自然科學獎與教學成果獎各1項;2人獲省優(yōu)秀碩士論文。近年來本學科教師主持的、省部級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