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教師招聘考試中學物理教材教法7

字號:

第七章 物理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的意義和作用
    (一)物理實驗的作用
    1.為發(fā)展物理規(guī)律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
    2.檢驗物理理論假說的正確性。
    3.開拓物理應用的新領域。
    (二)、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作用
    1.可以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原理和定理的理解。
    2.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智力。
    3.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物理學的思想方法、研究方法,培養(yǎng)學生事實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遵守紀律、愛護儀器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三)、中學物理實驗方式
    1.演示實驗 2.邊教邊實驗(課堂實驗) 3.分組實驗 4.課外實驗與制作
    演示實驗
    (一)演示實驗——演示實驗指課堂上主要有教師操作表演的實驗,有時也可以請學生充當助手或在教師指導下讓學生上講臺進行操作
    1.演示實驗作用
    (1)獲得生動的感性認識,更好的理解、掌握規(guī)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使學生獲得有關物理現(xiàn)象或過程生動、深刻的印象。
    (3)教師演示對學生實驗技能和素養(yǎng)起一定的示范作用。
    2.演示實驗分類
    (1)引入課題演示。
    (2)建立概念和規(guī)律的演示。
    (3)深化與鞏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演示。
    (4)應用物理知識的演示。
    (二)演示實驗在設計和表演方面的基本要求
    1.明確目的,根據(jù)教學要求設計演示實驗。
    2.安全可靠,確保演示成功。
    (1)演示成功的首要條件是掌握實驗原理。
    (2)堅持科學性原則,不得弄虛作假。
    (3)為了確保演示成功,課前必須充分準備并進行試做。
    3.簡易方便。
    演示實驗要求簡易方便,包括儀器結構簡單;操作簡單;由演示現(xiàn)象導出結論時,解說推理簡單。
    4.現(xiàn)象清楚、明顯、直觀。
    (1)明顯
    (i)儀器尺寸要足夠大。
    (ii)物理過程變化要顯著,“可見度”要高。
    (iii)要使被觀察的主體對比強烈,以利于學生看準目標。
    (iv)演示的儀器放在適當高度的方位。
    (v)注意讓學生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發(fā)展過程。
    (2)直觀
    (三)在教學中發(fā)揮演示實驗的作用
    1.配合講解,指導觀察,思考要有啟發(fā)性。
    2.實驗要與思維相結合。
    學生邊學邊實驗(課堂實驗)
    1.學生邊學邊實驗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一邊學習一邊做實驗。
    2.作用:學生親手做實驗,能更多地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探究,培養(yǎng)實驗技能。
    3.一般步驟: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尋找解決的途徑。
    (2)老師講解實驗注意事項或?qū)χ饕鞑倪M行示范操作。
    (3)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xiàn)象,分析思考,記錄數(shù)據(jù)。
    (4)處理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5)應用練習。
    具體方式可不拘一格靈活掌握。
    4.要求:課前做好準備,課堂隨時輔導。
    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實驗室里利用整節(jié)課的時間進行分組實驗的教學形式。
    (一) 課程設置的目的要求:
    1. 掌握常用儀器的構造原理和正確使用方法。
    2. 學會正確進行觀察測量、讀數(shù)和進行記錄。
    3. 學會初步分析處理和運用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4. 了解誤差的概念并學會初步的誤差計算和分析。
    5. 會寫實驗報告。
    6. 培養(yǎng)學生嚴格地遵守操作規(guī)程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
    7. 培養(yǎng)學生遵守紀律、愛護儀器的優(yōu)良品質(zhì)。
    (二) 學生分組實驗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1.通過分組實驗,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已學過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這類實驗常稱為驗證性實驗。
    2.為探索物理概念、規(guī)律提供感性材料和根據(jù),這類實驗稱為探索性實驗。
    (三) 中學物理分組實驗方式
    1.并進模式 2.討論模式
    (四) 學生分組實驗的教學過程
    1.準備階段
    2.操作階段:(1)預備性調(diào)試(2)正式操作實驗(3)拆除整理儀器
    3.總結階段
    4.完成書面報告
    課外實驗與制作
    (一) 學生按照教師布置的任務和要求,在課外用一些簡單的儀器或自制的儀器獨立進行的實驗,是課堂教學的一種很有效的補充形式。
    (二)課外實驗具備條件、類型
    1.具備條件
    (1)內(nèi)容有意義
    (2)實驗方法一般比較簡單
    (3)實驗必須安全
    2.類型
    (1)觀察性實驗
    (2)課內(nèi)教學的補充性實驗
    (3)小制作
    (4)小型科研訓練實驗
    (5) 趣味實驗
    (三) 布置課外實驗注意問題
    1.要注意對學生統(tǒng)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結合的原則。
    2.要求寫出觀察實驗報告。
    3.大力提倡自制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