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
大洋洲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新西蘭、新幾內(nèi)亞、和三
大群島
627
澳大利亞
東部:大分水嶺。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628
特有動物
有袋類
629
人口分布特征與環(huán)境的關系
P113看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特別是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的原因。東南部稠密。
630
城市
自北向南:悉尼、堪培拉、墨爾本。注意墨累河流
入什么海。
631
南極洲
長城站:60W。中山站:75E。海拔。煤鐵豐富。
632
疆域的四至點
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爾(73°E),烏蘇里江
(135°E)
633
陸疆和陸上鄰國
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
錫不越老緬)
634
大陸海岸線
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
635
隔海相望的國家
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
亞
636
領海和內(nèi)海
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瓊
州海峽。
637
主要島嶼和半島
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雷州半島。
638
三級行政區(qū)的劃分
?。ㄗ灾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xiāng)(鎮(zhèn))三
級。
639
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省會及
位置
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
別行政區(qū)。
640
中國人口數(shù)量
12.95億(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億
(2005年1月6日)
641
中國人口的突出特點
①人口基數(shù)大②人口增長快
642
中國民族特點
大雜居、小聚居
643
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644
主要山脈及其分布
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
645
四大高原
青藏(高寒)、內(nèi)蒙古(平坦)、黃土(黃土)、云貴(崎嶇)
大洋洲
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新西蘭、新幾內(nèi)亞、和三
大群島
627
澳大利亞
東部:大分水嶺。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
628
特有動物
有袋類
629
人口分布特征與環(huán)境的關系
P113看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特別是熱帶雨林氣候
形成的原因。東南部稠密。
630
城市
自北向南:悉尼、堪培拉、墨爾本。注意墨累河流
入什么海。
631
南極洲
長城站:60W。中山站:75E。海拔。煤鐵豐富。
632
疆域的四至點
漠河(53°N),曾母暗沙(4°N),帕米爾(73°E),烏蘇里江
(135°E)
633
陸疆和陸上鄰國
20000多千米。鄰國15個(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
錫不越老緬)
634
大陸海岸線
18000多千米。鴨綠江口至北侖河口。
635
隔海相望的國家
日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
亞
636
領海和內(nèi)海
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瓊
州海峽。
637
主要島嶼和半島
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
雷州半島。
638
三級行政區(qū)的劃分
?。ㄗ灾螀^(qū)、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xiāng)(鎮(zhèn))三
級。
639
省級行政區(qū)的名稱、簡稱、省會及
位置
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香港和澳門是特
別行政區(qū)。
640
中國人口數(shù)量
12.95億(2000年11月1日第五次人口普查)、13億
(2005年1月6日)
641
中國人口的突出特點
①人口基數(shù)大②人口增長快
642
中國民族特點
大雜居、小聚居
643
地形的主要特征
地形多種多樣,山區(qū)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644
主要山脈及其分布
東西走向、東北-西南走向、西北-東南走向、南北走向。
645
四大高原
青藏(高寒)、內(nèi)蒙古(平坦)、黃土(黃土)、云貴(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