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升初數(shù)學應(yīng)用題精選合集(上)

字號:

甲、乙兩地公路長74千米,8:15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半個小時后,又有一輛同樣速度的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王叔叔8:25從乙地騎摩托車出發(fā)去甲地,在差5分不到9點時,他遇到了第一輛汽車,9:16遇到第二輛汽車,王叔叔騎摩托車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
    根據(jù)題意,汽車40分和摩托車30分共行74千米,汽車31分和摩托車51分共行74千米。
    可以知道汽車40-31=9分鐘相當于摩托車51-30=21分鐘行的。
    可以得到摩托車行完需要40÷9×21+30=370/3分鐘。
    所以摩托車小時行74÷370/3×60=36千米
    紅光農(nóng)場原定9時來車接601班同學去勞動,為了爭取時間,8時同學們就從學校步行向農(nóng)場出發(fā),在途中遇到準時來接他們的汽車,于是乘車去農(nóng)場,這樣比原定時間早到12分鐘.汽車每小時行48千米,同學們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幾千米?
    解答:學生步行的路程,汽車需要12÷2=6分鐘,說明是在9:00前6分鐘接到學生,即8:54分,說明學生行了54分鐘。所以汽車的速度是步行的54÷6=9倍,因此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行48÷9=16/3千米。
    學校舉行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能競賽,原計劃評選出一等獎15人,二等獎20人,現(xiàn)將一等獎中的后5人調(diào)整為二等獎,這樣一等獎獲得者的平均速度提高了8字/分,二等獎獲得者平均速度提高了6字/分,那么原來一等獎平均速度比二等獎平均速度多多少?
    解答:
     原來一等獎的平均分比這5人的平均分高8×(15-5)÷5=16字
    原來二等獎的平均分比這5人的平均分低6×(20+5)÷5=30字
    那么原來一等獎的平均分比二等獎高16+30=46字
     某班同學分成若干組去植樹,若每組植樹N棵,且N為質(zhì)數(shù),則剩下樹苗20棵,若每組植樹9棵,則還缺少2棵,這個班的同學共分成幾組?
    解:可以看出N是小于9的質(zhì)數(shù),相差20+2=22。
    說明組數(shù)是22的約數(shù),9-N也是22的約數(shù)。
    9-N小于11,所以9-N=2。
    所以組數(shù)就是22÷2=11組。
    設(shè)A,B,C三人沿同一方向,以一定的速度繞校園一周的時間分別是6、7、11分.由開始點A出發(fā)后,B比A晚1分鐘出發(fā),C比B晚5分鐘出發(fā),那么A,B,C第一次同時通過開始出發(fā)的地點是在A出發(fā)后幾分鐘?
     解答:從條件可以知道,C出發(fā)時,A剛好行了5+1=6分鐘,即一圈,也就是說,A和C再次同時經(jīng)過出發(fā)點時,是6×11=66的倍數(shù)分鐘后。
    由于B還需要7-5=2分鐘才能通過,說明要滿足66的倍數(shù)除以7余2分鐘。當66×3=198分鐘時,198÷7=28……2分鐘,滿足條件。
    因此ABC第一次同時通過出發(fā)地點是A出發(fā)后6+198=204分鐘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