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級出版資格理論與實務考試真題試卷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共30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信息采集后首先要對所采集的信息進行篩選,這一工作的質量取決于( A )。
    A.篩選者的眼光    B.篩選者的身份    C.篩選的時機    D.篩選的程序
    2.選題的效益結構是指重點出版物選題、( A )等在選題計劃中所占的比例。
    A.暢銷出版物選題  B.滯銷出版物選題  C.輸出出版物選題  D.合作出版物選題
    3.外審者不能擔任圖書的( B )。
    A.特約編輯      B.責任編輯      C.編委會顧問    D.審訂者
    4.編輯加工整理中的潤飾提高,其內容之一是( C )。
    A.編制目錄     B.調整圖標位置     C.樹立文字     D.控制稿件篇幅
    5.《世界名人大詞典》必須具有的輔文之一是( D )。
    A.他序       B.世界大事年表     C.英語譯音表    D.凡例
    6.某32開本期刊的增刊存在下列情況,其中違規(guī)的是( B )。
    A.封面設計在風格上與正刊出入太大       B.封面上只印增刊副題名稱而沒有正刊名稱
    C.印數比正刊增加一倍             D.未按正??诔霭?BR>    7.期刊的內容策劃中不包括( C )。
    A.欄目設計     B.專題策劃      C.廣告策劃      D.作品組配
    8.期刊著錄參考文獻時,在專著類文獻的出版年前應標( A )。
    A.,         B..         C.:          D.、
    9.期刊發(fā)行量、廣告量與利潤的關系是( C )。
    A.發(fā)行量和廣告量增加,利潤必然提高   B.發(fā)行量和廣告量增加,利潤必然因成本增加而降低
    C.發(fā)行量和廣告量增加,利潤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   D.利潤僅與發(fā)行量有關,與廣告量無關
    10.內文用膠版紙印刷的期刊,其書頁數量超過( B )時,不宜采用騎馬訂裝。
    A.48面       B.48頁       C.32頁         D.32面
    11.書刊版式設計的基本要求有清晰性、易讀性和( D )。
    A.學術性      B.文學性       C.知識性        D.和諧性
    12.書刊的通欄居中標題,如果標題字數在5個字及以上或者長度以達到版心寬度的( D ),字間可不加空。
    A.1/5        B.1/4         C.1/3         D.1/2
    13.校對人員發(fā)現原稿中的差錯,要用鉛筆將差錯圈出來的在校樣空白處提出疑問。這項工作( B )。
    A.只需在通讀時進行B.各個校次和通讀檢查時都要進行 C.只需在初校時進行 D.三校時不宜進行
    14.按排版形式,書刊標題可分為多種,其中包括( D )。
    A.短語題      B.多句題        C.輔助題       D.密排題
    15.電子原稿的校對具有( B )的特點。
    A.校異同的功能消失 B.校是非上升為主要功能 C.文字技術整理難度降低 D.校次減少
    16.關于制作印刷設計稿,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
    A.細小的文字應避免選擇筆畫太多的字體     B.細小的文字應避免使用多色套印
    C.細小的文字應避免疊印在深色的背景上
    D.應盡可能采用疊印方式在底色上印文字和圖形,而不用在底色版上挖空的方式
    17.掃描分辨率設置太高會( B )。
    A.使圖像變得粗糙            B.使圖像占用的存儲空間過大,影響圖像的處理速度
    C.使圖像放大后模糊不清,有明顯的"馬賽克"現象   D.導致圖像邊緣出現鋸齒狀
    18.運用計算機拼大版能提高產品的穩(wěn)定性,主要是指( C )。
    A.能保證膠片上的圖文清晰        B.能自動糾正圖表歪斜等現象
    C.重印時可用原有的計算機拼版文件,不需要重新拼大版 D.能及時打印出紙樣供終校
    19.下列對書刊裝幀加工專業(yè)用語的說明中,錯誤的是( B )。
    A.飄口是精裝本封面超出書心切口的部分   B.書背就是封四
    C.書殼就是精裝書的封面          D.書槽的作用與鋼線相同,但僅用于精裝書
    20.音像制品責任編輯的工作內容不包括( A )。
    A.擔任導演并與主創(chuàng)人員、主要演員和其他參與者簽訂合同
    B.監(jiān)督節(jié)目制作組按審定的節(jié)目實施方案組織拍攝工作
    C.參與制作后期的試聽、試看和校對等
    D.提出音像制品的彩封、包裝和宣傳等的設計要求并提供相關的文字材料
    21.與紙質出版物編輯相比較,音像制品編輯的特點主要體現在要( B )。
    A.論證選題    B.參與節(jié)目制作    C.組稿和審稿    D.采集信息
    22.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不可以( A )。
    A.用同一個書號出版內容相同而格式不同的電子出版物
    B.自行選擇有資質的復制單位復制電子出版物
    C.自行委托制作單位制作后自己出版電子出版物
    D.出版非連續(xù)性電子出版物
    23.下列關于我國對電子出版物管理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D )。
    A.國家對從事電子出版物制作的單位實行備案制管理
    B.國家對電子出版物的出版實行許可制度
    C.圖書出版社經出版行政部門批準后可以出版配合本版圖書的電子出版物
    D.電子出版物出版單位不可以制作電子出版物
    24.國家規(guī)定,互聯(lián)網出版單位應記錄備份所登載或者發(fā)送的作品內容及其時間、互聯(lián)網地址或者域名,
    記錄備份要保存( C )。
    A.30日      B.45日        C.60日      D.180日
    25.在"審定發(fā)稿"環(huán)節(jié)上,互聯(lián)網出版與電子出版物出版相同的是( C )。
    A.必須附有分色膠片            B.將完整的資料傳到網絡發(fā)布器中
    C.出版物完成制作且質量檢測已合格后,按三審制要求對其整體狀況再次審核
    D.提出外包裝設計要求
    26.對成本費用、銷售數量、利潤三者之間變量關系的內在規(guī)律所進行的分析,是( B )。
    A.市場定價趨勢分析  B.本量利分析  C.出版社財務預算分析  D.產銷需求分析
    27.某書原來計劃印刷3 000冊,每冊固定成本為3.00元,后來改為印刷6 000冊,每冊固定成本應為( A )。
    A.1.50元      B.2.00元      C.3.00元      D.6.00元
    28.引進選題時,不屬于著作權貿易流程管理的是( D )。
    29.著作權貿易中的引進選題談判,其前期準備工作包括專業(yè)準備、語言準備、經濟準備和( C )。
    A.宣傳準備     B.報批材料準備   C.優(yōu)劣勢分析    D.翻譯稿準備
    30.著作權貿易談判中,雙方一般應協(xié)商出版物估價、首版印數和( B )等。
    A.買賣雙方的銷售渠道 B.交易所涉及的權利內容 C.合同范本的譯者人選 D.引進作品的專業(yè)領域
    56.互聯(lián)網出版物的產品流通方式有( ABCE )等。
    A.電子郵件發(fā)送  B.遠程文件下載  C.按需印刷  D.制作硬磁盤銷售  E.交互定購
    57.有關互聯(lián)網出版的特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ABD )。
    A.互聯(lián)網出版物可實現交易電子化 B.互聯(lián)網出版物檢索方便 C.互聯(lián)網出版的復制前置化
    D.互聯(lián)網出版是"綠色"出版        E.互聯(lián)網出版物也可能出現脫銷
    58.從事互聯(lián)網出版活動,必須經( AC )批準或辦理相關手續(xù)。
    A.新聞出版總署 B.省級文化部門 C.省級電信管理機構 D.省級教育部門 E.省級商務部門
    59.從事互聯(lián)網出版的基本條件包括( ABDE )等。
    A.具有出版、信息、經營管理和情報資料等方面的專業(yè)技術人員
    B.開發(fā)網絡出版平臺               C.有上級撥款
    D.通過"自主建站"或"服務外包"等方式建立互聯(lián)網出版網站
    E.取得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60.基本稿酬屬于( BC )項目。
    A.變動成本   B.固定成本   C.直接成本     D.間接成本   E.期間費用
    61.出版物的間接成本包括( ACD )。
    A.編輯部門的工資     B.材料運輸費用
    C.不能進入單一出版物品種成本的繪圖費  D.編輯部門辦公費   E.工會經費
    62.給出版物定價時,需要考慮( BCE )等因素。
    A.印刷或復制單位的規(guī)?! .出版物的生產數量   C.出版物的成本和利潤
    D.編校質量                 E.同類出版物的價格狀況
    63.著作權的國際保護應遵循( ACE )等原則。
    A.國民待遇   B.特殊保護   C.獨立保護  D.相對保護   E.最低保護
    64.引進圖書選題需要考慮( ABCD )等方面的因素。
    A.市場預測和經濟預算      B.作者的知名度、原作品市場情況和出版時間
    C.選題的文化價值和本出版社的專業(yè)力量    D.專家意見
    E.圖書設計水平和廣告策略
    65.國際著作權貿易的操作過程必須包括( ACE )等內容。
    A.獲取有關信息      B.實地考察貿易對象的出版能力   C.進行著作權貿易談判
    D.改善著作權貿易的經營管理      E.訂立著作權貿易合同并將合同報省級版權局審核登記
    A.通信管理     B.結算管理     C.樣書管理     D.編校管理
    三、綜合題(共5題,100分。要求用黑色墨水筆在答題卡指定區(qū)域內答題)
    66.審稿題:審讀短稿,按審稿的基本要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錯誤或缺漏。(本題20分)
    在出版活動中,出版物的選題策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出版物產品制作階段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所謂選題,是指對出版物內容和形式等的總體設計。選題策劃是編輯人員依據一定的方針和主觀條件,開發(fā)出版資源,設計選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由于不少稿件都始于編輯主動策劃的選題,所以編輯對選題策劃要認真對待,一旦通過對各種信息的綜合分析而形成了成熟的想法,就要進行下一個步驟的工作--組稿,以免貽誤戰(zhàn)機。策劃選題的最基礎工作是多編輯加工一些稿件。全面掌握了編輯加工稿件的技能,就能策劃出售廣大讀者歡迎的暢銷書和常銷書。
    為了做好選題策劃工作,編輯應十分重視市場調查。市場需要什么樣的出版物,就應該出版什么樣的出版物。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編輯要竭盡所能,盡量實現經濟效益的化。
    相對而言,策劃原創(chuàng)性的選題較難,而策劃模仿性的選題較易。受人追捧的"熱點"選題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效益,而"亮點"選題則未必能夠亮到最后。因此,多出版一些已經在市場上得到檢驗的出版物,少出別人不出或少出的出版物,是出版物選題策劃的策略。
    答:(1)"制作階段"有誤,應為"設計階段"
    (2)"主觀條件"應為"主客觀條件"
    (3)"想法"應為"選題"
    (4)"就要進行下一個步驟的工作--組稿"的說法有誤,必須進行選題論證后才能組稿
    (5)"多編輯加工一些稿件"不是策劃選題的最基礎工作,最基礎的工作應是采集信息
    (6)"全面掌握編輯加工稿件的技能"與策劃暢銷書和常銷書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7)市場的需要不能不加分辨地都予以滿足
    (8)"盡量實現經濟效益的化"有誤,應追求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并使之化
    (9)"一定會產生很好的效益"過于絕對,盲目跟隨熱點也可能失敗
    (10)"策略"并不好,出版社采取這種策略會因此而失去創(chuàng)新的能力
    67.編輯加工題:閱讀分析短稿,并按照稿件加工整理的規(guī)范進行編輯加工。(本題20分)
    圖書組稿是根據選題設計方案發(fā)現、選擇、組織作者完成作品創(chuàng)作的活動,是圖書編輯工作的開端環(huán)節(jié)。組稿的方式有個別約稿、社會征稿和群體集稿等。編輯收到所組織的稿件后,如經初審認為其差強人意,便可以開始加工整理。編輯在加工時必須消滅各種差錯,對稿件內容和觀點進行增刪,規(guī)范、統(tǒng)一各種用語,修改潤濕以提高其質量,還要查對資料、核對引文、推敲標題、處理頁面余缺等。加工完畢的稿件,責任編輯應該按"齊、請、全"的要求進行整理,然后附上審稿意見、編輯加工整理記錄和發(fā)稿單、征訂單、裝幀設計單、圖書在版編目數據申報單等相關的格式文件,發(fā)往有關部門按排整體設計和排版。
    圖書的整體設計是對圖書的外部裝幀和內文版式進行設計。
    外部裝幀設計包括形態(tài)設計、美術設計和表面整飾設計。表面正是設計主要是對裝幀工藝材料和相應整飾加工工藝的選擇。形態(tài)設計是對圖書開本和裝訂樣式的選擇確定。譬如,設計者要選擇確定采用多大的開本,是否設置環(huán)襯或襯頁,版本記錄安排在底封還是附書名頁正面,是平裝還是精裝或硬平裝等。美術設計師從美術角度對封面、護封、環(huán)襯、扉頁、插頁等圖書結構部件進行藝術形式設計和加工。
    內文版式設計有若干要素,設計人員要善于綜合運用這些要素確定圖書的版式。例如,版心尺寸多大為宜,翻口和訂口是否要設置、是否等寬,天頭和地腳各高多少。再如,正文文字是豎排還是橫排,是否分欄;每面排多少行、每行排多少字;主體文字、標題和引文各采用何種字體、字級。認真負的審稿、編輯加工整理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整體設計,是保證圖書內容質量和形式質量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答:(1)開端→重要(或"一個"等)
    (2)差強人意→可以接受出版
    (3)便可以開始→并經復審和終審通過,在簽訂出版合同后,便可以開始
    (4)對稿件內容和觀點進行增刪,→[應刪]
    (5)、處理頁面余缺→[應刪]
    (6)應該按→應該先送交復審者和終審者審閱通過,再按
    (7)齊、請、全→齊、清、定
    (8)按排→安排
    (9)表面整飾設計主要是……選擇。→[轉移到本段末]
    (10)開本和→開本、結構和
    (11)版本記錄安排在底封還是附書名頁正面,→[應刪]
    (12)或硬平裝→[應刪]
    (13)翻口和訂口是否要設置、是否等寬→翻口和訂口是否等寬
    (14)認真負責……條件→[應另行起]
    68.計算簡答題:根據所給材料回答問題。(需計算后回答的問題須列出算式,小數取2位。)(本題18分)
    某書的正文文字(包括間空)共約35萬字。設定開本為A5(即大32開)。正文排版采用15級字,每行排28字,每面排28行,行距為8級。書心用規(guī)格為890毫米×1 240毫米、定量為70克/米2、紙張系數為1.5的輕質紙印刷。
    問題一:該書版心的高度和寬度各為多少?
    答:高度為(159)毫米,寬度為(105)毫米。具體算式是:
    版心高度=0.25×文字字級數×行數+0.25×行距級數×(行數-1)
    =0.25×15×28+0.25×8×(28-1)=105+54=159(毫米)
    版心寬度=0.25×文字字級數×字數
    =0.25×15×28=105(毫米)
    問題二:如加上主書名頁1頁、作者名單2面、前言5面、目錄3面、后記2面,該書書心的總印張數是多
    少?
    答:該書書心的總印張數是(14.5)印張。具體算式是:
    正文頁面數=350 000÷(28×28)=350 000÷784=446.43(面),按447面計
    書心總頁面數=主書名頁頁面數+作者名單頁面數+前言頁面數+目錄頁面數+正文頁面數
    +后記頁面數
    =2+2+(5+1)+(3+1)+447+2=463(面),按464面計
    書心總印張數=總頁面數÷開數=464÷32=14.5(印張)
    問題三:該書的書脊寬度大約為多少毫米?
    答:該書的書籍寬度大約為(24.36毫米)。具體算式是:
    輕質紙書脊寬度≈(面數÷2)×紙張定量×(紙張系數÷1 000)
    ≈(464÷2)×70×1.5÷1 000≈24.36(毫米)
    問題四:面封上應設置哪些表示圖書屬性的內容?
    答:面封上應印書名、作者名和出版者名。
    問題五:條碼格式的中國標準書號應印刷在封面的什么位置上?
    答:條碼格式的中國標準書號應印刷在底封的右下角。
    問題六:為控制成本,該書易采用哪種裝訂樣式?
    答:為控制成本,該書易采用平裝樣式。
    69.校對題:通讀并糾正校樣中的錯誤。(本題20分)
    管道檢修的幫手
    大型建筑物內常有許多狹窄的管道,非常難于檢查、維修,因此需要一種特殊的檢測裝置??茖W家研制了一種可用于細小管道的微形探測系統(tǒng),其中應用了管道內微物位置檢測、渦輪控制、音頻檢測等技術。該系統(tǒng)可以實現垂直排列工業(yè)管道內裂紋和缺陷的移動探測,人們稱之為"小偵探。"
    還有一種呈正方體、由12個蠕動元件組成的管內探測儀,外型尺寸為35×35×35 mm,重19.5g。它帶有一個由形狀記憶合金與偏置彈簧組成的驅動源,能在管內實現上下、左右、前后的全方位運動,移動速度為15mm/每分鐘。該探測儀能通過直管、曲率半徑較大的彎管、以及T形管等。人們評價它:"活動靈敏,檢測精度高,是管道系統(tǒng)檢修的好幫手。"
    后 海
    后海成一個巨大的水滴狀。它的西岸是一個大的半圓形,向東漸漸變細變長。銀錠橋好像一條玉帶系在 后海和什剎海腰間。從小,我就喜歡在銀錠橋上駐足觀望。
    順著開闊的湖面向西望去,在湛藍的睛空下,西山像長龍一般蜿蜒起伏。山勢挺撥,一座座輪廓分明,像是身披綠色鎧甲的武士,守衛(wèi)著北京城。
    "銀錠觀山"是北京八景之一。不知從那一天開始,一座座大廈昂首挺胸地矗立起來。似乎要比青山更雄偉,有的如頂天立地的巨柱,有的如滕空而起的金龍。它們個個氣式不凡,羞得青山都躲到樓后面去了。
    答:(1)微形→微型
    (2)偵探。"→偵探"。
    (3)還有→[前空過多,應空兩格]
    (4)外型→外形
    (5)35×35×35,重19.5g→35mm×35mm×35mm,重19.5g(或35毫米×35毫米×35毫米,重19.5克)
    (6)形狀→[字間距過小,應分開]
    (7)15mm/每分鐘→15mm/min(或"每分鐘15毫米")
    (8)彎管、→彎管
    (9)后海→后  海
    (10)成→呈
    (11)在 后→[字距并攏]
    (12)順著→[前空兩格]
    (13)睛→晴
    (14)撥→拔
    (15)一座座→[與上行接排]
    (16)身披→[改為微軟雅黑]
    (17)那→哪
    (18)起來。→起來,
    (19)滕→騰
    (20)式→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