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思維教育

字號:

這篇關于兒童思維教育,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聰明是天生的嗎?
    幾年前曾做過一份對幼兒園家長的調查問卷,其中的一個問題至今讓我難以平靜。“您覺得孩子的聰明是天生的還是后天教育的結果?”有85%的家長認為“聰明是天生的”,只有15%的家長認為“聰明是后天教育的結果”。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自己對問題和備選答案的設定太極端,讓家長沒有選擇的余地,但那樣的結果也的確讓我吃驚。不同的回答折射出人們對兒童思維教育不同的理解,也左右著我們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兒童的思維。
    當孩子執(zhí)著地扔掉手里一件件玩具時,當孩子樂此不疲地用身體原地打轉時,當孩子不停地問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時,當孩子不再事事順從變得不可理喻時,我們都看到了什么?有人看到孩子的滑稽可笑,有人看到孩子的幼稚可愛,而心理學家看到的是兒童的思維。
    人的智慧是一個不斷成長和發(fā)展的過程,兒童的思維與成人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是用成人的思維去看待兒童的思維。當孩子不斷地重復扔玩具的動作時,他們是在頭腦中嘗試著建立事物的手段和目的之間的聯系;當孩子樂此不疲地用身體原地打轉時,他們是在用自己特有的動作思維探索著這個世界;當孩子不停地問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時,他們已經對周圍的一切開始觀察和好奇;當孩子不再事事順從變得不可理喻時,他們心里一定有了與成人不同的想法。了解是教育的開端,說到兒童的思維,就不能離開我們的大腦。是神秘的大腦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有了學習和思考的能力,人的思維。
    讓我們先讀讀——
    n 大腦的故事
    生命在數十億年的進化中,從魚類、兩棲類、再到爬行類、鳥類,然后是哺乳動物,后到人類,大腦的故事經歷了怎樣的更迭?
    科學家們發(fā)現大腦的產生來源于活動,可以說沒有活動就沒有大腦的誕生。大腦的原型是來自于一種叫做“海鞘”的原始海洋生物,它有一組可傳導電流的細胞,相當于簡單的神經系統(tǒng)。海鞘只有300個腦細胞,它只在生命周期的幼蟲階段,而且只有當它游泳時才擁有大腦;而一旦成熟,寄居一處,靠過濾海水中的細小食物生存時,它便不再需要大腦。
    兒童的大腦發(fā)育更是充滿了神奇,在我們有意或無意的瞬間,兒童的大腦都發(fā)生著什么變化?新生兒出生不久,大腦神經細胞的總數已經接近成人,但神經細胞間只有基本的連接。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兒童都具有相差不多的“天賦”。隨著發(fā)育、環(huán)境的刺激以及良好的營養(yǎng),這些神經連接(被稱作“突觸”)開始急劇生長,突觸數量也不斷地迅速增加,把腦變成由許多通路和連接組成的“神經森林”。幼兒在4歲時,大腦突觸的數量已超過成人4倍,它代表每個兒童都具備的發(fā)展的全部“潛能”。隨著幼兒的成長,越來越多的經驗在影響著兒童的大腦,凡是腦發(fā)現有用的連接就被保留,而不用的連接就會被廢除,突觸的數量逐漸減少,這正應了那句古話“用進廢退”。研究還發(fā)現,成人的大腦也能夠生長新的神經細胞和新的突觸。
    大腦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一生大腦都具有可塑性,沒有一成不變的智力。不要相信天賦的神話,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和培養(yǎng),沃土也可能變成荒原。
    n 游戲與思維
    在前面提到的問卷中有一個問題的答案在我的預料之中。當問到“您的孩子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95%的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玩”。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當孩子們沉浸在游戲中時,他們不只是在玩,更是在主動地吸收周圍世界的知識并建構認知的經驗,在鍛煉著自己的大腦和思維。更為重要的是,教育不能僅僅滿足于讓孩子漫無目的地玩耍,還應該給孩子提供一些精心設計的游戲,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通過具有挑戰(zhàn)的問題,幫助孩子產生認知上的沖突,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讓孩子通過自己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人類漫長的童年期告訴我們,大腦是創(chuàng)造的結果。當孩子在不經意中萌生好奇時,他們在創(chuàng)造;當孩子在故意頑皮淘氣時,他們也在創(chuàng)造;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奇思怪想中時,他們仍舊在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是人類的本性,更是兒童的天性。思維游戲同樣給孩子們留下了創(chuàng)造的空間。
    你的孩子見過《多彩的世界》嗎?扮演過《小魔法師》嗎?參觀過《青蛙小姐的大筆小屋》和《甜點之家》嗎?看過《馬戲團》的精彩表演嗎?聽過《森林里的故事》嗎?去過《夢幻山谷》嗎?知道《生活中的秘密》嗎?……這些都是東方之星的叔叔阿姨們奉獻給孩子們的有趣游戲,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快樂的游戲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創(chuàng)造,而這些能力也是孩子在面對未來社會時需要具備的“基礎的思維能力”。因此,東方之星幼兒教育機構的創(chuàng)辦者在十年前就提出“幫助孩子構建未來五十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主張并始終致力于兒童的思維教育。
    這就是東方之星“思維游戲課程”的由來。
    n 智慧的種子
    在專家報告會上我聽到過一句讓我熱血沸騰的話,“教育就是在孩子心中種下一顆熱愛的種子”。我想,東方之星的思維課程就是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顆智慧的種子。
    種下這顆智慧的種子,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因為聰明并不是“智慧”的全部內涵,“智慧”還包含著自信和自主、自控和自律、熱情和投入、意志和專注、規(guī)則和秩序、交往和合作,這些良好的心理品質都是孩子在思維游戲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東西。
    很多參加思維游戲課程的孩子家長都說這個課程不僅培養(yǎng)了孩子的思維,更培養(yǎng)了孩子其他方面的良好素質。燦燦媽媽說“燦燦以前在班上很少說話,思維游戲讓燦燦比以前自信了”,薇薇的奶奶說“薇薇以前做事很不專心,現在每天玩思維游戲的時候特別著迷,真為她的變化高興?!薄?BR>    在游戲中培養(yǎng)思維和與思維相關的心理品質,這正是我們希望在孩子心中種下的智慧的種子。在以速度和效率制勝的時代,唯有思維的培養(yǎng)是不能速成的。智慧是不可以用孩子學會多少的知識和技能、記住多少的字母和數字來衡量的。我們只希望思維課程是一顆智慧的種子,能在孩子的心中慢慢生根……慢慢發(fā)芽……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