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運算教案

字號:

這篇關于2013年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運算教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更多小學四年級
數學 語文 英語 口算
作文 單元 月考 下冊
期末 課件 教案 說課稿
教學內容: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八冊第27----28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發(fā)現并概括加法交換律。
    2.初步學習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提高觀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孩子們今天今天好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他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問題嗎?(生:想)他們想知道我們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誰能告訴他們?那么我們班上一共有多少個孩子?
    學生列式,師板書
    (二)呈現事實,形成問題
    1.出示準備題:
    (1) 27+73 (2) 37+58
    73 +27 58+37
    2.學生計算得數。
    3、請學生觀察兩組算式,說說有什么發(fā)現?是否任意一? 黽臃ㄋ閌街械骰渙礁黽郵奈恢?,端E岢魷趾筒槐淶南窒螅?BR>投影書上的主題圖,
    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
    今天李叔叔一共騎了多少米?根據學生回答板書: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和前面的兩個例子比較你發(fā)現了什么?、
    4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猜想——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
    既然和不變,每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呢?(=)
    5.問題:這個猜想正確嗎?
    (三)驗證猜想,形成結論
    1,驗證我們的猜想是否正確,我們可以舉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將被認為越可靠。
    讓學生舉例,
    如35+20 =20+35等等讓學生多說
    同桌互說
    學生匯報答案。加數相同,調換位置,得數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學自己設計一組式題驗證,小組交流結果,匯報結論。
    3、這種猜想看起來比較可靠,但我們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
    全部舉完過就給我們的證明留下了遺憾,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我們來看生活實例。
    例:一家電*,走廊的左邊是476個座位,走廊的右邊有518個座位,一共有幾個座位,(用兩種方法計算)
    (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
    為什么這樣列式?
    (2)判斷:得數會相同嗎?
    (3)計算結果,得出結論:476+518=518+476
    在加法中,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4.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板書)
    5這種規(guī)律在其他運算中有嗎?學生質疑,驗證。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有出現個別代表一般的給予舉例糾正。
    .學生自學書本、質疑。
    6.小結:
    (1)什么是加法交換律?
    ? ?)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換律。板書:a+b=b+a
    (三)應用成果,鞏固新知
    1.學習加法交換律的終目的是用。
    問:驗算加法,我們用什么方法?根據什么?
    2.“練一練”1,先計算出得數,再用加法交換律進行驗算。
    問:驗算方法運用什么運算定律?
    3、“練一練”
    (1)分組完成。(每組一生板演,比賽形式進行)
    (2)指名說出驗算方法和根據。
    4、放錄音、做游戲——“我該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 101 3+214= 十
    256+214= +256 十 367=367 +
    (1)將卡片470、880、1013、214、58、58發(fā)給六個同學。
    (2)伴隨音樂,尋找自己的位置,并貼上。
    (3)小結:這些算式都用等號連接,兩邊都有相同加數,那就意味著另一個加數也相同,我們并用了加法交換律。
    (四)反思過程,學會學習
    1.這節(jié)課我們發(fā)現了什么?是怎樣獲得證明的? (舉例證明一意義論證) 2.這一規(guī)律已有哪些運用?
    3.質疑:滿足“和不變”這一要求,有沒有其他可能?
    如:37+73= + 在 中可以填哪些數據?(五)作業(yè):
    課題:簡便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連減時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寒假期間,你都去過哪些地方?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圖。(多媒體演示)
    師:現在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發(fā)前,他要查閱資料。請同學們看,你從圖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這本書共234頁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
    問:還剩多少頁沒看。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會解決嗎?那就試試吧。
    2、小組交流匯報。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第一種解法: 234-66-34 (從總頁數中減去昨天看的,再減去今天看的。)
    第二種解法: 234-(66+34) (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中減掉。)
    第三種解法: 234-34-66 (先從總頁數中減去今天看的,再減去昨天看的。)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就請你從這三個算式中任選一個計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4、小精靈(動畫人物)總結。
    通過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可以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也可以把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去掉;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算式中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連減的計算。(板書課題:簡便運算)
    5、現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認為怎樣計算簡便?
    (學生思考回答)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誰的方法簡便。
    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蘋果,已賣了476千克,壞了2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好蘋果沒賣?
    3、提出可以用連減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小精靈總結全課
    同學們在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連減計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巧妙的運用到生活中。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發(fā)現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加法結合
    加法結合律
    教學目標:
    1.通過 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 發(fā)現并概括加法結合律。
    2.初步 學習用加法運算定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9----30頁 例2、例3
    律進行簡便計算,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談話 引入。
    也不知道知道李叔叔騎自行 車 旅行 情況
    (多媒體演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
    2.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 。
    隨著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展示線段圖,出現大括號與問題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fā)現什么? (不論那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
    二 、探索規(guī)律
    1、加法結合律。
    ( 1 ) 三天 一共行多少千米?可以怎樣計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88+104+96 88+(104+96 )
    =192+96 = 88+ 200
    =288 = 288
    問:為什么要先算104+96呢?
    學生討論交流 后匯報結果: 后兩個數先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 ○ 88+(104+96) 怎么填?
    (2) 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秘密?
    (3)揭示規(guī)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用符號表示。
    ( ◢+★)+●=_____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_____)
    (5)問:這里的a、b、c 可以表示哪些數 ?
    三 、實踐運用,深化知識
    1.創(chuàng)設情景:課件展示主題圖(教科書27頁圖顯示小精靈的話: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個星期。)讓學生回想例2解決了什么問題,李叔叔騎車旅行一個星期的計劃還剩下幾天?然后課件展示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計劃引出例3
    2.嘗試計算解決問題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你是怎樣計算的?你運用了那些運算定律?全班匯報交流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同學們想一想著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六、 作業(yè):練習五的第5、第7。
    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3~3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 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應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 培養(yǎng)學生運用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使學生理解并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 乘法交換律和結合率的運用。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出示口算卡片
    50*70= 125*8= 40*5= 11+7= 4+25=
    70*50= 8*125= 5*40= 7+11= 25+4=
    2、 復習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稱:
    板書: 5 * 4 = 20
    因數 因數 積
    二、 教學實施
    1、 領會主題圖
    (1)、觀察圖意
    (2)、說說你從圖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3)、根據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解決那些問題?
    2、出示例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1)、分析數量關系
    (2)、列式計算:4*25=100(人)或25*4=100(人)
    (3)、引導觀察,比較兩種解決的結果,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4*25=25*4)
    (4)、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把4和25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5)、舉例
    (6)、歸納總結: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叫乘法交換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
    A*B=B*A
    說一說A、B可以是那些數?(A、B可以是任何兩個不同的數)
    (8)、找一找,主題圖中哪個問題可以用乘法交換律來解決。
    師:加法中有結合律,乘法中是不是也會有結合律呢?乘法的結合律會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2、 出示例2:有25個小組,每組要種5棵樹,每棵樹要澆2桶水。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1)、讀題,分析數量關系。
    (2)、請同學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板書解題思路。
    方法一:(25*5)*2 方法二:25*(5*2)
    =125*2 =25*10
    =250(桶) =250(桶)
    (3)、小組討論兩種解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4)、這兩個算式之間可以用什么符號連接?
    板書:(25*5)*2=25*(5*2)
    (5)、觀察下面三組算式,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15*6)*10()15*(6*10)
    (125*80)*3()125*(80*3)
    (12*25)*4()12*(25*4)
    (6)、歸納總結:
    三個數相乘,先乘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叫乘法結合律。
    (7)、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A*B)*C=A*(B*C)
    這里A、B、C表示的是大于或等于0的整數。
    3、 比較、概括、歸納
    比較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發(fā)現了什么?
    交換律是兩數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交換兩個加(因)數的位置,和(積)不變;結合律是三數相加(乘)的規(guī)律,既可以從左往右計算,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先相加(乘),和(積)不變。
    4、 鞏固提高
    (1)、填一填:
    75*26=()*() 8*2=2()
    A*B=()*() a*()=15*()
    125*7*8=()*()*7 (40*15)*[ ]=40*([ ]*6)
    25*(4*[ ])*([ ]*4)*13 2*4*6*5=(4*6)*([ ]*[ ])
    (2)、學校教學樓共有4層,每層有5間教室,每個教室安6盞燈。一共需要多少盞燈?
    6、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有哪些收獲?
    課題二:乘法分配率
    教學內容:兒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P36頁例3
    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探索發(fā)現乘法分配率。
    2. 初步學習用乘法分配率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 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興趣。
    教學重點:探索,發(fā)現乘法分配率。
    教具準備: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教師出示亂砍伐破壞環(huán)境的片段,讓學生說一說給人們帶來了什么嚴重的后果,提問學生到前邊說說,教師歸納,然后問學生們應該怎樣保護環(huán)境呢?學生回答植樹造林從我作起,從現在作起。
    教師出示主題圖和例3,讓學生分小組編一道完整的題。此題是,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兩人負責抬水,澆樹。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
    2.探究新知
    師:參加植樹活動的有哪些人呢?
    生:挖坑,種樹的,抬水,澆樹的。
    師:你用什么方法算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分小組討論,用多種方法去解,比一比,誰聰明,每位同學把自己的想法做法說給你的同學聽,教師巡視,參與小組討論)
    生1、我先算出每一組植樹的人數,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
    即:(4+2)×25
    =6×25
    =150(人)
    師:你為什么要將(4+2)打上括號呢?
    生1:只有打括號才能先算。(教師肯定,大家鼓掌鼓勵)
    生2:我分別算出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和25個小組挖坑種樹的人數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植樹的人數,即;
    4×25+2×25
    =100+50
    =150(人)
    師:孩子們,你們同意他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將生1、生2的兩種做法板書在黑板上
    (4+2)×25 4×25+2×25
    =6×25 =100+50
    =15(人) =150(人)
    師:真奇怪,兩個不同的算式,得數怎么相同啊!大家再檢查一下他們做得對嗎?
    生:對。
    師:你們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了嗎?分小組討論。
    生1:我發(fā)現(4+2)×25=4×25+2×25這兩個算式相等。
    師:為什么?
    生1:因為他們的結果相同,所以算式就相等。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你們還發(fā)現了什么?
    生2:我發(fā)現根據左邊的算式就能推出右邊的算式,既:
    (4+2)×25=4×25+2×25
    (教師讓學生到黑板上給大家演示。)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假如25×(4+2)你又能推出等號右邊的算式嗎?
    (凝視片刻,有同學舉手,還有私下說出做法的。)
    生3:25×(4+2)=25×4+25×2
    生: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同意。
    師:舉例(3+4)×26 43×(10+5)
    你們能推出右邊的算式嗎?(提問兩個同學上黑板推理,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師:你能給你的同桌出兩道這樣的題嗎?(學生出題,同桌互算。)
    師:你能用符號或字母寫出他們的規(guī)律嗎?
    板書:
    (a+b)×c= × + ×
    a×(b+c)= × + ×
    (提問學生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學在本子上做)
    師:你能用語言敘述這樣的公式規(guī)律嗎?分小組或同桌互相敘述,教師問,學生說,教師再歸納:
    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他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率。
    (將乘法分配率讀三遍,理解其意。)
    3.鞏固提高
    1.做一做,下面那個算式是對的,正確的畫√,錯的畫×。
    56(19+28)=56×19+28
    32×(7×3)=32×7+32×3
    64×64+36×64=(64+63)×64
    117×3+117×7=117×(3+7)
    24×(5+12)=24×17
    4×9+9×5=(4+5)×9
    36×(4×6)=36×6×4
    (教師以開火車的形式提問,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如果是錯的請說出原因。)
    1.師:學了這么多的運算定律,你能將它們區(qū)分開嗎?給你的同桌說一說什么是加法交換率和乘法交換率,什么是加法結合率和乘法結合率?什么是乘法分配率?可用語言描述,也可以列公式。
    2.說一說你學了這一單元或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評一評本節(jié)課哪些同學哪些組表現的好,掌聲鼓勵他(她)們
    課題:簡便運算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9頁例1
    教學目標:1、讓學生在解決生活問題中理解連減的簡便計算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fā)展思維的靈活性。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連減時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寒假期間,你都去過哪些地方?
    二、小組合作,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圖。(多媒體演示)
    師:現在正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李叔叔打算外出旅游。在出發(fā)前,他要查閱資料。請同學們看,你從圖上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自助旅游》這本書共234頁
    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
    問:還剩多少頁沒看。
    師:這個問題同學們會解決嗎?那就試試吧。
    2、小組交流匯報。
    師:你們是怎么想的?
    第一種解法: 234-66-34 (從總頁數中減去昨天看的,再減去今天看的。)
    第二種解法: 234-(66+34) (先算出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中減掉。)
    第三種解法: 234-34-66 (先從總頁數中減去今天看的,再減去昨天看的。)
    師: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下面就請你從這三個算式中任選一個計算一下吧。
    3、交流。
    你是用哪種方法計算的?
    4、小精靈(動畫人物)總結。
    通過解決問題可以看出,在計算連減時,有多種方法??梢詮淖笸野错樞蛴嬎?也可以把減數加起來,再從被減數里去掉;還可以先減去后面的減數,再減去前面的。我們可以根據算式中數據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算法,進行連減的計算。(板書課題:簡便運算)
    5、現在我把234改成266,想一想,你認為怎樣計算簡便?
    (學生思考回答)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誰的方法簡便。
    621-82-18 560-178-22 756-189-156
    2、利民水果店原有711千克蘋果,已賣了476千克,壞了24千克,還剩多少千克好蘋果沒賣?
    3、提出可以用連減計算解決的實際問題。
    四、小精靈總結全課
    同學們在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了解了連減計算的不同方法,并且都能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巧妙的運用到生活中。希望你們平時多留心、多觀察,發(fā)現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
    簡便運算(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解答實際的問題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
    2、通過觀察、猜測、舉例驗證得出除法簡便運算的方法。
    3、能用得出來的方法進行正確地計算。
    4、通過自己觀察、猜測、驗證得出簡便運算的方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理解除法簡便運算的算理且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自己得出簡便算法,且能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進行計算呢?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談話:我們前幾課所學的應用題有什么特點?
    (進行了兩次平均分)
    2、能舉個例子嗎?(生舉例)
    1、 用兩種不同的方法解答:我們來看看這個應用題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呢?
    飼養(yǎng)場養(yǎng)了6窩小豬,每窩有6只,現把360克防病藥粉摻入飼料喂養(yǎng)。每只小豬平均服藥多少克?
    2、匯報:(1)360÷6÷6 (2)360÷(6×6)
    =60÷6 =360÷36
    =10(克) =10(克)
    二、展開
    1、觀察兩種解法的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
    2、猜測:根據360÷6÷6=360÷(6×6)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發(fā)表意見:“一個數除以兩個數的積,等于這個數連續(xù)除以積里的各個因數?!?BR>    3、驗證:是不是所有的算式都這樣呢?你能舉幾個例子來驗證嗎? 生舉例子驗證
    得出我們所觀察出來的是正確的。
    4、用處:我們所觀察出來并經過驗證的規(guī)律有什么用呢?
    可以使一些除法計算簡便
    5、應用:用上面的規(guī)律算一算。
    280÷35 360÷45
    (1)獨立做、個別板演。(可能有這樣不同的意見)
    280÷35 280÷35 360÷45 360÷45
    =280÷5÷7 =280÷7÷5 =360÷5÷9 =360÷9÷5
    =56÷7 =40÷5 =72÷9 =40÷5
    =8 =8 =8 =8
    (2)全班交流:板演的小朋友說自己的想法。
    比較這幾種解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用這樣的方法來做跟以前的比在做的過程中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針對上面的這幾種做法你還有什么想說呢?
    (得出:分的時候怎么簡便就怎么分)
    6、試一試:700÷28 256÷32
    獨立做、個別板演。
    7、小結:今天學了什么?采用怎樣的簡便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這樣的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都可采用這樣的方法計算呢?(兩位數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時)
    像這樣的題目除數是兩位數時可以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時有時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三、練習
    1、用簡便方法計算。
    540÷(9×4) 620÷5÷2
    420÷(14×6) 270÷45÷2
    2、用簡便方法計算。
    420÷35 630÷18 486÷54 600÷24
    集體做、校對。
    3、提高練
    480÷(□×□)=480÷20÷6
    750÷□=750÷25÷3
    560÷□=560÷□÷□
    三、 課堂小結:談收獲,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