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1高考一輪復習:化學必須知曉二十一大錦囊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1高考一輪復習必須知曉的二十一大化學錦囊
--無機化學基礎模塊
錦囊一:中學常見量器的精確度和誤差分析
1.中學化學常用量器的精確度:①精確度為0.1量器有:量筒、托盤天平②精確度為0.01有:酸、堿式滴定管。
2.仰視俯視讀數(shù)偏差問題:由于量筒大刻度在上,小刻度在下,所以仰視讀出讀數(shù)比實際讀數(shù)小,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讀數(shù)大;滴定管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所以仰視讀出讀數(shù)比實際讀數(shù)大,俯視讀數(shù)比實際讀數(shù)小;
3.滴定管結構特點:滴定管刻度到尖嘴口處有一定空間,但是無法讀出其體積,當把滴定管中液體體積全部放出,需要考慮這部分體積。
錦囊二:存放不同藥品對使用試劑瓶和瓶塞不同巧記憶
試劑瓶或瓶塞 | 存放藥品 | 實例 |
廣口瓶 | 存放固體藥品 | 大理石、鋅粒 |
細口瓶 | 存放液體藥品 | 鹽酸、食鹽溶液 |
棕色瓶 | 見光分解、變質的藥品 | HNO3、AgNO3 |
塑料瓶 | 與玻璃發(fā)生反應的藥品 | 氫氟酸 |
不用玻璃塞 | 與玻璃反應而使其黏合的藥品 | NaOH(強堿)、Na2SiO3及水解顯堿性的物質 |
不用橡膠塞 | 能與膠塞發(fā)生反應或腐蝕橡膠的藥品 | 酸、有機溶劑,強氧化性物質 |
變質的不同方式 | 實例 | 保存方法 |
被氧化而變質 | 活潑金屬(K,Na等)、SO 、Fe 、I | 活潑金屬保存在煤油中。隔空氣、密封,F(xiàn)e2+(Fe過量) |
吸收空氣中CO2、H2O而變質 | 堿、漂白粉、水玻璃、過氧化鈉、堿性氧化物等 | 密閉、隔絕空氣 |
見光易分解或變質 | HNO3、AgNO3、氯水、銨鹽 | 一般用棕色瓶或黑色紙包裹,冷暗密封保存 |
易燃、易爆的物質 | 白磷 | 少量白磷放在水中,大量密封 |
紅磷、鎂粉、白磷 | 遠離火源,遠離氧化劑,冷處存放 | |
酒精、有機物 | 遠離火源,密閉保存 | |
NH4NO3、TNT等 | 遠離火源,避免撞擊 | |
易揮發(fā)、易升華的物質 | 液溴 | 細口瓶水封、蠟封、冷暗處保存 |
氫氟酸 | 密封、塑料瓶 | |
碘 | 棕色瓶、密封 | |
NH3·H2O、濃鹽酸 | 加塑料內蓋密封,冷暗處保存 |
錦囊四:實驗室操作必須做到的五防
防爆炸:點燃可燃氣體(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還原Fe2O3、CuO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時,要將密度大的濃硫酸緩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熱液液混合物時要加沸石;
防失火:實驗室中的可燃物質一定要遠離火源;
防中毒:制取有毒氣體(如:Cl2、CO、SO2、H2S、NO2、NO)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
防倒吸:加熱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或吸收溶解度較大氣體時,要注意熄燈先將導管從液體中拿出,在熄滅酒精燈或加裝安全瓶。
錦囊五:實驗室事故的防止和處理
中學實驗中可能發(fā)生的事故有中毒、化學灼燒、燙傷或燒傷、燃燒、爆炸等。注意事項和處理方法歸納如下:
有毒藥品特別是劇毒藥品(如白磷、氰化物)的取用必須十分小心,嚴禁與皮膚接觸,更不得入口。有毒氣體(如Cl2、H2S、CO、NO、NO2、SO2等)的制取、收集、檢驗盡可能在通風櫥中進行,并要作好尾氣處理。
化學灼傷主要是強酸(如濃H2SO4、濃HNO3)、強堿(如NaOH、KOH),溴、酚等對人體的腐蝕。被濃H2SO4灼傷后,立即大量水沖洗,然后用3%~5%的NaHCO3溶液沖洗。若被濃堿灼傷,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溴、酚灼傷立即用酒精洗滌。
易燃物要妥善保存,小心取用。不能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也不能用兩只酒精相互引燃。萬一酒精燈碰翻著火,立即用濕布覆蓋。切割白磷時要水下進行。鈉、鉀著火,立即用砂覆蓋。易爆物質的取用要嚴格控制用量。點燃H2、CO、CH4、C2H2等氣體前必須驗純。KClO3、NH4NO3等固體不能敲擊。
錦囊六:化學實驗中儀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項匯總
項目 | 使用儀器 | 操作方法 | 注意事項 |
藥品的取用 | 藥匙、紙槽、鑷子、膠頭滴管 | 取出:取粉末狀或小顆粒用藥匙、塊狀用鑷子固體 送入:依試管大小長短分別用藥匙后端小匙、大匙、紙槽送入 | 用過的藥匙應擦凈備用;若為塊狀物或密度較大顆粒應輕滑至管底 |
量大:傾倒法液體 量?。耗z頭滴管 | 試劑瓶蓋仰放在桌面;標簽應對著掌心;瓶口緊貼儀器口 | ||
試劑的稱量 | (稱固體)托盤天平 | 游碼移到左端刻度尺零處,調節(jié)天平零點稱量物放左盤,砝碼放右盤稱量完畢后,應將砝碼放放砝碼盒中,游碼移回零處 | 稱量物(特別是易潮解、易腐蝕)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1 g以下使用游碼 |
(量液體)量筒、滴定管 | 精確度要求不高用量筒精確度要求較高用滴定管 | 讀數(shù)時應平視,使液體凹液面最低點刻度和視線在同一水平線上 | |
加熱 | 試管、鐵架臺、試管夾、酒精燈 | 加熱盛有液體的試管:用試管夾夾在距管口1/3處,試管口向上傾斜45° | 管口不得對著別人和自已 |
加熱盛固體試管:用鐵架臺和鐵夾固定在距管口1/3處,管口稍向下傾斜 | 先均勻加熱,再固定加熱 | ||
蒸發(fā)皿、坩堝、坩堝鉗 | 置于鐵圈或三角架上,用酒精燈外焰直接加熱 | 移取時要用坩堝鉗 | |
燒杯、石棉網、燒瓶、錐形瓶 | 用鐵架臺和鐵夾固定或置于三角架上,墊石棉網加熱 | 給燒瓶加熱有時要加碎瓷片 | |
溶解 | 燒杯、燒瓶、玻棒、導管、漏斗 | 固體溶解在燒杯或燒瓶中進行,用粉碎、攪拌、振蕩和加熱等方法來加速溶解 | 嚴禁用量筒、容量瓶等量器來溶解藥品 |
溶解度較小的氣體,將導管插入水底部,極易溶于水的氣體,將導管口置于液面上或倒置一漏斗,使漏斗邊緣剛好浸沒在液面下 | |||
物質的分離 | (略) | 過濾、蒸發(fā)、結晶(重結晶)、分液、升華、蒸餾(分餾)、萃取、鹽析、滲析等 | 過濾要做到“一貼、二低、三靠” |
試紙的使用 | 試紙、玻璃棒 | 用濕潤的試紙檢驗氣體,將溶液用玻棒少許滴在酸堿指示劑或pH試紙上,再跟標準比色卡比色 | pH試紙不能用水濕潤 |
錦囊七:溶液、膠體、濁液巧分辨
高考中有關膠體知識的考查都比較簡單,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較大,且常常與科技、生活和生產實際相結合。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準確理解膠體的概念:膠體、溶液、濁液的本質區(qū)別是分散質微粒直徑(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大小不同。
2.對膠體性質的認識:丁達爾現(xiàn)象是膠體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散射而造成的,可區(qū)別溶液與膠體;膠粒不能透過半透膜。
3.注意膠體知識與現(xiàn)代科技成果相結合,考查對膠體知識的運用情況。
溶液、膠體、濁液比較
分散系 | 溶液 | 膠體 | 濁液 | |
外觀 | 均一、穩(wěn)定、透明 | 均一、較穩(wěn)定 | 不透明、不均一、不穩(wěn)定 | |
分散質微粒 | 組成 | 單個分子或離子 | 分子集合體或有機高分子 | 許多分子集合體 |
直徑 | 小于1 nm | 1~100 nm之間 | 大于100 nm | |
能否透過濾紙 | 能 | 能 | 不能 | |
能否透過半透膜 | 能 | 不能 | 不能 |
注:抓住粒子直徑在1 nm~100 nm之間,即與膠體粒子直徑大小相當,那么這種粒子與膠體粒子性質具有相似性,由此可以推斷新情景納米顆粒性質。
錦囊八: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七看"
(1)反應能否用離子方程式表示。一般只有在溶液中或熔融狀態(tài)下進行的離子反應才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如實驗室用氨鹽和堿反應制氨氣則不能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反應產物與事實是否相符。如Cu與稀硝酸反應: Cu + 2NO3-+ 4H+ = Cu2++ 2NO2↑+ 2H2O這類錯誤往往在配平上正確,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3)各物質的化學式或離子符號書寫是否正確。不管反應物還是生成物,只有可溶性的強電解質才能在離子方程式中用離子符號表示。弱酸、弱堿、水、難電離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難溶于水的物質必須寫化學式;單質、氧化物一律寫化學式。對于微溶物的處理:若生成物中有微溶物析出時,微溶物用化學式;若反應物里有微溶物處于溶液狀態(tài)時,應寫離子符號;若反應物里微溶物處于濁液或固態(tài)時,應寫化學式。
(4)是否漏寫離子反應。同一個離子反應,若有多種沉淀或弱電解質等物質生成時,往往漏寫某一沉淀或弱電解質的離子反應。如硫酸與氫氧化鋇反應,離子方程式不能寫成:Ba2++ SO42- = BaSO4↓或 H++OH-= H2O也不能分成兩個式子寫,而應寫為:Ba2++ 2OH- +2H++ SO42- = BaSO4↓+2H2O
(5)離子的配比。離子方程式中,相同離子可以合并,全體系數(shù)可同時約簡,但不能進行局部約簡。實際反應的離子的配比,必須符合原物質的組成和反應的實際情況,如H2SO4與Ba(OH)2反應不能寫成Ba2++ OH-+H++ SO42- = BaSO4↓+H2O
(6)氧化還原型離子反應要看是否遵循電荷守恒。如:鐵和氯化鐵反應不能寫成:Fe + Fe3+ = 2Fe2+反應物的用量是否加以考慮。
(7)所用的連接符號與生成物的狀態(tài)符號是否正確。離子反應趨于完成的用"="號,可逆時用" "號,反應程度較小時,生成物的沉淀和氣體均不標氣體和沉淀箭頭。
錦囊九:判斷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9種方法
(1)根椐方程式判斷
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根據(jù)元素周期表判斷
①同周期:從左到右還原性逐漸減弱,氧化性逐漸增強
②同主族:從上到下還原性逐漸增強,氧化性逐漸減弱
(3)根據(jù)物質活動性順序比較判斷
①常見金屬元素活動性順序:從左到右還原性逐漸減弱,對應陽離子氧化性逐漸增強
②常見非金屬元素活動性順序:(F、Cl、Br、I、S)從左到右氧化性逐漸減弱,對應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
(4)根據(jù)反應條件判斷
當不同的氧化劑作用于同一還原劑時,如果氧化產物價態(tài)相同,可根據(jù)反應條件的高低進行判斷:一般條件越低,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5)根據(jù)氧化產物的價態(tài)高低判斷
當變價的還原劑在相似的條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劑時,可根據(jù)氧化產物價態(tài)的高低進行判斷:一般氧化產物的價態(tài)越高,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
(6)根據(jù)電化學原理判斷
①原電池,負極>正極,負極的還原性較強; ②電解池(以惰性電極為例) 陽極:易失電子的先放電,其還原性 S2->I->Br->Cl->OH-;陰極:易得電子的先放電,其氧化性 Ag+>Fe3+>Hg2+>Cu2+>H+。
(7)根據(jù)物質的濃度大小判斷
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的物質的濃度越大,其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
(8)根據(jù)反應劇烈程度進行判斷
同種還原劑作用于不同氧化劑時,反應越劇烈,其還原性越強
(9)溶液酸堿性的影響
溶液的酸堿性對氧化性、還原性強弱也有影響,如高錳酸鉀在酸性、中性、堿性溶液中的氧化性逐漸減弱;在酸性溶液中鎂的還原性強于鋁,而在堿性溶液中鋁的還原性強于鎂;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離子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在中性或堿性溶液中則不表現(xiàn)出強氧化性。
錦囊十: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配平須知的方法與步驟
1.須知方法:從左向右配。
2.須知步驟:標變價、找變化、求總數(shù)、配系數(shù)。即
(1)標出變化元素化合價的始態(tài)和終態(tài);
(2)求升價元素或降價元素變化數(shù)(顧前不顧后)
(3)求升價與降價變化的最小最小公倍數(shù),分別作為氧化劑或還原劑的系數(shù)
(4)配平變價元素,采用先平變價元素變價部分后平變價元素非變價部分
(5)用觀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6)檢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離子方程式還要看是否符合電荷守恒)
3.氧化還原反應配平的特殊技巧
配平時若同一物質內既有元素化合上升也有元素化合價下降,從左向右配較困難,此時可以采用從右向左配平,稱為逆向配平法。
錦囊十一:過氧化鈉與水、二氧化碳反應三大規(guī)律
(1)寫出過氧化鈉分別與二氧化碳、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指出其具有強氧化性。分析與過氧化鈉有關計算的一般規(guī)律:
在這兩個反應中,對Na2O2固體而言,反應(a)中Na2O2增加的質量實際是H2O中H的質量,其結果可看作:Na2O2+H2 2NaOH。在反應(b)中,Na2O2增重的質量實際是2CO2~O2即2CO的質量,其結果可看作:Na2O2+CO Na2CO3。凡是分子組成符合(CO)n(H2)m形式的一種或幾種物質,wg該物質在O2中完全燃燒,將其產物(CO2和水蒸氣)通過足量的Na2O2后,Na2O2固體增重必為wg。中學階段常見的符合這一關系的物質有:①無機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氣體。②有機物:如CH3OH、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乳酸)、C6H12O6(葡萄糖)等。
(2)Na2O2與H2O、CO2混合反應時,應當看作Na2O2先與CO2反應,后與H2O反應.
(3)可進行差量(固體質量差或氣體體積差)法計算,Na2O2與CO2、H2O(g)反應的差量問題。
規(guī)律:①CO2、H2O(g)與過量的Na2O2反應,所得O2為同況下CO2、H2O(g)體積的一半。
②將Na2O2粉末加入H2O(l)中,液體增加的質量等于同"分子"數(shù)的Na2O的質量。
這些等量關系值得注意,它們在物質推斷、化學計算等中,都是解題的關鍵點和突破口,也是高考的??純热荨?BR> 錦囊十二:碳酸鈉、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的基本圖像的歸納總結
⑴ 向Na2CO3中逐滴加入鹽酸,消耗HCl與產生CO2的關系可表示為如圖1所示;
⑵ 向NaHCO3中逐滴加入鹽酸,消耗HCl與產生CO2的關系可表示為如圖2所示;
⑶ 向NaOH、Na2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鹽酸,消耗HCl與產生CO2的關系可表示為如圖3所示(設NaOH、Na2CO3的物質的量之比為x︰y=1︰1,其他比例時的圖像可以自己推測分析一下);
⑷ 向Na2CO3、NaHCO3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鹽酸,消耗HCl與產生CO2的關系可表示為如圖4所示(設Na2CO3、NaH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m︰n=1︰1,其他比例時的圖象略)。
錦囊十三:鋁、鐵的性質巧區(qū)分
1.鋁、鐵與酸反應規(guī)律
(1)與非氧化性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其中鐵與非氧化性酸反應生成的鹽為亞鐵鹽;
(2)與氧化性冷的濃硫酸、濃硝酸發(fā)生"鈍化";
(3)與氧化性酸(稀硝酸)反應,不是置換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2.鋁、鐵單質化學性質兩大區(qū)別
比較項目 | 鋁 | 鐵 |
與堿反應 | 2Al+2NaOH +2H2O = 2NaAlO2 +3H2 | 不反應 |
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鋁熱反應) | 2Al + Fe2O3 Al2O3 +2Fe | 不反應 |
錦囊十四:如何熟記"鋁三角"離子方程式
1molAl3+ 1molAlO2- 1molAl(OH)3相互轉化的特點:
① 消耗OH-和H+的量分別為1、3、4mol,且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
② 消耗OH-和H+對應量相等;
熟記離子反應方法:只要記住兩個反應,如:Al3+ +3OH-===Al(OH)3 ,Al(OH)3 +OH-===AlO2-+2H2O,其余可以根據(jù)1、3、4的量類推。
Al3+ + 4OH- ===AlO2- +2H2O Al(OH)3 +3H+ === Al3+ +3H2O
AlO2-+H+ +H2O ===Al(OH)3 AlO2- +4H+ ==== Al3+ +2H2O
錦囊十五:Fe3+、Fe2+、Fe之間的轉化關系
①Fe與弱氧化劑(S、I2、Cu2+、Ag+、非氧化性酸等)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②+2價的鐵的化合物與強還原劑或在高溫下與碳、硅、錳、鋁、CO等起反應時,被還原成單質鐵。
①Fe與強氧化劑(Cl2、F2、Br2、熱濃H2SO4、稀HNO3、熱濃HNO3等)反應時生成+3價的化合物。②Fe3+具有強氧化性,+3價鐵的化合物與H2、Al、CO等強還原劑反應時被還原成單質鐵。③鐵與O2、H2O(氣)反應時,生成物中既有+2價又有+3價的鐵。
(3) Fe2+與Fe3+相互轉化中的兩個重要關系
①Fe2+與強氧化劑(O2、Cl2、Br2、H2O2、Na2O2、KMnO4、濃硫酸、HNO3、NO2、K2Cr2O7等)反應時,被氧化為Fe3+。
②Fe3+與Zn、Fe、Al、Cu、S2-等,還原劑反應時生成Fe2+。氧化性:Ag+>Fe3+>Cu2+>Fe2+。
③氧化性:Fe3+>Cu2+>H+>Fe2+ 還原性:S2->I->Fe2+>Br->Cl-。
a.在FeCl3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完全反應后,溶液中一定有的陽離子是Fe2+。如果反應后有固體剩余,則溶液中一定無Fe3+,一定有Fe2+。如果反應后剩余的固體只有Cu,則溶液一定無Fe3+,一定有Fe2+,可能有Cu2+。如果反應后剩余的固體為Fe和Cu,則溶液中一定無Fe3+和Cu2+,一定有Fe2+。
b.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時,反應的情況分析: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時:2Fe2++Cl2====2Fe3++2Cl-;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時:2Fe2++4Br-+3Cl2====2Fe3++2Br2+6Cl-;向含1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2 mol Cl2時:Fe2+全部被氧化,Br-部分被氧化:2Fe2++2Br-+2Cl2====2Fe3++Br2+4Cl-;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則I-先被氧化,F(xiàn)e2+后被氧化。
錦囊十六:氨氣制備必須要注意的5個問題
1.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應制氨氣
因為加熱時生成NH3和HNO3,隨著溫度升高,硝酸的強氧化性發(fā)揮作用使生成的氨進一步被氧化生成氮氣和氮的氧化物,所以不能用NH4NO3跟Ca(OH)2反應制氨氣。
2.實驗室制NH3不能用NaOH、KOH代替Ca(OH)2
因為NaOH、KOH是強堿,具有吸濕性(潮解)易結塊,不易與銨鹽混合充分接觸反應。 KOH、NaOH具有強腐蝕性在加熱情況下,對玻璃儀器有腐蝕作用,所以不用NaOH、KOH代替Ca(OH)2制NH3。
3.用試管收集氨氣為什么要堵棉花
因為NH3分子微粒直徑小,易與空氣發(fā)生對流,堵棉花目的是防止NH3與空氣對流,確保收集純凈。
4.實驗室制NH3除水蒸氣為什么用堿石灰,而不采用濃H2SO4和固體CaCl2
因為濃H2SO4與NH3反應生成(NH4)2SO4,NH3與CaCl2反應也能生成其它物質
5.實驗室快速制得氨氣的方法:用濃氨水加固體NaOH(或加熱濃氨水)
錦囊十七:在較復雜的氧化還原計算中如何利用"守恒"
1.分析氧化劑的得電子數(shù)和還原劑的失電子數(shù)
2.分析某種主要元素的原子守恒:如HNO3中N原子生成物中NOx和NO3--中N原子的守恒。
3.如果是離子反應還要考慮:陰、陽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總量相等即電荷守恒。
利用守恒解題利用守恒關系解題,可以不必糾纏過程的細節(jié),只要注意問題始態(tài)與終態(tài)之間某種守恒關系,建立等式求解,以達到減少運算量,增強運算準確率的效果,從而在測試中取得更多的主動權,以獲取更佳的成績,即"時間就是分數(shù),效率就是成績"。
錦囊十八:物質的特殊顏色匯總
1.火焰顏色:①蒼白色(H2在Cl2中燃燒) ②藍色(CO在空氣中燃燒) ③淡藍色(CH4、H2在空氣中燃燒)。
2.有色溶液: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紅色)、溴水(紅棕色)、I2的四氯化碳溶液(紫色)。
3.有色固體:①紅色:Cu、Cu2O、Fe2O3 ②紅褐色:Fe(OH)3 ③ 綠色:Cu2(OH)2CO3、FeSO4·7H2O ④藍色:Cu(OH)2、CuSO4·5H2O ⑤黑色:CuO、FeO、FeS、Fe3O4、CuS、MnO2、炭黑 ⑥淺黃色:S、Na2O2、AgBr。⑦黃色:AgI、FeS2。 ⑧白色:Mg(OH)2、Fe(OH)2、Al(OH)3、CaCO3、BaSO4、AgCl、BaSO3、H2SiO3。
4.有色氣體:①黃綠色:Cl2 ②紅棕色:NO2
錦囊十九:常見物質的14條特殊性質一覽
1.I2能使淀粉溶液變藍色
2.Fe3+能使無色苯酚溶液變紫色、能使含SCN-的溶液呈血紅色
3.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NH3
4.在空氣中迅速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NO;
5.能與SO2等氣體或其水溶液作用析出淺黃色固體的H2S;
6.在一定條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質的淡黃色固體為Na2O2、無色液體為H2O2、有色液體為氯水、無色刺激性氣體為SO2、有色刺激性氣體為Cl2;
7.在空氣中能自燃的固體物質白磷;
8.可溶于氫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
9.能與鹽酸作用產生無色無味的氣體,且通人澄清石灰水中能產生白色沉淀的,只有含CO32-或HCO3-的物質;
10.能與鹽酸作用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且通人品紅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熱又復原的只有含SO32-或HSO3-的物質;
11.能與濃H2SO4、銅片共熱產生紅棕色氣體的晶體只有硝酸鹽;
12.通入CO2能產生白色膠狀沉淀且不溶于任何酸的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13.與水反應產生氧氣的單質是氟氣
14.不溶于水又不溶于稀鹽酸或稀硝酸的化合物有:BaSO4(白色)、AgCl(白色)、CuS(黑色)等。
錦囊二十:6個特殊化學反應現(xiàn)象
某些物質在發(fā)生一定變化時能夠表現(xiàn)出不同于其他物質的特殊現(xiàn)象,這些特殊現(xiàn)象對于無機化合物的判斷有著重要作用。重要特征反應現(xiàn)象:
1.焰色反應:Na+(黃色)、K+(透過藍色鈷玻璃呈紫色)。
2.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氣體:SO2 (加熱后又恢復紅色)、Cl2(加熱后不恢復紅色)。
3.白色沉淀Fe(OH)2置于空氣中最終轉變?yōu)榧t褐色沉淀Fe(OH)3(由白色→灰綠→紅褐色)。
4.在空氣中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NO。
5.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6.使?jié)駶櫟牡矸鄣饣浽嚰堊兯{:Cl2、Br2、FeCl3、碘水等(即有能力將I-氧化為I2,不一定是碘分子)。
錦囊二十一:物質間轉化的三大特征
(1)直線型轉化
(D為酸或堿) 滿足此關系的有:NH3、N2、H2S、S、C、Na。
(2)交叉型轉化
(3)三角型轉化
以上是在復習無機化學基礎模塊中需要知曉的方法技巧,關于化學基本理論、有機化學相關模塊的復習方法技巧請關注后續(xù)文章或者《試題調研》第2輯、第3輯。同時,在復習無機化學基礎這一知識模塊時還有有很多技巧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的,欲了解更多技巧,請關注《試題調研》化學第1輯。內容來自《試題調研》第1輯,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