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初三物理二模試卷附答案

字號:

這篇關于2013初三物理二模試卷附答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更多初中三年級
數(shù)學 語文 英語 物理
化學 單元 月考 期末
下冊 復習備考 同步輔導 教案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4分,每小題2分)
    1.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是
    A.瓦特 B.伏特 C. 焦耳 D.安培
    2.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xiàn)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
    3. 下列光學器件中,對光起會聚作用的是
    A.潛望鏡 B.凸透鏡 C.平面鏡 D. 凹透鏡
    4. 圖2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
    5.小宏同學坐在行駛的汽車里,如果說他是靜止的,則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汽車座位   B.公交站牌  C.地面樓房    D.地面行人
    6.如圖3所示的四種做法中,符合安全用電要求的是
    7.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用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是
    A.兩手互相摩擦時手發(fā)熱 B.菜刀在砂輪上磨得發(fā)燙
    C.在爐子上燒開水 D.用打氣筒打氣時筒壁發(fā)熱
    8.在圖4所示的情景中,力F對物體做功的是
    9.關于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聲音在真空傳播的速度大
    B. 聲源的振幅越大,音調(diào)越高
    C. 城市道路兩側的隔音墻是從噪聲的產(chǎn)生環(huán)節(jié)控制噪聲的
    D. 人能分辨出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主要根據(jù)它們發(fā)聲的音色不同
    10.關于光學器件,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矯正遠視眼需佩戴用凹透鏡制成的眼鏡
    B.一束光線與平面鏡表面成40°角射入到平面鏡上,則反射角為40°
    C.鏡面反射遵循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反射定律
    D.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后產(chǎn)生一條彩色的光帶,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組成的
    11. 如圖5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輪組從豎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在1min內(nèi)將總重為900N的泥土勻速提升5m。在這段時間內(nèi)
    A.拉力F做的有用功2000J
    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75%
    C.動滑輪重700N
    D.拉力F做功的功率約33W
    12. 如圖6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電壓不變,電流表和電壓表選擇的量程分別為0~0.6A和0~3V。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滑片 P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的過程中,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shù)均可達到各自的大測量值(且不超過量程),在上述過程中,電阻R1消耗的大電功率與小電功率之比為9:1。則當滑片P移至滑動變阻器的中點時
    A.滑動變阻器接在電路中的電阻為15Ω
    B.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3V
    C.電路中的電流為0.6A
    D.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1.35W
    二、多項選擇題(下列各小題均有四個選項,其中符合題意的選項均多于一個。本大題共12分,每小題3分,全選對的得3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錯選的不得分)
    13.下列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需要放熱的是
    A.初夏,曠野中有霧形成 B.早春,湖中冰在消融
    C.深秋,草木上出現(xiàn)露水 D.初冬,磚瓦上有霜生成
    14.圖7是關于電磁現(xiàn)象的四個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A是研究電動機工作原理的實驗裝置
    B.圖B實驗說明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
    C.圖C是探究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實驗裝置
    D.圖D是探究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實驗裝置
    15.跳傘運動員在空中跳傘過程中,由于受到空氣阻力的作用,打開傘包一段時間后開始勻速下降。在勻速下降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員的重力勢能不變,動能增大
    B.運動員的重力勢能減小,動能不變
    C.運動員的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減小
    D.運動員的動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16. 物體M懸浮在水中,水對物體M豎直向上的壓力為F1,豎直向下的壓力為F2,物
    體M受到的重力為G。 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F1與G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F1與F2是一對平衡力
    C.F1與F2的合力方向豎直向上 D.F1與F2的合力大小等于G的大小
    三、填空題(共14分,每小題2分)
    17.家庭電路中的電能表是測量 的儀表。
    18.小利站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他在鏡中的像到鏡面的距離是______m。
    19.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完全燃燒5kg汽油,能放出熱量___________J
    20.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長約1320km?,F(xiàn)在乘坐“夕發(fā)朝至”的D321次動車組去上海,列車運行時間約10小時,則列車全程運行的平均速度約為_______km/h。
    21.質量為450g的水結成冰后,其體積變化了____________m3(冰=0.9×103kg/m3)。
    22.甲溢水杯盛滿密度 為ρ1的液體,乙溢水杯盛滿密度為ρ2的液體。將密度為ρ的小球輕輕放入甲溢水杯靜止時,溢出液體的質量是32g。將小球輕輕放入乙溢水杯,小球靜止時,有1/5的體積露出液面,溢出液體的質量是40g。已知ρ大于ρ1,則ρ1與ρ2之比為 。
    23.燈泡L1標有“6V 9W”,燈泡L2標有“?V 1W”,燈泡L2的額定電壓模糊不清。 將兩燈泡并聯(lián)在3V的電源上,燈泡L1比燈泡L2亮;將兩燈泡串聯(lián)在5V的電源上,燈泡L2恰好正常發(fā)光,此時燈泡L1消耗的電功率為 W。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32題4分,36題3分,37題5分,其它題每題2分)
    24.在圖8中畫出小球A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5.在圖9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
    26.如圖10所示,溫度計的示數(shù)是_____℃。
    27.圖11所示電阻箱的示數(shù)是________Ω。
    28.兩同學分別在甲乙兩地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甲地同學正確操作并記錄的數(shù)據(jù)
    如下表:
    由此可知:甲地當時的大氣壓比一個標準大氣壓 ( 選填“高”或“低”);乙地同學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99℃時,水正在沸騰。由此可知: 地(選填“甲”或“ 乙”)海拔高度大。
    29.物理學中常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幾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如圖12所示的實驗設計中,將同一個小桌先后放在同一個沙盒中,目的是控制 不變,研究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0.為了 探究液體的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小紅同學做了一些相關實驗。如圖13所示, 小紅將探頭浸在水中某一深度,探頭方向朝下時U型管內(nèi)液面的高度差為 h1;保持深度不變,當探頭方向朝上時U型管內(nèi)液面的高度差為h2,則h1 h2(選填“<”“=”或“>”)。
    31.為了比較水和煤油吸熱本領的大小,小明做了圖14所示的實驗。在兩個相同的燒杯中分別裝有質量和初溫度都相同的水與煤油,用兩個相同的酒精燈分別對其加熱。在此實驗中,用加熱時間長短來表示物質 的多少(選填“吸熱”或“溫度升高”)。
    32.小明想測出標有“3.8V”字樣的小 燈泡的額定功率。他選用了以下器材:電壓恒為6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各一個,導線若干。經(jīng)檢驗發(fā)現(xiàn)電壓表的0~15V量程已損壞,但0~3V量程完好。于是,小明設計了如圖15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
    (1)請在虛線框中畫出小明設計的電路圖。
    (2)要測出小燈泡額定功率,應該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shù)為 V,此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16所示,通過小燈泡的電流為 A,則小 明測出該小燈泡額定功率是 W。
    33.加在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為U,通過R的電流為I,U隨I變化的圖像如圖17所示。根據(jù)圖像可知:當R兩端的電壓U為14V時,通過R的的電流I為 A。
    34.為了探究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與各電阻之間的關系,小芳設計了如圖18所示的實驗電路,其中R1是電阻箱,R2是定值電阻 ,用R表示R1與R2串聯(lián)的總電阻(即等效電阻)。用電流表測量串聯(lián)電路中的電流I,用電壓表測量A、B兩點間的電壓U。小芳通過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根據(jù)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歸納出總電阻R跟電阻R1的關系式: 。
    R1 /Ω 5 10 15 20 30 40
    U/V 6 6 6 6 6 6
    I/A 0.4 0.3 0.24 0.2 0.15 0.12
    R/Ω 15 20 25 30 40 50
    35.為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chǎn)生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系,小明設計了圖19所示的實驗。他的方法是用電阻絲(其中R甲
    36.在做完“用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的亮度”的實驗后,小剛認為:通過燈泡的電流越大,燈泡就越亮;通過燈泡的電流相等,燈泡的亮度就相同。 實驗桌上備有器材: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電流表、開關各一個,額定電壓相同、額定功率不同的小燈泡兩個,導線若干。請你利用上述實驗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要求:
    (1)請畫出你所設計的實驗電路圖。
    (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簡要說明小剛的認識是錯誤的。
    37.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燒杯、系有細線的石塊、六種不同密度的液體(其密度均小于石塊密度)、密度計、彈簧測力計。請利用上述器材設計實驗證明:在排開液體的體積保持不變時,物體浸入液體所受到的浮力與液體密度成正比。
    要求:(1)寫出實驗步驟;(2)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五、計算題(共16分,38題3分,39題6分,40題7分)
    38.加熱質量為0.2kg的水,水的溫度從20℃升高到40℃,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c水=4.2×103J/(kg•℃) ]
    39. 如圖20所示電路,電源兩端電壓保持不變,燈L標有“6V 6W”字樣。只斷開開關S1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只閉合S1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開關全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 ,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I ,燈L的實際功率為1.5W。已知:U∶U =7∶5,I∶I =2∶1,不考慮燈絲電阻RL的變化。求:
    (1)定值電阻R2的電阻值;
    (2)電路消耗的大功率。
    40.如圖21是一 個上肢力量健身器示意圖。配重A的底面積為5×10-2m2,放在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P0為2×104Pa。B、C都是定滑輪,D是動滑輪;杠桿EH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動,OE∶OH=3∶5。小成受到的重力為500N,他通過細繩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T1時,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力為F1,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1,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1為8×103 Pa。小成在H點施加豎直向下的拉力為T2時,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成對地面的壓力為F2,配重A受到的拉力為FA2,配重A對地面的壓強P2為6×103Pa。已知F1∶F2=18∶17,杠桿EH和細繩的質量均忽略不計。求:
    (1)配重A受到的重力GA;
    (2)拉力T1;
    (3)動滑輪D受到的重力G。
    石景山區(qū)2012年初三第二次統(tǒng)一考試答案
    一、單選題(共24分,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D C B D A C C A D D B D
    二、多選題(共12分,每小題3分,全對得3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有錯選不得分)
    題號 13 14 15 16
    答案 A、C、D A、D B、D C、D
    三、填空題(共14分,每空2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17 電功 2 21 5×10-5 2
    18 2 2 22 16:25 2
    19 2.3×108 2 23 0.25 2
    20 132 2
    四、實驗與探究題(共34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24 圖略 2分
    25 圖略 2分
    26 26 2分
    27 2012 2分
    28 低;甲 2分
    29 壓力;受力面積 2分
    30 = 2分
    31 吸熱 2分
    32 (1)
    (2)2.2;0.24;0.912 4分
    33 0.7 2分
    34 R=10Ω+R1 2分
    35 S2;S1 2分
    36 (1)電路設計如圖所示。
    (2)實驗現(xiàn)象:
    按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后,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燈L1、L2的亮度不同。用電流表先后串聯(lián)在a、b兩點,發(fā)現(xiàn)兩燈串聯(lián)時通過 L1、L2的電流相等,但兩燈的亮度不同。這說明小剛的結論是錯誤的。
    37 (1)實驗步驟:
    ①用調(diào)好的彈簧測力計測量石塊在空氣中的重G,并記入表格中;
    ②用密度計測量第一種液體的密度ρ1,并記入表格中;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石塊,使石塊浸沒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并記入表格中;
    ③用密度計測量第二種液體的密度記為ρ2并記入表格中;用彈簧測力計提著石塊,使石塊浸沒液體中,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并記入表格中;
    ④仿照步驟③,分別將ρ3—ρ6和F3—F6記入表格中;
    ⑤根據(jù)F浮=G-F計算石塊所受浮力F浮1—F浮6;
    ⑥整理實驗器材。
    (2)實驗記錄表:
    ρ /(kg•m-3 )
    G/N
    F/N
    五、計算題(共16分)
    題號 答案 得分
    38 解:Q放=cm(t0- t)
    = 4.2×103J/(kg•℃)×0.2kg ×(40℃-20℃)
    = 1.68×104J 1分
    1分
    1分
    39 解:只斷開S1、只閉合S1和開關都斷開時,等效電路分別如(甲)、(乙)和(丙)圖所示。
    …
    ∵燈絲電阻不變,∴RL= = =6
    由圖(乙)、(丙),∵電源電壓不變,
    ∴ = = ∴R1=RL+R2
    由圖(丙),∵ = = =
    ∴R2= RL= ×6=8
    ∴R1=RL+R2=6+8=14
    ∵I = = =0.5A
    ∴U=I ( R1+RL+R2)=0.5A×(14+6+8)=14V
    當只斷開開關S2時,電阻R2單獨接入電路,電路消耗電功率大
    P2= = =24.5W
    40 解:(1)以物體A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1甲、 乙所示。
    GA=P0S =2×104 Pa×5×10-2m2=1000N
    N1 =p1S =8×103 Pa×5×10-2m2=400N
    N2 =p2S =6×103 Pa×5×10-2 m2=300 N
    ∵物體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
    ∴FA1=GA -N1=1000N-400N=600N
    FA2=GA -N2=1000N-300N=700N
    (2)以人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2甲、乙所示。
    ∵ T 1與T 1、F 1與F1、T 2與T2、F 2與F2
    均為相互作用力,且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tài)
    ∴ G人=F 1+T 1=F1+T 1
    G人=F 2+T 2=F2+T2
    ∴ ………………①
    以杠桿為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如圖3甲、乙所示。
    ∵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
    ∴ (FA1+G)×OE=T1×OH
    (FA2+G)×OE=T2×OH
    ∴
    = ………②
    ……③
    ∵G人=500 N,由①②解得:T2=160N
    T1=140N
    (3)由③得:G=5T2-FA2=5×160N-700N=100N
    (其他答案正確均可得分) 1分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