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課件及教學反思【三篇】

字號:

課件設計和運用,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等多方面的客觀條件,具體問題具體對待。做的得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則會事與愿違,如若枯燥乏味的課件必然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而精心設計好一個課件,因勢利導,就能緊扣學生的活動心理,活躍其思維,增強其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整理分享的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課件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朗讀課文,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從小養(yǎng)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生字卡、郵票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教學目標:掌握生字新詞。
    重點難點:讀準生字的音,認清形。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關于郵票的知識,板書課題:郵票上的齒孔。
    2、齊讀課題,別看這小小的郵票孔,它的發(fā)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合作學習,把生字讀給小伙伴聽,相互檢查,訂正。
    3、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學生認讀,讀準字音。
    4、出示生字卡,讓學生看了哪些字較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
    5、指名朗讀課文。
    6、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寫的7個生字,學生練習拼讀。
    2、用生字組詞。
    3、師范寫,指導學生觀察。
    四、齊讀全文。
    五、作業(yè)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三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
    教學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2、默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把句子讀順。
    2、找一找這個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3、那個外地人為什么事情而發(fā)愁呢?
    4、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四、五自然段。
    1、自由朗讀這一部分。
    2、外地人有什么舉動?看插圖你能想象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學一學他的樣子。
    3、從課文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哪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師范讀。
    4、讓學生撕一撕有齒輪的郵票。
    5、指導朗讀。
    6、分角色朗讀。
    三、聯(lián)系實際,延伸擴展。
    四、總結全文。
    五、完成作業(yè)。
    板書設計:
    郵票上的齒孔
    外地人:發(fā)愁、用別針刺一圈小孔
    認真觀察,認真思考
    阿切爾:思考、發(fā)明郵票打孔機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課件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fā)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位發(fā)明家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他就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能很容易地被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終于發(fā)明了郵票打孔機。這篇課文不僅告訴了我們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經過,還告訴了我們發(fā)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本篇課文中出現(xiàn)了兩個人,我們可以抓住課文描寫那個用別針刺郵票的人一系列動作的句子感悟他的善于動腦和動手;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大膽想象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行為所吸引后的想法以及研究發(fā)明打孔機的過程來感悟他善于觀察事物、思考研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優(yōu)秀品質,揭示課文所寓含的道理。后我們可以住抓住文中“立即”、“直到現(xiàn)在”、“仍然”來感悟這一發(fā)明的重大價值。另外文中還有較多表示數(shù)量的詞語,如一家酒館等,可以讓學生積累并運用。課后還有一個介紹郵票知識的資料袋,可作適當擴展,讓學生知道一些關于郵票的知識,還可培養(yǎng)集郵的興趣。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了解一些關于郵票的知識,積累運用表示數(shù)量的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3.初步學會能抓住重點詞句和想象補白來感悟人物的品質、課文的'真諦。
    教學重點
    認識文中13個生字,書寫12個字,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能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懂得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機會。
    課前準備
    教師:生字、詞語卡片、實物投影儀、簡單的PPT課件。
    學生:集郵冊,搜集一些關于郵票常識的文字資料,一張畫著多張無齒孔郵票的白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預設
    教學調整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欣賞鋪墊
    1.猜謎語:小小一幅畫,無腳走天下。寄信必用它,無它信不發(fā)。請打一物。
    2.板書“郵票”。你知道關于郵票的哪些知識嗎?
    3.課件圖片演示:一邊出現(xiàn)各種郵票的畫面,一邊結合課后資料袋
    配樂補充
    介紹郵票的知識。
    二、比較理解齒孔,引出課題
    1.出示兩張郵票:一張無齒孔,一張有齒孔。比較這兩張郵票有何不同?
    板書:齒孔。為什么把這些小孔叫齒孔?隨機認識“齒”,牙齒的齒。
    2.郵票的四周為什么會有齒孔的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第14課,板書完整課題。
    3.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故事
    1.自由讀課文,標好自然段段序,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力爭讀通課文。
    2.交流反饋:課件出示以下語句,指名朗讀,及時正音。
    (1)每枚郵票的四周沒有齒孔,許多枚郵票連在一起,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出示生字卡片“裁”,與“栽”“載”作比較。
    (2)1848年的一天,英國發(fā)明家阿切爾到倫敦的一家小酒館喝酒。
    隨機出示生字卡片“酒”,與“灑”作區(qū)別。
    出示詞語卡片“倫敦”,補充介紹倫敦是英國的首都。
    (3)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四、研讀課文感悟人物
    1.課文中講到了哪兩個人?板書用別針刺郵票的人和阿切爾。
    2.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描寫用別針刺郵票的人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描寫阿切爾的句子。
    3.交流研讀描寫用別針刺郵票的人的句子。
    (1)圈出描寫動作的詞。理解什么叫求助。
    (2)用上其中一些重要的動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人是怎么解決裁郵票沒有小刀這個問題的。
    (3)取下胸前的校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郵票紙,模仿這個人刺好一個個小孔,輕松撕郵票的過程。
    隨機出示生字卡片“撕”,體念用手撕的感覺。
    (4)從這個人的這番舉動當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書善于動腦思考。
    (5)指導朗讀重要語句。
    4.交流研讀描寫阿切爾的句子。
    (1)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什么叫吸引?酒館那么多人,為什么單單只有阿切爾會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
    (2)他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3)他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詞語卡片“研究”。想象這個研究會經歷怎樣的一個過程?在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阿切爾會碰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解決的?
    (4)從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
    板書善于觀察事物、思考研究、發(fā)明創(chuàng)造。
    (5)指導朗讀重點語句。
    五、鞏固字詞書寫新字
    1.課件出示:比一比,口頭組詞。
    力()裁()斯()論()酒()更()
    刀()栽()撕()倫()灑()便()
    2.指導書寫生字
    (1)歸類指導:仍、使、便
    “使”字中間是個口,一撇要出頭;“便”字中間是個日,一撇不能出頭。
    (2)重點指導:英、整、式
    “英”字中間一撇要出頭;“整”字要把束字的捺改成點;“式”字斜鉤上沒有一撇。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反思
    《郵票齒孔的故事》講的是一個由發(fā)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fā)的發(fā)明故事。本節(jié)課中學生能夠積極發(fā)言,動腦思考,會認1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fā)明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fā)現(xiàn),善于探究,達到了課前預定的教學目標。教學中,老師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1、利用生活實際,突破重難點。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老師以學生為主體設計了教學環(huán)節(jié),初步課文之后,讓學生小組討論自己提出的問題,根據學生提出的中心問題,抓住文章的重點,利用學生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帶齒或齒孔的東西來突破難點。讓學生明了科學發(fā)明并不遙不可及,只要細心觀察,動腦思考,勇于實踐,就一定會有所創(chuàng)造。
    2、抓詞句的訓練。不管怎樣的教學設計都應當為語文的教學服務,語文教學要重視詞句的訓練。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發(fā)展學生想象力。在擴展活動中,我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首先安排了“說一說”、“我知道”,然后展示了各種郵票讓學生欣賞。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老師收獲頗多,和學生一樣,老師也懂得了許多有關郵票的知識,和孩子們又進行了親密接觸,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同時通過這次講課自己又得到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