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于少兒拉丁舞知識:怎樣解讀拉丁舞腳法的秘密,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拉丁舞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腳法:
全腳-Flat;
姆指球內(nèi)側(cè)-B inside;
腳掌:B;
腳跟:H;
腳尖:T;
有的舞蹈書上指出:“在拉丁舞中,當腳板平面著地時,在多數(shù)情況下,腳跟并不落地承重,故不常用摩登舞中腳跟[Heel,縮寫為H]一詞。舞者應仔細體味摩登舞和拉丁舞腳法的細微區(qū)別”。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但是腳跟的運用在拉丁舞中我認為還是很多的,比如倫巴舞中,做庫克拉恰的時候,在擺胯的時候,一條腿膝蓋伸直,重心移動到該腿上時,跳的時候總是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上時才會把胯壓向側(cè)后方,我試著不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也能跳,但是感覺卻不太理想,這個留給大家一個懸念,自己體會究竟是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上好,還是保持在腳掌上好吧.
在斗牛舞、桑巴舞中,使用“H”這種腳法的情況也是很多的。
想跳好拉丁舞,每種拉丁舞及舞步的腳法要領必須要掌握好,否則,腳法錯誤,跳出來的拉丁舞,一定是很難看的。因此拉丁舞愛好者在學習拉丁舞的時候,不但是要記住舞步,而且要清楚的知道每個舞步的腳法是什么。但是初學者在學跳拉丁舞的時候,老師不可能講的那么詳細,很多東西要到提高班,才給你講解,因此,學員在學習的時候,注意老師腳部的動作要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老師強調(diào)了腳法,一般初學者的重點是記步法,對腳法卻常常忽視,因此,這里給大家提個醒。
很多人在舞場跳拉丁舞,跳的很熟練,但是即使不會跳拉丁舞的觀眾都會說其基本功不行,這基本上都是因為舞者的腳法錯誤給人的一種感覺。跳的熟練是因為舞者年輕,身體靈活,但是,跳的熟練卻沒跳出一點拉丁舞的味道。原因是初學者基本功還沒練出來,其中與腳法錯誤的有很大關系。
比如倫巴和恰恰中的很多舞步的腳法是 B Flat(腳掌-全腳),B指的是前腳掌,F(xiàn)lat指的是全腳,有的叫平面,跳的時候,一定是前腳掌先著地,然后過渡到全腳著地。腳掌先著地,在過渡到全腳的時候,腳腕要控制住很有韌性的踩下,從腳掌過渡到全腳掌,這就是腳法。例如,很多人在跳倫巴和恰恰中的切克步時,第一步是全腳掌著地,不是從腳掌過渡到全腳的,跳出來的感覺一點都不對,很多跳了多年拉丁舞的人還有這毛病,真是不應該,嚴重的甚至腳尖外轉(zhuǎn)1/16周的要領都不對,竟然腳尖向前或內(nèi)扣。
有的人跳出來的拉丁舞,因為腳法錯誤,旁觀者,即使會跳這種舞蹈套路的人,甚至舞蹈老師,都看不明白其跳的是什么。因為其步法混亂,腳法錯誤,沒有方向性,有的節(jié)奏還對不上,看起來真是讓人心煩意亂,感覺特別不好。
拉丁舞中多數(shù)舞步,即使全腳著地的時候,腳跟也沒有重心,重心保持在前腳掌上,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斗牛舞中,很多前進移動步是腳跟先著地,然后過度到全腳的,這就有點類似于摩登舞中的腳法,但身體的姿態(tài)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學習好摩登舞的幾點注意要點
學習好摩登舞的幾點注意要點
摩登舞
首先我們要明確在摩登舞中男士是領舞者、女士是伴舞者。領舞和伴舞構(gòu)成了舞蹈的主題。如何領、如何伴,需要精確的信息傳遞、正確地告知對方我要做什么,"伴"則要求舞拌正確領會您給予的信息,方可做出視如己出的完美動作。否則便會使得動作不和諧、不統(tǒng)一,給人流下呆板而機械的感覺。從而破壞了舞蹈的整體美、和諧美,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跳摩登舞上身的姿勢是架形重要部位,那么站立時應該是筆直挺拔的又很自然的。
1、要收縮你的后背肌肉,拉長你的脊柱并微微向前推動,使你的前胸延伸擴張,同時拉長你的兩肋并挺立,(女士的這個動作要比男士做的大) 在這里提示:有的人不是靠收縮后背的肌肉向前推動拉長的脊柱的方法去做而是用力量硬挺起前身的胸膛,這樣做的后果,勢必回導致身體的僵硬,死板 ,失去自由活動的能力.你們?nèi)ンw會是不是力哥講的對。
2、放松你的雙肩向下垂,你要感覺到肩是沒有力量的張開你的雙臂,橫向拉長,把肘抬起朝后端平,使左右兩條大臂成一條直線這是你會感覺到你的身體在橫向擴張,非常寬闊.而且你的大臂也非常的長,上身就像背負一個十字架一樣。
3、把頸椎向背后推動,使脖子順著后背的方向向上拉長,頭要抬起來,男士向左轉(zhuǎn)頭約15度左右,下巴抬起來,眼睛睜大,目視點與頭的方向一致,向前方,遠處,高處看(高遠前),這時額頭好像有第三只眼,在放射一束光,射向前方遠處的上方.
女士的身體中段和肋部右轉(zhuǎn)30度左右,并向后側(cè)傾斜,頭順著身體的傾斜的角度向后側(cè)上方拉起,頭左傳約在45度左右,眼睛與頭的方向一致,斜向天棚.
摩登舞的中段是直立的,腰要有力量,不要松懈,塌下來,而且要向上下兩端拉長,拉緊.腹部要收縮,并把起位置向后推動(腹股溝),這時會感覺腹肌瘦長, 而且很平,中腰立起了,,那么后部的臀部要通過尾骨向前推,改變原有的生理現(xiàn)象,形成藝術(shù)形體,使整個中段部位直立起來,有了這樣中段的支撐,才會使整個身體線條筆直挺立. 那么隨著舞蹈感知的不斷提高,可以從下面的舞蹈練習,來進一步的去認識舞蹈的更深層的內(nèi)容, 將雙腳并攏、站直。把體重落在雙腳的大拇趾上面,把足尖踮起來,也就是把足后跟提起來,盡量提高,越高越好。足背盡量繃高,越高越好。把腹股溝向里凹進去,把臀部收緊向上提。把尾椎骨向上頂。
在跳舞中體重和地板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地板對腳下的反作用力,沿著雙腳的大拇趾-足弓-踝關節(jié)-小腿骨-膝關節(jié)-大腿骨-髖關節(jié),這樣一條線,傳遞到髖關節(jié)。感覺到髖關節(jié)下面的腿是撐桿似的在向上頂,配合臀部緊向上提。這時候要覺得“腿長到腰上了”,因而腿變長了。或者說,“把臀部當成腿來用”。這種做法和相應的感覺是一切做法和感覺的核心之核心,關鍵之關鍵。一定要找到這種感覺并且始終保持住這種狀,這種狀態(tài)和感覺簡稱為“頂髖”。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不把足尖踮起來,上述“頂髖”狀態(tài)就會消失。臀部處理不好,它就是包袱,是累贅,處理得好,它就是寶貝。怎么處理?就是按照上面的做法把臀部當成腿來用。
堅持做這種練習,不僅把腹部的脂肪消滅掉,而且把臀部的脂肪也消滅掉,使*變得緊繃繃的,而且位置提高。練習的時候應該把臀部練痛才算做到家。把尾椎骨以上的脊柱(中軸線)一面拉伸一面向上提,感覺有人提著你的耳根向上拉你,用頭頂去夠天花板。脊柱(中軸線)向上的同時,兩邊的背肌向下。從而使背部張緊。由于我們要把雙臂抱圓,因而背部并不是嚴格的幾何學意義上的平面,而是有一點微弱的向外凸,就象西瓜皮的外表面,當然不要凸得那樣多。正是由于這一點,保證了挺胸但不擴胸。由此也知道兩邊的背肌并不是簡單的向下,而是還要向兩脅(腋下)延伸。這時候雙肩會自然而然的下沉,包括鎖骨一起下沉。頸項拉長了。
支撐足的推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關鍵,為什么說腰力與足力要以腰力為主呢?因為沒有腰力的上提,重心就不穩(wěn),形體會變形; 沒有腰力的轉(zhuǎn)換,上身重心就不能進行移動引導,支撐足也不能進行滾動推力。腰力的運用總是在足力的運用之前,腰力是足力之源。從某種意義上講,舞蹈是腰胯的藝術(shù),摩登舞也不例外。因此,腰力的上提和轉(zhuǎn)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核心。很多習舞者越練越失去信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足步,不注重腰部力感的上提和轉(zhuǎn)換。腰部力感的要點是:
1、形體線條的美感,形體重心的垂直,自始至終全*腰部上提的力感;
2、上身重心前移的引導,依賴于支撐足后腰前頂?shù)牧Ω校仙碇匦暮笠频囊龑?,依賴于支撐足前腰的上提和移動足后腰的力?
3、上身重心重量快速下降,腰部的力感保持上提,一點都不能松;
4、當支撐足蹬地板推力時,腰力同時在推動;
5、當上身重心擺蕩和重量上揚時,腰力起著推動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
6、當重心交換時,腰部的力感隨重心交換而轉(zhuǎn)換;
7、在有轉(zhuǎn)度的步伐中,腰力總是上提保證軸轉(zhuǎn)或跟轉(zhuǎn)形體的垂直和旋轉(zhuǎn)的速度;
8、在花步造型中,腰力的上提和轉(zhuǎn)換顯得更為重要,使形體線條更加美化。
總之,感悟運用腰力上提和轉(zhuǎn)換是很難的,一旦領悟,便一通百通,舞藝大為提高,越跳越有勁,越跳越自信。
掌握運用好上述慣性流量的原理和要點,能避免形體移動中的斷口。所謂斷口,是指瞬間的停頓。
通常說的斷口主要有:
1、上身重心移動引導的斷口;
2、腰力轉(zhuǎn)換的斷口;
3、膝踝柔韌的斷口;
4、足部跟掌尖和尖掌跟滾動配合的斷口;
5、肩部引導的斷口。
這五個斷口是影響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主要障礙。習舞者要下功夫練出慣性,消除障礙,增大流量,享受舞蹈帶給我們的快樂。感悟腰胯上提 。
腰部和胯部上提的力感,象車輛的底盤,承受著上身的重量,控制著兩支足的運動路線,以保證足位的準確。腰胯上提,要求上身的肋骨、前胸骨、后脊骨向上拉起,直接感覺是大腿根部有力,鎖骨橫張,背部平張,肩部下沉,頭頸上揚。腰胯始終要垂直上提,不能松,松了重心下墜,越跳越笨重;不能變形搖晃,否則會影響兩支足雙軌道運步,越跳離心力越大。低位不松胯,高位不聳肩,足步要堅實,旋轉(zhuǎn)不歪斜,其實就是腰胯上提力度的運用。當然,腰胯上提也不要提得過緊。
拉丁舞中主要有以下幾種腳法:
全腳-Flat;
姆指球內(nèi)側(cè)-B inside;
腳掌:B;
腳跟:H;
腳尖:T;
有的舞蹈書上指出:“在拉丁舞中,當腳板平面著地時,在多數(shù)情況下,腳跟并不落地承重,故不常用摩登舞中腳跟[Heel,縮寫為H]一詞。舞者應仔細體味摩登舞和拉丁舞腳法的細微區(qū)別”。這種說法,也不能說不對,但是腳跟的運用在拉丁舞中我認為還是很多的,比如倫巴舞中,做庫克拉恰的時候,在擺胯的時候,一條腿膝蓋伸直,重心移動到該腿上時,跳的時候總是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上時才會把胯壓向側(cè)后方,我試著不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也能跳,但是感覺卻不太理想,這個留給大家一個懸念,自己體會究竟是把重心移動到腳跟上好,還是保持在腳掌上好吧.
在斗牛舞、桑巴舞中,使用“H”這種腳法的情況也是很多的。
想跳好拉丁舞,每種拉丁舞及舞步的腳法要領必須要掌握好,否則,腳法錯誤,跳出來的拉丁舞,一定是很難看的。因此拉丁舞愛好者在學習拉丁舞的時候,不但是要記住舞步,而且要清楚的知道每個舞步的腳法是什么。但是初學者在學跳拉丁舞的時候,老師不可能講的那么詳細,很多東西要到提高班,才給你講解,因此,學員在學習的時候,注意老師腳部的動作要領是非常重要的。即使老師強調(diào)了腳法,一般初學者的重點是記步法,對腳法卻常常忽視,因此,這里給大家提個醒。
很多人在舞場跳拉丁舞,跳的很熟練,但是即使不會跳拉丁舞的觀眾都會說其基本功不行,這基本上都是因為舞者的腳法錯誤給人的一種感覺。跳的熟練是因為舞者年輕,身體靈活,但是,跳的熟練卻沒跳出一點拉丁舞的味道。原因是初學者基本功還沒練出來,其中與腳法錯誤的有很大關系。
比如倫巴和恰恰中的很多舞步的腳法是 B Flat(腳掌-全腳),B指的是前腳掌,F(xiàn)lat指的是全腳,有的叫平面,跳的時候,一定是前腳掌先著地,然后過渡到全腳著地。腳掌先著地,在過渡到全腳的時候,腳腕要控制住很有韌性的踩下,從腳掌過渡到全腳掌,這就是腳法。例如,很多人在跳倫巴和恰恰中的切克步時,第一步是全腳掌著地,不是從腳掌過渡到全腳的,跳出來的感覺一點都不對,很多跳了多年拉丁舞的人還有這毛病,真是不應該,嚴重的甚至腳尖外轉(zhuǎn)1/16周的要領都不對,竟然腳尖向前或內(nèi)扣。
有的人跳出來的拉丁舞,因為腳法錯誤,旁觀者,即使會跳這種舞蹈套路的人,甚至舞蹈老師,都看不明白其跳的是什么。因為其步法混亂,腳法錯誤,沒有方向性,有的節(jié)奏還對不上,看起來真是讓人心煩意亂,感覺特別不好。
拉丁舞中多數(shù)舞步,即使全腳著地的時候,腳跟也沒有重心,重心保持在前腳掌上,這一點大家要注意,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斗牛舞中,很多前進移動步是腳跟先著地,然后過度到全腳的,這就有點類似于摩登舞中的腳法,但身體的姿態(tài)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學習好摩登舞的幾點注意要點
學習好摩登舞的幾點注意要點
摩登舞
首先我們要明確在摩登舞中男士是領舞者、女士是伴舞者。領舞和伴舞構(gòu)成了舞蹈的主題。如何領、如何伴,需要精確的信息傳遞、正確地告知對方我要做什么,"伴"則要求舞拌正確領會您給予的信息,方可做出視如己出的完美動作。否則便會使得動作不和諧、不統(tǒng)一,給人流下呆板而機械的感覺。從而破壞了舞蹈的整體美、和諧美,這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跳摩登舞上身的姿勢是架形重要部位,那么站立時應該是筆直挺拔的又很自然的。
1、要收縮你的后背肌肉,拉長你的脊柱并微微向前推動,使你的前胸延伸擴張,同時拉長你的兩肋并挺立,(女士的這個動作要比男士做的大) 在這里提示:有的人不是靠收縮后背的肌肉向前推動拉長的脊柱的方法去做而是用力量硬挺起前身的胸膛,這樣做的后果,勢必回導致身體的僵硬,死板 ,失去自由活動的能力.你們?nèi)ンw會是不是力哥講的對。
2、放松你的雙肩向下垂,你要感覺到肩是沒有力量的張開你的雙臂,橫向拉長,把肘抬起朝后端平,使左右兩條大臂成一條直線這是你會感覺到你的身體在橫向擴張,非常寬闊.而且你的大臂也非常的長,上身就像背負一個十字架一樣。
3、把頸椎向背后推動,使脖子順著后背的方向向上拉長,頭要抬起來,男士向左轉(zhuǎn)頭約15度左右,下巴抬起來,眼睛睜大,目視點與頭的方向一致,向前方,遠處,高處看(高遠前),這時額頭好像有第三只眼,在放射一束光,射向前方遠處的上方.
女士的身體中段和肋部右轉(zhuǎn)30度左右,并向后側(cè)傾斜,頭順著身體的傾斜的角度向后側(cè)上方拉起,頭左傳約在45度左右,眼睛與頭的方向一致,斜向天棚.
摩登舞的中段是直立的,腰要有力量,不要松懈,塌下來,而且要向上下兩端拉長,拉緊.腹部要收縮,并把起位置向后推動(腹股溝),這時會感覺腹肌瘦長, 而且很平,中腰立起了,,那么后部的臀部要通過尾骨向前推,改變原有的生理現(xiàn)象,形成藝術(shù)形體,使整個中段部位直立起來,有了這樣中段的支撐,才會使整個身體線條筆直挺立. 那么隨著舞蹈感知的不斷提高,可以從下面的舞蹈練習,來進一步的去認識舞蹈的更深層的內(nèi)容, 將雙腳并攏、站直。把體重落在雙腳的大拇趾上面,把足尖踮起來,也就是把足后跟提起來,盡量提高,越高越好。足背盡量繃高,越高越好。把腹股溝向里凹進去,把臀部收緊向上提。把尾椎骨向上頂。
在跳舞中體重和地板之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地板對腳下的反作用力,沿著雙腳的大拇趾-足弓-踝關節(jié)-小腿骨-膝關節(jié)-大腿骨-髖關節(jié),這樣一條線,傳遞到髖關節(jié)。感覺到髖關節(jié)下面的腿是撐桿似的在向上頂,配合臀部緊向上提。這時候要覺得“腿長到腰上了”,因而腿變長了。或者說,“把臀部當成腿來用”。這種做法和相應的感覺是一切做法和感覺的核心之核心,關鍵之關鍵。一定要找到這種感覺并且始終保持住這種狀,這種狀態(tài)和感覺簡稱為“頂髖”。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不把足尖踮起來,上述“頂髖”狀態(tài)就會消失。臀部處理不好,它就是包袱,是累贅,處理得好,它就是寶貝。怎么處理?就是按照上面的做法把臀部當成腿來用。
堅持做這種練習,不僅把腹部的脂肪消滅掉,而且把臀部的脂肪也消滅掉,使*變得緊繃繃的,而且位置提高。練習的時候應該把臀部練痛才算做到家。把尾椎骨以上的脊柱(中軸線)一面拉伸一面向上提,感覺有人提著你的耳根向上拉你,用頭頂去夠天花板。脊柱(中軸線)向上的同時,兩邊的背肌向下。從而使背部張緊。由于我們要把雙臂抱圓,因而背部并不是嚴格的幾何學意義上的平面,而是有一點微弱的向外凸,就象西瓜皮的外表面,當然不要凸得那樣多。正是由于這一點,保證了挺胸但不擴胸。由此也知道兩邊的背肌并不是簡單的向下,而是還要向兩脅(腋下)延伸。這時候雙肩會自然而然的下沉,包括鎖骨一起下沉。頸項拉長了。
支撐足的推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關鍵,為什么說腰力與足力要以腰力為主呢?因為沒有腰力的上提,重心就不穩(wěn),形體會變形; 沒有腰力的轉(zhuǎn)換,上身重心就不能進行移動引導,支撐足也不能進行滾動推力。腰力的運用總是在足力的運用之前,腰力是足力之源。從某種意義上講,舞蹈是腰胯的藝術(shù),摩登舞也不例外。因此,腰力的上提和轉(zhuǎn)換,是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核心。很多習舞者越練越失去信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只注重足步,不注重腰部力感的上提和轉(zhuǎn)換。腰部力感的要點是:
1、形體線條的美感,形體重心的垂直,自始至終全*腰部上提的力感;
2、上身重心前移的引導,依賴于支撐足后腰前頂?shù)牧Ω校仙碇匦暮笠频囊龑?,依賴于支撐足前腰的上提和移動足后腰的力?
3、上身重心重量快速下降,腰部的力感保持上提,一點都不能松;
4、當支撐足蹬地板推力時,腰力同時在推動;
5、當上身重心擺蕩和重量上揚時,腰力起著推動和穩(wěn)定重心的作用;
6、當重心交換時,腰部的力感隨重心交換而轉(zhuǎn)換;
7、在有轉(zhuǎn)度的步伐中,腰力總是上提保證軸轉(zhuǎn)或跟轉(zhuǎn)形體的垂直和旋轉(zhuǎn)的速度;
8、在花步造型中,腰力的上提和轉(zhuǎn)換顯得更為重要,使形體線條更加美化。
總之,感悟運用腰力上提和轉(zhuǎn)換是很難的,一旦領悟,便一通百通,舞藝大為提高,越跳越有勁,越跳越自信。
掌握運用好上述慣性流量的原理和要點,能避免形體移動中的斷口。所謂斷口,是指瞬間的停頓。
通常說的斷口主要有:
1、上身重心移動引導的斷口;
2、腰力轉(zhuǎn)換的斷口;
3、膝踝柔韌的斷口;
4、足部跟掌尖和尖掌跟滾動配合的斷口;
5、肩部引導的斷口。
這五個斷口是影響形體移動慣性流量的主要障礙。習舞者要下功夫練出慣性,消除障礙,增大流量,享受舞蹈帶給我們的快樂。感悟腰胯上提 。
腰部和胯部上提的力感,象車輛的底盤,承受著上身的重量,控制著兩支足的運動路線,以保證足位的準確。腰胯上提,要求上身的肋骨、前胸骨、后脊骨向上拉起,直接感覺是大腿根部有力,鎖骨橫張,背部平張,肩部下沉,頭頸上揚。腰胯始終要垂直上提,不能松,松了重心下墜,越跳越笨重;不能變形搖晃,否則會影響兩支足雙軌道運步,越跳離心力越大。低位不松胯,高位不聳肩,足步要堅實,旋轉(zhuǎn)不歪斜,其實就是腰胯上提力度的運用。當然,腰胯上提也不要提得過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