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中國式過馬路

字號:


    這篇《事業(yè)單位考試申論熱點:中國式過馬路》是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據(jù)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2013年3月21日起,多地開始對行人過馬路闖紅燈、行人過路口不走人行橫道等違法行為進行嚴懲,以前不罰款僅以教育為主的地方,開始罰款了,罰款金額在5元至50元之間。實際上,中國式過馬路已經變成了大部分中國人的一種習慣,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對于闖紅燈過馬路,不走斑馬線還要被處罰罰款非常不理解。而且交警執(zhí)法其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2012年10月10日網絡用戶“中正平和”發(fā)表笑話:“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2012年10月11日,網友“這個絕對有意思”在微博發(fā)消息稱:“中國式過馬路,就是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微博同時還配了一張行人過馬路的照片,雖然從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號燈,但有好幾位行人并沒有走在斑馬線上,而是走在旁邊的機動車變道路標上,其中有推著嬰兒車的老人,也有電動車、賣水果的三輪車。 
    

 
    

這條微博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一天內被近10萬網友轉發(fā)。網友紛紛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濟南就是這樣”,還有網友慚愧的表示,自己也是“闖燈大軍”中的一員。 
    

 
    

據(jù)統(tǒng)計,2012年1至10月份,因闖紅燈肇事導致的交通事故造成700多人死亡;因違反道路標志線肇事導致事故造成2萬余人死亡,也就是說,平均每天2.6人死于“闖燈”、86人死于“越線”。浙江整治行動的最初20天,共處罰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行人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兩類行為分別達到8283起和1622起。 
    

 
    

【典型案例】 
    

 
    

2013年3月21日下午2點左右,在杭州環(huán)城北路與湖墅南路交叉口,一名交通警察攔住一位橫穿十字路口的行人進行處罰: 
    

 
    

交警:你過馬路沒有走人行道,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2條,依據(jù)第89條,對你罰款5塊錢,你有權陳述證明。 
    

 
    

這位行人辯解了兩句后還是繳納了罰款。過了一會,一輛載人電動車被交警攔了下來,并按照規(guī)定罰款20元,電動車主表示不愿接受: 
    

 
    

電動車主:我剛看到好多電動車是帶人的,我就想不清楚為什么單單抓我? 
    

 
    

交警在執(zhí)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交警:有一類人極度不配合的也有,不肯出示證件也不肯繳納罰款,就是僵持在這里,有時候要磨一個小時。 
    

 
    

陜西西安也對行人過馬路闖紅的行為進行處罰,交警在執(zhí)行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西安市交警支隊碑林大隊東大街中隊中隊長陳剛表示,糾正的多,真正罰款的很少。 
    

 
    

陳剛:說實話,罰款執(zhí)行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每天糾正行人糾正的不少,但真正罰款的很少。 
    

 
    

對于不配合、不服從處罰的情況交警怎么處理呢?各地的措施不盡相同。 
    

 
    

陳剛:這不像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咱們扣他東西。這人要跑咱沒有制約。所以咱們主要是以教育和糾正為主。 
    

 
    

浙江杭州的交警說,對于拒不接收處罰及不配合的違法這,交警部門將保留此人的違法記錄,像機動車違法行為一樣。 
    

 
    

交警:把他的身份信息核實以后,通過像違法通知那樣,通知他來處理。 
    

 
    

【標準表述】 
    

 
    

【原因】 
    

 
    

“中國式過馬路”的原因,既有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的有待提高,對違章行為的管理和查處力度不夠,還有行人“法不責眾”的心理等,具陳述如下: 
    

 
    

1.僥幸心態(tài)。調查顯示,僥幸心理是導致行人“闖紅燈”的主要因素,明知“闖紅燈”會帶來惡果,但日積月累形成“陋習”,成為一種“心理定式”,這便是闖紅燈者的心態(tài)。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意識到,這種“僥幸”離“不幸”其實只有一步之遙。 
    

 
    

2.從眾心理。絕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認為別人都闖,自己不闖,好像顯得很清高似或者傻冒一樣,每個人抱著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紅綠燈虛設的情景,這與大眾心理學上的“破窗效應”有相通之處。 
    

 
    

3.紅綠燈不科學、交通管理混亂。人走得慢,車走得快,紅綠燈給車通過的時間有兩三分鐘,而給人過街的時間只有十二三秒,得小跑步才得過去(年歲大的人是很難的)。況且,過街橫道線要三四百米遠才能有,公共交通資源上,強勢、弱勢的分配不公。一些擁堵的十字路口,即使是綠燈,也經常會出現(xiàn)人車混行的情形,久而久之,人們就慢慢淡化了紅綠燈的觀念。 
    

 
    

4.執(zhí)法力度不夠強硬。在德國,闖紅燈者將面臨很嚴重的后果:意味著別人可以分期付款、延期支付,而闖紅燈者卻必須立即支付;別人可以向銀行拿到比較長時間的貸款,而闖紅燈者卻不可以;而且銀行給闖紅燈者的貸款利率要遠比其他人高。而我國,大多數(shù)城市對闖紅燈的行人處以警告或罰款10元。部分地方還對公務人員通報、評先一票否決,但真正實施起來卻并未認真。 
    

 
    

 
    

 
    

【影響】 
    

 
    

毋庸諱言,所謂的“中國式過馬路”,其實已經成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種“痼疾”,其影響如下: 
    

 
    

1.安全隱患。行人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機動車經常在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上橫沖直撞;一些司機不遵守交通法規(guī),做出闖紅燈的瘋狂行為。由此造成的種種混亂,不僅損害了他人的權益,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 
    

 
    

2.無通行效率。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都有相應的“路權”,任何一方都不能侵犯他方的交通空間。行人抱怨司機橫沖直撞,甚至把斑馬線變成了死亡線。司機,也是怨聲載道,說行人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無視紅綠燈,隨意行走。無秩序的后果就是無效率,行人闖紅燈與車搶道顯出的無秩序,造成的后果就是無通行效率。 
    

 
    

3.影響政府公信力。衣食住行是關系百姓幸福的大事,且大多人認為規(guī)則只是制定給那些無權無勢的老實人的,只要自己“朝中有人”自然好辦事。人情關大過天嘛。所以現(xiàn)在大家都無視規(guī)則,只要有一個人邁步大家就會緊跟其后。長久下去必然會影響到政府部門的公信力和民心。 
    

 
    

【對策】 
    

 
    

解決“中國式過馬路”問題要從“頭”開始,通過宣傳教育和引導,讓文明交通意識入腦、入心,增強群眾的文明交通意識,外化于“行”,同時讓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的機制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走出“運動式執(zhí)法”導致的 “死灰復燃”的怪圈,具體如下: 
    

 
    

一是要增強行人交通守法意識。法律法規(guī)對行人過紅綠燈路口的規(guī)定淺顯易懂,仍有很多人“闖紅燈”,一個根本的原因是法律意識淡薄。因此,一方面,要從小進行道路法律教育,增強依法過馬路意識,養(yǎng)成對法律的敬畏之心,自覺遵守法律法規(guī);另一方面,要提高行人道路違法成本,嚴格按照法律規(guī)定對行人闖紅燈的行為處以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第三方面,要把因行人闖紅燈造成的交通事故制作成展板,深入單位、學校、社區(qū)、村鎮(zhèn)巡回展示,發(fā)揮警示作用。 
    

 
    

二是要增強行人交通文明意識。不管大人小孩,只要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闖紅燈是不文明的行為,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人特別是成年人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更有甚者,有些大人拖著小孩闖紅燈,造成極壞的影響。對此,要加強“關愛生命,文明出行”文明交通教育,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座談會、辯論會等不同方式,讓群眾明白什么是文明過馬路的行為、什么是不文明過馬路的行為。針貶“中國式過馬路”的不文明行為,褒揚過馬路不闖紅燈的文明行為,全面提升群眾文明交通素質。 
    

 
    

三是要加強道路交通文明引導。許多紅綠燈路口既沒有交通警察,也沒有交通協(xié)管員,有的路口雖然有協(xié)管員,但未發(fā)揮作用,對闖紅燈現(xiàn)象視而不見,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讓欲闖紅燈者有了可乘之機。對此,可以招募社會志愿者,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的方式,結對紅綠燈路口,定期不定期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活動,引導行人不闖紅燈,文明過馬路;還可以鼓勵成年人帶著小孩開展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讓不自覺的人無地自容,效果更好。還可以組織開展創(chuàng)建“文明交通示范路口”活動,培育、樹立身邊的榜樣和典型,發(fā)揮示范帶動作用,提升文明交通水平 
    

 
    

 
    

 
    

【預測方向】 
    

 
    

從“中國是過馬路”看當代中國文明 
    

 
    

【參考范文】 
    

 
    

從“中國是過馬路”看當代中國文明 
    

 
    

“湊夠一撮人馬上走,和紅綠燈無關?!边@句“中國式過馬路”概括,引發(fā)網友普遍共鳴,成為熱議話題。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規(guī)則。大凡到過西方的中國人,無不對西方世界中行人過馬路的那種自覺意識,不見綠燈絕不橫穿馬路(即便是視野所及內無一輛汽車),而贊不絕口。這種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讓我們汗顏,并引申出一個結論:人家真文明,真守法。由此又產生了九斤老太式的喟嘆,中國人的法律觀念太差了。事實上,“中國式過馬路”不僅僅是中國汽車文明和馬路文明的落后寫照,更是中國政治文明的一個生動標本。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規(guī)則意識的集體漠視。在中國,規(guī)則意識很早就有,格言古語都強調,最的便是“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但規(guī)則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廣泛認可。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沒有在中國占據(jù)過統(tǒng)治和主導地位外,另一原因則是大多數(shù)中國人抱著實用主義的態(tài)度去對待規(guī)則,而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自覺遵守規(guī)則,把遵守規(guī)則內化為人格一部分。對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規(guī)則;反之,就無視規(guī)則?!办`活變通”被贊揚,盡管這種變通,有時是違背法律和道德的,而只要在當時得到好處,就大行其道。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人破壞規(guī)則的集體撮合。在許多中國人潛意識里,破壞規(guī)則,不是破壞“與其他公民平等的契約”,而是挑戰(zhàn)了規(guī)則的制定者。闖紅燈,絕不會意識到破壞了基于平等契約精神的公共秩序,而是慶幸自己沒被規(guī)則制定者逮著,怡然自得于一種違規(guī)快感。而對于一個習慣意識形態(tài)禁錮的國家來說,人們破壞規(guī)則的違規(guī)快感,似乎被賦予了精神獨立和彰顯個性的魔力,自覺不自覺地與挑戰(zhàn)制度、追求自由變得相關,從而自我消解了破壞規(guī)則所產生的心理窘迫和道德恥感。
    

喜歡“湊夠一撮人”結伴破壞規(guī)則,一是“渾水摸魚”的從眾心理,二是“法不責眾”的人治文化??档略f: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越來越歷久彌新,一個是頭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是心中的道德律?;谄降绕跫s精神的規(guī)則和道德律,一直是中國人的心靈稀缺物。
    

“中國式過馬路”凸顯的,是中國規(guī)則制定者的人本缺憾。在中國馬路闖紅燈,有時候是不闖燈根本過不去馬路,信號燈時間太短,轉彎的車輛太多,而且根本不讓行人。在指責行人違章過馬路的同時,還應看到在不少地方的城市規(guī)劃中存在著忽視和漠視行人交通權利的傾向,助長了違規(guī)行為的發(fā)生。橫跨道路柵欄的危險人人知曉,其行為卻屢禁不絕,這與天橋、地下通道、斑馬線的設置不合理有極大關系。行人亂穿馬路是造成交通混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卻很少有人反思城市交通設施是否周到方便。 
    

 
    

行人過馬路確實算不得什么大事,但它體現(xiàn)了城市對行人交通權利的關懷程度。道路設施應以人為本,只有保障人的通行便利,才能逐步培養(yǎng)公民良好的交通法規(guī)意識。知名時評家童大煥說:“良好的規(guī)則和規(guī)則意識的建立,必須源于公民平等自由的參與,而不是強者的邏輯,弱者的服從”。而以人為本的善政,無疑是公民自覺參與的發(fā)動機。 
    

 
    

馬路是現(xiàn)代文明的鏡子?!爸袊竭^馬路”的具象,折射當下中國政治文明。法律至上是西方人的規(guī)則意識,而我們一直沒有這樣的意識,權力和人情常常可以大于法。法治的生命力,源自國家成員的平等。建立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權力自律,公民自覺,才會有令人贊嘆的馬路文明。 
    

 
    

好的制度,引導好的國民習慣;好的習慣,形成好的國家文明。當中國人在紅燈前自覺站立,這個古老國度的現(xiàn)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一句點評】 
    

“中國式過馬路”就折射出當下中國政治文明,當中國人在紅燈前自覺站立,這個古老國度的現(xiàn)代文明也就站立了。 
     
    【編輯寄語】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題庫》,僅供大家參考!
    

>>>>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復習資料
2013最新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專用題庫》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行測》專項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專項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套餐》 2013各省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筆試》資料 2013各省單位招聘考試《面試》資料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申論》專項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公文寫作》專項 2013事業(yè)單位工資改革方案
2013事業(yè)單位招聘真題 2013事業(yè)單位沖刺模擬試題 更多2013年事業(yè)單位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