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關(guān)于20xx屆浙教版九年級上冊數(shù)學(xué)期末試卷(附答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仔細(xì)選一選(本題有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題給出 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答卷中相應(yīng)的格子內(nèi).注意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選取正確答案.
1.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經(jīng)過點(3,2),那么該 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經(jīng)過( ▲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2.下列各組中四條線段成比例的是( ▲ )
A. 4cm、2cm、1cm、3cm B. 1cm、 2cm、3cm、4cm
C. 25cm、35cm、45cm、55cm D. 1cm、2cm、20cm、40cm
3.已知CD是Rt△ABC斜邊AB上的高,AC=8,BC=6, 則cos∠BCD的值是( ▲ )
A. B. C. D.
4.若 關(guān)于 的反比例函數(shù) 經(jīng)過點(3,-7),則它不經(jīng)過的點是( ▲ )
A.(-3,7) B.(-7,3) C. D.(-3,-7)
5. 已知圓錐的母線長為6cm,底面圓的半徑為3cm,則此圓錐的表面展開圖的面積為 ( ▲ )
A.18 cm2 B.36 cm2 C.24 cm2 D.27 cm2
6. 下列函數(shù):① ,② ,③ ,④ 中, 隨 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數(shù)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如圖,若P為△ABC的邊AB上一點(AB>AC),則下列條件不能推出△ACP∽△ABC的有( ▲ )
A.∠ACP=∠B B.∠APC=∠AC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如果拋物線 不動,而把 軸、 軸分別向上、向右平移3個單位,那么在新坐標(biāo)系下拋物線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1頁,共4頁)
9.Rt△ABC中,∠C=90º, 、 、 分別是∠A、∠B、∠C的對邊,那么 等于( ▲ )
A. B. C. D.
10.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命題個數(shù)有( ▲ )
①平分一條弦的直徑一定垂直于弦;
②相等的兩個圓心角所對的兩條弧相等;
③兩個相似梯形的面積比是1:9,則它們的周長比是1:3;
④在⊙O中,弦AB把圓周分成1∶5兩部分,則弦AB所對的圓周角是30º;
⑤正比例函數(shù) 與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交于第一、三象限;
⑥△ABC中,AD為BC邊上的高,若AD=1,BD=1,CD= ,則∠BAC的度數(shù)為10 5°
A.1個 B.2個 C. 3個 D.4個
二、認(rèn)真填一填(本題有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要注意認(rèn)真看清題目的條件和要填寫的內(nèi)容,盡量完整地填寫答案.
11.拋物線 頂點坐標(biāo)是 ▲ .
12. 若雙曲線 的圖象經(jīng)過第二、四象限,則 的取值范圍是 ▲ .
13.如圖,A、B、C為⊙O上三點,∠ACB=25º,則∠BAO的度數(shù)為 ▲ .
14.△ABC中,D是AB的中點,DE⊥AB交AC于點E,若AB=10cm,cosA=0.8,則DE= ▲ .
15.已知二次函數(shù) (m為常數(shù)),當(dāng)m取不同的值時,其圖象構(gòu)成一個“拋物線系”.該拋物線系中所有拋物線的頂點都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這條直線的解析式是
▲ .
16.如圖,在鈍角△ABC中,AB=6cm,AC=12cm,動點D從A點出發(fā)到B點止,動點E從C點出發(fā)到A點止.點D運動的速度為1cm/秒,點E運動的速度為2cm/秒.如果兩點同時運動,那么當(dāng)以點A、D、E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時,運動的時間是 ▲ 秒.
三、全面答一答(本題有7小題,共66分)
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推演步驟.如果覺得有的題目 有點困難,那么把自己能寫出的解答寫出一部分也可以.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2頁,共4頁)
17.(本小題滿分6分 )
已知扇形的圓心角為240º,面積為 πcm2.
(1)求扇形的弧長;
(2)若把此扇形卷成一個圓錐,則這個圓錐的軸截面面積是多少?
18.(本小題滿分8分)
(1)計算: ;
(2)已知 ∶ ∶ =2∶3∶4,求 的值.
19.(本小題滿分8分)
如圖,已知A、B、C、D是⊙O上的四個點,AB=BC,BD交AC于點E,連接CD、AD.
(1)求證:△ABE∽△ABD;
(2)已知BE =3,ED=6,求BC的長.
20.(本小題滿分10分)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一次函數(shù) ( ≠0)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 ( ≠0)的圖象相交于A、B兩點.
(1)根據(jù)圖象分別求出反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根據(jù)圖象寫出:當(dāng)x為何值時,一次函數(shù)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值;
(3)在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取點C ,求三角形ABC的面積。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3頁,共4頁)
21.(本小題滿分10分)
如圖,小明同學(xué)正在操場上放風(fēng)箏,風(fēng)箏從A處起飛,幾分鐘后便飛達(dá)C處,此時,在AQ延長線上B處的小強同學(xué),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位置與風(fēng)箏和旗桿PQ的頂點P在同一直線上.
(1)已知旗桿高為10米,若在B處測得旗桿頂點P的仰角為30°,A處測得點P的仰角為45°,求A、B之間的距 離;
(2)此時,在A處背向旗桿又測得風(fēng)箏的仰角為75°,若繩子在空中視為一條線段,求繩子AC長約為多少?(結(jié)果保留根號)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AB是⊙O的直徑,弦CD⊥AB于點G,E是直線AB上一動點(不與點A、B、G重合),直線DE交⊙O于點F,直線CF交直線AB于點P.設(shè)⊙O的半徑為R.
(1)如圖1,當(dāng)點E在直徑AB上時,試證明:OE•OP=R2.(提示:作直徑FQ交⊙O于Q,并連結(jié)DQ)
(2)當(dāng)點E在AB(或BA)的延長線上時,以如圖2點E的位置為例,請你畫出符合題意的圖形,標(biāo)注上字母,(1)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請說明理由.
23.(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拋物線 與 軸交于A、B兩點,與 軸交于C點,四邊形OBHC為矩形,CH的延長線交拋物線于點D(5,2),連結(jié)BC、AD.
(1)求C點的坐標(biāo)及拋物線的解析式;
(2)將△BCH繞點B按順時針旋轉(zhuǎn)90º后再沿 軸對折得到△BEF(點C與點E對應(yīng)),判斷點E是否落在拋物線上,并說明理由;
(3)設(shè)過點E的直線交AB邊于點P,交CD邊于點Q. 問是否存在點P,使直線PQ分梯形ABCD的面積為1∶3 兩部分?若存在,求出P點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4頁,共4頁)
卷(二)
解得x1=1,x2=4. ∴A(4,0),B(1,0). …… 5分 ∴OA=4,OB=1.
由矩形性質(zhì)知:CH=OB=1,BH=OC=2,∠BHC=90°,
由旋轉(zhuǎn)、軸對稱性質(zhì)知:EF=1,BF=2,∠EFB=90°, ∴點E 的坐標(biāo)為(3,-1).… 7分
把x=3代入 ,得 , ∴點E在拋物線上. … 8分
(3)存在點P(a,0),延長EF交CD于點G,易求OF=CG=3,PB=a-1.
S梯形BCGF = 5,S梯形ADGF = 3,記S梯形BCQP = S1,S梯形ADQP = S2,
下面分兩種情形: ①當(dāng)S1∶S2 =1∶3時, ,
此時點P在點F(3,0)的左側(cè),則PF = 3-a,
一、仔細(xì)選一選(本題有10小題,每題3分,共30分)
下面每小題給出 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請把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答卷中相應(yīng)的格子內(nèi).注意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選取正確答案.
1.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經(jīng)過點(3,2),那么該 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經(jīng)過( ▲ )
A.第一、三象限 B.第二、四象限
C.第一、四象限 D.第二、三象限
2.下列各組中四條線段成比例的是( ▲ )
A. 4cm、2cm、1cm、3cm B. 1cm、 2cm、3cm、4cm
C. 25cm、35cm、45cm、55cm D. 1cm、2cm、20cm、40cm
3.已知CD是Rt△ABC斜邊AB上的高,AC=8,BC=6, 則cos∠BCD的值是( ▲ )
A. B. C. D.
4.若 關(guān)于 的反比例函數(shù) 經(jīng)過點(3,-7),則它不經(jīng)過的點是( ▲ )
A.(-3,7) B.(-7,3) C. D.(-3,-7)
5. 已知圓錐的母線長為6cm,底面圓的半徑為3cm,則此圓錐的表面展開圖的面積為 ( ▲ )
A.18 cm2 B.36 cm2 C.24 cm2 D.27 cm2
6. 下列函數(shù):① ,② ,③ ,④ 中, 隨 的增大而增大的函數(shù)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如圖,若P為△ABC的邊AB上一點(AB>AC),則下列條件不能推出△ACP∽△ABC的有( ▲ )
A.∠ACP=∠B B.∠APC=∠ACB
C. D.
8.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如果拋物線 不動,而把 軸、 軸分別向上、向右平移3個單位,那么在新坐標(biāo)系下拋物線的解析式是( ▲ )
A. B.
C. D.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1頁,共4頁)
9.Rt△ABC中,∠C=90º, 、 、 分別是∠A、∠B、∠C的對邊,那么 等于( ▲ )
A. B. C. D.
10.下列命題中,正確的命題個數(shù)有( ▲ )
①平分一條弦的直徑一定垂直于弦;
②相等的兩個圓心角所對的兩條弧相等;
③兩個相似梯形的面積比是1:9,則它們的周長比是1:3;
④在⊙O中,弦AB把圓周分成1∶5兩部分,則弦AB所對的圓周角是30º;
⑤正比例函數(shù) 與反比例函數(shù) 的圖象交于第一、三象限;
⑥△ABC中,AD為BC邊上的高,若AD=1,BD=1,CD= ,則∠BAC的度數(shù)為10 5°
A.1個 B.2個 C. 3個 D.4個
二、認(rèn)真填一填(本題有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要注意認(rèn)真看清題目的條件和要填寫的內(nèi)容,盡量完整地填寫答案.
11.拋物線 頂點坐標(biāo)是 ▲ .
12. 若雙曲線 的圖象經(jīng)過第二、四象限,則 的取值范圍是 ▲ .
13.如圖,A、B、C為⊙O上三點,∠ACB=25º,則∠BAO的度數(shù)為 ▲ .
14.△ABC中,D是AB的中點,DE⊥AB交AC于點E,若AB=10cm,cosA=0.8,則DE= ▲ .
15.已知二次函數(shù) (m為常數(shù)),當(dāng)m取不同的值時,其圖象構(gòu)成一個“拋物線系”.該拋物線系中所有拋物線的頂點都在一條直線上,那么這條直線的解析式是
▲ .
16.如圖,在鈍角△ABC中,AB=6cm,AC=12cm,動點D從A點出發(fā)到B點止,動點E從C點出發(fā)到A點止.點D運動的速度為1cm/秒,點E運動的速度為2cm/秒.如果兩點同時運動,那么當(dāng)以點A、D、E為頂點的三角形與△ABC相似時,運動的時間是 ▲ 秒.
三、全面答一答(本題有7小題,共66分)
解答應(yīng)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推演步驟.如果覺得有的題目 有點困難,那么把自己能寫出的解答寫出一部分也可以.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2頁,共4頁)
17.(本小題滿分6分 )
已知扇形的圓心角為240º,面積為 πcm2.
(1)求扇形的弧長;
(2)若把此扇形卷成一個圓錐,則這個圓錐的軸截面面積是多少?
18.(本小題滿分8分)
(1)計算: ;
(2)已知 ∶ ∶ =2∶3∶4,求 的值.
19.(本小題滿分8分)
如圖,已知A、B、C、D是⊙O上的四個點,AB=BC,BD交AC于點E,連接CD、AD.
(1)求證:△ABE∽△ABD;
(2)已知BE =3,ED=6,求BC的長.
20.(本小題滿分10分)
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中,一次函數(shù) ( ≠0)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shù) ( ≠0)的圖象相交于A、B兩點.
(1)根據(jù)圖象分別求出反比例函數(shù)和一次函數(shù)的解析式;
(2)根據(jù)圖象寫出:當(dāng)x為何值時,一次函數(shù)值大于反比例函數(shù)值;
(3)在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取點C ,求三角形ABC的面積。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3頁,共4頁)
21.(本小題滿分10分)
如圖,小明同學(xué)正在操場上放風(fēng)箏,風(fēng)箏從A處起飛,幾分鐘后便飛達(dá)C處,此時,在AQ延長線上B處的小強同學(xué),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位置與風(fēng)箏和旗桿PQ的頂點P在同一直線上.
(1)已知旗桿高為10米,若在B處測得旗桿頂點P的仰角為30°,A處測得點P的仰角為45°,求A、B之間的距 離;
(2)此時,在A處背向旗桿又測得風(fēng)箏的仰角為75°,若繩子在空中視為一條線段,求繩子AC長約為多少?(結(jié)果保留根號)
22.(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AB是⊙O的直徑,弦CD⊥AB于點G,E是直線AB上一動點(不與點A、B、G重合),直線DE交⊙O于點F,直線CF交直線AB于點P.設(shè)⊙O的半徑為R.
(1)如圖1,當(dāng)點E在直徑AB上時,試證明:OE•OP=R2.(提示:作直徑FQ交⊙O于Q,并連結(jié)DQ)
(2)當(dāng)點E在AB(或BA)的延長線上時,以如圖2點E的位置為例,請你畫出符合題意的圖形,標(biāo)注上字母,(1)中的結(jié)論是否成立?請說明理由.
23.(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拋物線 與 軸交于A、B兩點,與 軸交于C點,四邊形OBHC為矩形,CH的延長線交拋物線于點D(5,2),連結(jié)BC、AD.
(1)求C點的坐標(biāo)及拋物線的解析式;
(2)將△BCH繞點B按順時針旋轉(zhuǎn)90º后再沿 軸對折得到△BEF(點C與點E對應(yīng)),判斷點E是否落在拋物線上,并說明理由;
(3)設(shè)過點E的直線交AB邊于點P,交CD邊于點Q. 問是否存在點P,使直線PQ分梯形ABCD的面積為1∶3 兩部分?若存在,求出P點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九年級數(shù)學(xué)期末試題卷二(第4頁,共4頁)
卷(二)
解得x1=1,x2=4. ∴A(4,0),B(1,0). …… 5分 ∴OA=4,OB=1.
由矩形性質(zhì)知:CH=OB=1,BH=OC=2,∠BHC=90°,
由旋轉(zhuǎn)、軸對稱性質(zhì)知:EF=1,BF=2,∠EFB=90°, ∴點E 的坐標(biāo)為(3,-1).… 7分
把x=3代入 ,得 , ∴點E在拋物線上. … 8分
(3)存在點P(a,0),延長EF交CD于點G,易求OF=CG=3,PB=a-1.
S梯形BCGF = 5,S梯形ADGF = 3,記S梯形BCQP = S1,S梯形ADQP = S2,
下面分兩種情形: ①當(dāng)S1∶S2 =1∶3時, ,
此時點P在點F(3,0)的左側(cè),則PF = 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