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詩經(jīng)欣賞:卷耳

字號:


    本文是為大家整理的《少兒詩經(jīng)欣賞:卷耳》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作品介紹】
    《卷耳》是《詩經(jīng)》里面《國風(fēng)》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是一篇抒寫懷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處尤其表現(xiàn)在它匠心獨運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上。而且《卷耳》這首詩的語言優(yōu)美自然。詩人能夠熟練地運用當(dāng)時的民謠套語?!毒矶窞槲覈姼栝L河中蔚為壯觀的一支——懷人詩開了一個好頭。其深遠(yuǎn)影響光澤后世。更多《詩經(jīng)》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詩經(jīng)賞析欄目。
     
    【原文、譯文及注釋對照】
    
《詩經(jīng)·周南·卷耳》譯注
 
題解:采摘卷耳的女子,懷念離家親人,設(shè)想他途中種種困頓情況,以寄離思。
原    文 譯    文 注    釋
采采卷耳1,
    不盈頃筐2。
    嗟我懷人3,
    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
    我馬虺隤6。
    我姑酌彼金罍7,
    維以不永懷8。
    陟彼高岡,
    我馬玄黃9。
    我姑酌彼兕觥10,
    維以不永傷11。
    陟彼砠矣12,
    我馬瘏矣13。
    我仆痡矣14,
    云何吁矣15!
采呀采呀采卷耳,
    半天不滿一小筐。
    我啊想念心上人,
    菜筐棄在大路旁。
    攀那高高土石山,
    馬兒足疲神頹喪。
    且先斟滿金壺酒,
    慰我離思與憂傷。
    登上高高山脊梁,
    馬兒腿軟已迷茫。
    且先斟滿大杯酒,
    免我心中長悲傷。
    艱難攀登亂石岡,
    馬兒累壞倒一旁,
    仆人精疲力又竭,
    無奈愁思聚心上!
1.采采:毛傳作采摘解,朱熹《詩集傳》云:"非一采也。"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則認(rèn)為是狀野草"盛多之貌"。卷耳:又名蒼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呈棗核形,上有鉤刺,名"蒼耳子",可做藥用。嫩苗可食。
    2.頃筐:淺而易盈的竹筐。一說斜口筐。
    3.嗟:語助詞,或謂嘆息聲。
    4.寘(zhì至):擱置。周行(hánɡ 杭):環(huán)繞的道路,特指大道。
    5.陟:升;登。彼:指示代名詞。崔嵬(wéi 違):山高不平。
    6.虺隤(huī tuí灰頹):疲極而病。
    7.姑:姑且。罍(léi 雷):器名,青銅制,用以盛酒和水。
    8.永懷:長久思念。
    9.玄黃:馬過勞而視力模糊。
    10.兕?。╯ì ɡōnɡ 四公):一說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說"觥"是青銅做的牛形酒器。
    11.永傷:長久思念。
    12.砠(jū 居):有土的石山,或謂山中險阻之地。
    13.瘏(tú 途):因勞致病,馬疲病不能前行。
    14.痡(pū 撲):因勞致病,人過勞不能走路。
    15.云:語助詞。云何:奈何,奈之何。吁(xū 虛):憂愁。

     
    【F-003】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釋】
    1、采采:采了又采。采者是一個正懷念著遠(yuǎn)人的女子。卷耳:菊科植物,又叫做“蒼耳”或“枲(洗xǐ)耳”,嫩苗可以吃。
    2、頃筐:斜口的筐子,后高前低,簸箕之類。這種筐是容易滿的,卷耳又是不難得的,現(xiàn)在采來采去裝不滿,可見采者心不在焉。
    3、嗟:嘆詞。我:采者自稱。懷:思念。
    4、寘(至zhì):即“置”,擱。彼:指那盛著卷耳的頃筐。周行(航háng):大路。她因為懷人之故本沒心思采卷耳,索性放下頃筐,擱在大路上。
    5、陟(至zhì):登。“陟彼”的“彼”字是指示形容詞,與下文“酌彼”的“彼”字同。崔嵬(維wéi):高處。這一句寫思婦想象行人正登上高山。
    6、虺隤(灰頹huī tuí):又作“瘣(灰huī)頹”,就是腿軟。這是思婦設(shè)想行人在說。自此以下的“我”都是思婦代行人自稱。
    7、姑:且。金罍(雷léi):盛酒之器。
    8、維:發(fā)語詞,無實義。永懷:猶言“長相思”。思婦想象行人用酒寬慰自己,使自己不至于老想家。
    9、玄黃:病。這里指眼花。
    10、兕(似sì):獸名,像牛,青色,有獨角。用兕角做的酒杯叫做兕?。╣ōng)。
    11、永傷:猶“永懷”。
    12、砠(居jū):有土的石山。
    13、瘏(涂tú):與下句痡(葡pú)同義,都訓(xùn)作“病”,就是疲勞力竭。仆:同路仆人。
    14、云:語助詞,無實義。吁(需xū):又作“盱”,憂意?!霸坪斡跻印钡扔谡f“憂如之何!”
     
    【題解及原文】
    這是女子懷念征夫的詩。她在采卷耳的時候想起了遠(yuǎn)行的丈夫,幻想他在上山了,過岡了,馬病了,人疲了,又幻想他在飲酒自寬。第一章寫思婦,二至四章寫征夫。
     
    【余冠英今譯】
    東采西采采卷耳,卷耳不滿斜口筐。一心想我出門人,擱下筐兒大路旁。
    行人上山高又險,“我的馬兒腿發(fā)軟!且把酒壺來斟滿,好讓心兒寬一寬。”
    行人過岡高難爬,“我的馬兒眼發(fā)花!牛角杯兒斟滿它,喝一杯兒莫想家?!?BR>    行人上山石頭峭,“我的馬兒晃搖搖,我的伙計快累倒,這份兒憂愁怎得了!”
     
    【白話翻譯】
    采呀采呀卷耳菜,采來采去不滿筐。懷念我的心上人,竹筐擱在大路旁。
    我騎馬兒上高山,馬兒疲憊力用光。唯有暫飲杯中酒,使我暫時忘家鄉(xiāng)。
    我騎馬兒上高岡,馬兒疲憊眼發(fā)黃。唯有暫飲杯中酒,使我暫時不心傷。
    我騎馬兒上石嶺,馬兒疲憊體已傷。仆從生病難跟隨,此情此景好凄涼!
    更多《詩經(jīng)》欣賞文章敬請關(guān)注“習(xí)古堂國學(xué)網(wǎng)”的詩經(jīng)賞析欄目。
    【講解】
    《卷耳》是一篇抒寫懷人情感的名作。其佳妙處尤其表現(xiàn)在它匠心獨運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上。舊說如“后妃懷文王”、“文王懷賢”、“妻子懷念征夫”、“征夫懷念妻子”諸說,都把詩中的懷人情感解釋為單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兒和我國的《詩經(jīng)》專家孫作云還提出過《卷耳》是由兩首殘簡的詩合為一詩的看法。這些看法反映出對《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認(rèn)識不足的缺陷。
    《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婦女的口吻來寫的;后三章則是以思家念歸的備受旅途辛勞的男子的口吻來寫的。猶如一場表演著的戲劇,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內(nèi)心獨白在同一場景同一時段中展開。詩人堅決地隱去了“女曰”、“士曰”一類的提示詞,讓戲劇沖突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讓男女主人公“思懷”的內(nèi)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女子的獨白呼喚著遠(yuǎn)行的男子,“不盈頃筐”的卷耳被棄在“周行”——通向遠(yuǎn)方的大路的一旁。順著女子的呼喚,備受辛苦的男子滿懷愁思地出現(xiàn);對應(yīng)著“周行”,他正行進在崔嵬的山間。一、二兩章的句式結(jié)構(gòu)也因此呈現(xiàn)著明顯的對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對第二章的復(fù)沓,帶有變化的復(fù)沓是《詩經(jīng)》中最常見的章法結(jié)構(gòu)特征,這種復(fù)沓可以想象為是一種合唱或重唱,它強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開拓補充了意境,穩(wěn)定地再現(xiàn)了音樂的主題旋律。第四章從內(nèi)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與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這類《詩經(jīng)》中經(jīng)常用的手法稱為單行章斷,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漢廣》、《汝墳》等詩中都有此類手法。這類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遺存,可以想像這是幕后回蕩的男聲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詩篇的氣氛,增強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語言是優(yōu)美自然的。詩人能夠熟練地運用當(dāng)時的民謠套語?!吨芤住w妹三·上六》:“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薄芭锌穑瑹o實”正與《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對應(yīng)。把民謠用作套語,像一個套子一樣放在詩章句首,為詩奠定韻腳、句式的基礎(chǔ)和情感思緒的習(xí)慣性暗示,這是《詩經(jīng)》的起興手法的一例。詩人善于用實境描畫來襯托情感。旅途的艱難是通過對山的險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來的:詩人用了“崔嵬”、“高岡”、“砠”等詞語。而旅途的痛苦則是通過對馬的神情的刻畫間接表現(xiàn)出來的:詩人用了“虺隤”、“玄黃”、“瘏矣”等詞語。而描摹山、刻畫馬都意在襯托出行者懷人思?xì)w的惆悵?!拔夜米帽私鹄湣?、“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澆愁,便是正面對這種悲愁的心態(tài)提示。全詩的最后是以一種已類化的自問自答體收場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對前兩章“不永懷”、“不永傷”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對全詩進行的總結(jié),點名“愁”的主題,堪稱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