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課文夢溪筆談二則創(chuàng)新教案

字號:

這篇關于初一語文課文夢溪筆談二則創(chuàng)新教案,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課文的背景,了解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
    2.掌握課文中重點字的字音,如:“蝎”、“喙”、“鉗”、“穰”、“傍”等;
    3.掌握課文中文言實詞詞義,如:“歲”、“穰”等;
    4.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本文的用法,如:“之”、“具”、“以”等。
    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理解文中“歲”、“穰”等實詞及語句的意思。
    難點:常見文言虛詞“之”、“以”等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討論
    教學步驟:
    一、 導入教學
    當我們打開那標志“中國科技的里程碑”的《夢溪筆談》時,仿佛打開了巨大的百寶箱,里面裝滿了世上的珍寶,光彩奪目,燦爛輝煌。其中有兩顆無比美麗的珍珠,分外引人注目。這顆迷人的珍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夢溪筆談》二則。
    二、簡介《夢溪筆談》及作者沈括。
    作者沈括,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博學多聞,于天文、地理、醫(yī)藥、音樂等方面都有研究。晚年居住在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筑夢溪園,舉平生見聞,撰寫《夢溪筆談》。此書共三十卷,內容涉及天文、數(shù)學、物理、地理、醫(yī)藥、文學等。其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如活字印刷術等。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找出在音、形上有疑難的字詞。
    狗蝎(xiē)喙(huì)鉗(qián)穰(ráng)傍(páng)
    2.聽錄音或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朗讀的停頓和重音。
    3.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停頓、重音)
    4.小組進行學習,借助工具書及注釋,對課文進行翻譯,弄明課文的意思,并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師巡視、點撥、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