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整理的美國留學生活:美國25所最“聰明”的大學,供大家學習參考!
在一份有趣的學校排行榜發(fā)布六個月后,直到最近它才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份榜單挑選出了美國“最聰明的大學”。
這并不是一個標準的院校排名。丹尼爾·斯滕伯格博士(Dr. Daniel A. Sternberg)以及他在大腦素質訓練公司Lumosity(你可能已經見過他們的廣告)的“數據科學家”同事們都認為,傳統(tǒng)的對院校進行排名的方法過多地依賴了標準化考試成績以及非認知性的衡量標準,例如師生比例以及校友捐款率等。
相反的,年輕的斯滕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根據“自愿報名學生的郵箱”或者與學生“IP地址”相關的網絡域名,采集了來自411所高等院校的6萬名學生在其“認知訓練游戲”中的得分。這些游戲衡量了“Lumosity公司關于評測大腦智力的五方面能力:敏捷度、注意力、靈活性、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令我感到震驚但也欣喜的是,我的本科母校西北大學排名第4,超過了許多學術牛校例如耶魯大學(排名第5)、賓夕法尼亞大學(排名第12)以及芝加哥大學(排名第16)。長久以來備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提供的院校排行榜推崇和青睞的普林斯頓大學只排在第39名。
其他出乎意料的排名包括了羅斯霍曼理工學院(排名第9)、波特蘭大學(排名第13)、我的本科保底校麥卡利斯特學院(排名第13),還有哥倫比亞大學(排名第61)。而哥大的新聞學院曾拒絕了我四次研究生申請,實在是令我望而生畏。
被政治正確的《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奉為大學的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排在了第66名。而該雜志的制榜方法曾被本人嚴厲抨擊過。
在美國大學男籃聯賽(NCAA)2013賽季闖入四強的學校,在該排名中的名次分別是: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排名第59)、衛(wèi)奇塔州立大學(排名第139)、雪城大學(排名第141)以及路易斯維爾大學(排名為289)。
根據Lumosity公司的研究,擁有最聰穎學生的學術機構是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1)、哈佛大學(排名第2)和斯坦福大學(排名第3)。而排行榜中學生表現最差的院校是肯恩大學(排名第409)、加州州立大學圣貝納迪諾分校(排名第410)以及密歇根所有的貝克學院(排名倒數第1)。
在你抨擊斯滕伯格的研究之前,請牢記他和他的團隊力求控制性別、年齡以及人口特征這些變量。例如,他們只采納年齡在17至25歲的參與者的得分,以此作為現在的本科生人口的大致代表群體。
我對于Lumosity公司提供的排行榜的困惑在于,他們傾向于挑選那些更常玩電子游戲或者瀏覽像Lumosity網站的學生。就連斯滕伯格也承認,以郵箱地址來挑選樣本可能存在采樣人群并非本科生的問題,他們有可能是教職工或者是研究生。另外,這上榜的411所學校,每所學校只需要有50名學生提供“全面的成績和人口數據”。這并不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樣本。
最后,這份排行榜的準確度還有賴于其使用的游戲能否很好地作為測試認知能力的工具。同時關于這個排行榜還有許多其他爭議,尤其是那些在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是否是靠熟練度或是耍了某些花招,而非憑借天生優(yōu)秀的認知能力。
然而,一個僅以學生的認知能力作為標準評出的排行榜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它完全沒有考慮其他一些會對你決定是否到一所學校就讀產生重要影響的“次級因素”,例如多樣性,熱鬧度、財務承受度等。可這些因素卻無法告訴你,在寶貴的四年大學時光中,將與你一同度過的同學有著怎樣的智力水平。
以下依次為全美排名前25的學校: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
羅斯霍曼理工學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威廉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波特蘭大學(University of Portland)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馬卡萊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
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
拉法耶特學院(Lafayette College)
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
在一份有趣的學校排行榜發(fā)布六個月后,直到最近它才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份榜單挑選出了美國“最聰明的大學”。
這并不是一個標準的院校排名。丹尼爾·斯滕伯格博士(Dr. Daniel A. Sternberg)以及他在大腦素質訓練公司Lumosity(你可能已經見過他們的廣告)的“數據科學家”同事們都認為,傳統(tǒng)的對院校進行排名的方法過多地依賴了標準化考試成績以及非認知性的衡量標準,例如師生比例以及校友捐款率等。
相反的,年輕的斯滕伯格博士和他的同事們,根據“自愿報名學生的郵箱”或者與學生“IP地址”相關的網絡域名,采集了來自411所高等院校的6萬名學生在其“認知訓練游戲”中的得分。這些游戲衡量了“Lumosity公司關于評測大腦智力的五方面能力:敏捷度、注意力、靈活性、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令我感到震驚但也欣喜的是,我的本科母校西北大學排名第4,超過了許多學術牛校例如耶魯大學(排名第5)、賓夕法尼亞大學(排名第12)以及芝加哥大學(排名第16)。長久以來備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News)提供的院校排行榜推崇和青睞的普林斯頓大學只排在第39名。
其他出乎意料的排名包括了羅斯霍曼理工學院(排名第9)、波特蘭大學(排名第13)、我的本科保底校麥卡利斯特學院(排名第13),還有哥倫比亞大學(排名第61)。而哥大的新聞學院曾拒絕了我四次研究生申請,實在是令我望而生畏。
被政治正確的《華盛頓月刊》(Washington Monthly)奉為大學的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排在了第66名。而該雜志的制榜方法曾被本人嚴厲抨擊過。
在美國大學男籃聯賽(NCAA)2013賽季闖入四強的學校,在該排名中的名次分別是: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排名第59)、衛(wèi)奇塔州立大學(排名第139)、雪城大學(排名第141)以及路易斯維爾大學(排名為289)。
根據Lumosity公司的研究,擁有最聰穎學生的學術機構是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1)、哈佛大學(排名第2)和斯坦福大學(排名第3)。而排行榜中學生表現最差的院校是肯恩大學(排名第409)、加州州立大學圣貝納迪諾分校(排名第410)以及密歇根所有的貝克學院(排名倒數第1)。
在你抨擊斯滕伯格的研究之前,請牢記他和他的團隊力求控制性別、年齡以及人口特征這些變量。例如,他們只采納年齡在17至25歲的參與者的得分,以此作為現在的本科生人口的大致代表群體。
我對于Lumosity公司提供的排行榜的困惑在于,他們傾向于挑選那些更常玩電子游戲或者瀏覽像Lumosity網站的學生。就連斯滕伯格也承認,以郵箱地址來挑選樣本可能存在采樣人群并非本科生的問題,他們有可能是教職工或者是研究生。另外,這上榜的411所學校,每所學校只需要有50名學生提供“全面的成績和人口數據”。這并不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樣本。
最后,這份排行榜的準確度還有賴于其使用的游戲能否很好地作為測試認知能力的工具。同時關于這個排行榜還有許多其他爭議,尤其是那些在測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是否是靠熟練度或是耍了某些花招,而非憑借天生優(yōu)秀的認知能力。
然而,一個僅以學生的認知能力作為標準評出的排行榜確實讓人耳目一新。它完全沒有考慮其他一些會對你決定是否到一所學校就讀產生重要影響的“次級因素”,例如多樣性,熱鬧度、財務承受度等。可這些因素卻無法告訴你,在寶貴的四年大學時光中,將與你一同度過的同學有著怎樣的智力水平。
以下依次為全美排名前25的學校: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威爾斯利學院(Wellesley College)
羅斯霍曼理工學院(Rose-Hulm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
威廉瑪麗學院(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波特蘭大學(University of Portland)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范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
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馬卡萊斯特學院(Macalester College)
伍斯特理工學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
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
拉法耶特學院(Lafayette College)
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