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二年級數(shù)學題上冊思維訓練題(含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填空
從62、27、54、73、38、28、46中選出合適的數(shù)填空。
()+()=()+()=()+()
小明給小軍18元錢后,兩人身上的錢一樣多,那么小明比小軍多()元。
同學們做操,從排頭數(shù),小軍在第28個,從排尾數(shù),小軍在第27個,這隊同學共有()個。
()里能填幾?
()-9﹤80 80-()﹤20+25
30+()﹤40 26厘米+()厘米﹤1米
()米-80米﹤16米 1米-()厘米﹥12厘米
把10分成()和(),這兩個數(shù)的積。
小明家住5樓,小明每上一層樓要1分鐘,從1樓到5樓回家共需()分鐘。
小麗得了6朵花,小華得的花比小麗得的多3倍,小華得了()朵花。
把一根長15米的鋼管平均鋸成3段,每段長()米,需要鋸()次。
二年級有三個班,如果從二1班調(diào)1個同學到二2 班,兩班人數(shù)就相等,如果從二2班調(diào)1 個同學到二3班,二3 班就比二2班多2人。二1班和二3班比,()班人多,多()人。
二、巧算(用簡便方法計算)
1. 400-29+362-71+38 2. 399+299+599+199
應(yīng)用題
二年級2班共有學生43人,比二1班少2人,二3班比二1班多4人,三個班一共有學生多少人?
一筐蘋果連筐重30千克,賣出一半蘋果后,連筐還重18千克,筐重多少千克?原來蘋果重多少千克?
三人量體重,甲乙共重52千克,甲丙共重46千克,乙丙共重48千克,三人各重多少千克?
黑貓釣到15條魚,白貓釣到5條魚,花貓釣到7條魚,黑貓要給白貓和花貓各多少條魚,三只貓的魚才同樣多?
附答案
一﹑填空。
1.(62)+(38)=(54)+(46)=(27)+(73);
2.36;
3.54;
4.88, 36, 9 , 73 , 95 , 87;
5.5, 5;
6.4;
7.24;
8.5, 4;
9.1, 2;
二﹑巧算。
1.=400+(362+38)-(29+71)
=400+400-100
=700
2.=(400-1)+(300-1)+(600-1)+(200-1)
=400+300+600+200-4
=1496
三﹑應(yīng)用題
1.43+2=45(人) 45+4=49(人) 43+45+49=137(人)
2.30-18=12(千克) 18-12=6(千克) 30-6=24(千克)
3.52+46=98(千克) 98-48=50(千克) 50÷2=25(千克)(甲)
52-25=27(千克)(乙) 46-25=21(千克)(丙)
4.15+5+7=27(條) 27÷3=9(條) 9-5=4(條)9-7=2(條)
一、填空
從62、27、54、73、38、28、46中選出合適的數(shù)填空。
()+()=()+()=()+()
小明給小軍18元錢后,兩人身上的錢一樣多,那么小明比小軍多()元。
同學們做操,從排頭數(shù),小軍在第28個,從排尾數(shù),小軍在第27個,這隊同學共有()個。
()里能填幾?
()-9﹤80 80-()﹤20+25
30+()﹤40 26厘米+()厘米﹤1米
()米-80米﹤16米 1米-()厘米﹥12厘米
把10分成()和(),這兩個數(shù)的積。
小明家住5樓,小明每上一層樓要1分鐘,從1樓到5樓回家共需()分鐘。
小麗得了6朵花,小華得的花比小麗得的多3倍,小華得了()朵花。
把一根長15米的鋼管平均鋸成3段,每段長()米,需要鋸()次。
二年級有三個班,如果從二1班調(diào)1個同學到二2 班,兩班人數(shù)就相等,如果從二2班調(diào)1 個同學到二3班,二3 班就比二2班多2人。二1班和二3班比,()班人多,多()人。
二、巧算(用簡便方法計算)
1. 400-29+362-71+38 2. 399+299+599+199
應(yīng)用題
二年級2班共有學生43人,比二1班少2人,二3班比二1班多4人,三個班一共有學生多少人?
一筐蘋果連筐重30千克,賣出一半蘋果后,連筐還重18千克,筐重多少千克?原來蘋果重多少千克?
三人量體重,甲乙共重52千克,甲丙共重46千克,乙丙共重48千克,三人各重多少千克?
黑貓釣到15條魚,白貓釣到5條魚,花貓釣到7條魚,黑貓要給白貓和花貓各多少條魚,三只貓的魚才同樣多?
附答案
一﹑填空。
1.(62)+(38)=(54)+(46)=(27)+(73);
2.36;
3.54;
4.88, 36, 9 , 73 , 95 , 87;
5.5, 5;
6.4;
7.24;
8.5, 4;
9.1, 2;
二﹑巧算。
1.=400+(362+38)-(29+71)
=400+400-100
=700
2.=(400-1)+(300-1)+(600-1)+(200-1)
=400+300+600+200-4
=1496
三﹑應(yīng)用題
1.43+2=45(人) 45+4=49(人) 43+45+49=137(人)
2.30-18=12(千克) 18-12=6(千克) 30-6=24(千克)
3.52+46=98(千克) 98-48=50(千克) 50÷2=25(千克)(甲)
52-25=27(千克)(乙) 46-25=21(千克)(丙)
4.15+5+7=27(條) 27÷3=9(條) 9-5=4(條)9-7=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