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考前押題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某企業(yè)2008 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為2400 萬元,可持續(xù)增長率為10%。該企業(yè)2009 年的
銷售增長率等于2008 年的可持續(xù)增長率,其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若2009 年
的凈利潤為600 萬元,則其股利支付率是( )。
A.30%
B.40%
C.50%
D.60%
2、某企業(yè)上年銷售收入為1000 萬元,若預計下一年通貨膨脹率為5%,銷售量減少10%,
所確定的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的百分比為25%,則最多可以用于增發(fā)股利的資金為( )
萬元。
A.13.75
B.37.5
C.25
D.25.75
3、某股票收益率的標準差為0.8,其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6,市場組合
收益率的標準差為0.4。則該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和該股票的β 系
數分別為( )。
A.0.192 和1.2
B.0.192 和2.1
C.0.32 和1.2
D.0.32 和2.1
4、下列關于投資組合理論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當增加投資組合中資產的種類時,組合風險將不斷降低,而收益率仍然是個別資產收益率
的加權平均值
B.投資組合中的資產多樣化到一定程度后,剩下的風險是系統風險
C.在充分組合的情況下,單個資產的風險對于決策是沒有用的,投資人關注的只是投資組合
的風險
D.在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以后,風險是指投資組合的全部風險
5、下列關于證券組合風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證券組合的風險不僅與組合中每個證券報酬率的標準差有關,而且與各證券報酬率的協方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
差有關
B.對于一個含有兩種證券的組合而言,機會集曲線描述了不同投資比例組合的風險和報酬之
間的權衡關系
C.風險分散化效應一定會產生比最低風險證券標準差還低的最小方差組合
D.如果存在無風險證券,并且能夠按照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資金,則有效邊界是經過無風險
利率并和風險組合機會集相切的直線,即資本市場線;否則,有效邊界指的是風險組合機會
集頂部曲線上從最小方差組合點到預期報酬率的那段曲線
6、甲公司3 年前發(fā)行了期限為5 年的面值為1000 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8%,每年付息
一次,到期一次還本,發(fā)行價格為1080 元,發(fā)行費用為20 元/張,目前市價為980 元,假
設債券稅前成本為k,則正確的表達式為( )。
A.980=80×(P/A,k,2)+1000×(P/F,k,2)
B.1080=80×(P/A,k,5)+1000×(P/F,k,5)
C.1060=80×(P/A,k,5)+1000×(P/F,k,5)
D.960=80×(P/A,k,2)+1000×(P/F,k,2)
7、大多數公司在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采用的權重是( )。
A.按照賬面價值加權計量的資本結構
B.按實際市場價值加權計量的資本結構
C.按目標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
D.按平均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
8、在以價值為基礎的業(yè)績評價中,可以把業(yè)績評價和資本市場聯系在一起的指標是( )。
A.銷售利潤率
B.凈資產收益率
C.經濟增加值
D.加權資本成本
9、在企業(yè)價值評估中,下列表達式不正確的是( )。
A.實體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本年凈負債增加-本年股東權益增加
B.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權本年凈投資
C.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權資本凈增加
D.債務現金流量=稅后利息費用-金融負債增加
10、下列關于項目投資決策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兩個互斥項目的初始投資額不一樣,在權衡時選擇內含報酬率高的項目
B.使用凈現值法評估項目的可行性與使用內含報酬率法的結果是一致的
C.使用獲利指數法進行投資決策可能會計算出多個獲利指數
D.投資回收期主要測定投資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盈利性
11、東方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生產和銷售鋼材,目前準備投資汽車項目。在確定項目系統風
險時,掌握了以下資料:汽車行業(yè)的代表企業(yè)A 上市公司的權益β 值為1.2,資產負債率為
60%,投資汽車項目后,公司將繼續(xù)保持目前40%的資產負債率。A 上市公司的所得稅稅
率為20%,東方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則本項目不含財務風險的β 值是( )。
A.1.31
B.1.26
C.0.55
D.0.82
12、下列關于債券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當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溢價發(fā)行債券
B.提前償還所支付的價格通常要高于債券的面值,并隨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下降
C.當預測利率下降時,可以提前贖回債券
D.用發(fā)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屬于提前償還常用的辦法
13、下列關于成本計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逐步結轉分步法不利于各步驟在產品的實物管理和成本管理
B.當企業(yè)經常對外銷售半成品時,應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
C.采用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時,無須進行成本還原
D.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時,無須將產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14、下列情況中,需要對基本標準成本進行修訂的是( )。
A.重要的原材料價格發(fā)生重大變化
B.工作方法改變引起的效率變化
C.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的變化
D.市場供求變化導致的售價變化
15、已知A 公司在預算期間,銷售當季度收回貨款60%,下季度收回貨款30%,下下季度
收回貨款10%,預算年度期初應收賬款金額為28 萬元,其中包括上年第三季度銷售的應收
賬款4 萬元,第四季度銷售的應收賬款24 萬元,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60 萬元
B.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40 萬元
C.題中的上年第三季度銷售的應收賬款4 萬元在預計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
D.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應收賬款為24 萬元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金融資產和金融市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長期資金的融通,貨幣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
性
B.金融資產是以信用為基礎的所有權的憑證,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4
C.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購買力價值不變
性的特點
D.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2、經營者對股東目標的背離表現在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兩個方面,下列屬于逆向選擇的有
( )。
A.不愿為提高股價而冒險
B.裝修豪華的辦公室
C.借口工作需要亂花股東的錢
D.蓄意壓低股票價格,以自己的名義借款買回
3、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下列變動中有助于提高杠桿貢獻率的有( )。
A.提高凈經營資產凈利率
B.降低負債的稅后利息率
C.減少凈負債的金額
D.減少經營資產周轉次數
4、下列關于長期償債能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
B.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兩種常用的財務杠桿計量
C.利息保障倍數比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更可靠
D.經營租賃可能影響長期償債能力
5、假設甲、乙證券收益的相關系數接近于零,甲證券的預期報酬率為6%(標準差為10%),
乙證券的預期報酬率為8%(標準差為15%),則由甲、乙證券構成的投資組合( )。
A.最低的預期報酬率為6%
B.的預期報酬率為8%
C.的標準差為15%
D.最低的標準差為10%
6、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下列事項中,會導致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價值下降的有( )。
A.加快付息頻率
B.延長到期時間
C.提高票面利率
D.等風險債券的市場利率上升
7、下列有關債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折現率高于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價值高于面值
B.對于溢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來說,發(fā)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5
后又逐漸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式下降,債券價值可能低于面值
C.如果市場利率不變,按年付息,那么隨著時間向到期日靠近,溢價發(fā)行債券的價值會逐漸
下降
D.對于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其價值漸漸接近本利和
8、應用市盈率模型評估企業(yè)的股權價值,在確定可比企業(y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收益增長率
B.銷售凈利率
C.未來風險
D.股利支付率
9、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列事項中,會導致歐式看漲期權價值增加的有( )。
A.期權執(zhí)行價格提高
B.期權到期期限延長
C.股票價格的波動率增加
D.無風險利率提高
10、下列關于MM 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不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高低與資本結構無關,僅取決于
企業(yè)經營風險的大小
B.在不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有負債企業(yè)的權益成本隨負債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C.在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高低與資本結構有關,隨負債比例
的增加而增加
D.一個有負債企業(yè)在有企業(yè)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資本成本要比無企業(yè)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
資本成本高
11、下列關于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購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發(fā)放股票股利會導致股價下降,因此股票股利會使股票總市場價值下降
B.如果發(fā)放股票股利后股票的市盈率增加,則原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增加
C.發(fā)放股票股利和進行股票分割對企業(yè)的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影響是相同的
D.股票回購本質上是現金股利的一種替代選擇,但是兩者帶給股東的凈財富效應不同
12、下列關于普通股發(fā)行定價方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市盈率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收益和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確定普通股發(fā)行價格
B.凈資產倍率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和市場所能接受的溢價倍數確定普通股發(fā)
行價格
C.現金流量折現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和市場公允的折現率確定普通股發(fā)
行價格
D.現金流量折現法適用于前期投資大、初期回報不高、上市時利潤偏低企業(yè)的普通股發(fā)行定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6
價
13、某公司目前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公司計劃發(fā)行10 年期限的附認股權債券進行籌資。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認股權證是一種看漲期權,可以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對認股權證進行定價
B.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的主要目的是當認股權證執(zhí)行時,可以以高于債券發(fā)行日股價的執(zhí)
行價格給公司帶來新的權益資本
C.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的缺點是當認股權證執(zhí)行時,會稀釋股價和每股收益
D.為了使附認股權債券順利發(fā)行,其內含報酬率應當介于債務市場利率和稅前普通股成本之
間
14、E 公司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單價為8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0 元。為了擴大銷售量、
縮短平均收現期,公司擬推出“5/10、2/20、n/30”的現金折扣政策。采用該政策后,預計銷
售額可達到3312000 元,40%的顧客會在10 天內付款,30%的顧客會在20 天內付款,20
%的顧客會在30 天內付款,另外10%的顧客平均在信用期滿后20 天付款,逾期應收賬款
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賬款5%的收賬費用。假設等風險投資的最低報酬率為12%,一年
按360 天計算。則下列關于改變信用政策后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收賬費用為16560 元
B.平均收賬天數為21 天
C.應收賬款應計利息為17388 元
D.現金折扣成本為86112 元
15、下列關于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全部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B.標準成本計算制度計算出的是產品的標準成本,無法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體系
C.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只將生產制造過程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D.變動成本計算制度無法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
三、計算題
1、東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產品生產過程劃分為兩個步驟,相應設置兩
個車間。第一車間為第二車間提供半成品,經第二車間加工最終形成產成品。甲、乙兩種產
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8 月份甲產品直接領用了5000 元,乙產
品直接領用了6000 元)。所耗輔助材料直接計入制造費用。
東方公司采用綜合結轉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實際發(fā)生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是:材料費用按定額材料費用比例分配;生產工人薪酬、制造費用(含分配轉入的輔助生產
成本)按實際生產工時分配。月末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額成本法。
東方公司8 月份有關成本計算資料如下:
(1)甲、乙兩種產品8 月份投入定額材料(單位:元)
![]()
(3)企業(yè)有鍋爐和供電兩個輔助生產車間,8 月份這兩個車間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歸集的
費用分別是:供電車間88500 元,鍋爐車間19900 元,供電車間為生產車間和企業(yè)管理部
門提供360000 度電,其中,第一車間220000 度,第二車間130000 度,管理部門4000
度,鍋爐車間6000 度;鍋爐車間為生產車間和企業(yè)管理部門提供40000 噸熱力蒸汽,其中,
第一車間2000 噸,第二車間1000 噸,管理部門800 噸,供電車間200 噸。
要求:
(1)將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8 月份實際發(fā)生的材料費用、生產工人薪酬和制造費用(不含
分配轉入的輔助生產成本)在甲、乙兩種產品之間分配。
(2)按照交互分配法計算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率保留小數
點后四位);
(3)將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8 月份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在甲、乙兩種產品之間分配。
(4)填寫下表(分配轉入各車間的輔助生產成本計入制造費用)。
![]()
(5)按照第一車間本月生產的半成品的成本構成進行成本還原,計算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
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數額。(還原分配率的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
后四位)
![]()
2、東方公司2010 年的所得稅稅率為25%,銷售收入為6000 萬元,稅前利潤為580 萬元,
金融資產收益為1.5 萬元,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為20 萬元,平均所得稅稅率為20%,
現金流量表中的凈現金流量為60 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280 萬元。2010 年年末的負
債總額為4800 萬元(其中60%是長期負債,70%是金融負債),股東權益為2400 萬元,
金融資產占資產總額的20%。
當前的無風險利率為5%,東方公司打算估算其稅后債務成本,但是沒有上市的長期債券,
也找不到合適的可比公司,并且沒有信用評級資料。只是搜集了以下一些資料:
【資料1】根據同行業(yè)的財務比率的平均值編制的信用級別與關鍵財務比率對照表(部分)
如下:
![]()
要求:
(1)計算東方公司2010 年的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量債務比、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
經營凈利率、長期負債/總資產、資產負債率;
(2)估算東方公司的稅后債務成本。
3、中恒公司打算添置一條生產線,使用壽命為10 年,由于對相關的稅法規(guī)定不熟,現在
正在為兩個方案討論不休:
方案一:自行購置,預計購置成本為2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5 年,法定殘值率
為購置成本的10%。預計該資產10 年后的變現價值為70 萬元。
方案二:以租賃方式取得,租賃公司要求每年末支付租金26 萬元,租期為10 年,租賃期
內不得退租,租賃期滿設備所有權不轉讓。
中恒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稅前借款(有擔保)利率為8%,項目要求的必要報
酬率為10%。
要求:
(1)根據稅法規(guī)定,判別租賃的稅務性質;
(2)計算中恒公司購置方案每年折舊抵稅額;
(3)計算中恒公司購置方案10 年后該資產變現的相關現金凈流入量現值;
(4)用差量現金流量法計算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為中恒公司作出正確的選
擇;
(5)計算中恒公司可以接受的稅前租金。
已知:(P/A,8%,10)=6.7101,(P/A,6%,10)=7.3601,(P/F,10%,10)=
0.3855
4、甲公司年初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0000 萬元,其中,債務資本為2000 萬元(全
部是按面值發(fā)行的債券,票面利率為8%);普通股股本為2000 萬元(每股面值2 元);
資本公積為4000 萬元;留存收益2000 萬元。今年該公司為擴大生產規(guī)模,需要再向外部
籌集5000 萬元資金,有以下三個籌資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一:全部通過增發(fā)普通股籌集,預計每股發(fā)行價格為10 元;
方案二:全部通過增發(fā)債券籌集,按面值發(fā)行,票面利率為10%;
方案三:全部通過發(fā)行優(yōu)先股籌集,每年支付140 萬元的優(yōu)先股股利。
預計今年可實現息稅前利潤1500 萬元,固定經營成本1000 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為30%。
要求回答下列互不相關的問題:
(1)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籌資后的每股收益;
(2)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確定籌資方案;
(3)如果債券發(fā)行日為今年1 月1 日,面值為1000 元,期限為3 年,每半年付息一次,
計算債券在今年4 月1 日的價值;
(4)如果甲公司股票收益率與股票指數收益率的協方差為10%,股票指數的標準差為40%,
國庫券的收益率為4%,平均風險股票要求的收益率為12%,計算甲公司股票的資本成本;
(5)如果甲公司打算按照目前的股數發(fā)放10%的股票股利,然后按照新的股數發(fā)放現金股
利,計劃使每股凈資產達到7 元,計算每股股利的數額。
5、A 公司上年銷售收入5000 萬元,凈利400 萬元,支付股利200 萬元。上年年末有關資
產負債表資料如下:
根據過去經驗,需要保留的金融資產最低為2840 萬元,以備各種意外支付。
要求:
(1)假設經營資產中有80%與銷售收入同比例變動,經營負債中有60%與銷售收入同比
例變動,回答下列互不相關的問題:
①若A 公司既不發(fā)行新股也不舉借新債,銷售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變,計算今年可實現
的銷售額;
②若今年預計銷售額為5500 萬元,銷售凈利率變?yōu)?%,股利支付率為80%,同時需要增
加100 萬元的長期投資,其外部融資額為多少?
③若今年預計銷售額為6000 萬元,但A 公司經預測,今年可以獲得外部融資額504 萬元,
在銷售凈利率不變的情況下,A 公司今年可以支付多少股利?
④若今年A 公司銷售量增長可達到25%,據預測產品銷售價格將下降8%,但銷售凈利率
提高到10%,并發(fā)行新股籌資100 萬元,如果計劃股利支付率為70%,其新增外部負債為
多少?
(2)假設預計今年資產總量為12000 萬元,負債的自發(fā)增長為800 萬元,可以獲得外部融
資額800 萬元,銷售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變,計算今年可實現的銷售額。
四、綜合題
1、西達公司是一家民營醫(yī)藥企業(yè),專門從事藥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自主研發(fā)并申
請發(fā)明專利的抗癌新藥自上市后銷量快速增長,目前生產已達到滿負荷狀態(tài)。西達公司正在
研究是否擴充抗癌新藥的生產能力,有關資料如下:
抗癌新藥目前的生產能力為400 萬支/年。西達公司經過市場分析認為,抗癌新藥具有廣闊
的市場空間,擬將其生產能力提高到1200 萬支/年。由于公司目前沒有可用的廠房和土地用
來增加新的生產線,只能拆除當前生產線,新建一條生產能力為1200 萬支/年的生產線。
當前的抗癌新藥生產線于2009 年年初投產使用,現已使用2 年半,目前的變現價值為1127
萬元,生產線的原值為18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0 年,殘值率為5%,按照直線
法計提折舊。公司建造該條生產線時計劃使用10 年,項目結束時的變現價值預計為115 萬
元。
新建生產線的預計支出為12000 萬元(共計建設兩條生產線,間隔四年,第一條生產的投
資為5000 萬元,第二條生產線的投資為70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0 年,殘
值率為5%,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兩條新生產線均計劃使用7 年,第一條新生產線結束時
的變現價值預計為1200 萬元。
抗癌新藥目前的年銷售量為400 萬支,銷售價格為每支1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每支6 元,
每年的固定付現成本為100 萬元。第一條新生產線擴建完成后,每年可以比擴建前增加銷
量200 萬支。由于產品質量穩(wěn)定、市場需求巨大,擴產不會對產品的銷售價格、單位變動
成本產生影響。擴產后,每年的固定付現成本將增加到220 萬元。
第一條新生產線擴建需用半年時間,停產期間預計減少200 萬支抗癌新藥的生產和銷售,
固定付現成本照常發(fā)生。
生產抗癌新藥需要的營運資本隨銷售額的變化而變化,預計為銷售額的10%。
第一期擴建項目預計能在2011 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為簡化計算,假設擴建項目的初始
現金流量均發(fā)生在2011 年年末(零時點),營業(yè)現金流量均發(fā)生在以后各年年末,墊支的
營運資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項目結束時全部收回。
西達公司目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公司擬采用目前的資本結構為擴建項目籌資。
西達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說明公司能否使用當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擴建項目的折現率?
(2)計算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初始現金流量(零時點的增量現金凈流量)、第1 年至第7 年
的增量現金凈流量、擴建項目的凈現值,判斷第一期擴建項目是否可行并說明原因。
(3)假設第二條生產線的使用年限也是7 年,每年的稅后現金凈流量均為1500 萬元,無
風險報酬率為5%,項目現金流量的方差為4%。判斷是否應該上第二條生產線。如果應該
上第二條生產線,采用B-S 模型計算考慮期權之后的第一期項目的凈現值,并判斷投資第
一期項目是否是有利的。
已知:(P/F,10%,7)=0.5132,(P/A,10%,6)=4.3553,(P/A,10%,7)=4.8684
(P/F,10%,4)=0.6830,(P/F,5%,4)=0.8227
N(0.15)=0.5596,N(0.16)=0.5636,N(0.55)=0.7088,N(0.56)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本題2009 年實現了可持續(xù)增長,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可持
續(xù)增長率=10%,所有者權益增加=2400×10%=240(萬元)=2009 年收益留存,所以,
2009 的收益留存率=240/600×100%=40%,股利支付率=1-40%=60%?!驹擃}針對“可
持續(xù)增長率”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1】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銷售額名義增長率=(1+5%)×(1-10%)-1=-5.5%,銷售增長額=
1000×(-5.5%)=-55(萬元),外部融資額=銷售增長額×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
55)×25%=-13.75(萬元),由此可知,可以用于增加股利或進行短期投資的資金為13.75
萬元,如果不進行短期投資,則13.75 萬元都可以用來增加股利,因此,可以用來增加股利
的資金值為13.75 萬元。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3】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該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0.6×0.8×0.4=0.192,該
股票的β 系數=0.6×(0.8/0.4)=1.2。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5】
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以后,風險是指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既不是指單個資
產的風險,也不是指投資組合的全部風險。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6】
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C 的正確說法應是:風險分散化效應有時會產生比最低風險證券標準
差還低的最小方差組合。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7】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對于已經發(fā)行的債券,計算稅前資本成本時可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即稅前
資本成本=使得未來的利息支出現值和本金支出現值之和等于債券目前市價的折現率,該題
中債券還有兩年到期,所以,答案為A。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9】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公司未來融資的加權平均成本。計算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
本成本時有三種加權方案可供選擇,即賬面價值加權、實際市場價值加權和目標資本結構加
權。由于賬面結構反映的是歷史的結構,不一定符合未來的狀態(tài),所以,按照賬面價值加權
的計算結果可能會歪曲資本成本,不會被大多數公司采用。由于市場價值不斷變動,負債和
權益的比例也隨之變動,因此,按照實際市場價值加權計算出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數額也是
轉瞬即逝的,不會被大多數公司采用。目標資本結構加權,是指根據按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
資本結構衡量每種資本要素的比例。這種方法選用平均市場價格,可以回避證券市場價格變
動頻繁的不便;可以適用于企業(yè)籌措新資金,而不像賬面價值和實際市場價值那樣只反映過
去和現在的資本結構。調查表明,目前大多數公司在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采用按平均市
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作為權重。
【該題針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0】
8、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以價值為基礎的業(yè)績評價中,核心指標是經濟增加值。計算經濟增加值需
要使用公司資本成本。公司資本成本與資本市場相關,所以經濟增加值可以把業(yè)績評價和資
本市場聯系在一起。
【該題針對“經濟增加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1】
9、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債務現金流量=稅后利息費用-凈負債增加=稅后利息費用-(金融負債增
加-金融資產增加)
【該題針對“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3】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互斥方案中,如果初始投資額不同,衡量時用絕對數指標判斷對企業(yè)最有利,
可以限度地增加企業(yè)價值,所以在權衡時選擇凈現值大的方案,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
內含報酬率具有“多值性”,計算內含報酬率的時候,可能出現多個值,所以,選項B、C 的
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5】
1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β 資產不含財務風險,在可比公司法下,A 公司的β 資產=項目的β 資產,A 公司
產權比率=60%/(1-60%)=1.5,β 資產=1.2/[1+(1-20%)×1.5]=0.55。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6】
1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滯后償還的轉期形式常用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以新債券兌換舊債券;
二是用發(fā)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因此選項D 的表述不正確。對于選項B 的表
述可以這樣理解:對于分期付息的債券而言,提前償還會導致債券持有人無法獲得償還日至
到期日之間的利息,或不能獲得未來利率下降帶來債券價值上升的好處,為了彌補債券持有
人的這個損失,提前償還分期付息債券所支付的價格要高于債券的面值,并隨到期日的臨近
而逐漸下降。
【該題針對“長期負債籌資”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7】
1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采用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時,將各步驟所耗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按照
成本項目分項轉入各該步驟產品成本明細賬的各個成本項目中。由此可知,采用分項結轉法
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確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資料,因此,
不需要進行成本還原。所以選項C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8】
1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基本標準成本是指一經制定,只要生產的基本條件無重大變化,就不予變動
的一種標準成本。所謂生產的基本條件的重大變化是指產品的物理結構變化、重要原材料和
勞動力價格的重要變化、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根本變化等。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及其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2】
1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本季度銷售有1-60%=40%在本季度沒有收回,全部計入下季度初
的應收賬款中。因此,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的40%為24 萬元,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
24÷40%=60(萬元),其中的30%在第一季度收回(即第一季度收回60×30%=18 萬元),
10%在第二季度收回(即第二季度收回60×10%=6 萬元);(2)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
在上年第三季度收回貨款60%,在上年的第四季度收回30%,到預計年度第一季度期初時,
還有10%未收回(數額為4 萬元,因此,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4/10%=40 萬元),在
預計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所以,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應收賬款=18+4=22(萬元)。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3】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選項A 的說法參見教材;金融資產并不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名
義價值不變性的特點,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選項D 的說法參見教材。
【該題針對“財務比率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9】
2、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逆向選擇是指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目標而背離股東的目標。選項B、C、D 均
屬于逆向選擇,選項A 屬于道德風險。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目標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6】
3、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稅后經
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稅后利息率)×凈負債/股東權益。
【該題針對“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7】
4、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雖然長期債務不需要每年還本,但卻需要每年付息,如果利息支付尚且缺乏保障,歸還本金
就很難指望,因此,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即選項A 的說法正確;財務杠
桿表明債務的多少,與償債能力有關,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
式,是兩種常用的財務杠桿計量,即選項B 的說法正確;因為實際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現金,
而不是利潤,所以,利息保障倍數不如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可靠,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當企業(yè)的經營租賃額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融資,這種
長期性融資,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yè)的長期償債能力產生影響,因此,選項D 的
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財務比率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9】
5、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等于單項資產預期報酬率的加權平均數,由此可知,
選項A、B 的說法正確;如果相關系數小于1,則投資組合會產生風險分散化效應,并且相
關系數越小,風險分散化效應越強,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越小,根據教材例題可知,當相
關系數為0.2 時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已經明顯低于單項資產的最低標準差,而本題的相關
系數接近于零,因此,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一定低于單項資產的最低標準差(10%),
所以,選項D 不是答案。由于投資組合不可能增加風險,所以,選項C 正確。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2】
6、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對于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而言,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付息頻率越快(即
付息期越短)價值越低,所以,選項A 的說法正確;對于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而言,債券
價值低于面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到期時間越短,債券價值越接近于面值,即債券
價值越高,所以,選項B 的說法正確;債券價值等于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提高票面利率會
提高債券利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提高債券的價值,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
確;等風險債券的市場利率上升,會導致折現率上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債
券價值下降,所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債券的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7】
7、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折現率高于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的價值低于面值,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
正確;溢價發(fā)行的債券在發(fā)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后又逐漸
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下降,最終等于債券面值。但在溢價發(fā)行的情況下,債券價值不會低
于面值,因為每次割息之后的價值最低,而此時相當于重新發(fā)行債券,由于票面利率高于市
場利率,所以,一定還是溢價發(fā)行,債券價值仍然高于面值,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
對于每間隔一段時間支付一次利息的債券而言,如果市場利率不變,隨著時間向到期日靠近,
債券價值呈現周期性波動,溢價發(fā)行的債券雖然總的趨勢是下降,但并不是逐漸下降,而是
波動性下降。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對于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債券價值=本利
和×復利現值系數,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復利折現期間(指的是距離到期日的期間)越來越
短,復利現值系數逐漸接近1,因此,其價值漸漸接近本利和,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債券的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9】
8、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應用市盈率模型評估企業(yè)的股權價值是基于不變股利增長模型。預測的P/E
=股利支付率/(股權資本成本-不變的股利增長率),如果兩只股票具有相同的股利支付
率和EPS 增長率(即本題中的收益增長率),并且具有同等系統風險(即本題中的未來風
險),它們應該具有相同的市盈率(P/E)。
【該題針對“相對價值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1】
9、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看漲期權的價值=Max(股票市價-執(zhí)行價格,0),由此可知,選項A 不
是答案;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行權,對于歐式期權來說,較長的時間不一定能增加期權價
值,所以,選項B 不是答案;股票價格的波動率越大,股票上升或下降的機會越大,對于
看漲期權持有者來說,股價高于(執(zhí)行價格+期權價格)時可以獲利,股價低于(執(zhí)行價格
+期權價格)時損失以期權費為限,兩者不會抵消。因此,股價的波動率增加會使看漲
期權價值增加,即選項C 是答案;一種簡單而不全面的解釋是,假設股票價格不變,高利
率會導致執(zhí)行價格的現值降低,從而增加看漲期權的價值。因此,無風險利率越高,看漲期
權的價格越高,即選項D 是答案。
【該題針對“期權價值的影響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4】
10、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MM 理論認為,在沒有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負債企業(yè)的價值與無負債企業(yè)
的價值相等,即無論企業(yè)是否有負債,企業(yè)的資本結構與企業(yè)價值無關,而計算企業(yè)價值時
的折現率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由此說明,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與其資本結構無關,即與
財務風險無關,僅取決于企業(yè)的經營風險,選項A 的說法正確;根據無稅MM 理論的命題
Ⅱ的表達式可知,選項B 的說法正確;根據有稅MM 理論的命題Ⅱ的表達式可知,選項D
的說法不正確;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債務利息可以抵減所得稅,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
債務利息抵稅收益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影響增大,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隨著負債比例的
增加而降低,即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MM 理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7】
11、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發(fā)放股票股利可以導致普通股股數增加,股票總市場價值不變,所以,選項
A 的說法不正確;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原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發(fā)放股票股利后原股東的
持股比例×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盈利總額×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市盈率,由于發(fā)放股票股利不影
響股東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總額(指上年的),所以,選項B 的說法正確;發(fā)放股票股利
會影響未分配利潤和股本而進行股票分割并不影響這些項目,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對股東來講,股票回購后股東得到的資本利得需繳納資本利得稅,發(fā)放現金股利后股東則需
繳納股息稅,所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股利政策、股票股利、股票回購 ”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9】
12、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市盈率法下,發(fā)行價格=每股收益×發(fā)行市盈率,其中的每股收益不是發(fā)行
前每股收益(是根據注冊會計師審核后的盈利預測計算得出的),發(fā)行市盈率不是二級市場
平均市盈率(是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發(fā)行公司所處行業(yè)的情況、發(fā)行公司的經營狀
況及其成長性等擬定的),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凈資產倍率法下,發(fā)行價格=每
股凈資產值×溢價倍數,其中的“每股凈資產價值”不是發(fā)行前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而是通
過資產評估和相關會計手段確定的,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現金流量折現法使用的
是預測的現金流量,不是發(fā)行前的現金流量,因此,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對于前期投資
大,初期回報不高、上市時利潤偏低企業(yè)而言,如果采用市盈率法定價,則會低估其真實價
值,而對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分析和預測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公司的整體和長遠價值。所以,
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普通股發(fā)行定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0】
13、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假設沒有股利支付,認股權證不能假設有效期內不分
紅,因此,不能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定價,由此可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認股
權證與公司債券同時發(fā)行,用來吸引投資者購買票面利率低于市場要求的長期債券,由此可
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時,行權會增加普通股股數,所以,會
稀釋股價和每股收益,由此可知,選項C 的說法正確。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時,如果內
含報酬率低于債務市場利率,投資人不會購買該項投資組合,如果內含報酬率高于稅前普通
股成本,發(fā)行公司不會接受該方案,由此可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1】
14、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收賬費用=3312000×10%×5%=16560(元),平均收賬天數=40%×10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0
+30%×20+20%×30+10%×(30+20)=21(天),應收賬款應計利息=
3312000/360×60/80×21×12%=17388(元),現金折扣成本=3312000×40%×5%+
3312000×30%×2%=86112(元)。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4】
15、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生產制造過程的全部成本都計入產品成本,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計算制度是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并將其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
體系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是只將生產制造過程
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而將固定制造成本列為期間費用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C
的說法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可以在需要時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以便編制對外發(fā)布
的財務報告,所以選項D 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6】
三、計算題
1、
【正確答案】:(1)第一車間:
甲產品實際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50000+100000)]=168000(元)
乙產品實際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00000/(150000+100000)]=112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30000×(1600/2400)=2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30000×(800/2400)=10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120000×(1600/2400)=8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120000×(800/2400)=40000(元)
第二車間:
甲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140000×(4200/7000)=84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140000×(2800/7000)=56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350000×(4200/7000)=21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350000×(2800/7000)=140000(元)
(2)供電車間分配轉入的鍋爐車間費用=200×(19900/40000)=99.5(元)
鍋爐車間分配轉入的供電車間費用=6000×(88500/360000)=1475(元)
供電車間的分配率=(88500-1475+99.5)/(360000-6000)=0.2461(元/度)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電費=220000×0.2461=5414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電費=130000×0.2461=31993(元)
鍋爐車間的分配率=(19900+1475-99.5)/(40000-200)=0.5346(元/噸)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鍋爐費用=2000×0.5346=1069.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鍋爐費用=1000×0.5346=534.6(元)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4142+1069.2=55211.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1993+534.6=32527.6(元)
(3)第一車間:
甲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5211.2×(1600/2400)=36807.47(元)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1
乙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5211.2×(800/2400)=18403.73(元)
第二車間:
甲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2527.6×(4200/7000)=19516.56(元)
乙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2527.6×(2800/7000)=13011.04(元)
(4)填寫下表(分配轉入各車間的輔助生產成本計入制造費用)。
甲產品(半成品)成本計算單
![]()
提示:229516.56=210000+19516.56
(5)還原分配率=301000/306907.47=0.9808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71600×0.9808=168305.28(元)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81000+19700×0.9808=100321.76(元)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227500+116607.47×0.9808=341868.61(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68305.28/1000=168.31(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100321.76/1000=100.32(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制造費用=341868.61/1000=341.87(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6】
2、
【正確答案】:(1)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金融資產收益=
20+1.5=21.5(萬元)
息稅前利潤=580+21.5=601.5(萬元)
利息保障倍數=601.5/21.5=27.98
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280/4800×100%=5.83%
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金融負債-金融資產+股東權益
=4800×70%-(4800+2400)×20%+2400=4320(萬元)
稅前經營利潤=稅前利潤+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580+20=600(萬元)
稅后經營凈利潤=稅前經營利潤×(1-平均所得稅稅率)=600×(1-20%)=480(萬元)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100%=480/4320×100%=11.11%
稅后經營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潤/銷售收入×100%=480/6000×100%=8%
長期負債/總資產=4800×60%/(4800+2400)×100%=40%
資產負債率=4800/(4800+2400)×100%=66.67%
(2)根據關鍵財務比率判斷,東方公司的信用級別為BB 級。
風險補償率平均值=(5.60%+6.40%+7.20%-4.20%-4.80%-5.30%)/3=1.63%
稅前債務成本=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率平均值=5%+1.63%=6.63%
稅后債務成本=6.63%×(1-25%)=4.97%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6】
3、
【正確答案】:(1)根據題意可知,該項租賃在期滿時資產所有權不轉讓;租賃期比資產
使用年限=10÷15=66.67%,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75%;租賃最低付款額的現值=26×(P/A,
8%,10)=174.46(萬元)低于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的90%(200×90%=180 萬元)。因
此,該租賃合同的租金可以直接抵稅。
(2)購置方案的每年折舊=200×(1-10%)÷15=12(萬元)
每年折舊抵稅額=12×25%=3(萬元)
(3)10 年后生產線的變現收入為70 萬元
變現時資產的賬面價值=200-12×10=80(萬元)
變現損失減稅=(80-70)×25%=2.5(萬元)
相關現金凈流入量=70+2.5=72.5(萬元)
折現率為10%,現值=72.5×(P/F,10%,10)=27.95(萬元)
(4)租賃期折現率=8%×(1-25%)=6%
折舊抵稅現值=3×(P/A,6%,10)=22.08(萬元)
每年的租金抵稅=26×25%=6.5(萬元)
租金抵稅現值=6.5×(P/A,6%,10)=47.84(萬元)
租金現值=26×(P/A,6%,10)=191.36(萬元)
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
=200-22.08-191.36+47.84-27.95
=6.45(萬元)
由于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大于0,因此,中恒公司應該選擇方案二。
(5)200-22.08-稅前租金×(1-25%)×(P/A,6%,10)-27.95=0
解得:稅前租金=27.17(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0】
4、
【正確答案】:(1)增發(fā)普通股籌資方案下:
全年債券利息=2000×8%=160(萬元)
增發(fā)的普通股股數=5000/10=500(萬股)
每股收益=(1500-160)×(1-30%)/(2000/2+500)=0.63(元)
增發(fā)債券籌資方案下:
全年利息=2000×8%+5000×10%=660(萬元)
每股收益=(1500-660)×(1-30%)/(2000/2)=0.59(元)
增發(fā)優(yōu)先股籌資方案下:
全年債券利息=2000×8%=160(萬元)
凈利潤=(1500-160)×(1-30%)=938(萬元)
每股收益=(938-140)/(2000/2)=0.80(元)
(2)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管理者偏好首選留存收益籌資,然后是債務籌資,而將發(fā)行新股
作為最后的選擇。所以,本題的籌資方案應該是增發(fā)債券。
(3)由于債券是按照面值發(fā)行的,所以,發(fā)行時的市場利率=票面利率=10%,債券在今
年4 月1 日的價值=債券在今年1 月1 日的價值×(F/P,5%,1/2)=1000×(F/P,5%,
1/2)=1024.70(元)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4
(4)甲公司股票的β 系數=10%/(40%×40%)=0.625
甲公司股票的資本成本=4%+0.625×(12%-4%)=9%
(5)新的股數=2000/2×(1+10%)=1100(萬股),發(fā)放現金股利之后的凈資產=1100×7
=7700(萬元),現金股利總額=(2000+4000+2000)-7700=300(萬元),每股股
利=300/1100=0.27(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9】
5、
【正確答案】:(1)變動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7000×80%/5000×100%=112%
變動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3000×60%/5000×100%=36%
可動用的金融資產=3000-2840=160(萬元)
①銷售凈利率=400/5000×100%=8%
股利支付率=200/400×100%=50%
因為既不發(fā)行新股也不舉借新債 ,所以外部融資額為0,假設今年的銷售增長額為W 萬元,
則:
0=W×(112%-36%)-160-(5000+W)×8%×(1-50%)
解得:銷售增長額=500(萬元)
所以,今年可實現的銷售額=5000+500=5500(萬元)
②外部融資額=(5500-5000)×(112%-36%)-160+100-5500×6%×(1-80%)
=254(萬元)
③504=(6000-5000)×(112%-36%)-160-6000×8%×(1-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80%
可以支付的股利=6000×8%×80%=384(萬元)
④今年的銷售額=5000×(1+25%)×(1-8%)=5750(萬元)
外部融資額=(5750-5000)×(112%-36%)-160-5750×10%×(1-70%)=237.5
(萬元)
外部負債融資額=外部融資額-外部權益融資額=237.5-100=137.5(萬元)
(2)外部融資額=預計資產總量-已有的資產-負債的自發(fā)增長-內部提供的資金
800=12000-10000-800-今年銷售額×8%×(1-50%)
解得:今年銷售額=10000(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0】
四、綜合題
1、
【正確答案】:(1)可以使用當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擴建項目的折現率,原因是項
目的風險與企業(yè)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并且公司繼續(xù)采用相同的資本結構為新項目籌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5
資。
(2)第一期項目的投資額為5000 萬元
舊生產線的年折舊額=1800×(1-5%)/10=171(萬元)
擴建結束時舊生產線的折余價值=1800-171×3=1287(萬元)
舊生產線變現凈損失抵稅=(1287-1127)×25%=40(萬元)
項目擴建停產減少凈收益現金流量=200×(10-6)×(1-25%)=600(萬元)
增加的營運資金=200×10×10%=200(萬元)
零時點的增量現金凈流量=-5000+1127+40-600-200=-4633(萬元)
新生產線的年折舊額=5000×(1-5%)/10=475(萬元)
每年增加的折舊抵稅=(475-171)×25%=76(萬元)
每年增加的稅后收入=200×10×(1-25%)=1500(萬元)
每年增加的稅后付現成本=200×6×(1-25%)+(220-100)×(1-25%)=990(萬
元)
第1~6 年每年的增量現金凈流量=1500-990+76=586(萬元)
新生產線第7 年末的折余價值=5000-475×7=1675(萬元)
新生產線第7 年末的變現凈損失抵稅=(1675-1200)×25%=118.75(萬元)
如果不進行擴建,舊生產線處置時的賬面價值=1800-171×10=90(萬元)
舊生產線變現收益交稅=(115-90)×25%=6.25(萬元)
增加的生產線變現損失抵稅=118.75+6.25=125(萬元)
第7 年收回的營運資金為200 萬元,增加的生產線變現收入=1200-115=1085(萬元)
第7 年的增量凈現金流量=586+125+1085+200=1996(萬元)
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凈現值
=1996×(P/F,10%,7)+586×(P/A,10%,6)-4633
=1996×0.5132+586×4.3553-4633
=-1056.45(萬元)
由于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凈現值為負數,所以,不可行。
(3)第二期擴建項目在投資時點的凈現值
=1500×(P/A,10%,7)-7000
=1500×4.8684-7000
=302.6(萬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應該上第二條生產線。
第二期擴建項目各年的稅后現金凈流量在2011 年末的現值
=1500×4.8684×(P/F,10%,4)
=1500×4.8684×0.6830
=4987.68(萬元)
第二期項目投資額在2011 年末的現值=7000×(P/F,5%,4)=7000×0.8227=5758.9
(萬元)
現金流量的標準差= =20%
d1=ln(4987.68/5758.9)/(20%× )+(20%× )/2
=-0.1438/0.4+0.2=-0.1595
d2=-0.1595-20%× =-0.5595
根據N(0.15)=0.5596,N(0.16)=0.5636 可知:
N(0.1595)=0.5596+(0.5636-0.5596)/(0.16-0.15)×(0.1595-0.15)=0.5634
N(d1)=1-N(0.1595)=1-0.5634=0.4366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6
根據N(0.55)=0.7088,N(0.56)=0.7123 可知:
N(0.5595)=0.7088+(0.7123-0.7088)/(0.56-0.55)×(0.5595-0.55)=0.7121
N(d2)=1-0.7121=0.2879
期權價值C=4987.68×0.4366-5758.9×0.2879=519.63(萬元)
考慮期權的第一期項目的凈現值=-1056.45+519.63=-536.82(萬元)
由于小于0,所以,投資第一期項目仍然是不利的。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1】
一、單項選擇題
1、某企業(yè)2008 年末的所有者權益為2400 萬元,可持續(xù)增長率為10%。該企業(yè)2009 年的
銷售增長率等于2008 年的可持續(xù)增長率,其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與上年相同。若2009 年
的凈利潤為600 萬元,則其股利支付率是( )。
A.30%
B.40%
C.50%
D.60%
2、某企業(yè)上年銷售收入為1000 萬元,若預計下一年通貨膨脹率為5%,銷售量減少10%,
所確定的外部融資占銷售增長的百分比為25%,則最多可以用于增發(fā)股利的資金為( )
萬元。
A.13.75
B.37.5
C.25
D.25.75
3、某股票收益率的標準差為0.8,其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的相關系數為0.6,市場組合
收益率的標準差為0.4。則該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和該股票的β 系
數分別為( )。
A.0.192 和1.2
B.0.192 和2.1
C.0.32 和1.2
D.0.32 和2.1
4、下列關于投資組合理論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當增加投資組合中資產的種類時,組合風險將不斷降低,而收益率仍然是個別資產收益率
的加權平均值
B.投資組合中的資產多樣化到一定程度后,剩下的風險是系統風險
C.在充分組合的情況下,單個資產的風險對于決策是沒有用的,投資人關注的只是投資組合
的風險
D.在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以后,風險是指投資組合的全部風險
5、下列關于證券組合風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證券組合的風險不僅與組合中每個證券報酬率的標準差有關,而且與各證券報酬率的協方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
差有關
B.對于一個含有兩種證券的組合而言,機會集曲線描述了不同投資比例組合的風險和報酬之
間的權衡關系
C.風險分散化效應一定會產生比最低風險證券標準差還低的最小方差組合
D.如果存在無風險證券,并且能夠按照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資金,則有效邊界是經過無風險
利率并和風險組合機會集相切的直線,即資本市場線;否則,有效邊界指的是風險組合機會
集頂部曲線上從最小方差組合點到預期報酬率的那段曲線
6、甲公司3 年前發(fā)行了期限為5 年的面值為1000 元的債券,票面利率為8%,每年付息
一次,到期一次還本,發(fā)行價格為1080 元,發(fā)行費用為20 元/張,目前市價為980 元,假
設債券稅前成本為k,則正確的表達式為( )。
A.980=80×(P/A,k,2)+1000×(P/F,k,2)
B.1080=80×(P/A,k,5)+1000×(P/F,k,5)
C.1060=80×(P/A,k,5)+1000×(P/F,k,5)
D.960=80×(P/A,k,2)+1000×(P/F,k,2)
7、大多數公司在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采用的權重是( )。
A.按照賬面價值加權計量的資本結構
B.按實際市場價值加權計量的資本結構
C.按目標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
D.按平均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
8、在以價值為基礎的業(yè)績評價中,可以把業(yè)績評價和資本市場聯系在一起的指標是( )。
A.銷售利潤率
B.凈資產收益率
C.經濟增加值
D.加權資本成本
9、在企業(yè)價值評估中,下列表達式不正確的是( )。
A.實體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本年凈負債增加-本年股東權益增加
B.股權現金流量=凈利潤-股權本年凈投資
C.股權現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權資本凈增加
D.債務現金流量=稅后利息費用-金融負債增加
10、下列關于項目投資決策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兩個互斥項目的初始投資額不一樣,在權衡時選擇內含報酬率高的項目
B.使用凈現值法評估項目的可行性與使用內含報酬率法的結果是一致的
C.使用獲利指數法進行投資決策可能會計算出多個獲利指數
D.投資回收期主要測定投資方案的流動性而非盈利性
11、東方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是生產和銷售鋼材,目前準備投資汽車項目。在確定項目系統風
險時,掌握了以下資料:汽車行業(yè)的代表企業(yè)A 上市公司的權益β 值為1.2,資產負債率為
60%,投資汽車項目后,公司將繼續(xù)保持目前40%的資產負債率。A 上市公司的所得稅稅
率為20%,東方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則本項目不含財務風險的β 值是( )。
A.1.31
B.1.26
C.0.55
D.0.82
12、下列關于債券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當票面利率高于市場利率時,溢價發(fā)行債券
B.提前償還所支付的價格通常要高于債券的面值,并隨到期日的臨近而逐漸下降
C.當預測利率下降時,可以提前贖回債券
D.用發(fā)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屬于提前償還常用的辦法
13、下列關于成本計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逐步結轉分步法不利于各步驟在產品的實物管理和成本管理
B.當企業(yè)經常對外銷售半成品時,應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
C.采用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時,無須進行成本還原
D.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時,無須將產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14、下列情況中,需要對基本標準成本進行修訂的是( )。
A.重要的原材料價格發(fā)生重大變化
B.工作方法改變引起的效率變化
C.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的變化
D.市場供求變化導致的售價變化
15、已知A 公司在預算期間,銷售當季度收回貨款60%,下季度收回貨款30%,下下季度
收回貨款10%,預算年度期初應收賬款金額為28 萬元,其中包括上年第三季度銷售的應收
賬款4 萬元,第四季度銷售的應收賬款24 萬元,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60 萬元
B.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40 萬元
C.題中的上年第三季度銷售的應收賬款4 萬元在預計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
D.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應收賬款為24 萬元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關于金融資產和金融市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資本市場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長期資金的融通,貨幣市場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
性
B.金融資產是以信用為基礎的所有權的憑證,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4
C.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購買力價值不變
性的特點
D.二級市場是一級市場存在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2、經營者對股東目標的背離表現在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兩個方面,下列屬于逆向選擇的有
( )。
A.不愿為提高股價而冒險
B.裝修豪華的辦公室
C.借口工作需要亂花股東的錢
D.蓄意壓低股票價格,以自己的名義借款買回
3、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下列變動中有助于提高杠桿貢獻率的有( )。
A.提高凈經營資產凈利率
B.降低負債的稅后利息率
C.減少凈負債的金額
D.減少經營資產周轉次數
4、下列關于長期償債能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
B.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兩種常用的財務杠桿計量
C.利息保障倍數比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更可靠
D.經營租賃可能影響長期償債能力
5、假設甲、乙證券收益的相關系數接近于零,甲證券的預期報酬率為6%(標準差為10%),
乙證券的預期報酬率為8%(標準差為15%),則由甲、乙證券構成的投資組合( )。
A.最低的預期報酬率為6%
B.的預期報酬率為8%
C.的標準差為15%
D.最低的標準差為10%
6、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下列事項中,會導致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價值下降的有( )。
A.加快付息頻率
B.延長到期時間
C.提高票面利率
D.等風險債券的市場利率上升
7、下列有關債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折現率高于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價值高于面值
B.對于溢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來說,發(fā)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5
后又逐漸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式下降,債券價值可能低于面值
C.如果市場利率不變,按年付息,那么隨著時間向到期日靠近,溢價發(fā)行債券的價值會逐漸
下降
D.對于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其價值漸漸接近本利和
8、應用市盈率模型評估企業(yè)的股權價值,在確定可比企業(yè)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
A.收益增長率
B.銷售凈利率
C.未來風險
D.股利支付率
9、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列事項中,會導致歐式看漲期權價值增加的有( )。
A.期權執(zhí)行價格提高
B.期權到期期限延長
C.股票價格的波動率增加
D.無風險利率提高
10、下列關于MM 理論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在不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高低與資本結構無關,僅取決于
企業(yè)經營風險的大小
B.在不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有負債企業(yè)的權益成本隨負債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C.在考慮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高低與資本結構有關,隨負債比例
的增加而增加
D.一個有負債企業(yè)在有企業(yè)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資本成本要比無企業(yè)所得稅情況下的權益
資本成本高
11、下列關于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購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發(fā)放股票股利會導致股價下降,因此股票股利會使股票總市場價值下降
B.如果發(fā)放股票股利后股票的市盈率增加,則原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增加
C.發(fā)放股票股利和進行股票分割對企業(yè)的所有者權益各項目的影響是相同的
D.股票回購本質上是現金股利的一種替代選擇,但是兩者帶給股東的凈財富效應不同
12、下列關于普通股發(fā)行定價方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市盈率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收益和二級市場平均市盈率確定普通股發(fā)行價格
B.凈資產倍率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和市場所能接受的溢價倍數確定普通股發(fā)
行價格
C.現金流量折現法根據發(fā)行前每股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和市場公允的折現率確定普通股發(fā)
行價格
D.現金流量折現法適用于前期投資大、初期回報不高、上市時利潤偏低企業(yè)的普通股發(fā)行定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6
價
13、某公司目前正處于高速成長階段。公司計劃發(fā)行10 年期限的附認股權債券進行籌資。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認股權證是一種看漲期權,可以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對認股權證進行定價
B.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的主要目的是當認股權證執(zhí)行時,可以以高于債券發(fā)行日股價的執(zhí)
行價格給公司帶來新的權益資本
C.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的缺點是當認股權證執(zhí)行時,會稀釋股價和每股收益
D.為了使附認股權債券順利發(fā)行,其內含報酬率應當介于債務市場利率和稅前普通股成本之
間
14、E 公司生產、銷售一種產品,單價為8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60 元。為了擴大銷售量、
縮短平均收現期,公司擬推出“5/10、2/20、n/30”的現金折扣政策。采用該政策后,預計銷
售額可達到3312000 元,40%的顧客會在10 天內付款,30%的顧客會在20 天內付款,20
%的顧客會在30 天內付款,另外10%的顧客平均在信用期滿后20 天付款,逾期應收賬款
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賬款5%的收賬費用。假設等風險投資的最低報酬率為12%,一年
按360 天計算。則下列關于改變信用政策后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收賬費用為16560 元
B.平均收賬天數為21 天
C.應收賬款應計利息為17388 元
D.現金折扣成本為86112 元
15、下列關于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有( )。
A.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全部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B.標準成本計算制度計算出的是產品的標準成本,無法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體系
C.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只將生產制造過程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
D.變動成本計算制度無法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
三、計算題
1、東方公司常年大批量生產甲、乙兩種產品。產品生產過程劃分為兩個步驟,相應設置兩
個車間。第一車間為第二車間提供半成品,經第二車間加工最終形成產成品。甲、乙兩種產
品耗用主要材料相同,且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8 月份甲產品直接領用了5000 元,乙產
品直接領用了6000 元)。所耗輔助材料直接計入制造費用。
東方公司采用綜合結轉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實際發(fā)生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
是:材料費用按定額材料費用比例分配;生產工人薪酬、制造費用(含分配轉入的輔助生產
成本)按實際生產工時分配。月末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生產費用的分配方法是定額成本法。
東方公司8 月份有關成本計算資料如下:
(1)甲、乙兩種產品8 月份投入定額材料(單位:元)

(3)企業(yè)有鍋爐和供電兩個輔助生產車間,8 月份這兩個車間的輔助生產明細賬所歸集的
費用分別是:供電車間88500 元,鍋爐車間19900 元,供電車間為生產車間和企業(yè)管理部
門提供360000 度電,其中,第一車間220000 度,第二車間130000 度,管理部門4000
度,鍋爐車間6000 度;鍋爐車間為生產車間和企業(yè)管理部門提供40000 噸熱力蒸汽,其中,
第一車間2000 噸,第二車間1000 噸,管理部門800 噸,供電車間200 噸。
要求:
(1)將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8 月份實際發(fā)生的材料費用、生產工人薪酬和制造費用(不含
分配轉入的輔助生產成本)在甲、乙兩種產品之間分配。
(2)按照交互分配法計算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分配率保留小數
點后四位);
(3)將第一車間和第二車間8 月份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在甲、乙兩種產品之間分配。
(4)填寫下表(分配轉入各車間的輔助生產成本計入制造費用)。

(5)按照第一車間本月生產的半成品的成本構成進行成本還原,計算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
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的數額。(還原分配率的計算結果四舍五入保留小數點
后四位)

2、東方公司2010 年的所得稅稅率為25%,銷售收入為6000 萬元,稅前利潤為580 萬元,
金融資產收益為1.5 萬元,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為20 萬元,平均所得稅稅率為20%,
現金流量表中的凈現金流量為60 萬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280 萬元。2010 年年末的負
債總額為4800 萬元(其中60%是長期負債,70%是金融負債),股東權益為2400 萬元,
金融資產占資產總額的20%。
當前的無風險利率為5%,東方公司打算估算其稅后債務成本,但是沒有上市的長期債券,
也找不到合適的可比公司,并且沒有信用評級資料。只是搜集了以下一些資料:
【資料1】根據同行業(yè)的財務比率的平均值編制的信用級別與關鍵財務比率對照表(部分)
如下:

要求:
(1)計算東方公司2010 年的利息保障倍數、現金流量債務比、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
經營凈利率、長期負債/總資產、資產負債率;
(2)估算東方公司的稅后債務成本。
3、中恒公司打算添置一條生產線,使用壽命為10 年,由于對相關的稅法規(guī)定不熟,現在
正在為兩個方案討論不休:
方案一:自行購置,預計購置成本為2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5 年,法定殘值率
為購置成本的10%。預計該資產10 年后的變現價值為70 萬元。
方案二:以租賃方式取得,租賃公司要求每年末支付租金26 萬元,租期為10 年,租賃期
內不得退租,租賃期滿設備所有權不轉讓。
中恒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率為25%,稅前借款(有擔保)利率為8%,項目要求的必要報
酬率為10%。
要求:
(1)根據稅法規(guī)定,判別租賃的稅務性質;
(2)計算中恒公司購置方案每年折舊抵稅額;
(3)計算中恒公司購置方案10 年后該資產變現的相關現金凈流入量現值;
(4)用差量現金流量法計算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為中恒公司作出正確的選
擇;
(5)計算中恒公司可以接受的稅前租金。
已知:(P/A,8%,10)=6.7101,(P/A,6%,10)=7.3601,(P/F,10%,10)=
0.3855
4、甲公司年初的負債及所有者權益總額為10000 萬元,其中,債務資本為2000 萬元(全
部是按面值發(fā)行的債券,票面利率為8%);普通股股本為2000 萬元(每股面值2 元);
資本公積為4000 萬元;留存收益2000 萬元。今年該公司為擴大生產規(guī)模,需要再向外部
籌集5000 萬元資金,有以下三個籌資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一:全部通過增發(fā)普通股籌集,預計每股發(fā)行價格為10 元;
方案二:全部通過增發(fā)債券籌集,按面值發(fā)行,票面利率為10%;
方案三:全部通過發(fā)行優(yōu)先股籌集,每年支付140 萬元的優(yōu)先股股利。
預計今年可實現息稅前利潤1500 萬元,固定經營成本1000 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
為30%。
要求回答下列互不相關的問題:
(1)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籌資后的每股收益;
(2)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確定籌資方案;
(3)如果債券發(fā)行日為今年1 月1 日,面值為1000 元,期限為3 年,每半年付息一次,
計算債券在今年4 月1 日的價值;
(4)如果甲公司股票收益率與股票指數收益率的協方差為10%,股票指數的標準差為40%,
國庫券的收益率為4%,平均風險股票要求的收益率為12%,計算甲公司股票的資本成本;
(5)如果甲公司打算按照目前的股數發(fā)放10%的股票股利,然后按照新的股數發(fā)放現金股
利,計劃使每股凈資產達到7 元,計算每股股利的數額。
5、A 公司上年銷售收入5000 萬元,凈利400 萬元,支付股利200 萬元。上年年末有關資
產負債表資料如下:
根據過去經驗,需要保留的金融資產最低為2840 萬元,以備各種意外支付。
要求:
(1)假設經營資產中有80%與銷售收入同比例變動,經營負債中有60%與銷售收入同比
例變動,回答下列互不相關的問題:
①若A 公司既不發(fā)行新股也不舉借新債,銷售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變,計算今年可實現
的銷售額;
②若今年預計銷售額為5500 萬元,銷售凈利率變?yōu)?%,股利支付率為80%,同時需要增
加100 萬元的長期投資,其外部融資額為多少?
③若今年預計銷售額為6000 萬元,但A 公司經預測,今年可以獲得外部融資額504 萬元,
在銷售凈利率不變的情況下,A 公司今年可以支付多少股利?
④若今年A 公司銷售量增長可達到25%,據預測產品銷售價格將下降8%,但銷售凈利率
提高到10%,并發(fā)行新股籌資100 萬元,如果計劃股利支付率為70%,其新增外部負債為
多少?
(2)假設預計今年資產總量為12000 萬元,負債的自發(fā)增長為800 萬元,可以獲得外部融
資額800 萬元,銷售凈利率和股利支付率不變,計算今年可實現的銷售額。
四、綜合題
1、西達公司是一家民營醫(yī)藥企業(yè),專門從事藥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公司自主研發(fā)并申
請發(fā)明專利的抗癌新藥自上市后銷量快速增長,目前生產已達到滿負荷狀態(tài)。西達公司正在
研究是否擴充抗癌新藥的生產能力,有關資料如下:
抗癌新藥目前的生產能力為400 萬支/年。西達公司經過市場分析認為,抗癌新藥具有廣闊
的市場空間,擬將其生產能力提高到1200 萬支/年。由于公司目前沒有可用的廠房和土地用
來增加新的生產線,只能拆除當前生產線,新建一條生產能力為1200 萬支/年的生產線。
當前的抗癌新藥生產線于2009 年年初投產使用,現已使用2 年半,目前的變現價值為1127
萬元,生產線的原值為18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0 年,殘值率為5%,按照直線
法計提折舊。公司建造該條生產線時計劃使用10 年,項目結束時的變現價值預計為115 萬
元。
新建生產線的預計支出為12000 萬元(共計建設兩條生產線,間隔四年,第一條生產的投
資為5000 萬元,第二條生產線的投資為7000 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折舊年限為10 年,殘
值率為5%,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兩條新生產線均計劃使用7 年,第一條新生產線結束時
的變現價值預計為1200 萬元。
抗癌新藥目前的年銷售量為400 萬支,銷售價格為每支1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每支6 元,
每年的固定付現成本為100 萬元。第一條新生產線擴建完成后,每年可以比擴建前增加銷
量200 萬支。由于產品質量穩(wěn)定、市場需求巨大,擴產不會對產品的銷售價格、單位變動
成本產生影響。擴產后,每年的固定付現成本將增加到220 萬元。
第一條新生產線擴建需用半年時間,停產期間預計減少200 萬支抗癌新藥的生產和銷售,
固定付現成本照常發(fā)生。
生產抗癌新藥需要的營運資本隨銷售額的變化而變化,預計為銷售額的10%。
第一期擴建項目預計能在2011 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為簡化計算,假設擴建項目的初始
現金流量均發(fā)生在2011 年年末(零時點),營業(yè)現金流量均發(fā)生在以后各年年末,墊支的
營運資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項目結束時全部收回。
西達公司目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為10%。公司擬采用目前的資本結構為擴建項目籌資。
西達公司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說明公司能否使用當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擴建項目的折現率?
(2)計算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初始現金流量(零時點的增量現金凈流量)、第1 年至第7 年
的增量現金凈流量、擴建項目的凈現值,判斷第一期擴建項目是否可行并說明原因。
(3)假設第二條生產線的使用年限也是7 年,每年的稅后現金凈流量均為1500 萬元,無
風險報酬率為5%,項目現金流量的方差為4%。判斷是否應該上第二條生產線。如果應該
上第二條生產線,采用B-S 模型計算考慮期權之后的第一期項目的凈現值,并判斷投資第
一期項目是否是有利的。
已知:(P/F,10%,7)=0.5132,(P/A,10%,6)=4.3553,(P/A,10%,7)=4.8684
(P/F,10%,4)=0.6830,(P/F,5%,4)=0.8227
N(0.15)=0.5596,N(0.16)=0.5636,N(0.55)=0.7088,N(0.56)
答案部分
一、單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根據題意可知,本題2009 年實現了可持續(xù)增長,所有者權益增長率=可持
續(xù)增長率=10%,所有者權益增加=2400×10%=240(萬元)=2009 年收益留存,所以,
2009 的收益留存率=240/600×100%=40%,股利支付率=1-40%=60%?!驹擃}針對“可
持續(xù)增長率”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1】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銷售額名義增長率=(1+5%)×(1-10%)-1=-5.5%,銷售增長額=
1000×(-5.5%)=-55(萬元),外部融資額=銷售增長額×外部融資銷售百分比=(-
55)×25%=-13.75(萬元),由此可知,可以用于增加股利或進行短期投資的資金為13.75
萬元,如果不進行短期投資,則13.75 萬元都可以用來增加股利,因此,可以用來增加股利
的資金值為13.75 萬元。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3】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該股票的收益率與市場組合收益率之間的協方差=0.6×0.8×0.4=0.192,該
股票的β 系數=0.6×(0.8/0.4)=1.2。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5】
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在投資組合理論出現以后,風險是指投資組合的系統風險,既不是指單個資
產的風險,也不是指投資組合的全部風險。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6】
5、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選項C 的正確說法應是:風險分散化效應有時會產生比最低風險證券標準
差還低的最小方差組合。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7】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對于已經發(fā)行的債券,計算稅前資本成本時可以使用到期收益率法,即稅前
資本成本=使得未來的利息支出現值和本金支出現值之和等于債券目前市價的折現率,該題
中債券還有兩年到期,所以,答案為A。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09】
7、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公司未來融資的加權平均成本。計算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
本成本時有三種加權方案可供選擇,即賬面價值加權、實際市場價值加權和目標資本結構加
權。由于賬面結構反映的是歷史的結構,不一定符合未來的狀態(tài),所以,按照賬面價值加權
的計算結果可能會歪曲資本成本,不會被大多數公司采用。由于市場價值不斷變動,負債和
權益的比例也隨之變動,因此,按照實際市場價值加權計算出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數額也是
轉瞬即逝的,不會被大多數公司采用。目標資本結構加權,是指根據按市場價值計量的目標
資本結構衡量每種資本要素的比例。這種方法選用平均市場價格,可以回避證券市場價格變
動頻繁的不便;可以適用于企業(yè)籌措新資金,而不像賬面價值和實際市場價值那樣只反映過
去和現在的資本結構。調查表明,目前大多數公司在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采用按平均市
場價值計量的目標資本結構作為權重。
【該題針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0】
8、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以價值為基礎的業(yè)績評價中,核心指標是經濟增加值。計算經濟增加值需
要使用公司資本成本。公司資本成本與資本市場相關,所以經濟增加值可以把業(yè)績評價和資
本市場聯系在一起。
【該題針對“經濟增加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1】
9、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債務現金流量=稅后利息費用-凈負債增加=稅后利息費用-(金融負債增
加-金融資產增加)
【該題針對“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3】
10、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互斥方案中,如果初始投資額不同,衡量時用絕對數指標判斷對企業(yè)最有利,
可以限度地增加企業(yè)價值,所以在權衡時選擇凈現值大的方案,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
內含報酬率具有“多值性”,計算內含報酬率的時候,可能出現多個值,所以,選項B、C 的
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5】
1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β 資產不含財務風險,在可比公司法下,A 公司的β 資產=項目的β 資產,A 公司
產權比率=60%/(1-60%)=1.5,β 資產=1.2/[1+(1-20%)×1.5]=0.55。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6】
1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滯后償還的轉期形式常用的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以新債券兌換舊債券;
二是用發(fā)行新債券得到的資金來贖回舊債券,因此選項D 的表述不正確。對于選項B 的表
述可以這樣理解:對于分期付息的債券而言,提前償還會導致債券持有人無法獲得償還日至
到期日之間的利息,或不能獲得未來利率下降帶來債券價值上升的好處,為了彌補債券持有
人的這個損失,提前償還分期付息債券所支付的價格要高于債券的面值,并隨到期日的臨近
而逐漸下降。
【該題針對“長期負債籌資”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7】
1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采用逐步分項結轉分步法時,將各步驟所耗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按照
成本項目分項轉入各該步驟產品成本明細賬的各個成本項目中。由此可知,采用分項結轉法
逐步結轉半成品成本,可以直接、正確地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資料,因此,
不需要進行成本還原。所以選項C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18】
14、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基本標準成本是指一經制定,只要生產的基本條件無重大變化,就不予變動
的一種標準成本。所謂生產的基本條件的重大變化是指產品的物理結構變化、重要原材料和
勞動力價格的重要變化、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根本變化等。
【該題針對“標準成本及其制定”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2】
1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本季度銷售有1-60%=40%在本季度沒有收回,全部計入下季度初
的應收賬款中。因此,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的40%為24 萬元,上年第四季度的銷售額為
24÷40%=60(萬元),其中的30%在第一季度收回(即第一季度收回60×30%=18 萬元),
10%在第二季度收回(即第二季度收回60×10%=6 萬元);(2)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
在上年第三季度收回貨款60%,在上年的第四季度收回30%,到預計年度第一季度期初時,
還有10%未收回(數額為4 萬元,因此,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額為4/10%=40 萬元),在
預計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所以,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應收賬款=18+4=22(萬元)。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3】二、多項選擇題
1、
【正確答案】:BC
【答案解析】:選項A 的說法參見教材;金融資產并不構成社會的實際財富,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與實物資產相比,金融資產具有流動性、人為的可分性、人為的期限性和名
義價值不變性的特點,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選項D 的說法參見教材。
【該題針對“財務比率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9】
2、
【正確答案】:BCD
【答案解析】:逆向選擇是指經營者為了自己的目標而背離股東的目標。選項B、C、D 均
屬于逆向選擇,選項A 屬于道德風險。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目標概述”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6】
3、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利息率)×凈財務杠桿=(稅后經
營凈利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稅后利息率)×凈負債/股東權益。
【該題針對“管理用財務分析體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7】
4、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利息保障倍數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障。
雖然長期債務不需要每年還本,但卻需要每年付息,如果利息支付尚且缺乏保障,歸還本金
就很難指望,因此,利息保障倍數可以反映長期償債能力,即選項A 的說法正確;財務杠
桿表明債務的多少,與償債能力有關,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是資產負債率的另外兩種表現形
式,是兩種常用的財務杠桿計量,即選項B 的說法正確;因為實際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現金,
而不是利潤,所以,利息保障倍數不如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可靠,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當企業(yè)的經營租賃額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就形成了一種長期性融資,這種
長期性融資,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yè)的長期償債能力產生影響,因此,選項D 的
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財務比率分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29】
5、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率等于單項資產預期報酬率的加權平均數,由此可知,
選項A、B 的說法正確;如果相關系數小于1,則投資組合會產生風險分散化效應,并且相
關系數越小,風險分散化效應越強,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越小,根據教材例題可知,當相
關系數為0.2 時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已經明顯低于單項資產的最低標準差,而本題的相關
系數接近于零,因此,投資組合最低的標準差一定低于單項資產的最低標準差(10%),
所以,選項D 不是答案。由于投資組合不可能增加風險,所以,選項C 正確。
【該題針對“投資組合的風險和報酬”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2】
6、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對于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而言,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付息頻率越快(即
付息期越短)價值越低,所以,選項A 的說法正確;對于折價發(fā)行的平息債券而言,債券
價值低于面值,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到期時間越短,債券價值越接近于面值,即債券
價值越高,所以,選項B 的說法正確;債券價值等于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提高票面利率會
提高債券利息,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提高債券的價值,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
確;等風險債券的市場利率上升,會導致折現率上升,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債
券價值下降,所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債券的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7】
7、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折現率高于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的價值低于面值,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
正確;溢價發(fā)行的債券在發(fā)行后價值逐漸升高,在付息日由于割息而價值下降,然后又逐漸
上升,總的趨勢是波動下降,最終等于債券面值。但在溢價發(fā)行的情況下,債券價值不會低
于面值,因為每次割息之后的價值最低,而此時相當于重新發(fā)行債券,由于票面利率高于市
場利率,所以,一定還是溢價發(fā)行,債券價值仍然高于面值,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
對于每間隔一段時間支付一次利息的債券而言,如果市場利率不變,隨著時間向到期日靠近,
債券價值呈現周期性波動,溢價發(fā)行的債券雖然總的趨勢是下降,但并不是逐漸下降,而是
波動性下降。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對于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債券價值=本利
和×復利現值系數,隨著到期日的臨近,復利折現期間(指的是距離到期日的期間)越來越
短,復利現值系數逐漸接近1,因此,其價值漸漸接近本利和,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債券的價值”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39】
8、
【正確答案】:ACD
【答案解析】:應用市盈率模型評估企業(yè)的股權價值是基于不變股利增長模型。預測的P/E
=股利支付率/(股權資本成本-不變的股利增長率),如果兩只股票具有相同的股利支付
率和EPS 增長率(即本題中的收益增長率),并且具有同等系統風險(即本題中的未來風
險),它們應該具有相同的市盈率(P/E)。
【該題針對“相對價值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1】
9、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看漲期權的價值=Max(股票市價-執(zhí)行價格,0),由此可知,選項A 不
是答案;歐式期權只能在到期日行權,對于歐式期權來說,較長的時間不一定能增加期權價
值,所以,選項B 不是答案;股票價格的波動率越大,股票上升或下降的機會越大,對于
看漲期權持有者來說,股價高于(執(zhí)行價格+期權價格)時可以獲利,股價低于(執(zhí)行價格
+期權價格)時損失以期權費為限,兩者不會抵消。因此,股價的波動率增加會使看漲
期權價值增加,即選項C 是答案;一種簡單而不全面的解釋是,假設股票價格不變,高利
率會導致執(zhí)行價格的現值降低,從而增加看漲期權的價值。因此,無風險利率越高,看漲期
權的價格越高,即選項D 是答案。
【該題針對“期權價值的影響因素”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4】
10、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MM 理論認為,在沒有企業(yè)所得稅的情況下,負債企業(yè)的價值與無負債企業(yè)
的價值相等,即無論企業(yè)是否有負債,企業(yè)的資本結構與企業(yè)價值無關,而計算企業(yè)價值時
的折現率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由此說明,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與其資本結構無關,即與
財務風險無關,僅取決于企業(yè)的經營風險,選項A 的說法正確;根據無稅MM 理論的命題
Ⅱ的表達式可知,選項B 的說法正確;根據有稅MM 理論的命題Ⅱ的表達式可知,選項D
的說法不正確;在考慮所得稅的情況下,債務利息可以抵減所得稅,隨著負債比例的增加,
債務利息抵稅收益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影響增大,企業(y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隨著負債比例的
增加而降低,即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MM 理論”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7】
11、
【正確答案】:BD
【答案解析】:發(fā)放股票股利可以導致普通股股數增加,股票總市場價值不變,所以,選項
A 的說法不正確;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原股東所持股票的市場價值=發(fā)放股票股利后原股東的
持股比例×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盈利總額×發(fā)放股票股利后的市盈率,由于發(fā)放股票股利不影
響股東的持股比例以及盈利總額(指上年的),所以,選項B 的說法正確;發(fā)放股票股利
會影響未分配利潤和股本而進行股票分割并不影響這些項目,所以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
對股東來講,股票回購后股東得到的資本利得需繳納資本利得稅,發(fā)放現金股利后股東則需
繳納股息稅,所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股利政策、股票股利、股票回購 ”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49】
12、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市盈率法下,發(fā)行價格=每股收益×發(fā)行市盈率,其中的每股收益不是發(fā)行
前每股收益(是根據注冊會計師審核后的盈利預測計算得出的),發(fā)行市盈率不是二級市場
平均市盈率(是根據二級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發(fā)行公司所處行業(yè)的情況、發(fā)行公司的經營狀
況及其成長性等擬定的),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凈資產倍率法下,發(fā)行價格=每
股凈資產值×溢價倍數,其中的“每股凈資產價值”不是發(fā)行前每股凈資產賬面價值,而是通
過資產評估和相關會計手段確定的,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現金流量折現法使用的
是預測的現金流量,不是發(fā)行前的現金流量,因此,選項C 的說法不正確。對于前期投資
大,初期回報不高、上市時利潤偏低企業(yè)而言,如果采用市盈率法定價,則會低估其真實價
值,而對公司未來現金流量的分析和預測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公司的整體和長遠價值。所以,
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普通股發(fā)行定價”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0】
13、
【正確答案】:CD
【答案解析】: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假設沒有股利支付,認股權證不能假設有效期內不分
紅,因此,不能使用布萊克-斯科爾斯模型定價,由此可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認股
權證與公司債券同時發(fā)行,用來吸引投資者購買票面利率低于市場要求的長期債券,由此可
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時,行權會增加普通股股數,所以,會
稀釋股價和每股收益,由此可知,選項C 的說法正確。使用附認股權債券籌資時,如果內
含報酬率低于債務市場利率,投資人不會購買該項投資組合,如果內含報酬率高于稅前普通
股成本,發(fā)行公司不會接受該方案,由此可知,選項D 的說法正確。
【該題針對“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1】
14、
【正確答案】:ABCD
【答案解析】:收賬費用=3312000×10%×5%=16560(元),平均收賬天數=40%×10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0
+30%×20+20%×30+10%×(30+20)=21(天),應收賬款應計利息=
3312000/360×60/80×21×12%=17388(元),現金折扣成本=3312000×40%×5%+
3312000×30%×2%=86112(元)。
【該題針對“應收賬款”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4】
15、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全部成本計算制度將生產制造過程的全部成本都計入產品成本,所以選項A
的說法不正確;標準成本計算制度是計算產品的標準成本,并將其納入財務會計的主要賬簿
體系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B 的說法不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是只將生產制造過程
的變動成本計入產品成本,而將固定制造成本列為期間費用的成本計算制度,所以選項C
的說法正確;變動成本計算制度可以在需要時提供產品的全部制造成本,以便編制對外發(fā)布
的財務報告,所以選項D 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產品成本計算制度的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56】
三、計算題
1、
【正確答案】:(1)第一車間:
甲產品實際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50000/(150000+100000)]=168000(元)
乙產品實際耗用的直接材料=280000×[100000/(150000+100000)]=112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30000×(1600/2400)=2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30000×(800/2400)=10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120000×(1600/2400)=8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120000×(800/2400)=40000(元)
第二車間:
甲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140000×(4200/7000)=84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生產工人薪酬=140000×(2800/7000)=56000(元)
甲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350000×(4200/7000)=210000(元)
乙產品耗用的制造費用=350000×(2800/7000)=140000(元)
(2)供電車間分配轉入的鍋爐車間費用=200×(19900/40000)=99.5(元)
鍋爐車間分配轉入的供電車間費用=6000×(88500/360000)=1475(元)
供電車間的分配率=(88500-1475+99.5)/(360000-6000)=0.2461(元/度)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電費=220000×0.2461=5414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電費=130000×0.2461=31993(元)
鍋爐車間的分配率=(19900+1475-99.5)/(40000-200)=0.5346(元/噸)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鍋爐費用=2000×0.5346=1069.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鍋爐費用=1000×0.5346=534.6(元)
第一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4142+1069.2=55211.2(元)
第二車間應該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1993+534.6=32527.6(元)
(3)第一車間:
甲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5211.2×(1600/2400)=36807.47(元)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1
乙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55211.2×(800/2400)=18403.73(元)
第二車間:
甲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2527.6×(4200/7000)=19516.56(元)
乙產品分配的輔助生產成本=32527.6×(2800/7000)=13011.04(元)
(4)填寫下表(分配轉入各車間的輔助生產成本計入制造費用)。
甲產品(半成品)成本計算單

提示:229516.56=210000+19516.56
(5)還原分配率=301000/306907.47=0.9808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71600×0.9808=168305.28(元)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81000+19700×0.9808=100321.76(元)
還原后產成品成本中的制造費用=227500+116607.47×0.9808=341868.61(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材料=168305.28/1000=168.31(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100321.76/1000=100.32(元)
還原后產成品單位成本中的制造費用=341868.61/1000=341.87(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6】
2、
【正確答案】:(1)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金融資產收益=
20+1.5=21.5(萬元)
息稅前利潤=580+21.5=601.5(萬元)
利息保障倍數=601.5/21.5=27.98
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債務總額×100%=280/4800×100%=5.83%
凈經營資產=凈負債+股東權益=金融負債-金融資產+股東權益
=4800×70%-(4800+2400)×20%+2400=4320(萬元)
稅前經營利潤=稅前利潤+管理用利潤表中的利息費用=580+20=600(萬元)
稅后經營凈利潤=稅前經營利潤×(1-平均所得稅稅率)=600×(1-20%)=480(萬元)
凈經營資產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潤/凈經營資產×100%=480/4320×100%=11.11%
稅后經營凈利率=稅后經營凈利潤/銷售收入×100%=480/6000×100%=8%
長期負債/總資產=4800×60%/(4800+2400)×100%=40%
資產負債率=4800/(4800+2400)×100%=66.67%
(2)根據關鍵財務比率判斷,東方公司的信用級別為BB 級。
風險補償率平均值=(5.60%+6.40%+7.20%-4.20%-4.80%-5.30%)/3=1.63%
稅前債務成本=無風險利率+風險補償率平均值=5%+1.63%=6.63%
稅后債務成本=6.63%×(1-25%)=4.97%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6】
3、
【正確答案】:(1)根據題意可知,該項租賃在期滿時資產所有權不轉讓;租賃期比資產
使用年限=10÷15=66.67%,低于稅法規(guī)定的75%;租賃最低付款額的現值=26×(P/A,
8%,10)=174.46(萬元)低于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的90%(200×90%=180 萬元)。因
此,該租賃合同的租金可以直接抵稅。
(2)購置方案的每年折舊=200×(1-10%)÷15=12(萬元)
每年折舊抵稅額=12×25%=3(萬元)
(3)10 年后生產線的變現收入為70 萬元
變現時資產的賬面價值=200-12×10=80(萬元)
變現損失減稅=(80-70)×25%=2.5(萬元)
相關現金凈流入量=70+2.5=72.5(萬元)
折現率為10%,現值=72.5×(P/F,10%,10)=27.95(萬元)
(4)租賃期折現率=8%×(1-25%)=6%
折舊抵稅現值=3×(P/A,6%,10)=22.08(萬元)
每年的租金抵稅=26×25%=6.5(萬元)
租金抵稅現值=6.5×(P/A,6%,10)=47.84(萬元)
租金現值=26×(P/A,6%,10)=191.36(萬元)
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
=200-22.08-191.36+47.84-27.95
=6.45(萬元)
由于租賃方案相對于自購方案的凈現值大于0,因此,中恒公司應該選擇方案二。
(5)200-22.08-稅前租金×(1-25%)×(P/A,6%,10)-27.95=0
解得:稅前租金=27.17(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0】
4、
【正確答案】:(1)增發(fā)普通股籌資方案下:
全年債券利息=2000×8%=160(萬元)
增發(fā)的普通股股數=5000/10=500(萬股)
每股收益=(1500-160)×(1-30%)/(2000/2+500)=0.63(元)
增發(fā)債券籌資方案下:
全年利息=2000×8%+5000×10%=660(萬元)
每股收益=(1500-660)×(1-30%)/(2000/2)=0.59(元)
增發(fā)優(yōu)先股籌資方案下:
全年債券利息=2000×8%=160(萬元)
凈利潤=(1500-160)×(1-30%)=938(萬元)
每股收益=(938-140)/(2000/2)=0.80(元)
(2)根據優(yōu)序融資理論,管理者偏好首選留存收益籌資,然后是債務籌資,而將發(fā)行新股
作為最后的選擇。所以,本題的籌資方案應該是增發(fā)債券。
(3)由于債券是按照面值發(fā)行的,所以,發(fā)行時的市場利率=票面利率=10%,債券在今
年4 月1 日的價值=債券在今年1 月1 日的價值×(F/P,5%,1/2)=1000×(F/P,5%,
1/2)=1024.70(元)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4
(4)甲公司股票的β 系數=10%/(40%×40%)=0.625
甲公司股票的資本成本=4%+0.625×(12%-4%)=9%
(5)新的股數=2000/2×(1+10%)=1100(萬股),發(fā)放現金股利之后的凈資產=1100×7
=7700(萬元),現金股利總額=(2000+4000+2000)-7700=300(萬元),每股股
利=300/1100=0.27(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69】
5、
【正確答案】:(1)變動經營資產銷售百分比=7000×80%/5000×100%=112%
變動經營負債銷售百分比=3000×60%/5000×100%=36%
可動用的金融資產=3000-2840=160(萬元)
①銷售凈利率=400/5000×100%=8%
股利支付率=200/400×100%=50%
因為既不發(fā)行新股也不舉借新債 ,所以外部融資額為0,假設今年的銷售增長額為W 萬元,
則:
0=W×(112%-36%)-160-(5000+W)×8%×(1-50%)
解得:銷售增長額=500(萬元)
所以,今年可實現的銷售額=5000+500=5500(萬元)
②外部融資額=(5500-5000)×(112%-36%)-160+100-5500×6%×(1-80%)
=254(萬元)
③504=(6000-5000)×(112%-36%)-160-6000×8%×(1-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80%
可以支付的股利=6000×8%×80%=384(萬元)
④今年的銷售額=5000×(1+25%)×(1-8%)=5750(萬元)
外部融資額=(5750-5000)×(112%-36%)-160-5750×10%×(1-70%)=237.5
(萬元)
外部負債融資額=外部融資額-外部權益融資額=237.5-100=137.5(萬元)
(2)外部融資額=預計資產總量-已有的資產-負債的自發(fā)增長-內部提供的資金
800=12000-10000-800-今年銷售額×8%×(1-50%)
解得:今年銷售額=10000(萬元)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銷售增長率與外部融資的關系”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0】
四、綜合題
1、
【正確答案】:(1)可以使用當前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擴建項目的折現率,原因是項
目的風險與企業(yè)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并且公司繼續(xù)采用相同的資本結構為新項目籌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5
資。
(2)第一期項目的投資額為5000 萬元
舊生產線的年折舊額=1800×(1-5%)/10=171(萬元)
擴建結束時舊生產線的折余價值=1800-171×3=1287(萬元)
舊生產線變現凈損失抵稅=(1287-1127)×25%=40(萬元)
項目擴建停產減少凈收益現金流量=200×(10-6)×(1-25%)=600(萬元)
增加的營運資金=200×10×10%=200(萬元)
零時點的增量現金凈流量=-5000+1127+40-600-200=-4633(萬元)
新生產線的年折舊額=5000×(1-5%)/10=475(萬元)
每年增加的折舊抵稅=(475-171)×25%=76(萬元)
每年增加的稅后收入=200×10×(1-25%)=1500(萬元)
每年增加的稅后付現成本=200×6×(1-25%)+(220-100)×(1-25%)=990(萬
元)
第1~6 年每年的增量現金凈流量=1500-990+76=586(萬元)
新生產線第7 年末的折余價值=5000-475×7=1675(萬元)
新生產線第7 年末的變現凈損失抵稅=(1675-1200)×25%=118.75(萬元)
如果不進行擴建,舊生產線處置時的賬面價值=1800-171×10=90(萬元)
舊生產線變現收益交稅=(115-90)×25%=6.25(萬元)
增加的生產線變現損失抵稅=118.75+6.25=125(萬元)
第7 年收回的營運資金為200 萬元,增加的生產線變現收入=1200-115=1085(萬元)
第7 年的增量凈現金流量=586+125+1085+200=1996(萬元)
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凈現值
=1996×(P/F,10%,7)+586×(P/A,10%,6)-4633
=1996×0.5132+586×4.3553-4633
=-1056.45(萬元)
由于第一期擴建項目的凈現值為負數,所以,不可行。
(3)第二期擴建項目在投資時點的凈現值
=1500×(P/A,10%,7)-7000
=1500×4.8684-7000
=302.6(萬元)
由于凈現值大于0,所以,應該上第二條生產線。
第二期擴建項目各年的稅后現金凈流量在2011 年末的現值
=1500×4.8684×(P/F,10%,4)
=1500×4.8684×0.6830
=4987.68(萬元)
第二期項目投資額在2011 年末的現值=7000×(P/F,5%,4)=7000×0.8227=5758.9
(萬元)
現金流量的標準差= =20%
d1=ln(4987.68/5758.9)/(20%× )+(20%× )/2
=-0.1438/0.4+0.2=-0.1595
d2=-0.1595-20%× =-0.5595
根據N(0.15)=0.5596,N(0.16)=0.5636 可知:
N(0.1595)=0.5596+(0.5636-0.5596)/(0.16-0.15)×(0.1595-0.15)=0.5634
N(d1)=1-N(0.1595)=1-0.5634=0.4366
Date: 2013.7.20 內部資料
2013 面授學員內部專享 26
根據N(0.55)=0.7088,N(0.56)=0.7123 可知:
N(0.5595)=0.7088+(0.7123-0.7088)/(0.56-0.55)×(0.5595-0.55)=0.7121
N(d2)=1-0.7121=0.2879
期權價值C=4987.68×0.4366-5758.9×0.2879=519.63(萬元)
考慮期權的第一期項目的凈現值=-1056.45+519.63=-536.82(萬元)
由于小于0,所以,投資第一期項目仍然是不利的。
【答案解析】:
【該題針對“項目評價的方法”知識點進行考核】
【答疑編號1042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