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朗誦:江城子

字號:

這篇關于宋詞三百首朗誦:江城子,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作者: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釋】
    (1)江城子:詞牌名。密州: 今山東諸城。
    (2)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
    (3)聊:姑且。發(fā):(fā)
    (4)狂:豪情。
    (5)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擎著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6)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使用,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7)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岡像卷席子一般掠過。千騎(ji):形容從騎之多。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8)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為了酬答滿城人都隨同去看打獵的盛意,我親自射虎,請你們看看孫郎當年的射虎的英姿。親射虎,看孫郎:為“看孫郎,親射虎”的倒句。孫郎:孫權,這里作者自喻?!度龂尽侵尽O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边@里以孫權喻太守。
    (9)酒酣胸膽尚開張:極興暢飲,胸懷開闊,膽氣橫生。尚:更。
    (10)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是說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qū))太守。他愛惜士卒,優(yōu)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shù)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jié)”(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jié))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11)節(jié):兵符,帶著傳達命令的符節(jié)。持節(jié):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12)云中:漢時郡名,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區(qū)。 江城子 密州出獵書畫
    (13)會挽雕弓如滿月:會,會當:將要。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14)滿月:圓月。
    (15)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引指西夏?!冻o·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痹~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翻譯】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時打獵的豪情壯志,左手牽著黃犬,右臂托起蒼鷹。隨從將士們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穿著貂皮做的衣服,帶著上千騎的隨從疾風般席卷平坦的山岡。為了報答滿城的人跟隨我出獵的盛情厚意,看我親自射殺猛虎,猶如昔日的孫權那樣威猛。
    我雖沉醉但胸懷開闊膽略興張,鬢邊白發(fā)有如微霜,這又有何妨?什么時候皇帝會派人下來,就像漢文帝派遣馮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將使盡力氣拉滿雕弓就像滿月一樣,朝著弓矢西北瞄望,奮勇射殺西夏軍隊!
    【點評】
    出獵對于蘇軾這樣的文人來說,或許是偶然的一時豪興,但他平素報國立功的信念卻因這次小試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場彎弓殺敵了。蘇軾任密州知州剛四十歲。他是四年前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自愿請求外任,自杭州來至這北方邊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績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當時西北邊事緊張。熙寧三年(1070),西夏大舉進攻環(huán)、慶二州。四年,陷撫寧諸城?!皶斓窆鐫M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與西夏的戰(zhàn)事。
    這首詞上片出獵,下片請戰(zhàn),不但場面熱烈,音節(jié)嘹亮,而且情豪志壯,顧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蘇軾其他豪放詞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壯的壯詞。把詞中歷來軟媚無骨的兒女情換成有膽有識、孔武剛建的英雄氣了。蘇軾對此也頗為自負,他在密州寫給好友鮮于侁的信中說:“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shù)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是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jié),頗壯觀也?!本褪侵傅倪@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