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考試真題試卷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02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學科綜合考試真題試卷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判斷(判斷所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將答案填劃在答題卡上,寫 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答案無效。每題 1 分,共 7 分)
    1、 漢代“篡囚”罪指組織攻打監(jiān)獄,救出在押犯的犯罪。
    2、 唐代用來比照判案的成例叫“廷行事”。
    3、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法令規(guī)定:幼女違禁纏足,懲罰其家長。
    4、 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權修改憲法。
    5、 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和民族鄉(xiāng)都是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
    6、 徇私枉法罪只能發(fā)生在刑事案件的追訴、審判活動中。
    7、 著作權主體也包括非法人組織。
    二、單項選擇(從所列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填劃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答案無效。 每題 1 分,共 10 分)
    8、判例法表現為法院對于訴訟案件所作判決之成例,此種判例對于法院以后審理類似案件具有( )。
    A.普遍說服力 B.普遍約束力
    C.個案指導力 D.個案約束力
    9、法律概念在法的系統(tǒng)中的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認知功能;(2)( );(3)規(guī)范功能。
    A.預測功能 B.評價功能
    C.強制功能 D.構成功能
    10、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歸責原則主要包括:因果聯系原則;自由與必然統(tǒng)一原則;( );公正原則。
    A.責任法定原則 B.不溯既往原則
    C.從舊兼從輕原則 D.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原則
    11、在法律推理中,形式推理以下列條件為前提:第一,法律規(guī)則明白無誤,無含糊不清之處;第二,
    體系一致,毫無命題間的相互矛盾;第三,( )。
    A.體系完備,但有所空隙 B.雖體系不完備,但沒有空隙
    C.體系完備,毫無空隙 D.體系不完備,留有空隙
    12、唐代大理寺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 )以上案件 。
    A 死刑 B.流刑
    C.徒刑 D.杖刑
    13、明代將傳統(tǒng)的御史臺改為( )。
    A.大理寺 B.刑部 C.法部 D.都察院
    14、根據我國憲法,城市的土地屬于( )。
    A.集體所有 B.國家所有
    C.集體所有或國家所有 D.公有制
    15、我國憲法規(guī)定,自治區(qū)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須報( )批準后生效。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C.全國人大或其常務委員會 D.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16 、犯罪 分子犯罪后有立功表現的,其處罰原則是( )。
    A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B.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C.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D.應當減輕或者免除 處 罰
    17、注冊商標每次續(xù)展的有效期為( )年 。
    A .2 B.3 C.5 D.10
    三、多項選擇(從所列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填劃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答案 無效。多選或少選都不得分。每題 2 分,共 18 分)
    18、在當代中國,引起法律規(guī)范終止生效的實質原因主要有( )。
    A.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期限屆滿 B.原有的法律規(guī)定與新的法律規(guī)定之間發(fā)生沖突 C.法院宣布該法律規(guī)范違反憲法 D.法律已經完成其歷史使命,被調整的社會關系已經不復存在
    19、中國奴隸五刑分為( )。
    A.墨、劓 B.笞、杖 C.大辟 D.非、宮
    20、清代地方司法機關分為( )。
    A.州、縣 B.府 C.省按察司 D.總督(巡撫)
    21、我國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C.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2、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國務院設 立審計機 關,審計 機關對下 列機構的 財務收支 行使審計
    監(jiān)督權:( )。
    A .財政部 B.中國人民銀行
    C.某國有企業(yè) D.某證券公司
    23 、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 ,下列選項 中領導人的 任期不得超 過兩屆的有 :( )。
    A .國務 委員 B.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C.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 D.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24、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減刑的限度為( )。
    A.判處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1/2
    B.判處管制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2/3
    C.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10 年
    D.對于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罪犯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后又被減刑的,其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不能少于
    12 年(不含死緩期二年)
    25、保險詐騙罪的主體是( )。
    A.投保人 B.被保險人
    C.受益人 D.投保人、被保險人的遺產繼承人
    26 、下列哪種情況 適用 1 年的特別訴 訟時效 :( )。
    A .身 體 受傷害要 求賠償的 B.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
    C .寄存的財物被丟失的 D.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提起訴訟的
    四、填空(將正確的字、詞填入空格內,每空 1 分,共 10 分)
    1、法律規(guī)則是對某種( )賦予一種確定的具體后果的規(guī)定。
    2、在確定法的效力等級中,“特殊優(yōu)于一般“的原則只限于( )制定的法律規(guī)范。
    3、法的制定,是指一定的國家機關按照( ),制定、修改和廢止法律及其他規(guī)范性法律文件的一種專門 活動。
    4、西周穆王命令( )“作呂刑”。
    5、漢代法律形式中的比,又稱( ),與近代類推相似。
    6、唐代御史臺下設( )院、殿院、察院。
    7、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 )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8、 根據我國憲法的規(guī)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9、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追訴期限從( )起計算。
    10、公民下落不明滿( )年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其為失蹤人。
    五、名詞解釋(每題 3 分,共 15 分)
    1、 法的價值
    2、司法解釋
    3、九卿“圓審”
    4、公民財產權
    5、綁架罪
    六、簡答(每題 5 分,共 20 分)
    1、 簡述法治國家的基本要素。
    2、簡述元代主要立法活動。
    3、簡述憲法發(fā)揮功能的條件。
    4、簡述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區(qū)別。
    七、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 試論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以及我國刑法對刑事責任能力的規(guī)定。
    2、 試論國家所有權法律關系。
    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tǒng)一考試試題答案解析
    一、判斷(判斷所列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將答案填劃在答題 卡上,寫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答案無效。每題 1 分,共 7 分)
    1.答案:A
    解析:該罪與首匿罪、通行飲食罪均屬于漢代鎮(zhèn)壓敵對階級反抗的犯罪。
    2.答案:B
    解析:《廷行事》,為秦朝法律形式的一種,法廷成例。律、令、格、式、典為唐朝的法律形式。
    3.答案:A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有點偏,考試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掌握即可。
    4.答案:B 解析:根據我國憲法規(guī)定,憲法修改權只屬于全國人大,全國人大常委會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大 代表有權提議修改憲法。
    5.答案:B
    解析:民族鄉(xiāng)不屬于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
    6.答案:A 解析: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員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對明知是無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訴,對明 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使他不受追訴,或者在刑事審判活動中故意違背事實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 為?!币虼耸钦_的。
    7.答案:A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 9 條規(guī)定:“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 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BR>    二、單項選擇(從所列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填劃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答案無 效。每題 1 分,共 10 分)
    8.答案:B 解析:判例法是英美法系的主要法律淵源,所謂判例法,就是基于法院的判決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 的判定,這種判定對以后的判決具有法律規(guī)范效力,能夠作為法院判案的法律依據。故選 B
    9.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概念的功能,法律概念是一種具有法律意義的概念,它是指表達法律和認識法律 的認識之網上的紐結,即對與法律相關的事物、狀態(tài)、行為進行概括而形成的法律術語。法律概念具
    有如下三大功能:認識功能;構成功能;規(guī)范功能。A、B、C 是法律規(guī)則的功能。
    10.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歸責原則,在考試當中,法律的歸責原則相對來說出現的頻率較低,屬于一般掌 握內容。
    11.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形式推理,法律推理包括形式推理和實質(辨證)推理,他們在法律實施過程中具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掌握各種推理方法。
    1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唐代大理寺職權。唐代大理寺以正卿和少卿為正副長官,行使中央司法審判權,審理 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凡屬流徒案件的判決,須送刑部復核;死刑案件必須奏請皇帝批準。 同時大理寺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難案件具有重審權。
    13.答案:D
    解析:明代初年,沿元舊制,設御史臺,洪武十三年(公元 1380 年)五月罷御史臺。十五年改 置都察院,明代都察院掌糾察。主要是糾察百司,會審及審理官吏犯罪案件,設有十三道監(jiān)察御史。 C 項是清末變法時出現的。
    14.答案:B
    解析:我國《憲法》第十條規(guī)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惫蔬x B
    15.答案:B
    解析:考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16.答案:A
    解析:根據我國《刑法》第 68 條規(guī)定,犯罪分子有揭發(fā)他人犯罪行為,查證屬實的或者提供重要 線索,從而得以偵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現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有重大立功表現的,可以減輕 或者免除處罰。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故選 A
    17.答案:D 解析:我國《商標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每次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為十年?!惫蔬x D
    三、多項選擇(從所列備選答案中選出兩個以上的正確答案填劃在答題卡上,寫在試卷或答題紙上的 答案無效。多選或少選都不得分。每題 2 分,共 18 分)
    18.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效力終止的實質原因,ABD 均屬于其終止的實質原因,關于選項 C,由于 我國目前沒有違憲審查制度,所以法院沒有宣布法律規(guī)范違反憲法的權力。
    19.答案:ACD解析:ACD 屬于奴隸制五刑的內容,選項 B 則屬于封建制五刑的內容。
    20.答案:ABCD
    解析:本題考查清代的司法機關。
    21.答案:AB 解析:我國《憲法》第二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故選 AB。
    22.答案:ABCD 解析:我國《憲法》第九十一條規(guī)定:“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 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yè)事業(yè)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jiān)督?!惫?ABCD 均為應選項。
    23.答案:ABD 解析:我國《憲法》第八十七條:“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總理、副 總理、國務委員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第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 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钡谝话偃畻l:“……人民檢察院 檢察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故 ABD,關于 C 項,《憲法》對其任期沒有限制。
    24.答案:ACD
    解析:刑法第 78 條第 2 款規(guī)定:“減刑以后實際執(zhí)行的刑期,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 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處無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彼谰彽臏p刑的實際執(zhí)行不少于 12 年, 并且不含 2 年考驗期,故 ACD 正確。
    25.答案:ABC 解析:保險詐騙罪,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或者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編 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程度,或者編造未曾發(fā)生的保險事故,或者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 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數額較大的行為。從該概念界定中可以發(fā)現,保險詐騙罪的主體是 ABC
    26.答案:ABC
    解析:本題考查短期訴訟時效,根據《民法通則》第 136 條規(guī)定,下列訴訟時效期間為 1 年:①身 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②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財物丟 失或者損毀的。《合同法》第 129 條規(guī)定,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該訴訟或 者申請仲裁的期限為四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故選 ABC。
    四、填空(將正確的字、詞填入空格內,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答案:事實狀態(tài)
    解析:考查法律規(guī)則的概念。
    2.答案:同一主體 解析:法的效力等級(法的效力層次或效力位階)通常應遵循如下原則:a.一般制定機關的地位越高, 法律規(guī)范的效力等級也越高;b.特殊立法的效力優(yōu)于一般性立法,也即“特殊優(yōu)于一般”,但僅限于同 一主體指定的法律規(guī)范;c.同一制定機關先后就同一領域的問題制定頒布了兩個以上的法律時適用“后 法優(yōu)于前法”;d.同一主體制定的法律規(guī)范中,按特定的、更嚴格的程序制定的效力等級高于按一般程 序制定的;e.被某一國家機關授權的下級機關在授權范圍內制定的該項法律、法規(guī)在效力上通常等同 于授權機關自己制定的法律或法規(guī)。
    3.答案:法定職權和程序
    解析:考查法的制定的概念,屬于識記內容。
    4.答案:呂侯
    解析:該題考查西周的法律形式,屬于識記內容,較簡單。
    5.答案:決事比 解析:考查漢代法律形式,漢代法律形式包括漢朝主要法律形式:律(基本法律)、令(臨時發(fā)布的 詔令)、科(單行刑事條例)、比(決事比,可以比照的斷案成例。律無正條規(guī)定時比照最接近的律令 條文或同類型案件)。
    6.答案:臺
    解析:考查唐代的司法機關,較簡單,識記即可。
    7.答案:地方性法規(guī) 解析:本題考查憲法效力的性。
    8.答案:會議主席團 解析:我國《憲法》第七十四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 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該條 是為了保證代表們參政議政權利的順利實施。
    9.答案:犯罪行為終了之日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繼續(xù)犯的追溯時效的起算時間問題?!缎谭ā返诎耸艞l第一款規(guī)定:“追訴期限 從犯罪之日起計算;犯罪行為有連續(xù)或者繼續(xù)狀態(tài)的,從犯罪行為終了之日起計算?!?BR>    10.答案:2
    解析:考查申請失蹤的期間。我國法律規(guī)定宣告失蹤的期限為 2 年,從公民音訊消失之次日起算。
    戰(zhàn)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期間從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五、名詞解釋(每題 3 分,共 15 分)
    1.答案:它可以界定為在人(主體)與法(客體)的關系中體現出來的法的積極意義或有用性。(3 分)解析:法的價值是法理學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包括自由價值、正義價值、秩序價值等,它們對立法、 司法、執(zhí)法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均具有指導作用,因此應當將該部分作為重點進行復習。
    2.答案:司法解釋是國家司法機關對司法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法規(guī)問題所作的解釋。(3 分) 解析:司法解釋在我國法律實施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律解釋既是人們日常法律實踐的重要組成部 分,又是法律實施的一個重要前提。注意司法解釋與法官自由裁量權之間的區(qū)別與聯系,這也是法學 各類考試中的一個熱點。
    3.答案:是明代重要的中央復審制度(1 分);凡地方上報的重大疑難案件,罪犯經過二審后仍不服 判決者,則由六部尚書,大理寺卿、左都御史、通政使九人聯合審判,最后報奏皇帝裁決(1 分); 對于減少冤假錯案仍是有益處的(1 分)。 解析:該制度是明代一項重要的復核制度,到清朝時期發(fā)展成為“九卿會審”制度。
    4.答案:公民財產權是指公民個人通過勞動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和享有占有、使用、處分財產 的權利(2 分)。它是公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自由和實現經濟利益的必要條件(1 分)。 解析:公民財產權是 2004 年《憲法修正案》新增加的一項權利,表明國家對公民個人的財產保 護的重視程度,注意此處的公民財產權不僅僅是指物權法上的權利,還包括債權、知識產權等一系列 可以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的合法性權利。
    5.答案:指以勒索財物為目的(1 分),使用暴力、脅迫或者麻醉方法(1 分),劫持他人或者綁架他 人作為人質的行為(1 分)。 解析:綁架罪是刑法分則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罪名,也是不好掌握的罪名,很容易與其他相近的罪名 混淆,因此是各類法學考試的“寵兒”,一定要準確理解該罪名的含義,重點把握與其他罪名的區(qū)別 和聯系。
    六、簡答(每題 5 分,共 20 分)
    1.答案:
    (1)在政權組織形式上實行民主政體(1 分)
    (2)在國家權力結構上實行分工和制約的原則(1 分)。
    (3)在各種社會調控方式中,法律處于越的地位(1 分)。
    (4)法治國家的經濟基礎是市場經濟機制(1 分)。
    (5)以理性文化作為觀念基礎(1 分)。
    解析:建立法治國家是現代社會的一個普遍目標,自從 1999 年我國提出“依法治國”治國方略以來,該考點就一直是法學考試的熱點問題,也是學者們討論的熱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2.答案:《至元新格》。元代第一部成文法匯編。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以公規(guī)、治民、御盜、理財等 十事輯為一書”,刻版頒行(2 分);《風憲宏綱》。仁宗時將“有關風紀者,類集成書”(1 分);《元 典章》。英宗時地方官府編集的法規(guī),分 60 卷 10 類(1 分);《大元通制》。英宗時完成的一部較完 備的法典,分為四部分 20 篇(1 分)。 解析:元代的立法活動相對于唐宋明清等朝代的立法活動來說不太重要,所以對該朝代的法律只需要 掌握一下基本的知識即可,不必花太多時間在這上面。
    3.答案:
    (1)憲法本身的正當性,即憲法要符合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須具備內容、程序和形式上的正當性, 這是憲法發(fā)揮功能的內在條件(2 分);
    (2)良好的憲法文化,即憲法發(fā)揮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成員對憲法的信任,由此形成尊重 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社會風氣,這是憲法發(fā)揮功能的重要外部條件(1 分)。
    (3)有效的憲法保障制度,即完備有效的憲法監(jiān)督體制和違憲審查制度是憲法發(fā)揮功能的基本保障(2 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憲法發(fā)揮功能的條件,其實就是憲法實現的條件,我們立憲的主要目的不在立憲, 而在于憲法的實現,使其從紙面上走到現實生活中來,發(fā)揮其應有的功能,這就是憲政。憲政是紙面 上的憲法和憲法實現的橋梁,應當著重把握憲法、憲政、憲法的實現這三者之間的區(qū)別和聯系。
    4.答案:違約責任是指合同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的存在為前提,侵權責任以原本不存在的特定法律關 系的當事人之間發(fā)生侵權行為為前提(0.5 分);從權力的角度看,違約行為侵害的是相對權,侵權行 為侵害的通常為絕對權(0.5 分);從義務角度看,違約行為違反的是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義務,侵 權行為違反的是法律和其他公共規(guī)范規(guī)定的義務(0.5 分);從責任確定方式看,違約責任一般可以由 當事人約定,侵權責任一般是依法認定(0.5 分);二者的責任形式也有不同,要求考生列舉一二(1 分)。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民法學中兩種主要民事責任的區(qū)別。該考點在民法學中是很重要的,屬于熱點, 也是難點,在民事案件中,往往會出現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的競合問題,使用不同的責任形式對當事 人會造成不同的法律后果,因此要牢固掌握它們之間的各自的優(yōu)缺點,做到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盡可 能多的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七、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答案:刑事責任能力的概念(2 分)。 刑法對刑事責任能力的規(guī)定:
    (1)完全刑事責任能力:年滿 18 周歲,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與知識發(fā)展正常的人(1 分);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時犯罪的(1 分)(2)完全無刑事責任能力:不滿 14 周歲的人(1 分);行為時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人(1 分)。
    (3)相對無刑事責任能力:已滿 14 周歲的人(1 分)。
    (4)減輕刑事責任能力(又稱“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已滿 14 周歲不滿 18 周歲的未成年人(1 分); 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1 分);又聾又啞的人;盲人(1 分)。 解析:刑事責任能力是認定行為人是否負刑事責任的前提,是刑法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 重點把握。
    2.答案:國家所有權是國家依法對其財產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我國它是社會 主義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形式。(2 分)。 國家所有權的主體。權利主體是國家作為整體,而不是任何國家機關、地方、企事業(yè)組織等(2 分); 義務主體是國家作為整體以外的任何不特定的機關、組織和個人(1 分)。 國務院依法代表國家行使國家所有權。(答到此點可以加 1 分,未答出此點也不扣分,但加分以總分 不超過 10 分為限)。 國家所有權的客體。十分廣泛,比集體和個人財產權的客體更廣泛,礦藏、水流等國家專有財產不能 作為集體和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客體(1 分)。 國家所有權的內容。是指國家所有權所包含的占有、使用、受益、處分、管理、監(jiān)督等任何權能,構 成分權、制約的一個法律制度體系。 對于經營性國有財產,從建立現代企業(yè)制度、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出發(fā),國有企業(yè)、公司應 對其享有法人財產權,得以實際支配,在行使法人財產權時有權對抗非有關國家機關的干預和有關國 家機關的不法干預。 從國家方面看,應當通過依法合理設置具體出資者(或股東)及其權利義務,適當選任董事、經理等 經營者,并通過監(jiān)事會和有關國家機關行使好監(jiān)督職能,學會當好老板,從根本上改變“老板缺位” 或各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企業(yè)任意以“老板”自居的狀況,受全民之托、為全民利益而經營好國 有財產。
    (以上 4 分。能按教材的敘述回答即給 4 分。能按以上要點回答或有其他合理發(fā)揮,表述得當的, 可酌加 1-2 分,但加分以總分不超過 10 分為限)。 解析:社會主義國家所有權作為社會主義條件下一種所有權形式,是國家對國有財產的占有、使用、 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國家所有權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現。國家所有權作為一種 法律關系,它是在全民所有制基礎上,由特定的權利主體(國家)和不特定的義務主體(任何公民和 法人)之間組成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在確認和保護國家所有權方面,我國民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民法不僅確認國家所有權和全民所有制企業(yè)的經營權,明確國家和企業(yè)對國有財產享有的財產權利的內容,規(guī)定國家所有權的客體范圍和行使國家所有權的一般準則,而且以其特有的方法保護著國有財產的完整,保障著國有財產的增值。此外,公司法、憲法、刑法等法律也分別通過自己特有的方式保護著國有財產不受侵害。因此,要保護國有財產不受侵害,需要各個部門法之間的協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