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課改培訓計劃文選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課改培訓計劃文選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第八輪基礎教育改革,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都能健康發(fā)展,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思想素質和文化素質,現(xiàn)將本學期課改計劃安排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校課改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xx大精神和“xxxx”的重要思想為指導,領會上級教育部門會議精神,服從學區(qū)統(tǒng)一安排,以新課改實驗為契機,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穩(wěn)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重心,落實“教師為先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思維為中心,能力為目標”的教學思想,以改革課堂教學為主攻方向,堅持教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堅持學校教育以學生為本,以生生發(fā)展,生生成才為宗旨,促使校本教研工作全面進步。為此,本學期我們將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
    二、具體工作
    (一)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樹立服務意識。
    理論學習是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服務意識、汲取先進教學方法的有效途徑。因此,本學期我校將把強化理論學習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首要任務來抓。
    (二)、教師要樹立正確的素質教育觀念。
    教育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邊社會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教,教什么,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只有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才能將素質教育真正落實。
    (三)、把素質教育納入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既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質,又要使學生身心健康,就必須有求真務實的教學態(tài)度,教師也需具備較高的教學能力,才能使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教師應改變教學方法,把素質教育思想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教育觀念的大變革,每一個教師應當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應盡義務,堅持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把微笑、贊美、合作、互助、競爭帶進課堂,使教師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師益友,使課堂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增進機能的天地。
    教師要切實轉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把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真正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繼續(xù)推廣使用“啟發(fā)式教學”、“討論合作學習”等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五)改進教學管理方法,加強課改試驗管理。
    大力改進教學管理方法,以防止學校教學統(tǒng)一管理影響教學改革實驗工作。為課改工作大開綠燈。成立課改小組,對課改實驗班的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單獨管理,以保證課改實驗工作順利進行。
    2、要注重對試驗過程的管理,一要保證按計劃開齊開足試驗課程。二要支持教師在備課、作業(yè)批改、輔導以及課堂教學等方面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三要搞好課改檔案建設,如試驗計劃、論文、課件制作、成長記錄袋等。
    3、以上公開課(本學期開展兩次或兩次以上公開課活動)、聽課、課例分析討論、案例分析討論、提問、辯論等方式,加大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讓教師互相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4、重視教學心得和教學經驗的總結與交流。本學期計劃每兩周進行教學交流活動,以推廣教學和課改成果。
    (六)進一步加強校本教研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國情、省情、市、區(qū)情教育,地方人文教育,環(huán)保教育和熱愛家鄉(xiāng)教育。
    2、繼續(xù)和涌泉小學進行互動學習,開展集體備課,案例評析、疑難排查,心得交流活動。
    3、按教材單元撰寫課后反思,增強反思針對性,在實踐中反思,反思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