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考前沖刺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括號內(nèi)。
1.“出師未捷身先死”指的是( )。
A.劉備 B.關(guān)羽
C.諸葛亮 D.周瑜
2.《斷魂槍》的作者是( )。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魯迅
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動的是( )。
A.移其民于河?xùn)|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馬體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4.《燈下漫筆》一文的作者是( )。
A.茅盾 B.冰心
C.魯迅 D.錢鐘書
5.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是一首( )。
A.五言律詩 B.五言絕句
C.七言律詩 D.七言絕句
6.“禍起蕭墻”一語出自( )。
A.《韓非子》 B.《墨子》
C.《論語》 D.《詩經(jīng)》
7.我國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維 D.岑參
8.被譽為“曲狀元”的元曲作家是( )。
A.馬致遠 B.關(guān)漢卿
C.王實甫 D.白樸
9.《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請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屢次
10.《選擇與安排> -文的作者朱光潛是我國的( )。
A.語言學(xué)家 B.文學(xué)家
C.美學(xué)家 D.表演藝術(shù)家
11.“山不厭高,水不厭深”一句的作者是( )。
A.陶淵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馬遷
12.《蜀相》是一首( )。
A.五律 B.七絕
C.七律 D.七古
13.《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 )。
A.傳記散文 B.寓言故事
C.神話傳說 D.記事散文
14.《馬伶?zhèn)鳌返淖髡吆罘接蛏钤? )。
A.明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清代中期 D.晚清
15.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是( )。
A.李清照 B.歐陽修
C.辛棄疾 D.蘇軾
16.下列作家屬于文學(xué)研究會的是( )。
A.郭沫若 B.冰心
C.魯迅 D.巴金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季氏將伐顓臾》 B.《秋水》
C.《陳情表》 D.《五代史伶官傳序》
18.成語“夙興夜寐”出自( )。
A.《陳情表》 B.《短歌行》(其一)
C.《關(guān)山月》 D.《氓》
19.在《苦惱》中,車夫姚納的真正苦惱在于( )。
A.年老多病 B.兒子死了
C.生活艱難 D.苦惱無處訴說
20.茅盾《香市》-文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 )。
A.今昔對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揚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說的一段話,然后回答21~23小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1.孟子用這段話來說明什么道理?(4分)
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這兩句話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方法?(4分)
23.本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寫出本體和喻體。(2分)
(二)閱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題。
至于怨誹之多,則目前知其如此也。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化,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24.這段文字可分為兩層,請用“||”在上文中標(biāo)出。(4分)
25.作者引用“盤庚遷都”這一歷史典故的意圖是什么?(4分)
26.在這段文字中,王安石還揭露了什么問題?(2分)
(三)閱讀王維《山居秋暝》一詩,然后回答27-29小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7.此詩可以劃分為幾層?每層的文意是什么?(4分)
28.本詩是否屬于山水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情趣?(4分)
29.本詩寫作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詩中有畫”的特點是如何體現(xiàn)的?(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梁實秋《談時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時光不斷在流轉(zhuǎn),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
30.這段文字的中心觀點是什么?(4分)
31.作者引用雪萊的詩句的意圖是什么?(4分)
32.這段文字主要用了何種論證方法?(2分)
(二)閱讀老舍《斷魂槍》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33~35小題。
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
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炮聲壓下去馬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半醒的人們,揉著眼,
禱告著祖先與神靈;不大會兒,失去了國土、自由與權(quán)利。門外立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他們的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連祖先與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靈了啊!龍旗的中國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車呀,穿墳過墓的破壞著風(fēng)水。棗紅色多穗的鏢旗,綠鯊皮鞘的鋼刀,響著串鈴的口馬,江湖上的智慧與黑話,義氣與聲名,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yè),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車、快槍、通商與恐怖。聽說,有人還要殺下皇帝的頭呢!
33.當(dāng)時中國處于什么樣的時代?(4分)
34.這段文字對描寫沙子龍起什么作用?(4分)
35.作者為什么說“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yè),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2分)
(三)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題。
“長宜子孫”這四個字的年齡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這也該是我祖父留下的東西罷。最近在家里我還讀到他的遺囑。他用空空兩手造就了一份家業(yè)。到臨死還周到地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他叮囑后人保留著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來的字畫。但是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的字:分和賣。我很奇怪,為什么這樣聰明的老人還不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財富并不“長宜子孫”,倘使不給他們一個生活技能,不向他們指示一條生活道路?“家”這個小圈子只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fā)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財富只能毀滅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zhì),要是它只消耗在個人的利益上面。
“長宜子孫”,我恨不能削去這四個字!許多可愛的年輕生命被摧殘了,許多有為的年輕心靈被囚禁了。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挨著日子。這就是“家”!“甜蜜的家”!這不是我應(yīng)該來的地方。愛爾克的燈光不會把我引到這里來的。
36.“長宜子孫”的含義是什么?(4分)
37.巴金為什么要批判“長宜子孫”的思想?(4分)
38.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表達方式?(2分)
四、作文(50分)
39.題目:我與環(huán)境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B.不少于800字;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A 3.B 4.C 5.D 6.C 7.D 8.A 9.D 10.C
11.C 12.C 13.B 14.B 15.D 16.B 17.D 18.D 19.D 20.A
二、文言文閱讀
21.說明要實現(xiàn)王道仁政,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不要怨天尤人,應(yīng)該從自己做起。
22.這兩句話反映了當(dāng)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現(xiàn)實。采用的是類比論證的手法。
23.喻體: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北倔w: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BR> 24.“||”標(biāo)在“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之后。
25.表明自己變法的決心決不動搖。
26.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國事,專門以向眾人獻媚取寵為能事的丑惡嘴臉。
27.這首詩可分三層。第一層是首聯(lián)兩句,寫時節(jié),寫環(huán)境,點染曠遠空寂的意境。第二層,包括頷、頸二聯(lián),展示山中美景,引讀者身臨其境,可謂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第三層,尾聯(lián),抒發(fā)自己寄情山林、怡然自樂、與世無爭的人生感悟。
28.屬于山水詩。表現(xiàn)了詩人沉醉于秋夜雨后清新美麗的山中景色的心態(tài),以及厭煩塵世喧囂、歸隱山林的怡然的生活情趣。
29.本詩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以動寫靜,動靜相襯。所謂“詩中有畫”,是說詩中寫景具體、生動,有很強的空間感和畫面感。如在本詩中,新雨后的山月、松林、清泉、澗石、翠竹、浣女、蓮花、漁舟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30.時光不斷在流轉(zhuǎn),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31.表現(xiàn)時序變遷,引出下面人生短暫的反詰句。
32.類比論證。
33.作品所描寫的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此時,古老的傳統(tǒng)文明已被西方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所沖擊,帝國主義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封建傳統(tǒng)卻并未完全消失。
34.這段文字寫出了人物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描寫沙子龍這樣一個昔日的武林豪杰、今日的悲劇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35.因為時代的變化,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火車、快槍、通商已取代了沙子龍鏢局的長矛毒弩、綠鯊皮鞘的鋼刀和晌著串鈴的口馬。
36.為子孫著想,希望自己造就的這份家業(yè),能為子孫后代長久地安排一種舒適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創(chuàng)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禮教,能夠得到子孫后代的繼承。
37.這個封建家庭已經(jīng)摧殘了許多年輕可愛的生命,祖輩的遺產(chǎn)已經(jīng)破壞了許多美好純潔的心靈,“長宜子孫”這個遺訓(xùn)只能斷送有為的青年的前途。封建家庭里的青年,如果沒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萬貫家產(chǎn),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毀滅的命運。一個有為的青年,應(yīng)該走出家庭,到廣大的外面世界去尋找光明。
38.采用的是議論的手法。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括號內(nèi)。
1.“出師未捷身先死”指的是( )。
A.劉備 B.關(guān)羽
C.諸葛亮 D.周瑜
2.《斷魂槍》的作者是( )。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魯迅
3.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動的是( )。
A.移其民于河?xùn)| B.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馬體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4.《燈下漫筆》一文的作者是( )。
A.茅盾 B.冰心
C.魯迅 D.錢鐘書
5.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是一首( )。
A.五言律詩 B.五言絕句
C.七言律詩 D.七言絕句
6.“禍起蕭墻”一語出自( )。
A.《韓非子》 B.《墨子》
C.《論語》 D.《詩經(jīng)》
7.我國盛唐時期邊塞詩派的代表作家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維 D.岑參
8.被譽為“曲狀元”的元曲作家是( )。
A.馬致遠 B.關(guān)漢卿
C.王實甫 D.白樸
9.《鄭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亟請于武公”句中的“亟”字的意思是( )。
A.急忙 B.迅速
C.竭力 D.屢次
10.《選擇與安排> -文的作者朱光潛是我國的( )。
A.語言學(xué)家 B.文學(xué)家
C.美學(xué)家 D.表演藝術(shù)家
11.“山不厭高,水不厭深”一句的作者是( )。
A.陶淵明 B.李白
C.曹操 D.司馬遷
12.《蜀相》是一首( )。
A.五律 B.七絕
C.七律 D.七古
13.《種樹郭橐駝傳》是一篇( )。
A.傳記散文 B.寓言故事
C.神話傳說 D.記事散文
14.《馬伶?zhèn)鳌返淖髡吆罘接蛏钤? )。
A.明代中期 B.明末清初
C.清代中期 D.晚清
15.宋代作家中作有《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的是( )。
A.李清照 B.歐陽修
C.辛棄疾 D.蘇軾
16.下列作家屬于文學(xué)研究會的是( )。
A.郭沫若 B.冰心
C.魯迅 D.巴金
17.“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出自( )。
A.《季氏將伐顓臾》 B.《秋水》
C.《陳情表》 D.《五代史伶官傳序》
18.成語“夙興夜寐”出自( )。
A.《陳情表》 B.《短歌行》(其一)
C.《關(guān)山月》 D.《氓》
19.在《苦惱》中,車夫姚納的真正苦惱在于( )。
A.年老多病 B.兒子死了
C.生活艱難 D.苦惱無處訴說
20.茅盾《香市》-文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 )。
A.今昔對比 B.托物言志
C.借景抒情 D.先抑后揚
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一)閱讀孟子《寡人之于國也》中孟子說的一段話,然后回答21~23小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21.孟子用這段話來說明什么道理?(4分)
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這兩句話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方法?(4分)
23.本段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寫出本體和喻體。(2分)
(二)閱讀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4~26小題。
至于怨誹之多,則目前知其如此也。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乃欲變化,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
24.這段文字可分為兩層,請用“||”在上文中標(biāo)出。(4分)
25.作者引用“盤庚遷都”這一歷史典故的意圖是什么?(4分)
26.在這段文字中,王安石還揭露了什么問題?(2分)
(三)閱讀王維《山居秋暝》一詩,然后回答27-29小題。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27.此詩可以劃分為幾層?每層的文意是什么?(4分)
28.本詩是否屬于山水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情趣?(4分)
29.本詩寫作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詩中有畫”的特點是如何體現(xiàn)的?(2分)
三、現(xiàn)代文閱讀:30~38小題,共30分。
(一)閱讀梁實秋《談時間》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時光不斷在流轉(zhuǎn),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我們每天撕一張日歷,日歷越來越薄,快要撕完的時候便不免矍然以驚,驚的是又臨歲晚,假使我們把幾十冊日歷裝為合訂本,那便象征我們的全部的生命,我們一頁一頁地往下扯,該是什么樣的滋味呢!“冬天一到,春天還會遠嗎?”可是你一共能看見幾次冬盡春來呢?
30.這段文字的中心觀點是什么?(4分)
31.作者引用雪萊的詩句的意圖是什么?(4分)
32.這段文字主要用了何種論證方法?(2分)
(二)閱讀老舍《斷魂槍》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33~35小題。
沙子龍的鏢局已改成客棧。
東方的大夢沒法子不醒了。炮聲壓下去馬來與印度野林中的虎嘯。半醒的人們,揉著眼,
禱告著祖先與神靈;不大會兒,失去了國土、自由與權(quán)利。門外立著不同面色的人,槍口還熱著。他們的長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連祖先與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靈了啊!龍旗的中國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車呀,穿墳過墓的破壞著風(fēng)水。棗紅色多穗的鏢旗,綠鯊皮鞘的鋼刀,響著串鈴的口馬,江湖上的智慧與黑話,義氣與聲名,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yè),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車、快槍、通商與恐怖。聽說,有人還要殺下皇帝的頭呢!
33.當(dāng)時中國處于什么樣的時代?(4分)
34.這段文字對描寫沙子龍起什么作用?(4分)
35.作者為什么說“連沙子龍,他的武藝、事業(yè),都夢似的變成昨夜的”?(2分)
(三)閱讀巴金《愛爾克的燈光》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題。
“長宜子孫”這四個字的年齡比我的不知大了多少。這也該是我祖父留下的東西罷。最近在家里我還讀到他的遺囑。他用空空兩手造就了一份家業(yè)。到臨死還周到地為兒孫安排了舒適的生活。他叮囑后人保留著他修建的房屋和他辛苦地搜集起來的字畫。但是兒孫們回答他的還是同樣的字:分和賣。我很奇怪,為什么這樣聰明的老人還不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財富并不“長宜子孫”,倘使不給他們一個生活技能,不向他們指示一條生活道路?“家”這個小圈子只能摧毀年輕心靈的發(fā)育成長,倘使不同時讓他們睜起眼睛去看廣大世界;財富只能毀滅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氣質(zhì),要是它只消耗在個人的利益上面。
“長宜子孫”,我恨不能削去這四個字!許多可愛的年輕生命被摧殘了,許多有為的年輕心靈被囚禁了。許多人在這個小圈子里面憔悴地挨著日子。這就是“家”!“甜蜜的家”!這不是我應(yīng)該來的地方。愛爾克的燈光不會把我引到這里來的。
36.“長宜子孫”的含義是什么?(4分)
37.巴金為什么要批判“長宜子孫”的思想?(4分)
38.這段文字采用的是什么表達方式?(2分)
四、作文(50分)
39.題目:我與環(huán)境
要求:A.必須寫成議論文;B.不少于800字;C.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A 3.B 4.C 5.D 6.C 7.D 8.A 9.D 10.C
11.C 12.C 13.B 14.B 15.D 16.B 17.D 18.D 19.D 20.A
二、文言文閱讀
21.說明要實現(xiàn)王道仁政,首先要端正態(tài)度,不要怨天尤人,應(yīng)該從自己做起。
22.這兩句話反映了當(dāng)時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社會現(xiàn)實。采用的是類比論證的手法。
23.喻體: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北倔w:人死,則日:“非我也,歲也?!?BR> 24.“||”標(biāo)在“則眾何為而不洶洶然!”之后。
25.表明自己變法的決心決不動搖。
26.揭露了士大夫不恤國事,專門以向眾人獻媚取寵為能事的丑惡嘴臉。
27.這首詩可分三層。第一層是首聯(lián)兩句,寫時節(jié),寫環(huán)境,點染曠遠空寂的意境。第二層,包括頷、頸二聯(lián),展示山中美景,引讀者身臨其境,可謂情景交融,動靜結(jié)合。第三層,尾聯(lián),抒發(fā)自己寄情山林、怡然自樂、與世無爭的人生感悟。
28.屬于山水詩。表現(xiàn)了詩人沉醉于秋夜雨后清新美麗的山中景色的心態(tài),以及厭煩塵世喧囂、歸隱山林的怡然的生活情趣。
29.本詩最突出的寫作特點是:以動寫靜,動靜相襯。所謂“詩中有畫”,是說詩中寫景具體、生動,有很強的空間感和畫面感。如在本詩中,新雨后的山月、松林、清泉、澗石、翠竹、浣女、蓮花、漁舟構(gòu)成了一幅完整的畫面。
三、現(xiàn)代文閱讀
30.時光不斷在流轉(zhuǎn),任誰也不能攀住它停留片刻。
31.表現(xiàn)時序變遷,引出下面人生短暫的反詰句。
32.類比論證。
33.作品所描寫的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此時,古老的傳統(tǒng)文明已被西方現(xiàn)代物質(zhì)文明所沖擊,帝國主義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而封建傳統(tǒng)卻并未完全消失。
34.這段文字寫出了人物活動的社會環(huán)境,對于描寫沙子龍這樣一個昔日的武林豪杰、今日的悲劇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35.因為時代的變化,帝國主義侵略者的火車、快槍、通商已取代了沙子龍鏢局的長矛毒弩、綠鯊皮鞘的鋼刀和晌著串鈴的口馬。
36.為子孫著想,希望自己造就的這份家業(yè),能為子孫后代長久地安排一種舒適的生活,也希望自己創(chuàng)立的家庭制度和自己遵循的封建禮教,能夠得到子孫后代的繼承。
37.這個封建家庭已經(jīng)摧殘了許多年輕可愛的生命,祖輩的遺產(chǎn)已經(jīng)破壞了許多美好純潔的心靈,“長宜子孫”這個遺訓(xùn)只能斷送有為的青年的前途。封建家庭里的青年,如果沒有生活的技能,即使有了萬貫家產(chǎn),也不能拯救自己被毀滅的命運。一個有為的青年,應(yīng)該走出家庭,到廣大的外面世界去尋找光明。
38.采用的是議論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