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機采用的主機電子器件的發(fā)展順序是( B )。
A)晶體管、電子管、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B)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C)晶體管、電子管、集成電路、芯片
D)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芯片
【解析】計算機從誕生發(fā)展至今所采用的邏輯元件的發(fā)展順序是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2.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 B )年。
A)1952
B)1946
C)1939
D)1958
【解析】世界上第一臺名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于年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3.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叫( B )。
A)EDVAC
B)ENIAC
C)EDSAC
D)MARK-II
【解析】世界上第一臺名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于年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4.下列不屬于第二代計算機特點的一項是( A )。
A)采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
B)運算速度為每秒幾萬~幾十萬條指令
C)內存主要采用磁芯
D)外存儲器主要采用磁盤和磁帶
【解析】第二代計算機采用晶體管作為主要邏輯元件。
5.下面四條常用術語的敘述中,有錯誤的是( B )。
A)光標是顯示屏上指示位置的標志
B)匯編語言是一種面向機器的低級程序設計語言,用匯編語言編寫的程序計算機能直接執(zhí)行
C)總線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各部件之間傳輸信息的公共通路
D)讀寫磁頭是既能從磁表面存儲器讀出信息又能把信息寫入磁表面存儲器的裝置
【解析】用匯編語言編制的程序稱為匯編語言程序,匯編語言程序不能被機器直接識別和執(zhí)行,必須由"匯編程序"(或匯編系統(tǒng))翻譯成機器語言程序才能運行。
11.微型計算機,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D )。
A)進行計算運算和邏輯運算
B)存儲各種控制信息
C)保持各種控制狀態(tài)
D)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
【解析】選項A為運算器的功能,選項B為存儲器的功能。控制器中含有狀態(tài)寄存器,主要用于保持程序運行狀態(tài),選項C是控制器的功能,但不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為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故選項D為正確答案。
12.下列不屬于微型計算機的技術指標的一項是( A )。
A)字節(jié)
B)時鐘主頻
C)運算速度
D)存取周期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字節(jié)是衡量計算機存儲器存
儲容量的基本單位。
1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是( C )。
A)字長
B)存儲容量
C)重量
D)時鐘主頻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
14.RAM具有的特點是( C )。
A)海量存儲
B)存儲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斷電,存儲在其上的信息將全部消失且無法恢復
D)存儲在其中的數據不能改寫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的不足是斷電后內容立即永久消失,加電后也不會自動恢復,即具有易失性。
15.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 B )。
A)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
B)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C)動態(tài)只讀存儲器
D)靜態(tài)只讀存儲器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分為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和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讀寫速度快,生產成本高,多用于容量較小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讀寫速度較慢,集成度高,生產成本低,多用于容量較大的主存儲器?!?1.微型計算機,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D )。
A)進行計算運算和邏輯運算
B)存儲各種控制信息
C)保持各種控制狀態(tài)
D)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
【解析】選項A為運算器的功能,選項B為存儲器的功能。控制器中含有狀態(tài)寄存器,主要用于保持程序運行狀態(tài),選項C是控制器的功能,但不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為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故選項D為正確答案。
12.下列不屬于微型計算機的技術指標的一項是( A )。
A)字節(jié)
B)時鐘主頻
C)運算速度
D)存取周期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字節(jié)是衡量計算機存儲器存
儲容量的基本單位。
1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是( C )。
A)字長
B)存儲容量
C)重量
D)時鐘主頻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
14.RAM具有的特點是( C )。
A)海量存儲
B)存儲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斷電,存儲在其上的信息將全部消失且無法恢復
D)存儲在其中的數據不能改寫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的不足是斷電后內容立即永久消失,加電后也不會自動恢復,即具有易失性。
15.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 B )。
A)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
B)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C)動態(tài)只讀存儲器
D)靜態(tài)只讀存儲器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分為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和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讀寫速度快,生產成本高,多用于容量較小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讀寫速度較慢,集成度高,生產成本低,多用于容量較大的主存儲器。
21.微機中訪問速度最快的存儲器是( D )。
A)CD-ROM
B)硬盤
C)U盤
D)內存
【解析】中央處理器(CPU)直接與內存打交道,即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而外存儲器只能先將數據指令先調入內存然后再由內存調入CPU,CPU不能直接訪問外存儲器。CD-ROM、硬盤和U盤都屬于外存儲器,因此,內存儲器比外存儲器的訪問周期更短。
22.下列關于硬盤的說法錯誤的是( B )。
A)硬盤中的數據斷電后不會丟失
B)每個計算機主機有且只能有一塊硬盤
C)硬盤可以進行格式化處理
D)CPU不能夠直接訪問硬盤中的數據
【解析】硬盤的特點是存儲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硬盤可以進行格式化處理,格式化后,硬盤上的數據丟失。每臺計算機可以安裝一塊以上的硬盤,擴大存儲容量。CPU只能通過訪問硬盤存儲在內存中的信息來訪問硬盤。斷電后,硬盤中存儲的數據不會丟失。
23.下列幾種存儲器,存取周期最短的是( A )。
A)內存儲器
B)光盤存儲器
C)硬盤存儲器
D)軟盤存儲器
【解析】內存是計算機寫入和讀取數據的中轉站,它的速度是最快的。存取周期最短的是內存,其次是硬盤,再次是光盤,最慢的是軟盤。
24.下列關于存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 )。
A)CPU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也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B)CPU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C)CPU只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D)CPU既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也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解析】中央處理器(CPU)直接與內存打交道,即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而外存儲器只能先將數據指令先調入內存然后再由內存調入CPU,CPU不能直接訪問外存儲器。
25.下面設備中,既能向主機輸入數據又能接收由主機輸出數據的設置是( C )。
A)CD-ROM
B)顯示器
C)軟磁盤存儲器
D)光筆
【解析】CD-ROM和光筆只能向主機輸入數據,顯示器只能接收由主機輸出數據,軟磁盤存儲器是可讀寫的存儲器,它既能向主機輸入數據又能接收由主機輸出的數據。
A)晶體管、電子管、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B)電子管、晶體管、中小規(guī)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C)晶體管、電子管、集成電路、芯片
D)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芯片
【解析】計算機從誕生發(fā)展至今所采用的邏輯元件的發(fā)展順序是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大規(guī)模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
2.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誕生于( B )年。
A)1952
B)1946
C)1939
D)1958
【解析】世界上第一臺名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于年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3.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叫( B )。
A)EDVAC
B)ENIAC
C)EDSAC
D)MARK-II
【解析】世界上第一臺名為ENIAC的電子計算機于年誕生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
4.下列不屬于第二代計算機特點的一項是( A )。
A)采用電子管作為邏輯元件
B)運算速度為每秒幾萬~幾十萬條指令
C)內存主要采用磁芯
D)外存儲器主要采用磁盤和磁帶
【解析】第二代計算機采用晶體管作為主要邏輯元件。
5.下面四條常用術語的敘述中,有錯誤的是( B )。
A)光標是顯示屏上指示位置的標志
B)匯編語言是一種面向機器的低級程序設計語言,用匯編語言編寫的程序計算機能直接執(zhí)行
C)總線是計算機系統(tǒng)中各部件之間傳輸信息的公共通路
D)讀寫磁頭是既能從磁表面存儲器讀出信息又能把信息寫入磁表面存儲器的裝置
【解析】用匯編語言編制的程序稱為匯編語言程序,匯編語言程序不能被機器直接識別和執(zhí)行,必須由"匯編程序"(或匯編系統(tǒng))翻譯成機器語言程序才能運行。
11.微型計算機,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D )。
A)進行計算運算和邏輯運算
B)存儲各種控制信息
C)保持各種控制狀態(tài)
D)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
【解析】選項A為運算器的功能,選項B為存儲器的功能。控制器中含有狀態(tài)寄存器,主要用于保持程序運行狀態(tài),選項C是控制器的功能,但不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為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故選項D為正確答案。
12.下列不屬于微型計算機的技術指標的一項是( A )。
A)字節(jié)
B)時鐘主頻
C)運算速度
D)存取周期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字節(jié)是衡量計算機存儲器存
儲容量的基本單位。
1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是( C )。
A)字長
B)存儲容量
C)重量
D)時鐘主頻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
14.RAM具有的特點是( C )。
A)海量存儲
B)存儲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斷電,存儲在其上的信息將全部消失且無法恢復
D)存儲在其中的數據不能改寫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的不足是斷電后內容立即永久消失,加電后也不會自動恢復,即具有易失性。
15.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 B )。
A)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
B)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C)動態(tài)只讀存儲器
D)靜態(tài)只讀存儲器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分為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和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讀寫速度快,生產成本高,多用于容量較小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讀寫速度較慢,集成度高,生產成本低,多用于容量較大的主存儲器?!?1.微型計算機,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D )。
A)進行計算運算和邏輯運算
B)存儲各種控制信息
C)保持各種控制狀態(tài)
D)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
【解析】選項A為運算器的功能,選項B為存儲器的功能。控制器中含有狀態(tài)寄存器,主要用于保持程序運行狀態(tài),選項C是控制器的功能,但不是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控制器的基本功能為控制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調一致地工作,故選項D為正確答案。
12.下列不屬于微型計算機的技術指標的一項是( A )。
A)字節(jié)
B)時鐘主頻
C)運算速度
D)存取周期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字節(jié)是衡量計算機存儲器存
儲容量的基本單位。
13.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計算機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是( C )。
A)字長
B)存儲容量
C)重量
D)時鐘主頻
【解析】計算機主要技術指標有主頻、字長、運算速度、存儲容量和存取周期。
14.RAM具有的特點是( C )。
A)海量存儲
B)存儲在其中的信息可以永久保存
C)一旦斷電,存儲在其上的信息將全部消失且無法恢復
D)存儲在其中的數據不能改寫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特點是:讀寫速度快,的不足是斷電后內容立即永久消失,加電后也不會自動恢復,即具有易失性。
15.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 B )。
A)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
B)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
C)動態(tài)只讀存儲器
D)靜態(tài)只讀存儲器
【解析】隨機存儲器(RAM)分為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和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靜態(tài)隨機存儲器(SRAM):讀寫速度快,生產成本高,多用于容量較小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動態(tài)隨機存儲器(DRAM):讀寫速度較慢,集成度高,生產成本低,多用于容量較大的主存儲器。
21.微機中訪問速度最快的存儲器是( D )。
A)CD-ROM
B)硬盤
C)U盤
D)內存
【解析】中央處理器(CPU)直接與內存打交道,即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而外存儲器只能先將數據指令先調入內存然后再由內存調入CPU,CPU不能直接訪問外存儲器。CD-ROM、硬盤和U盤都屬于外存儲器,因此,內存儲器比外存儲器的訪問周期更短。
22.下列關于硬盤的說法錯誤的是( B )。
A)硬盤中的數據斷電后不會丟失
B)每個計算機主機有且只能有一塊硬盤
C)硬盤可以進行格式化處理
D)CPU不能夠直接訪問硬盤中的數據
【解析】硬盤的特點是存儲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硬盤可以進行格式化處理,格式化后,硬盤上的數據丟失。每臺計算機可以安裝一塊以上的硬盤,擴大存儲容量。CPU只能通過訪問硬盤存儲在內存中的信息來訪問硬盤。斷電后,硬盤中存儲的數據不會丟失。
23.下列幾種存儲器,存取周期最短的是( A )。
A)內存儲器
B)光盤存儲器
C)硬盤存儲器
D)軟盤存儲器
【解析】內存是計算機寫入和讀取數據的中轉站,它的速度是最快的。存取周期最短的是內存,其次是硬盤,再次是光盤,最慢的是軟盤。
24.下列關于存儲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C )。
A)CPU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也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B)CPU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C)CPU只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D)CPU既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內存中的數據,也不能直接訪問存儲在外存中的數據
【解析】中央處理器(CPU)直接與內存打交道,即CPU可以直接訪問內存。而外存儲器只能先將數據指令先調入內存然后再由內存調入CPU,CPU不能直接訪問外存儲器。
25.下面設備中,既能向主機輸入數據又能接收由主機輸出數據的設置是( C )。
A)CD-ROM
B)顯示器
C)軟磁盤存儲器
D)光筆
【解析】CD-ROM和光筆只能向主機輸入數據,顯示器只能接收由主機輸出數據,軟磁盤存儲器是可讀寫的存儲器,它既能向主機輸入數據又能接收由主機輸出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