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司法《三卷》民法基礎復習:占有保護請求權

字號:

占有保護請求權
    《物權法》
    第二百四十五條 占有的不動產(chǎn)或者動產(chǎn)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占有的行為,占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占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占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占發(fā)生之日起一年內(nèi)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滅。
    《物權法》第245條規(guī)定了對侵害占有的公力救濟。其法律精神是,占有本身雖然不是權利(當然,也不是物權),僅為一種事實,但體現(xiàn)了一定的物之歸屬秩序,為了維護社會平和、促進物盡其用,只要是占有(不管是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也不管是直接占有還是間接占有),均受保護。侵害占有的,在債權法上,占有人可主張侵權損害賠償、違約損害賠償或者不當?shù)美颠€。在物權法上,占有人享有占有保護請求權。占有保護請求權分為三種:①占有回復請求權;②占有妨害排除請求權;③占有妨害防止請求權(消除危險)。
    1.占有回復請求權。指占有被侵奪的,占有人有權請求侵奪人及其繼受人回復其占有,返還占有物。構成要件有四:①占有被侵奪。侵奪,指違背占有人的意思,以法律禁止的私力剝奪占有(見【例1】)。②請求權人須為占有被剝奪的占有人(無論其為有權或無權占有人、亦無論其為直接或間接占有人)(見【例2】)。③被請求人為占有的侵奪人及其繼受人。須注意兩點:(a)侵奪人須仍為現(xiàn)在占有之人。否則,若侵奪人不再是現(xiàn)在占有之人,則對侵奪人無占有回復請求權(見【例3】)。(b)對侵奪人的概括繼受人(無論其為善意還是惡意)均可主張占有回復請求權。但是,對于侵奪人的善意特定繼受人,不得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僅對侵奪人的惡意特定繼受人,可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見【例4】與【例5】)。④須自侵奪之日起一年內(nèi)行使(一年期滿未行使的,占有回復請求權消滅)。
    【例1】甲遭乙脅迫將汽車出賣給乙并交付,半年后,甲起訴撤銷買賣。①甲可對乙行使《物權法》第34條的返還原物請求權或《民法通則》第92條的占有之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②甲對乙無《物權法》第245條之占有回復請求權,因乙未侵奪甲之占有。③千萬記?。簺]有侵奪(法條用的是“侵占”),就沒有占有回復請求權。因脅迫、欺詐而移轉(zhuǎn)占有的,均不構成侵奪。
    【例2】甲將房屋出租給乙,丙霸占該房屋。①丙侵奪了甲之間接占有,甲可對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要求丙將房屋的占有返還給乙。②丙還侵奪了乙之直接占有,乙可對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③記住:直接占有和間接占有均受保護。
    【例3】甲將房屋出租給乙,租期3年,租期屆滿后,甲不愿續(xù)租,乙拒不返還房屋。甲請人將乙打走后,將房屋出租給丙。①甲系侵奪人,丙系占有繼受人。②甲將房屋出租給丙,甲系間接占有人,甲仍為房屋的占有人,故乙可對甲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③丙系占有的特定繼受人,若丙為惡意,乙亦可對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③須注意:假設甲從乙手中搶回房屋后,將房屋出賣(贈與)給丙,并交付,則甲的占有因交付而消滅,侵奪人甲不再是房屋的占有人,乙就不能對甲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強調(diào)一遍:侵奪人須為現(xiàn)在之占有人(直接占有人或間接占有人),才能對侵奪人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
    【例4】黑老二甲租賃的房屋被黑老大乙霸占。3個月后,乙被自己的情婦槍殺,乙的私生子丙繼承了乙的全部遺產(chǎn)。①乙侵奪甲的占有,丙系乙之占有的概括繼受人,乙有權對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②概括繼受人(如通過繼承、企業(yè)合并取得占有)須承受直接前手占有上的瑕疵,無論概括繼受人為善意還是惡意,均可對其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
    【例5】甲租賃的房屋被乙侵奪,乙將該房屋出租給丙。①乙系侵奪人,丙系占有的特定繼受人。②因乙仍為現(xiàn)在占有人,故甲可對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乙可以指示交付的方式向甲移轉(zhuǎn)占有。也可從丙處取回房屋,然后乙現(xiàn)實交付的方式移轉(zhuǎn)占有。③由于丙為占有之特定繼受人,根據(jù)通過觀點,若丙為善意,為了維護交易安全,甲對善意的丙不享有占有回復請求權。若丙為惡意,甲可對惡意的丙享有占有回復請求權。③再前進一步:假設丙為善意,丙又將該房屋轉(zhuǎn)租給丁。即使丁為惡意,甲對丁也不能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
    【特別提示】占有回復請求權中的一個特殊規(guī)則:交互侵奪。舉例說明之:2012年3月1日,甲占有的游艇被乙盜竊,2012年10月1日,甲發(fā)現(xiàn)乙占有該游艇,將乙暴打一頓,強行從乙手中取走該游艇。①3月1日乙侵奪了甲的占有,10月1日甲又侵奪了乙的占有,這就是交互侵奪。②按照前述占有回復請求權的構成要件,甲于10月1日侵奪了的占有,乙有權對甲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但是,通說觀點確定的規(guī)則是:甲的占有被乙侵奪后一年內(nèi),甲又侵奪了乙對該物的占有,作為一種例外,乙對甲不享有占有回復請求權。③假設甲不是于2012年10月1日,而是于2013年4月1日侵奪乙對該游艇的占有,因為甲的占有被乙侵奪已滿一年以上(甲對乙的占有回復請求權已經(jīng)消滅),乙的占有已經(jīng)穩(wěn)固,則乙對甲享有占有回復請求權。
    【特別提示】占有回復請求權使得占有脫離本權獲得獨立保護,其法律意旨有三:①通過保護占有,保護占有背后(以占有為內(nèi)容的)物權(見【例6】)。②通過保護占有,保護占有背后的債權(因債權人不能享有物權請求權)(見【例7】)。③維護社會平和即物的歸屬秩序,禁止任何人以法律禁止的私人力量擅自剝奪他人的占有(見【例8】)。
    【例6】甲欠乙錢到期不還,乙?guī)岁J入甲家,強行將甲祖?zhèn)鞯幕ㄆ咳∽叩謧"偌卓梢勒铡段餀喾ā返?4條起訴,對乙行使返還原物請求權??墒?,若甲不能舉證證明自己是花瓶的所有權人,甲要承擔敗訴的結(jié)果。②還好,甲還可依照《物權法》第245條起訴,對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只要甲能證明乙侵奪了自己對花瓶的占有,甲就能勝訴,要回花瓶。③可見,占有回復請求權實在是一種保護占有背后之物權的快捷方式,物權人有時也會用到它。這是占有回復請求權的第一個功能。
    【例7】甲將手機借給乙,丙從乙處搶走手機。①乙不是手機的物權人,乙無權依照《物權法》第34條對丙行使物權請求權。②但是乙是占有人,且乙的占有被丙侵占,乙有權依照《物權法》第245條的規(guī)定對丙行使占有回復請求權,要回手機。③通過保護占有,可以保護那些不是物權人的有權占有人,這是占有回復請求權的第二個功能。
    【例8】甲貪污某花瓶,被乙搶劫,黑老大丙聽說后十分生氣,認為乙沒有王法,派人從乙處搶走該花瓶。①乙對花瓶的占有雖屬無權占有,亦受保護。物權法禁止他人以法律禁止的私力侵奪。故乙可對丙主張占有回復請求權。②無權占有也能獲得一定程度的保護(但不能獲得終局保護!),如此則可保護社會平和,保護物之歸屬秩序,防止發(fā)生霍布斯擔憂的“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zhàn)爭”。這是占有回復請求權的第三個功能。
    2.占有妨害排除請求權。構成要件有四:①占有被妨害。指以侵奪以外的方式妨礙占有人的占有。如在他人占有房屋的門前堆放垃圾、在他人占有的車庫前停放汽車、產(chǎn)生高分貝的噪音等。②請求人為占有被妨礙者(無論有權占有或無權占有),被請求人為對妨害的除去具有支配力的人。③妨害具有不法性或者超越了正常的容忍限度。④提出請求之時,妨害仍在持續(xù)中。
    【例9】甲將房屋出租給乙,租期屆滿,乙拒不返還房屋,甲一籌莫展。鄰居丙氣不過,每天將垃圾和臟水傾倒于甲占有的房屋門前。①乙雖為無權占有,其占有被妨害時,仍有權對丙提出排除妨害請求權。②立法目的在于維護物之歸屬秩序、促進物盡其用。③甲、乙間的利益調(diào)整另有法律途徑。
    3.占有妨害防止請求權。構成要件有四:①對占有的妨害雖未發(fā)生,但具有妨害的現(xiàn)實危險。②請求人為占有人(無論有權占有還是無權占有)。③相對人須為對危險的除去具有支配力的人。④為請求之時,危險依然存在。
    【例10】甲將房屋出租給乙,租期屆滿,乙拒不返還房屋,甲一籌莫展。乙發(fā)現(xiàn)鄰居丙所有的一顆大樹因狂風折斷,不久將倒向自己居住的房屋。①乙的占有面臨被妨害的現(xiàn)實危險,可對丙主張占有妨害防止請求權,要求丙采取措施,消除危險。②須注意:占有保護請求權均不以過錯和遭受損失為構成要件;都不適用訴訟時效,不過,占有回復請求權適用一年的除斥期間。
    【特別提示】除前述《物權法》第245條規(guī)定的占有保護請求權外,根據(jù)民法理論,占有人還享有自力救濟權,包括兩方面:①占有防御權。占有人對侵奪或妨害其占有的行為,在客觀必要的限度內(nèi),占有人有權予以防御。例如:對于搶奪財物的,得為反抗;對闖入房屋的,得為驅(qū)逐;對傾倒垃圾于其土地的,得為制止。②占有物取回權。占有的不動產(chǎn)被侵奪的,直接占有人(注意:不包括間接占有人)有權實時排除加害人而取回;占有的動產(chǎn)對侵奪的,直接占有人(注意:不包括間接占有人)有權就地或追蹤向加害人取回。須注意:占有輔助人雖不享有《物權法》第245條規(guī)定的占有保護請求權,但占有輔助人可行使自力救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