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三支一扶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試題

字號:


    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4年三支一扶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試題》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量關系模塊的趨勢分析
    從題量上看,與2011、2012、2013年相同,今年的總題量依舊是15道題。這15道題目依舊都是數量關系模塊的內容,沒有涉及到數字推理的內容。總體難度相對于去年有所上升,同時,2014年國考數量關系部分的變化趨勢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考查重點沒有太大變化(如下表1),仍舊是經濟利潤問題(費用問題)、構造問題、幾何問題以及排列組合問題。2)國考的數量題目開始重視對基礎的考查,因此難度有所增加。3)溶液問題從07年之后,第二次涉及,容斥原理、比賽問題、爬樓問題等一些不??嫉念}型均與所涉及,說明一些不常考的題型在以后的復習當中也需要注意。4)工程問題在考試當中和統(tǒng)籌優(yōu)化相結合。5)某些細節(jié)不要忽略。
    表1. 2014年國考數量關系題型與2011-2013年對比分析
    

年份題型
    

2014
    

2013
    

2012
    

2011
    

合計
    

基礎計算 2 1 3
數列與平均數 1 1 1 3
工程問題 1 1 2 4
溶液問題 1 1
行程問題 1 2 2 5
經濟利潤問題 2 2 2 1 7
容斥原理 1 1 2
排列組合與概率 1 1 1 1 4
值問題 1 2 1 1 5
幾何問題 1 2 3 1 7
時間問題 1 1
趣味雜題 2 2 1 5
方程與不定方程 2 1 1 1 5
數字特性 1 1 2 2 6
賦值法 1 1 2
合計 15 15 15 15 60

    詳細對照,在數量關系這個模塊中,今年的15道題中,基本涵蓋了所有的考試題型,但是,以下一些題目,是今年考試當中遇到的一些比較活躍的內容,現在,網校專家?guī)Т蠹乙黄饋砜聪隆?BR>    1. 溶液問題的考察
    第63題,燒杯中裝了100克濃度為10%的鹽水,每次向該燒杯中加入不超過14克濃度為50%的鹽水,問少加多少次之后,燒杯中的鹽水濃度能達到25%?(假設燒杯中鹽水不會溢出)
    A.6 B. 5
    C. 4 D. 3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解析
    2.容斥原理的考察
    第67題,工廠組織職工參加周末公益活動,有80%的職工報名參加,報名參加周六活動的人數與報名參加周日活動的人數比為2:1,兩天的活動都報名參加的為只報名參加周日活動的人數的50%,問未報名參加活動的人數是只報名參加周六活動的人數的?
    A. 20% B. 30%
    C. 40% D. 50%
    這道題是一道兩集合的容斥原理題目,很多同學在拿到這道題目的時候,根本不知所云,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千萬不要培養(yǎng)自己的焦躁情緒。這道題雖然按照我們的常規(guī)做法會比較麻煩,但是我們來看下,數量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過,容斥原理類題目中,只要出現了“只”字,就要使用畫圖法,因此這題選用畫圖法,結合題意,賦值周六周日都參加活動的人數為1,則只報名參加周日活動的為2,則有: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解析
    3.工程問題的考察
    .那同學們,后我們再來看下第73題,甲、乙兩個工程隊共同完成A和B兩個項目。已知甲從單獨完成A項目需13天,單獨完成B項目需7天;乙隊單獨完成A項目需11天,單獨完成B項目需9天。如果兩隊合作用短的時間完成兩個項目,則后一天兩隊需要共同工作多長時間就可以完成任務?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解析
    很多同學覺得這題和以前講過的工程問題類似,但是要注意區(qū)別,這道題目雖然也是一道合作型的工程問題,但是它和統(tǒng)籌優(yōu)化相結合。但是在剛開始做的時候,甲和乙都在做自己完成比較快的項目。觀察題目,我們可以看出這道題目給出的完成工程量的工作時間,因此可以對A工程和B工程的工作總量賦值:A工程的工作總量為143,B工程的工作總量為63。
    則列表分析有: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數量關系與專業(yè)解析
    細節(jié)性問題需要注意
    第65題,“搬運工負重徒步上樓,剛開始保持勻速,用了30秒爬了兩層樓(中間不休息);之后每多爬一層多花5秒,多休息10秒,那么他爬到七樓一共用了多少秒?”這道題,需要注意的是“用了30秒爬了兩層樓”是爬到了3層,別算成爬到2層即可。
    第70題,“8位大學生打算合資創(chuàng)業(yè),在籌資階段,有2名同學決定考研而退出,使得剩余同學每人需要再多籌資1萬元;等到去注冊時,又有2名同學因找到合適工作而退出,那么剩下的同學每人又得再多籌資幾萬元?”這題在考試的時候要注意問題問的是“又在多籌資幾萬元”,注意是在多籌資一萬元的基礎上之后再加多少,別算成相對于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