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高二歷史必修三知識點:16-19課》,供大家學習參考!
第十六課 三民主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三民主義的提出
1、鴉片戰(zhàn)爭以后,民族危機不斷加深,許多先進的中國人提出不同的救國主張,這些方案屢屢碰壁。
2、1905年,孫中山、黃興等在日本東京組建了中國同盟會,提出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
3、用革命戰(zhàn)爭手段*清朝封建統(tǒng)治。
4、民權主義指“創(chuàng)立民國”,就是通過政治革命,*封建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A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
5、表達了資產階級在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論指導。
三民主義的實踐
6、孫中山根據三民主義思想原則,領導制定并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
7、在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的影響與幫助下,孫中山決定改組國民黨。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
8、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有兩面三刀方面含義:一為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二為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權主義,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民生主義指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實行“ 者有其田”的政策。
9、新三民廣義仍屬于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范疇,和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有著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標。這成為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此后,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在全國展開。
第十七課 毛澤東思想
革命道路的探索
1、毛澤東創(chuàng)辦《湘江評論》,逐漸成為馬克思主義者。國民革命時期,他撰寫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湖南農*動考察報告》等文章,提出堅持無產階級對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和依靠農民進行革命斗爭的主張。
2.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奪取政權,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思想。
毛澤東思想的形成
3.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先后發(fā)表了《論持久戰(zhàn)》《新民主義主義論》,1945年召開的中共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毛澤東思想的發(fā)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創(chuàng)造性提出兩類矛盾學說和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科學闡明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
第十八課 新時期的理論探索
1.1978年底,中國共產黨第xx屆三中會會召開,會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改革開放從此揭開序幕,中國人民開始走上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2.1987年,中共xx大召開,根據鄧小平的意見,系統(tǒng)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黨的xx大召開,明確改革的下一步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7年,中共xx大決定把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寫入《中國共產黨章程》。
3、20世紀末21世紀初,國際國內形勢發(fā)生了許多新變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涵蓋了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的思想體系。
4.2002年,在中共xx大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寫進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叭齻€代表”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
第十九課 建國以來的重大科技成就
1.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作出發(fā)展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wèi)星即“兩彈一星”的戰(zhàn)略決策,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4年,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中近程導彈試驗成功。1970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的發(fā)射成功,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fā)射衛(wèi)星的國家?!吧裰邸碧栵w船于2003年10月15日載著宇航員楊利偉上了太空,成功返回地面,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袁隆平,1973年選育雜交水稻新品種--------南優(yōu)2號。大大提高了中國的水稻產量,也被認為有助于解決末來世界性饑餓問題。聯合國糧農組織把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雜交稻技術作為一項戰(zhàn)略計劃,聘請袁隆平為首席顧問。
3.1983年,中國成功研制出第一臺每秒運算速度上億次的計算機,定名為“銀河-1號”。表明中國的高性能巨型計算機研制技術已經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國家信息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