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家長誤區(qū):提高成績不等于增加時間

字號:

2014高考家長誤區(qū):提高成績不等于增加時間
    應對1:身體的疲憊
    每晚回家逛淘寶急壞家長
    典型事例:張皓在綿竹做講座時曾經(jīng)接待過一位焦慮的家長。這名家長告訴張皓,女兒每天下晚自習回家后,會花幾分鐘時間上淘寶網(wǎng),當然,孩子也不買,就只是看。這名家長心急的是,都這時候了,孩子還有心思上淘寶,回家后她應該做的要么是復習,要么是休息。
    提高成績不等于增加時間適當放松才有效
    成都市家庭教育促進會的心理專家張皓說,她前幾天在川師大附中做考前心理講座,期間談到應該把課間十分鐘還給孩子們。沒想到,這個簡單的提議卻得到了現(xiàn)場同學們很高的呼聲,“臨近高考,考生的弦已經(jīng)繃到了極致,心理和生理上都已經(jīng)非常疲憊,非常需要放松?!睆堭┍硎荆械睦蠋煏o學生做一個很簡單的算術(shù)題,例如“課間十分鐘,背5個單詞不難吧?如果有10個課間十分鐘,就可以背50個單詞了”類似的說法,“老師的這種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卻忘了同學們也需要休息?!?BR>    張皓說,高三學生到了臨近高考的時候,晚上學習到12點是很平常的事。家長希望孩子成績提高,孩子能想到的直接辦法就是增加學習時間,從晚上12點睡覺改到凌晨1點再睡。“其實,好辦法是把幾個小時的無效時間中的一半用來休息,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終提高學習成績?!?BR>    成都市家庭教育促進會的心理專家蘭玲蓉則表示,有的老師或家長,看到孩子發(fā)呆出神就著急,甚至呵斥孩子?!斑@其實是學生心理上的一種自我保護,他們需要適當?shù)男菹⒑头潘伞!?BR>    應對2:心理的焦慮
    沒考贏對手650多分仍不滿
    典型事例:蘭玲蓉老師曾經(jīng)接待過一名七中的同學。在她看來,這名同學的成績已經(jīng)非常優(yōu)秀了,一診二診都考出了650多分的好成績。但他卻對這個成績非常憤怒。在經(jīng)過認真的談話之后蘭老師發(fā)現(xiàn),這名同學并不是對這個分數(shù)本身不滿,不滿的是他沒有考過另外一名競爭對手。
    期望越高負擔越重分檔次設立高考目標
    每年高考,緊張和焦慮或許是考生們出現(xiàn)多普遍的情緒??荚嚱箲],以對考試成敗的擔憂和情緒緊張為主要特征。張皓說,學習任務簡單時,適當?shù)目荚嚱箲]會使學習成績提高,而當學習任務繁重時,考試焦慮則會使學習成績下降。
    “有些學生總將能否考上一所好大學,與一生前途與命運相聯(lián)系,過度重視高考反而壓力倍增。”張皓建議,在面臨高考時,學生和家長都要調(diào)整期望值,設定好目標,包括好的、基本能接受的、保底的幾個等級的目標,“這就好比運動員比賽,我們總是會看到諸如‘保三爭一’這樣的目標,這實際上就是在做目標設定。”
    張皓同時提醒學生和家長要明白什么是考好、考差。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目標都應與考生現(xiàn)有的自我水平相比,與平時相比,高考考分有增加就叫考得好;該考650分卻考了600分,就是考得不好。但現(xiàn)實中,考生往往都在與周圍環(huán)境相比。
    應對3:復習的低效
    學習效率低得不敢訂計劃
    典型事例:同學A說,他每天都認真完成學習計劃,但后完成情況總是與既定目標有出入,懷疑自己學習效率很低。同學B說,相比A,他的學習效率低到自己根本不敢制訂計劃。事實上,A、B兩人學習成績卻差不多。
    知識點不可能全掌握時間越緊越要挑重點
    “學生總是希望自己面面俱到,恨不得每個知識點都復習到了。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少學生就分不清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碧m老師說,越是臨近考試時間越緊,越是要只撿重要的事來做,有效地利用時間。
    只有三周就高考了,很多學生就很緊張,總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知識點沒有復習到。但是,這也是客觀事實?!叭绻兄R點都復習到、都掌握了,那就該考滿分了?!睆堭┱f,大家都是在現(xiàn)有的基礎(chǔ)上競爭,都沒有也不可能將知識點全部掌握,都有漏洞,考的正是大家應考時的心理素質(zhì)。想要提高學習效率,首先要保證身體的健康和精力的充沛,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應對4:家長的崩潰
    聽到娃娃回家立馬不吵架
    典型事例:有位家長曾絕望地對張皓說,就算孩子只考上專科也會讓孩子去上學,她實在受不了快崩潰了。孩子每天放學回家,書包里勺子在空飯盒里會發(fā)出“噠噠噠”的聲音。就算她和丈夫在家吵架,只要聽到孩子回家的“噠噠噠”聲,兩口子就會馬上停止吵架,調(diào)整情緒,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得非常慈愛和諧。這位家長說,她實在只能承受孩子高考,多來幾次肯定受不了。
    淡定看待高考營造輕松的家庭氛圍
    去年的高考,受社會關(guān)注和爭議的新聞,恐怕就是家長們集體攔路的新聞了。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安靜的考試環(huán)境,家長們手挽手站在通往考場的道路中,勸阻過往的車輛和非機動車繞行,甚至極端地強行將行人拉下自行車。家長們關(guān)于高考的迫切的期盼和愿望,盡在無言中。
    但另一方面,在面對孩子們時,家長們又往往表現(xiàn)得十分小心翼翼。
    在孩子們產(chǎn)生高考壓力的時候,家長們是怎樣做的呢?很多家長說得多的是“不要緊張,考不好明年再來”“你隨便考,盡力了就好”“你累嗎?累了睡會兒再看書”。家長們又做了些什么呢?一些家長,一到考試了就給孩子加餐、補營養(yǎng),還夫妻輪流陪孩子復習,還發(fā)動親戚全家備戰(zhàn)。這些做法,無形中給了孩子更大的壓力。
    張皓說,家長們心里要做壞打算,同時也要知道自己孩子的能力,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為精英,其實很多孩子都是普通人。在孩子面前,保持淡定是正確的,但這種淡定并非對高考避而不談,而是從容地面對,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環(huán)境和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