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5篇)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4、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1、布置學生搜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設計意圖:文本的開篇就是一個很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在設想中,讓學生盡情地說出自己的選擇和理由,營造一種寬松的對話氛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學生有了自己的選擇后,再去領悟文中的選擇時,或許更能感悟作者愛書的人文情懷。]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
    2、質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設計意圖:就題質疑的方式似乎陳舊,但并不落后、過時,語文教學應講追求扎實、有效。只要能服務教學,有益于學生語文學習,就是好方法。本文圍繞課題質疑,很容易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旨:作者只選一本書旅行的原因。]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①教師呈現詞語,學生自由拼讀;去掉拼音,指名領讀;讀對了大家跟讀。
    ②教師呈現文中帶有生字新詞的重點句子,請學生讀句。
    ③指導寫字。
    師:你們認為這些生字中哪兩個字最難寫?誰來教老師寫。(著重指導“豫”、“趟”的寫法,學生可能認為其它字難寫,可以順勢指導,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在田字方格中指導書寫。)
    ④讀通課文。
    師:大家已經有了較強的識字能力,一定會把課文讀得更好,請同桌之間合作讀書,每人一段輪流讀,互相聽評,幫助對方把書讀得更通順,更好。
    [設計意圖:在初讀課文中,繼續(xù)關注識字教學,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避免常規(guī)教學中受公開課的影響,尤其是進入高年級后忽視學生生字學習和第一課時的學習,特別強調第二課時學習,以致第二課時,任務重,頭緒多,走馬觀花,無法落實。]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2、自讀自悟。
    師: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充分讀文,并結合課文,交流感悟,教師注意評價多樣性的引導。作者把書當作自己朋友,當作自己的家,不論朋友見了多少次,家回了多少次,我們還是會有新的發(fā)現。說明“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保?BR>    (板書:常讀常新)
    3、感悟方法,拓展小練筆。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獲、想象)
    (板書:思考、品味、小結……)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這一過程,簡單理解,重點讀中感悟。)
    ②關注練筆。
    師:讀了文中作者的讀書方法,一定對我們有所啟發(fā),我們平時也讀了許多書,你是怎樣讀書的呢?請大家拿出習作本,寫一寫,注意用上“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③展示練筆。選擇幾篇學生習作,請學生上臺朗讀交流。
    ④小結。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fā),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讀自悟過程中,抓住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落。同時,讓學生在讀中與作者對話,交流自己讀書經歷與方法,讓學生展示自我閱讀的成功,激發(fā)學生動腦、動口的表達欲望。讀中學寫,既整合了教學內容,又體現了扎實的語文實踐學習。]
    一、回顧導入,感知情感。
    1、了解上節(jié)課所學內容:了解了作者帶一本書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讀書方法。
    (板書:以書為侶:原因方法)
    2、了解了作者的選擇,通過上一節(jié)課學習,你對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別愛書,而且很會閱讀。)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如果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并且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帶哪一樣呢?(指生說)是呀,錢?不行,這東西一用就用完;照相機?不好,這么多的景點,哪裝得下……這道題還真讓我們很難做出選擇??墒怯幸粋€人卻很堅定地說出他的`選擇,想知道他選擇的是什么嗎?
    2、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第三課(板書課題:走遍天下書為侶)指名學生讀課題,正音并理解“侶”的意思。
    3、他為什么選擇書作為他一路上的伴侶呢?想知道嗎?讓我們一起到書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主學習:
    輕聲讀文,注意把生字讀準確,句子讀通順,并且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檢查生字詞的讀音是否正確。
    3、你發(fā)現了哪個生字容易寫錯,給大家提個醒。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
    5、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作者為什么會選擇書陪伴自己旅行呢?
    隨著回答課件出示句子:
    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2、自由讀這幾句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讀了這幾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從哪體會到的?
    (讀了第一句話,我體會到就是讀同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收獲。我從“總能”和“不管”體會到的。)
    你能把體會到通過朗讀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
    (讀了第二句我體會到作者非常喜歡讀書,就是同一本書,他也是百讀不厭。我從“一遍又一遍”體會到的。)
    你能讀出這種感情嗎?(指導學生朗讀)
    (讀了第三句我體會到作者很喜歡書,因為他把書當作了朋友一樣,當作了人似的,讀書就好像是在和朋友說話一樣。而且書也是想讀就隨時能讀的。我是從“就是”和“隨時想去就去”體會到的。)
    (作者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一本書,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fā)現,而且書可以隨身攜帶,你想讀的`時候就能拿出來。如果是一本人物傳記,就好像是你在交一個朋友;如果是一本介紹名勝古跡的書,那就好像是到那個地方旅游了一趟似的。)
    能把體會到的讀出來嗎?(指導學生朗讀)
    4、把三句話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加深體會。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作者會帶上一本書陪伴自己的旅程,是因為(點擊課件引說三個句子)
    2、引導學生提問:
    讀了這三句話,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嗎?比一比,誰提的問題最有價值。
    生可能會問:為什么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為什么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怎樣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為什么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二、探究答案,品味語言
    1、自由讀課文,用“__”劃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
    2、學生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⑴匯報交流“為什么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
    指名讀有關的句子。
    ①“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真想不到你懂這個!”這里把書比作了朋友,每次見到朋友,感覺都是不一樣。特別是“真想不到你懂這個!”好像是又對朋友發(fā)現有了一個的發(fā)現,這個發(fā)現非常的意外,叫人驚訝。
    ②你對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指名說)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③“你每天都回家……我怎么沒注意過,燈光照著那個角落,光線怎么那么美。”這句把看書比作是回家一樣,即使是非常的熟悉了,但偶然還會有新的發(fā)現。
    ④指導感情朗讀。
    ⑵課件出示三個反問句:
    ①讀了這三句話你發(fā)現了什么?(都是反問句)
    ②給他換一個說法。(指名說)
    ③從三個反問句中你體會到什么了?交流,相機指導朗讀。
    小結:
    讀書也是這樣,不管你看過多少遍,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東西。你有這樣的感受嗎?交流。
    過渡語:
    就因為這樣,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
    ⑶匯報交流怎樣一遍又一遍的讀?齊讀第七自然段:
    作者這樣一遍又一遍的讀書方法,劃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嗎?全班交流。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過渡語:
    這一趟下來,都可以把書讀上一百遍,最終能背誦下來。
    3、匯報交流“為什么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⑴這句話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書比作了朋友和故地。)
    ⑵作者為什么這樣比?
    三、誦讀語言,積累語言
    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閱讀鏈接
    1、課件出示:
    課后的《神奇的書》。
    2、自由朗讀,把書比作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有感情地朗讀。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認識4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伴侶、娛樂、毫不猶豫、一趟、背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復讀書的方法,并受到啟示。
    1、整體把握主要內容。
    2、在朗讀中體會情感。
    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熱愛,繼續(xù)開展關于閱讀想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yǎng)閱讀的習慣。
    整體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情感,開展讀書的綜合性學習。
    理解作者反復讀一本書的原因和方法
    1、布置學生搜集讀書名言,回顧自己曾經讀過的一本書,想想自己閱讀經歷與方法。
    2、教師整理部分讀書名言與讀書方法,課件出示生字,一些重點句子及訓練的句式。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如果有這樣一個機會,讓你獨自駕舟環(huán)繞世界旅行,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為什么?
    二、釋題明意,質疑問難。
    1、齊讀課題,“侶”是什么意思?(伴侶、同伴)課題是什么意思?
    2、質疑課題。(為什么要選擇書為自己的同伴?)
    三、初讀課文,識字讀句。
    1、初讀課文。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新詞讀準確,并把句子讀通順,讀完后,把生字新詞畫下來,標下段落序號。
    2、認字讀詞。
    四、整體感知,自讀自悟。
    1、整體感知。
    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什么?
    2、自讀自悟。
    師:為什么作者要以一本書為自己旅行的伴侶呢?接下來,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看看能否把我們課前提出的問題弄懂??梢赃x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板書:常讀常新)
    3、感悟方法,練習背誦。
    ①感悟方法。
    師: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她在讀書過程中是怎樣讀的?(生讀第7自然段。)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方法嗎?(體會:思考、品味、欣賞、尋找新知、小結收獲、想象)
    (板書:思考、品味、小結……)
    師:你認為作者讀書有一定順序嗎?(體會“首先……然后……還……最后”的句式)
    (這一過程,簡單理解,重點讀中感悟。)
    ②練習背誦
    ③小結。通過學習課文,不僅知道了作者選擇一本書作為旅行伴侶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讀書的方法。參照作者的讀書方法,對我們一定有不少啟發(fā),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以后的閱讀中去實踐、去體驗閱讀的快樂。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如果你獨自船環(huán)繞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帶一樣東西供自己娛樂,你會選擇什么?
    同學們的`回答真是多種多樣,老師剛才問你們的問題,是英國作家尤安。艾肯曾經假設的,那么她作出了怎樣的回答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1~3自然段。
    2、抽生讀,邊讀邊引導以下幾個方面:
    ⑴ 體會所羅列的事物應讀出疑問的語氣。
    ⑵ 體會“毫不猶豫”的意思:
    (一點也不遲疑,堅決果斷)她對常人難以作出選擇的問題,會堅決地選擇一本書,你體會出什么了?
    ⑶ 讀出堅定的語氣。
    ⑷ 像文章的第一到三自然段,作者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這叫設問句。你能不能也自己試著說一個設問句?抽生交流。
    ⑸ 分角色讀:
    第一自然段女生問,第二三自然段男生答。
    3、小結:
    由此可見,作者的回答堅決果斷,她的回答是:走遍天下書為侶。侶是什么意思?那題目你是怎么理解的呢?知道了作者的選擇你有什么話想說?(為什么只帶一本書?這一本書她怎么讀?……)
    二、深入學習課文
    同學們接著讀課文,找出作者以書為侶的原因與方法:
    1、理解作者以書為侶的理由:
    茫茫旅途,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讓作者長久地以一書相伴而不厭倦?
    交流,重點體會。
    ⑴ 你喜愛的書就像一位朋友,就像你的家。
    ① 啟發(fā)引導:
    這句話是個比喻句,把書比作了什么和什么?
    從中你體會出什么?
    啟發(fā)引導:
    作者把書比作了朋友,讓你體會到什么?
    當你孤單寂寞時,朋友會──陪伴你,當你傷心難過時,朋友會──安慰你,當你孤苦無助時,朋友會──熱情幫助你,誰不愿意與朋友在一起呀,作者把書比作自己的親密的朋友,你體會到了什么──對書的熱愛。
    朋友所給予的不止這些,我們看下文:
    “你已經見過一百次了……真想不到你懂這個!”
    可見即使是老朋友,每次見面感覺不同,也會有新發(fā)現,新驚喜,新收獲。
    讀出驚喜與熱愛。
    ② 啟發(fā)引導:
    那作者為什么把書比作家呢?
    家給人以溫馨與留戀,而且家每天都回,誰也離不了,作者就把書和家相比,表明了對書的喜愛猶如──對家的喜愛一樣。讀自己喜愛的書,就如同回到溫暖的家。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對書的熱愛)
    不止如此,我們看下文:
    “你每天都回家,可……光線怎么那么美!”
    雖然天天回家,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發(fā)現不同的美,給你帶來新的驚喜,新的收獲。讀出驚喜與熱愛。
    ③ 小結:
    書像朋友,像家,讓人熱愛,同時給人驚喜,請同學讀讀第五自然段。
    朋友次次相見,家日日都回,都不會生厭,反而有新的發(fā)現,新的收獲,書如同朋友與家,常讀常新,百讀不厭,正如她所說:“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fā)現新的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BR>    2、那么作者坐在船中是如何反復閱讀一本書的呢?
    交流,重點體會:
    ⑴ 首先──思考寫作意圖。
    然后──續(xù)編故事、欣賞片斷、找忽略的地方,學到的東西列個單子。
    最后──想象。
    引導多種形式讀,達到背誦。
    與書交流,由書引發(fā)思考、想象,難怪作者說這正值像與另一個人同船而行,也難怪作者會選擇走遍天下書為侶了。
    ⑵ 你從中學到哪些讀書的好方法呢?
    ⑶ 作者的做法讓你想到了哪些讀書的名言呢?
    ⑷ 同不們,我們平時也讀了很多書,你有什么好的讀書經驗,與大家交流一下,如果用上首先……然后……最后更好。
    ⑸ 小結:
    我們平時總是更在意讀書的數量,大部分書都只是讀過一遍而已,學習完這篇課文,希望大家也能學著作者將一本書讀精──一遍又一遍地讀,相信每讀一遍,你就有一遍的收獲。
    3、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引導體會: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
    隨時想去就去說明什么?(方便,隨心所欲、想讀就讀)
    故地是什么意思,把書比作故地說明什么?
    從中體會出什么?
    (對書的濃厚的情感,對一本收喜愛到了百讀不厭的程度。
    三、拓展
    在作者眼里,書是朋友,是家,是隨時想去就去的故地,書真是神奇無比呀,請同學們閱讀《神奇的書》看看作者又把書比作了什么?
    抽生讀,體會書的神奇所在。
    你也讀過很多書,那么一本你喜愛的書就是……也是……
    四、小結【】
    愿同學們也能喜愛讀書,像作者一樣:“走遍天下書為侶”。
    五、布置作業(yè)
    課后將自己讀過的一本書像作者那樣,再多讀幾遍,看看有哪些收獲。
    走遍天下書為侶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認識“侶、娛”等4個生字,會寫“侶、娛”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讀書的樂趣,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1.生字詞卡片
    2.一塊抄有重點詞句的小黑板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①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的知識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歡閱讀,從童年時的“竊讀” 到季先生對讀書的見解,可以看出他們都善于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從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讓我們一生都與好書相伴吧!
    ②齊讀課題。釋題:侶:伴侶。
    ③用自己的話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詞語做上記號。
    ②請8位同學讀課文,正音。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guī)椭獯穑虿樽值?,或聯系上下文理解?BR>    ④默讀課文,想想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書上做上批注。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①小組合作讀課文,交流: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讀那本書”的方法分別在課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記號。
    ②齊讀課文第5自然段,與大家交流:你讀懂了什么。
    ③出示關鍵句子:
    a.你喜歡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是早已見過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見面時,你還會說:“真想不到你懂這個!”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過了多少年,你還會說:“我怎么沒注意過,光線怎么那么美!”把這些句子多讀幾遍,讓大家充分說說自己的感受。(鼓勵大家暢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發(fā)表不同的見解)
    ④齊讀第6自然段,聯系上下文說說“新東西”指的是什么。
    ⑤有表情地朗讀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選擇一本書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一、激趣課文,深入感悟
    ①朗讀課文1—6自然段。
    ②自由讀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讀那本書的方法到底是怎樣的?從哪些詞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讀。(抓住“首先、然后、最后”這三個表示順序的詞語感悟。)從這“一遍又一遍地讀”,你們感受到什么?
    ③聯系實際,同學們交流作者讀書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說一說。
    ④自己試著背背第7自然段。
    ⑤默讀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書比作一位朋友,還比作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比?這樣比的好處是什么?
    ⑥有表情地朗讀最后一節(jié)。
    二、積累運用,升華認識
    ①劃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試著背一背,再與伙伴比賽,看誰記得又快又牢,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②合作交流:作者讀一本書的方法對自己有什么啟示?說說如果有一本書陪伴自己去旅游,你會怎樣去讀?(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③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交流。
    三、拓展活動
    ①讀一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用幾句話寫下來。
    ②向大家介紹你是怎樣讀一本自己喜愛的書,并說說你喜愛它的原因。
    四、作業(yè)
    ①背誦并抄寫自己喜歡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