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2006年同等學力申碩法學考試真題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判斷題(判斷下列各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用其它字母表示無效。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每題 1 分,共 8 分)
1. 漢《九章律》增加的三篇不包括《興》。
2.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自治州、縣、自治縣、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3. 法律制定以后如果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解釋權。
4. 刑法條文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諸要件均屬單一的犯罪構成。
5. 刑法中的過失犯罪,要求必須造成法定的嚴重后果才能成立。
6. 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是對經濟犯罪的非刑罰處理方法之一。
7. 未經宣告失蹤的人,也可以被依法宣告死亡。
8. 甲以乙不與其訂立合同就傷害乙的侄子相威脅,與乙訂立了一項合同,該合同無效。
二、不定項選擇題(多選或者少選均不得分。每題 2 分,共 26 分)
1.西周借貸契約采用的形式是 。
A.質 B.別 C.傅別 D.劑
2.不屬于古代法律“八議”規(guī)定的有 。
A.議功 B.議貴 C.議勤 D.議禮
3.中國傳統法律將有利息的借貸稱為 。
A.出舉 B.賃庸 C.負債 D.便取
4.清末預備立憲中仿照西方國家議會設立的中央咨詢機關是 。
A.咨議局 B.資政院 C.宣政院 D.平政院
5.中國近代第一部專門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新刑律》 C.《大清現行刑律》 D.《大清律例》
6.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包括 。
A.主席 B.副主席若干人 C.秘書長 D.委員若干人
7.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自治區(qū) B.自治州 C.自治縣 D.民族鄉(xiāng)
8.認為構成法律的整體的基本要素是“命令”或“規(guī)則”的法學流派有
A.社會學法學 B.分析法學 C.自然法學 D.歷史法學
9.法治與人治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是否存在法律制度 B.是否重視人在立法和法律實施中的作用
C.是否重視道德建設D.個人意志與法律權威孰高孰低
10.法律與道德的共同性體現在 。
A.都是社會規(guī)范 B.都體現一定的社會價值
C.都是社會調控的手段 D.都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11.騙取出口退稅罪的主體是 。
A.國有公司、企業(yè) B.公司、企業(yè) C.一般主體 D.特殊主體
12.下列權利屬于鄰接權范疇的有:
A.表演權 B.版式設計權
C.將自己的作品制作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權利 D.音像制品作者權
13.對下列行為實行過錯推定的原則的有
A.高度危險作業(yè) B.醫(yī)療事故
C.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 D.污染環(huán)境
三.填空題(將正確的字、詞填入空格內。每空 1 分,共 6 分)
1.西周將故意犯罪稱為 。
2.根據我國憲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或 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的議案,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 二以上多數通過。
3. 根據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城市和農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區(qū)設立的居民委員會 或者村民委員會 是 的組織。”
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處罰。
5.故意損壞文物罪的犯罪對象是珍貴文物和 文物。
6.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并交付標的物始得成立的,是 法律行為。
四、名詞解釋題(每題3 分,共 15 分)
1.《大清民律草案》
2.總理負責制
3.“遵循先例”
4.連續(xù)犯
5.復代理
五、簡答題(每題 5 分,共 25 分)
1.簡述《十九信條》內容的特點。
2.簡述犯罪集團的刑事責任。
3.簡述非法經營罪的客觀行為表現。
4.簡述訴訟時效中斷及其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qū)別。
5.簡述職務作品及其歸屬。
六、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試舉我國 1982 年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特點。
2.試舉例闡述科技的發(fā)展對法律內容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A 表正確,B 表錯誤)
1. A 2.A 3.B 4.A 5.A 6.A 7.B 8.A
二.不定項選擇題
1.ACD 2.C 3.A 4.B 5.AB
6.ABD 7.ABC 8.BC 9.D; 10. ABC;
11. ABC 12.AD 13.ABD
三、填空題
1.非眚; 2.1/5 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才;
3.基層群眾性自治性; 4.減輕或免除處罰;
5.被確定為國家或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 6.實踐性法律行為
四.名詞解釋題
1.《大清民律草案》是清政府于 1911 年 8 月完成的中國歷第一部專門的民法典草案。由于清王朝在 草案起草完成后隨即崩潰,這部民律草案并未正式頒布施行。它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資產階級民法的理論、制度 和原則,而親屬、繼承兩編則由修訂法律館會同禮學館起草,帶有濃厚的中國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色彩。
2.憲法在總結我國行政機關建設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明確規(guī)定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 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主要表現是(1)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2)總 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在集體討論 的基礎上,最后由總理集中大家的意見,形成國務院的決定,(3)國務院發(fā)布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法規(guī),向全 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議案、任免人員,都要由總理部署,(4)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 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3.在英美法系國家中,判例是一種重要的法源,法官不僅可以通過作出新判例創(chuàng)造法律,而且可以通過識 別和選擇使用原先的判例而發(fā)展法律。大陸法系在理論上否認判例是法的一種淵源,但同時也承認判例在司法 過程中的指導意義。
4.連續(xù)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 罪形態(tài)。連續(xù)犯的特征是:(1)必須基于連續(xù)意圖支配下的數個同一犯罪故意,(2)必須實施數個足以單獨 構成犯罪的危害性為,(3)連續(xù)犯所構成的數個犯罪之間必須具有連續(xù)性,(4)連續(xù)犯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 為必須觸犯同一罪名。對于連續(xù)犯,應當按一罪從重處罰。
5.復代理又稱再代理,指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托他人實施代理的行為。有如下特征:(1)復代理人是行使代理人權限的人,復代理人的權限不得超過原代理人的權限,(2)代理人以自己名義選任復代理消極的處罰,是懲惡于已然的制裁。也就是說,禮總是從正面主動的提出要求、對人們的言行做出正面的指導, 明確地要求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禮的功能重在教化。刑則相對處于 被動狀態(tài),對于一切違背禮的行為,進行刑罰處罰。凡是禮所禁止的行為,亦必然為刑所不容,即所謂禮之所 去,刑之所取、出禮則入刑。刑的功能,重在制裁。
4.簡述我國選舉權的普遍性 選取權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選舉權的主體的廣泛程度,是指除國籍、年齡、無精神病以及未經依法剝奪政治權利外,不另設其他資格限制而普遍享有選舉權的原則。從理論淵源來說,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是人民主權原 則的具體運用。既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都屬于人民,那么人民自然有權挑選行使國家和社會 管理權力的人員。我國《選舉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 18 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簡述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高度自治權 特別行政權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qū)域。它是我國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而設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區(qū)域。香港特 別行政區(qū)實行高度自治,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其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主要包括:(1)行政管理權;(2)立法 權;(3)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4)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5)高度自治的其他方面。
一、判斷題(判斷下列各命題是否正確,正確的用“A”表示,錯誤的用“B”表示,用其它字母表示無效。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每題 1 分,共 8 分)
1. 漢《九章律》增加的三篇不包括《興》。
2.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自治州、縣、自治縣、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
3. 法律制定以后如果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行使法律解釋權。
4. 刑法條文規(guī)定的犯罪構成的諸要件均屬單一的犯罪構成。
5. 刑法中的過失犯罪,要求必須造成法定的嚴重后果才能成立。
6. 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是對經濟犯罪的非刑罰處理方法之一。
7. 未經宣告失蹤的人,也可以被依法宣告死亡。
8. 甲以乙不與其訂立合同就傷害乙的侄子相威脅,與乙訂立了一項合同,該合同無效。
二、不定項選擇題(多選或者少選均不得分。每題 2 分,共 26 分)
1.西周借貸契約采用的形式是 。
A.質 B.別 C.傅別 D.劑
2.不屬于古代法律“八議”規(guī)定的有 。
A.議功 B.議貴 C.議勤 D.議禮
3.中國傳統法律將有利息的借貸稱為 。
A.出舉 B.賃庸 C.負債 D.便取
4.清末預備立憲中仿照西方國家議會設立的中央咨詢機關是 。
A.咨議局 B.資政院 C.宣政院 D.平政院
5.中國近代第一部專門的刑法典是 。
A.《大清新刑律》 B.《大清新刑律》 C.《大清現行刑律》 D.《大清律例》
6.中央軍事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包括 。
A.主席 B.副主席若干人 C.秘書長 D.委員若干人
7.我國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A.自治區(qū) B.自治州 C.自治縣 D.民族鄉(xiāng)
8.認為構成法律的整體的基本要素是“命令”或“規(guī)則”的法學流派有
A.社會學法學 B.分析法學 C.自然法學 D.歷史法學
9.法治與人治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A.是否存在法律制度 B.是否重視人在立法和法律實施中的作用
C.是否重視道德建設D.個人意志與法律權威孰高孰低
10.法律與道德的共同性體現在 。
A.都是社會規(guī)范 B.都體現一定的社會價值
C.都是社會調控的手段 D.都體現統治階級的意志
11.騙取出口退稅罪的主體是 。
A.國有公司、企業(yè) B.公司、企業(yè) C.一般主體 D.特殊主體
12.下列權利屬于鄰接權范疇的有:
A.表演權 B.版式設計權
C.將自己的作品制作廣播、電視節(jié)目的權利 D.音像制品作者權
13.對下列行為實行過錯推定的原則的有
A.高度危險作業(yè) B.醫(yī)療事故
C.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職務侵權。 D.污染環(huán)境
三.填空題(將正確的字、詞填入空格內。每空 1 分,共 6 分)
1.西周將故意犯罪稱為 。
2.根據我國憲法,全國人大常委會或 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的議案,由全國人大全體代表的三分之 二以上多數通過。
3. 根據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一條規(guī)定:“城市和農村按照居民居住地區(qū)設立的居民委員會 或者村民委員會 是 的組織。”
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 處罰。
5.故意損壞文物罪的犯罪對象是珍貴文物和 文物。
6.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并交付標的物始得成立的,是 法律行為。
四、名詞解釋題(每題3 分,共 15 分)
1.《大清民律草案》
2.總理負責制
3.“遵循先例”
4.連續(xù)犯
5.復代理
五、簡答題(每題 5 分,共 25 分)
1.簡述《十九信條》內容的特點。
2.簡述犯罪集團的刑事責任。
3.簡述非法經營罪的客觀行為表現。
4.簡述訴訟時效中斷及其與訴訟時效中止的區(qū)別。
5.簡述職務作品及其歸屬。
六、論述題(每題 10 分,共 20 分)
1.試舉我國 1982 年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與義務的特點。
2.試舉例闡述科技的發(fā)展對法律內容的影響。
參考答案
一.判斷題(A 表正確,B 表錯誤)
1. A 2.A 3.B 4.A 5.A 6.A 7.B 8.A
二.不定項選擇題
1.ACD 2.C 3.A 4.B 5.AB
6.ABD 7.ABC 8.BC 9.D; 10. ABC;
11. ABC 12.AD 13.ABD
三、填空題
1.非眚; 2.1/5 以上全國人大代表才;
3.基層群眾性自治性; 4.減輕或免除處罰;
5.被確定為國家或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 6.實踐性法律行為
四.名詞解釋題
1.《大清民律草案》是清政府于 1911 年 8 月完成的中國歷第一部專門的民法典草案。由于清王朝在 草案起草完成后隨即崩潰,這部民律草案并未正式頒布施行。它吸收了大量的西方資產階級民法的理論、制度 和原則,而親屬、繼承兩編則由修訂法律館會同禮學館起草,帶有濃厚的中國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的色彩。
2.憲法在總結我國行政機關建設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明確規(guī)定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 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主要表現是(1)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2)總 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全體會議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在集體討論 的基礎上,最后由總理集中大家的意見,形成國務院的決定,(3)國務院發(fā)布的決定、命令和行政法規(guī),向全 國人大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的議案、任免人員,都要由總理部署,(4)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 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
3.在英美法系國家中,判例是一種重要的法源,法官不僅可以通過作出新判例創(chuàng)造法律,而且可以通過識 別和選擇使用原先的判例而發(fā)展法律。大陸法系在理論上否認判例是法的一種淵源,但同時也承認判例在司法 過程中的指導意義。
4.連續(xù)犯,是指行為人基于數個同一的犯罪故意,連續(xù)實施數個性質相同的犯罪行為,觸犯同一罪名的犯 罪形態(tài)。連續(xù)犯的特征是:(1)必須基于連續(xù)意圖支配下的數個同一犯罪故意,(2)必須實施數個足以單獨 構成犯罪的危害性為,(3)連續(xù)犯所構成的數個犯罪之間必須具有連續(xù)性,(4)連續(xù)犯所實施的數個犯罪行 為必須觸犯同一罪名。對于連續(xù)犯,應當按一罪從重處罰。
5.復代理又稱再代理,指代理人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轉托他人實施代理的行為。有如下特征:(1)復代理人是行使代理人權限的人,復代理人的權限不得超過原代理人的權限,(2)代理人以自己名義選任復代理消極的處罰,是懲惡于已然的制裁。也就是說,禮總是從正面主動的提出要求、對人們的言行做出正面的指導, 明確地要求人們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禮的功能重在教化。刑則相對處于 被動狀態(tài),對于一切違背禮的行為,進行刑罰處罰。凡是禮所禁止的行為,亦必然為刑所不容,即所謂禮之所 去,刑之所取、出禮則入刑。刑的功能,重在制裁。
4.簡述我國選舉權的普遍性 選取權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選舉權的主體的廣泛程度,是指除國籍、年齡、無精神病以及未經依法剝奪政治權利外,不另設其他資格限制而普遍享有選舉權的原則。從理論淵源來說,選舉權的普遍性原則是人民主權原 則的具體運用。既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利都屬于人民,那么人民自然有權挑選行使國家和社會 管理權力的人員。我國《選舉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 18 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yè)、 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人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5.簡述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高度自治權 特別行政權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qū)域。它是我國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而設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區(qū)域。香港特 別行政區(qū)實行高度自治,享有廣泛的自治權。其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主要包括:(1)行政管理權;(2)立法 權;(3)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4)自行處理有關對外事務的權力(5)高度自治的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