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成長足跡范文:幼兒天地

字號:

這篇關于《幼兒成長足跡范文:幼兒天地》,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嬰幼兒期,是人生的起點。“人之初”的歡聲笑語、點點滴滴之中,那一串串、尚不沉穩(wěn)的小腳印里,蘊藏著一個人成長初的智慧和夢想,蘊含著人一生中為寶貴的財富。將這些點滴記錄下來,收藏起來,不僅能保留我們對年幼時期的美好回憶,更能讓我們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好。
    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熱愛這些可愛的孩子,愿意幫助他們收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并完整地記錄下來。為此,我們選擇了為幼兒“建立成長檔案”這一有效的記錄方法。個人成長檔案是記錄幼兒個人發(fā)展信息并對其發(fā)展狀況進行科學、全面評估的重要依據(jù)。為每一個幼兒建立成長檔案,就能幫助教師全面、客觀地了解并評估每一個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從而使教師的教學都能夠建立在每個幼兒的原有發(fā)展水平基礎上,進而為其潛能的發(fā)揮提供大限度的空間。
    下面,我們就向您詳細介紹一下玉海園是如何有效開展幼兒個人成長檔案的建立和組織工作的。總結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Ø教師——慧眼捕捉 全面記錄
    教師是幼兒成長檔案直接的操作者,承擔著記錄與評估、交流與溝通等重要的責任,同時扮演著“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多重角色。在準備工作中,教師首先會根據(jù)本班實際情況和幼兒的個人意愿來幫助他們設計自己的成長檔案。在這個階段,教師是“引導者”。也就是說,教師要引導班上的幼兒了解“個人成長檔案”是什么,認識到它對自己的成長有什么幫助,從而為下一步教師和幼兒一起設計檔案、豐富檔案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做好這一階段的工作,不同年級、同一年級的教師會互相交流幼兒“個人成長檔案”試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對檔案的設計或操作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共同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擇優(yōu)后再次整合,創(chuàng)建出相對可行的、適合本班幼兒特點的個人成長檔案。
    然而,檔案的建立并不簡單是幼兒作品的收集,更多則是對幼兒在園、在班生活、學習中的各種表現(xiàn)加以關注和記錄。為此,要求教師細心觀察每個幼兒在一日活動中的表現(xiàn)——在教學活動中、在自由活動中……要善于捕捉每個幼兒的閃光點和不足。這樣,才能對每一個幼兒的日常表現(xiàn)加以全面記錄。玉海園要求每班教師每天或隔天利用孩子們離園后的時間召開一個簡短的內部交流會,一起分享當天的記錄和在其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既讓每位老師都能清楚了解班上每個幼兒的情況,同時也為下一步的檔案記錄與分析打下基礎。
    教師通過為幼兒建立“檔案”,能從中了解到幼兒的生活習慣、思維特點、特長愛好、性格、能力以及弱點等,從而掌握每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及發(fā)展變化信息。這種做法不僅有利于教師全面評價每名幼兒的發(fā)展情況,還有助于教師及時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下面,是一位教師的真切體驗。
    在利用“幼兒個人成長檔案”來促進幼兒發(fā)展、改進自己教學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它為做好家園工作提供了一個重要且有效的途徑。
    經過幾次對家長開放日半日活動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家長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表現(xiàn)得好,所以每次都幫助孩子洗手、喝水、吃飯等,甚至在教學活動中也要幫助幼兒完成,而孩子們也在家長面前表現(xiàn)得事事都很依賴,好像什么事情都不會做了。因此在家長會前,我決定將幼兒平時在園中的表現(xiàn)用攝像機錄下來,讓家長們看到自己孩子的真實表現(xiàn)。通過一周的努力,我將孩子們的活動區(qū)活動、入廁、盥洗、喝水、教育活動、戶外活動、進餐等環(huán)節(jié)一一錄了下來。
    家長會上,當家長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現(xiàn)時都大吃一驚,有的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出色;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的常規(guī)很穩(wěn)定;還有的家長簡直就沒有想到自己的孩子的自理能力這么強。大多數(shù)家長在為孩子感到驕傲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在平時的教養(yǎng)中包辦過多,談論著苦于不知怎樣更好的配合幼兒園與教師共同引導孩子。但就在這時,有一位新升班的幼兒的家長提出了質疑:“你們幼兒園的錄像都是真實的嗎?電視臺的錄像都有假的,更別說你們幼兒園了。我看我孫子吃飯那段不真實,他在家里吃飯和錄像里就不一樣,你們這都是騙人的,就是給我們家長看的?!蔽耶敃r聽到他的話,感到很心酸:我每天辛辛苦苦拍出的錄像竟被看作是騙人的?!我真的無法接受,克制不住的淚水流了出來。這時,其他家長也竊竊私語起來。我馬上意識到這不是我委屈、犯脾氣的時候,便強忍住淚水,把準備好的家長調查問卷發(fā)給家長,在他們填寫的時候,我靜靜的想著:為什么有的家長會有這樣不信任的反應?難道真的是我做錯了嗎?為什么不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和理解呢?如果我是家長我會怎么想呢?想著想著,我終于想通了:平時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機會很少,家長來看了幾次幼兒的半日活動都是如此,突然看到幼兒有了如此“相反的表現(xiàn)”必然會有懷疑。要是我把這項記錄工作堅持下來,為每個孩子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家長們就能從中看到孩子一段時期內的發(fā)展變化,自然也就不會出現(xiàn)這種不信任的行為。想到這里,我耐心地向家長們介紹了我們班剛剛開展的“幼兒個人成長檔案”的建立工作,使家長們對檔案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毫不猶豫地公開了個人的家里電話和手機號碼,希望家長們能協(xié)助我做好檔案的記錄工作,共同做好幼兒發(fā)展的促進工作。經過講解,大部分家長對我們建立檔案的工作予以支持和表揚,紛紛表示愿意合作。
    現(xiàn)在,我們與家長之間已經建立了良好的溝系。在這種氛圍當中,我班的檔案建立工作也越來越成熟,而我的教學也逐漸有效起來。
    Ø幼兒——積極參與 當家作主
    為幼兒建立“個人成長檔案”的工作當然少不了“小主人”——幼兒的積極參與。
    以前,大都是教師一手包辦檔案的創(chuàng)建、使用等全過程,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在填寫記錄時,有些幼兒常常會關心的問:“老師,你在寫什么呀?”孩子們并不了解“檔案”與自己的關系,也從未參與過“檔案”的建立,其結果就是孩子的檔案卻成了教師的觀察記錄,一點兒也看不到孩子參與的痕跡,而這與我們的“讓幼兒成為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的理念無疑是相背離的。我們開始思考:“為什么不讓孩子們參與進來呢?這本來就是他們自己的檔案??!而檔案的創(chuàng)建與運用本身不正是很好的課程資源嗎?于是,我們改變了做法。先讓幼兒了解什么是成長檔案以及它的作用,并征求孩子對自己檔案的設計、使用等方面的意見。在檔案制作過程中,我們鼓勵幼兒對自己的檔案袋進行個性化的裝飾。在檔案使用過程中,我們和幼兒共同收集資料,一起豐富檔案內容,一起分享觀察記錄。當孩子們知道老師記錄下他們的優(yōu)點和進步時,便會更愉快、更積極地投入到日常教育和生活中的每一個活動中去。
    Ø家長——激發(fā)興趣 關注收集
    家長同樣也是幼兒成長檔案的重要參與者。幼兒成長檔案的建立,能使家長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情況,同時也使家園溝通有了實實在在的“載體”。因此,“幼兒個人成長檔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育者們對幼兒發(fā)展進行評價的真實性。而檔案的質量則又取決于教師是否是個有心人,是否能夠及時捕捉幼兒成長中的教育契機。
    如,妞妞小朋友特別喜歡畫畫,常常把自己看到的內容畫下來。媽媽把她的繪畫作品全都收集起來放在成長檔案里。一段時間以后,教師發(fā)現(xiàn)妞妞的繪畫作品比其他孩子的都多?!澳懿荒芨鶕?jù)她的繪畫特長培養(yǎng)其語言方面的能力呢?”教師把想法告訴了妞妞的媽媽。在教師的建議下,每次妞妞畫完畫,媽媽便讓她用語言敘述畫面的內容,口述部分由媽媽記錄。經過一段時間后,不僅妞妞的繪畫水平提高了,她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家長座談會上,妞妞的媽媽向其他家長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和心得,還形象地把這種形式取名為“繪畫日記”。
    為了鼓勵更多的家長參與幼兒成長檔案的創(chuàng)建活動,我們利用開家長會的機會,展示了一部分幼兒的成長檔案。通過一系列的交流活動,不但拓展了創(chuàng)建幼兒成長檔案的思路,增強了家長的參與意識,還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幼兒成長檔案的全面性與真實性,為幼兒的成長留下了一份珍貴的資料。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玉海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