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產可收回金額計量的基本要求
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企業(yè)應當進行減值測試,估計其可收回金額。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間的較高者。(孰高原則)
在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時候,應當遵循重要性的要求。企業(yè)資產存在下列情況時,可不估計其可收回金額:(應當作為客觀題目的考點掌握)
(1)以前報告期間的計算結果表明資產可收回金額顯著高于其賬面價值,之后又沒有發(fā)生消除這一差異的交易或者事項的,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以不需重新估計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提示:必須是針對相同事項或交易導致的差異)
(2)以前報告期間的計算與分析表明,資產可收回金額相對于某種減值跡象反應不敏感,在本報告期間又發(fā)生了減值跡象的,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可以不需因為上述減值跡象的出現而重新估計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必須是針對不敏感的跡象,如果有其他敏感的事項,則需根據其他敏感事項的發(fā)生考慮)
比如在當期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提高的情況下,對計算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所采用的折現率不大的,可以不重新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只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就表明資產沒有發(fā)生減值,不需要再估計另一項金額。
(4)如果沒有確鑿證據或者理由表明,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遠遠超過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可以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視為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如企業(yè)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該資產在持有期間(處置之前)產生的現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終取得的未來現金流量往往就是資產的處置凈流入。在這種情況下,以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作為其可收回金額是恰當的。
(5)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無法可靠估計,應當以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其可收回金額。(此時不需要比較孰高了,只有一個數量金額了)
二、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的確定
1.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通常反映的是資產如果被出售或者處置時可以收回的凈現金收入。其中,資產的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的金額;
2.處置費用是指可以直接歸屬于資產處置的相關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相關稅費、搬運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直接費用等,但是,財務費用和所得稅費用等不包括在內。(掌握,作為選擇題、判斷題的出題點)
3.企業(yè)在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時,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注意先后順序)
(1)應當根據公平交易中資產的銷售協(xié)議價格減去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處置費用的金額確定。這是估計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的方法,企業(yè)應當優(yōu)先采用這一方法。(合同價,理論上最準確,實際工作中最不適用)
(2)在資產不存在銷售協(xié)議但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根據該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確定。
(3)在既不存在資產銷售協(xié)議又不存在資產活躍市場的情況下,企業(yè)應當以可獲取的信息為基礎,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該凈額可以參考同行業(yè)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進行估計。
在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時,不應當反映強制銷售價格,除非企業(yè)管理層被迫立即出售該資產。
三、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綜合考慮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折現率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預計
1.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包括的內容
(1)資產持續(xù)使用過程中預計產生的現金流入。
(2)為實現資產持續(xù)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所必需預計現金流出(包括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現金流出)。該現金流出應當是可直接歸屬于或者可通過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配到資產中的現金流出。
(3)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資產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凈現金流量。該現金流量應當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交易時,企業(yè)預期可從資產的處置中獲取或者支付的、減去預計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2.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應當考慮的因素
(1)對通貨膨脹因素的考慮應當和折現率相一致;
如果折現率考慮了因一般通貨膨脹而導致的物價上漲影響因素,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也應予以考慮;反之,如果折現率沒有考慮因一般通貨膨脹而導致的物價上漲影響因素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也應當剔除這一影響因素。
(2)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分析以前期間現金流量預計數與實際數的差異情況,以評判預計當期現金流量所依據假設的合理性,通常應確保當期預計現金流量所依據的假設與前期實際結果相一致。
資產存在減值跡象的,企業(yè)應當進行減值測試,估計其可收回金額。資產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之間的較高者。(孰高原則)
在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時候,應當遵循重要性的要求。企業(yè)資產存在下列情況時,可不估計其可收回金額:(應當作為客觀題目的考點掌握)
(1)以前報告期間的計算結果表明資產可收回金額顯著高于其賬面價值,之后又沒有發(fā)生消除這一差異的交易或者事項的,企業(yè)在資產負債表日可以不需重新估計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提示:必須是針對相同事項或交易導致的差異)
(2)以前報告期間的計算與分析表明,資產可收回金額相對于某種減值跡象反應不敏感,在本報告期間又發(fā)生了減值跡象的,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yè)可以不需因為上述減值跡象的出現而重新估計該資產的可收回金額。(必須是針對不敏感的跡象,如果有其他敏感的事項,則需根據其他敏感事項的發(fā)生考慮)
比如在當期市場利率或者其他市場投資報酬率提高的情況下,對計算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時所采用的折現率不大的,可以不重新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3)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只要有一項超過了資產的賬面價值,就表明資產沒有發(fā)生減值,不需要再估計另一項金額。
(4)如果沒有確鑿證據或者理由表明,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遠遠超過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可以將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視為資產的可收回金額。
如企業(yè)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該資產在持有期間(處置之前)產生的現金流量可能很少,其最終取得的未來現金流量往往就是資產的處置凈流入。在這種情況下,以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作為其可收回金額是恰當的。
(5)如果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無法可靠估計,應當以該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其可收回金額。(此時不需要比較孰高了,只有一個數量金額了)
二、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的確定
1.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通常反映的是資產如果被出售或者處置時可以收回的凈現金收入。其中,資產的公允價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的金額;
2.處置費用是指可以直接歸屬于資產處置的相關費用,包括與資產處置有關的法律費用、相關稅費、搬運費以及為使資產達到可銷售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直接費用等,但是,財務費用和所得稅費用等不包括在內。(掌握,作為選擇題、判斷題的出題點)
3.企業(yè)在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時,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注意先后順序)
(1)應當根據公平交易中資產的銷售協(xié)議價格減去可直接歸屬于該資產處置費用的金額確定。這是估計資產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凈額的方法,企業(yè)應當優(yōu)先采用這一方法。(合同價,理論上最準確,實際工作中最不適用)
(2)在資產不存在銷售協(xié)議但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根據該資產的市場價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金額確定。
(3)在既不存在資產銷售協(xié)議又不存在資產活躍市場的情況下,企業(yè)應當以可獲取的信息為基礎,估計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該凈額可以參考同行業(yè)類似資產的最近交易價格或者結果進行估計。
在確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時,不應當反映強制銷售價格,除非企業(yè)管理層被迫立即出售該資產。
三、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
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應當綜合考慮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折現率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資產未來現金流量的預計
1.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包括的內容
(1)資產持續(xù)使用過程中預計產生的現金流入。
(2)為實現資產持續(xù)使用過程中產生的現金流入所必需預計現金流出(包括為使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所發(fā)生的現金流出)。該現金流出應當是可直接歸屬于或者可通過合理和一致的基礎分配到資產中的現金流出。
(3)資產使用壽命結束時,處置資產所收到或者支付的凈現金流量。該現金流量應當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交易時,企業(yè)預期可從資產的處置中獲取或者支付的、減去預計處置費用后的凈額。
2.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應當考慮的因素
(1)對通貨膨脹因素的考慮應當和折現率相一致;
如果折現率考慮了因一般通貨膨脹而導致的物價上漲影響因素,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也應予以考慮;反之,如果折現率沒有考慮因一般通貨膨脹而導致的物價上漲影響因素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也應當剔除這一影響因素。
(2)預計資產未來現金流量,應當分析以前期間現金流量預計數與實際數的差異情況,以評判預計當期現金流量所依據假設的合理性,通常應確保當期預計現金流量所依據的假設與前期實際結果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