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職業(yè)道德(第1~25題,共25道題)
一、職業(yè)道德基礎理論與知識部分
(一)單項選擇(第1~8題)
1、關于職業(yè)道德,正確的說法是( )
A、職業(yè)道德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借助立法手段來加以貫徹實施
B、職業(yè)道德是決定一個從業(yè)人員職業(yè)生涯的因素
C、職業(yè)道德只是從業(yè)人員在職業(yè)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提高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靠的是自覺而非組織教育和培訓
2、我國社會主義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愛國守法、勤儉自強
B、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C、誠信、敬業(yè)、公道、守紀
D、忠誠、審慎、勤勉
3、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創(chuàng)新
B、愛崗敬業(yè)
C、民主科學
D、以人為本
4、職業(yè)化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其核心層是( )
A、職業(yè)化技能
B、職業(yè)化語言
C、職業(yè)化禮儀
D、職業(yè)化素養(yǎng)
5、職業(yè)技能的特點是( )
A、科學性、專業(yè)性、人為性、復合性
B、傳承性、差異性、層次性、功利性
C、時代性、專業(yè)性、層次性、綜合性
D、基礎性、專業(yè)性、縝密性、綜合性
(二)多項選擇題(第9~16題)
9、優(yōu)秀團隊在合作方面的特征是( )
A、成員具有強烈的團隊歸屬感
B、團隊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C、成員絕不單獨行動
D、團隊首領的言論具有壓倒一切的號召力
10、下列關于“公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道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B、凡事講求公道,會妨害員工和諧相處
C、公道一般不能作為員工薪酬的指標
D、是否公道影響到員工職業(yè)前途
11、作為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公道”的特征是( )
A、公道標準的時代性
B、公道觀念的多元性
C、公道意識的社會性
D、公道評價的模糊性
12、關于敬業(yè),正確的說法是( )
A、為了實現集體利益,要求每一個成員共同遵守
B、領導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紀律要求高于一般員工
C、任何紀律均存在瑕疵,每個人要勇于挑戰(zhàn)紀律
D、以坦誠的心態(tài)接受違紀行為的處罰
二、職業(yè)道德個人表現部分(第17~25題)
17、在你看來,一些社會活動志愿者不取報酬,卻熱心工作的目的是( )
A、出出名
B、悠閑所致
C、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
D、增加一些閱歷
18、公司組織員工做工間操,但大家對此舉的反應并不積極,你認為究其原因是( )
A、做工間操沒有必要
B、員工們還是工作太忙了
C、組織不得力
D、缺乏獎勵措施
19、董事長在外開會,臨時通知你盡快把某項目的相關材料送到他那里。你迅速帶上材料離開辦公室徑直往董事長開會的場所,但途中,你忽然發(fā)現因為走得匆忙,自己竟然忘帶了一份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文件,重新返回辦公室取材料會耽誤一些時間,這時你會( )
A、不回去取材料,董事長若問,就說他沒有具體要求帶哪些材料
B、不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長承認自己忘記帶了
C、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長說明情況
D、一邊趕往董事長所在的地方,一邊聯系辦公室再派人送一趟
20、單位通過銀行存折發(fā)放工資,你因不急需用錢,有一段時間沒有查看存折了。這天,你因購物取錢,才發(fā)現上個月的工資少了10元錢。你會( )
A、向主管反應
B、直接找財務人員核實
C、因錢不多,就忽略過去了
D、等到下個月發(fā)工資再說
第二部分理論知識
(26~125題,共100道題,滿分為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恰當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講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是( )
A、國民收入
B、基尼系數
C、人均GDP
D、需求彈性
27、( )是政府通過調節(jié)利率來調節(jié)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即雇員與雇主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A、勞動合同關系
B、勞動行政法律關系
C、勞動法律淵源
D、勞動服務法律關系
29、(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釋
B、任意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30、PDCA循環(huán)法的四個階段包括:①計劃;②檢查;③執(zhí)行;④處理。其正確排序為(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31、企業(yè)( )是指企業(yè)的聲譽、人力、財力和物力。
A、銷售能力
B、實力
C、服務能力
D、潛力
40、( )為企業(yè)員工的考核、晉升提供了依據。
A、工作崗位分析
B、工作崗位設計
C、人員流動統計
D、人員需求計劃
41、影響勞動環(huán)境的因素不包括( )。
A、溫度和濕度
B、工作地組織
C、工作豐富化
D、照明與色彩
42、根據崗位數量、崗位工作量和勞動者工作效率來核算定員人數的方法屬于( )。
A、按設備定員
B、按比例定員
C、按效率定員
D、按崗位定員
43、國家或行業(yè)勞動定員標準的特征不包括( )。
A、法定性
B、技術性
C、強制性
D、統一性
50、( )不是面試前應該做的準備工作。
A、科學合理設計面試問題
B、確定面試的時間和地點
C、詳細了解應聘者的資料
D、消除應聘者的緊張情緒
51、( )鼓勵應聘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A、舉例式提問
B、封閉式提問
C、假設式提問
D、開放式提問
52、( )不屬于人員配置的原理。
A、能位對應原理
B、精確對應原理
C、互補增值原理
D、動態(tài)適應原理
53、在招聘評估中,錄用比和應聘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錄用人員的( )。
A、數量
B、成本
C、質量
D、規(guī)模
54、同一種測試方法對一組應聘者在兩個不同時間進行測試,其測試結果的一致性稱為( )。
A、穩(wěn)定系數
B、內在一致性系數
C、等值系數
D、外在一致性系數
65、( )是從企業(yè)宏觀的角度對績效管理程度進行的設計。
A、績效管理的制度設計
B、績效管理的總流程設計
C、績效管理的方法設計
D、績效管理具體程序設計
66、一般而言,( )較為客觀。
A、上級考評
B、同級考評
C、下級考評
D、自我考評
67、( )是通過對員工現實工作行為和表現剖析,說明其行為的正確與否,根據工作說明書來說服下屬,使其提升績效水平。
A、單向勸導式績效面談
B、綜合式績效面談
C、雙向傾聽式績效面談
D、解決問題式面談
72、( )是指員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回報。
A、內部回報
B、外部回報
C、直接回報
D、間接回報
73、我國《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
A、35小時
B、40小時
C、48小時
D、50小時
74、在崗位評價中,( )評價的是崗位的勞動衛(wèi)生狀況。
A、勞動責任
B、勞動技能
C、勞動強度
D、勞動環(huán)境
75、( )是指企業(yè)人工成本占企業(yè)附加值的比率。
A、成本收益率
B、人工費用率
C、勞動分配率
D、人工投入產出比率
76、單位錄用員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 )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費存登記。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77、延長工作時間是指超過( )的工作時間。
A、定額工時
B、平均工時
C、實耗工時
D、標準工時
85、( )是勞動關系雙方就企業(yè)生產經營與職工利益的事務進行平等商討、溝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條件下達成一定協議的活動。
A、集體協商制度
B、集體協商
C、勞動爭議處理
D、平等協商
二、多項選擇題(第86~125題,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有多個答案正確,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
86、失業(yè)類型分為( )。
A、摩擦性失業(yè)
B、技術性失業(yè)
C、結構性失業(yè)
D、季節(jié)性失業(yè)
E、階段性失業(yè)
87、勞動力市場的制度結構要素有( )。
A、工會
B、低社會保障
C、勞動力需求量
D、低勞動標準
E、勞動力供給量
88、勞動法基本原則包括( )。
A、物質幫助權原則
B、平等就業(yè)原則
C、勞動關系民主化原則
D、自由擇業(yè)原則
E、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的原則
94、從內容上看,人力資源規(guī)劃包括( )。
A、組織規(guī)劃
B、企業(yè)組織變革規(guī)劃
C、人員規(guī)劃
D、人力資源費用規(guī)劃
E、戰(zhàn)略規(guī)劃
95、工作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來源有( )。
A、直接觀察
B、事件訪談
C、工作日志
D、書面資料
E、同事報告
96、定員定額標準的內容包括( )。
A、崗位培訓標準
B、崗位員工規(guī)范
C、時間定額標準
D、雙重定額標準
E、產量定額標準
102、屬于簡歷中客觀內容的是( )。
A、個人信息
B、教育經歷
C、工作經歷
D、工作業(yè)績
E、個性描述
103、通過直接接觸,面試可以使用人單位全面了解應聘者的( )。
A、社會背景
B、語言表達能力
C、個人修養(yǎng)
D、邏輯思維能力
E、反應能力
104、情境模擬測試法比較適合招聘( )。
A、服務人員
B、銷售人員
C、科研人員
D、管理人員
E、事務性人員
109、培訓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
A、培訓項目的確定
B、培訓成本的預算
C、培訓內容的開發(fā)
D、培訓資源的籌備
E、實施過程的設計
110、培訓評估手段的選擇主要解決( )等問題。
A、如何進行中間效果的評估
B、如何進行培訓
C、如何考察在工作中的運用情況
D、如何考核培訓的成敗
E、如何評估培訓結束時受訓者的學習效果
111、直接傳授型培訓法適用于知識類培訓,具體包括( )。
A、模擬訓練法
B、講授法
C、頭腦風暴法
D、研討法
E、專題講座法
119、社會福利的內容包括( )。
A、公共設施
B、財政補貼
C、居民住房
D、生活補貼
E、集體福利
120、以下關于勞動法律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勞動法律關系不具有法律強制性
B、勞動法律關系是單務關系
C、勞動法律關系具有國家強制性
D、勞動法律關系是雙務關系
E、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權力和義務
124、訂立集體合同應當遵循的原則包括( )。
A、不得采取過激行為
B、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顧雙方合法權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E、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
125、限制延長工作時間的措施包括( )。
A、條件限制
B、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報酬
C、時間限制
D、訂立縮短工作時間的制度
E、人員限制
一、職業(yè)道德基礎理論與知識部分
(一)單項選擇(第1~8題)
1、關于職業(yè)道德,正確的說法是( )
A、職業(yè)道德在有些情況下可以借助立法手段來加以貫徹實施
B、職業(yè)道德是決定一個從業(yè)人員職業(yè)生涯的因素
C、職業(yè)道德只是從業(yè)人員在職業(yè)活動中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提高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靠的是自覺而非組織教育和培訓
2、我國社會主義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
A、愛國守法、勤儉自強
B、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C、誠信、敬業(yè)、公道、守紀
D、忠誠、審慎、勤勉
3、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時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創(chuàng)新
B、愛崗敬業(yè)
C、民主科學
D、以人為本
4、職業(yè)化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其核心層是( )
A、職業(yè)化技能
B、職業(yè)化語言
C、職業(yè)化禮儀
D、職業(yè)化素養(yǎng)
5、職業(yè)技能的特點是( )
A、科學性、專業(yè)性、人為性、復合性
B、傳承性、差異性、層次性、功利性
C、時代性、專業(yè)性、層次性、綜合性
D、基礎性、專業(yè)性、縝密性、綜合性
(二)多項選擇題(第9~16題)
9、優(yōu)秀團隊在合作方面的特征是( )
A、成員具有強烈的團隊歸屬感
B、團隊具有強大的凝聚力
C、成員絕不單獨行動
D、團隊首領的言論具有壓倒一切的號召力
10、下列關于“公道”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公道是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保證
B、凡事講求公道,會妨害員工和諧相處
C、公道一般不能作為員工薪酬的指標
D、是否公道影響到員工職業(yè)前途
11、作為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公道”的特征是( )
A、公道標準的時代性
B、公道觀念的多元性
C、公道意識的社會性
D、公道評價的模糊性
12、關于敬業(yè),正確的說法是( )
A、為了實現集體利益,要求每一個成員共同遵守
B、領導具有特殊的地位,其紀律要求高于一般員工
C、任何紀律均存在瑕疵,每個人要勇于挑戰(zhàn)紀律
D、以坦誠的心態(tài)接受違紀行為的處罰
二、職業(yè)道德個人表現部分(第17~25題)
17、在你看來,一些社會活動志愿者不取報酬,卻熱心工作的目的是( )
A、出出名
B、悠閑所致
C、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
D、增加一些閱歷
18、公司組織員工做工間操,但大家對此舉的反應并不積極,你認為究其原因是( )
A、做工間操沒有必要
B、員工們還是工作太忙了
C、組織不得力
D、缺乏獎勵措施
19、董事長在外開會,臨時通知你盡快把某項目的相關材料送到他那里。你迅速帶上材料離開辦公室徑直往董事長開會的場所,但途中,你忽然發(fā)現因為走得匆忙,自己竟然忘帶了一份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文件,重新返回辦公室取材料會耽誤一些時間,這時你會( )
A、不回去取材料,董事長若問,就說他沒有具體要求帶哪些材料
B、不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長承認自己忘記帶了
C、回去取材料,向董事長說明情況
D、一邊趕往董事長所在的地方,一邊聯系辦公室再派人送一趟
20、單位通過銀行存折發(fā)放工資,你因不急需用錢,有一段時間沒有查看存折了。這天,你因購物取錢,才發(fā)現上個月的工資少了10元錢。你會( )
A、向主管反應
B、直接找財務人員核實
C、因錢不多,就忽略過去了
D、等到下個月發(fā)工資再說
第二部分理論知識
(26~125題,共100道題,滿分為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26~85題,每題1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恰當的答案,請在答題卡上講所選答案的相應字母涂黑)
26、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標是( )
A、國民收入
B、基尼系數
C、人均GDP
D、需求彈性
27、( )是政府通過調節(jié)利率來調節(jié)總需求水平,以促進充分就業(yè)、穩(wěn)定物價和經濟增長的一種宏觀經濟管理對策。
A、財政政策
B、貨幣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即雇員與雇主在勞動過程中的權利義務關系。
A、勞動合同關系
B、勞動行政法律關系
C、勞動法律淵源
D、勞動服務法律關系
29、( )不具有法律效力。
A、立法解釋
B、任意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30、PDCA循環(huán)法的四個階段包括:①計劃;②檢查;③執(zhí)行;④處理。其正確排序為( )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
31、企業(yè)( )是指企業(yè)的聲譽、人力、財力和物力。
A、銷售能力
B、實力
C、服務能力
D、潛力
40、( )為企業(yè)員工的考核、晉升提供了依據。
A、工作崗位分析
B、工作崗位設計
C、人員流動統計
D、人員需求計劃
41、影響勞動環(huán)境的因素不包括( )。
A、溫度和濕度
B、工作地組織
C、工作豐富化
D、照明與色彩
42、根據崗位數量、崗位工作量和勞動者工作效率來核算定員人數的方法屬于( )。
A、按設備定員
B、按比例定員
C、按效率定員
D、按崗位定員
43、國家或行業(yè)勞動定員標準的特征不包括( )。
A、法定性
B、技術性
C、強制性
D、統一性
50、( )不是面試前應該做的準備工作。
A、科學合理設計面試問題
B、確定面試的時間和地點
C、詳細了解應聘者的資料
D、消除應聘者的緊張情緒
51、( )鼓勵應聘者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
A、舉例式提問
B、封閉式提問
C、假設式提問
D、開放式提問
52、( )不屬于人員配置的原理。
A、能位對應原理
B、精確對應原理
C、互補增值原理
D、動態(tài)適應原理
53、在招聘評估中,錄用比和應聘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錄用人員的( )。
A、數量
B、成本
C、質量
D、規(guī)模
54、同一種測試方法對一組應聘者在兩個不同時間進行測試,其測試結果的一致性稱為( )。
A、穩(wěn)定系數
B、內在一致性系數
C、等值系數
D、外在一致性系數
65、( )是從企業(yè)宏觀的角度對績效管理程度進行的設計。
A、績效管理的制度設計
B、績效管理的總流程設計
C、績效管理的方法設計
D、績效管理具體程序設計
66、一般而言,( )較為客觀。
A、上級考評
B、同級考評
C、下級考評
D、自我考評
67、( )是通過對員工現實工作行為和表現剖析,說明其行為的正確與否,根據工作說明書來說服下屬,使其提升績效水平。
A、單向勸導式績效面談
B、綜合式績效面談
C、雙向傾聽式績效面談
D、解決問題式面談
72、( )是指員工自身心理上感受到的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回報。
A、內部回報
B、外部回報
C、直接回報
D、間接回報
73、我國《勞動法》明確規(guī)定,勞動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 )。
A、35小時
B、40小時
C、48小時
D、50小時
74、在崗位評價中,( )評價的是崗位的勞動衛(wèi)生狀況。
A、勞動責任
B、勞動技能
C、勞動強度
D、勞動環(huán)境
75、( )是指企業(yè)人工成本占企業(yè)附加值的比率。
A、成本收益率
B、人工費用率
C、勞動分配率
D、人工投入產出比率
76、單位錄用員工的,應當自錄用之日起( )內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理繳費存登記。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77、延長工作時間是指超過( )的工作時間。
A、定額工時
B、平均工時
C、實耗工時
D、標準工時
85、( )是勞動關系雙方就企業(yè)生產經營與職工利益的事務進行平等商討、溝通,相互理解和合作,并在可能的條件下達成一定協議的活動。
A、集體協商制度
B、集體協商
C、勞動爭議處理
D、平等協商
二、多項選擇題(第86~125題,每題1分,共40分。每小題有多個答案正確,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
86、失業(yè)類型分為( )。
A、摩擦性失業(yè)
B、技術性失業(yè)
C、結構性失業(yè)
D、季節(jié)性失業(yè)
E、階段性失業(yè)
87、勞動力市場的制度結構要素有( )。
A、工會
B、低社會保障
C、勞動力需求量
D、低勞動標準
E、勞動力供給量
88、勞動法基本原則包括( )。
A、物質幫助權原則
B、平等就業(yè)原則
C、勞動關系民主化原則
D、自由擇業(yè)原則
E、保障勞動者勞動權的原則
94、從內容上看,人力資源規(guī)劃包括( )。
A、組織規(guī)劃
B、企業(yè)組織變革規(guī)劃
C、人員規(guī)劃
D、人力資源費用規(guī)劃
E、戰(zhàn)略規(guī)劃
95、工作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來源有( )。
A、直接觀察
B、事件訪談
C、工作日志
D、書面資料
E、同事報告
96、定員定額標準的內容包括( )。
A、崗位培訓標準
B、崗位員工規(guī)范
C、時間定額標準
D、雙重定額標準
E、產量定額標準
102、屬于簡歷中客觀內容的是( )。
A、個人信息
B、教育經歷
C、工作經歷
D、工作業(yè)績
E、個性描述
103、通過直接接觸,面試可以使用人單位全面了解應聘者的( )。
A、社會背景
B、語言表達能力
C、個人修養(yǎng)
D、邏輯思維能力
E、反應能力
104、情境模擬測試法比較適合招聘( )。
A、服務人員
B、銷售人員
C、科研人員
D、管理人員
E、事務性人員
109、培訓規(guī)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
A、培訓項目的確定
B、培訓成本的預算
C、培訓內容的開發(fā)
D、培訓資源的籌備
E、實施過程的設計
110、培訓評估手段的選擇主要解決( )等問題。
A、如何進行中間效果的評估
B、如何進行培訓
C、如何考察在工作中的運用情況
D、如何考核培訓的成敗
E、如何評估培訓結束時受訓者的學習效果
111、直接傳授型培訓法適用于知識類培訓,具體包括( )。
A、模擬訓練法
B、講授法
C、頭腦風暴法
D、研討法
E、專題講座法
119、社會福利的內容包括( )。
A、公共設施
B、財政補貼
C、居民住房
D、生活補貼
E、集體福利
120、以下關于勞動法律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勞動法律關系不具有法律強制性
B、勞動法律關系是單務關系
C、勞動法律關系具有國家強制性
D、勞動法律關系是雙務關系
E、勞動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權力和義務
124、訂立集體合同應當遵循的原則包括( )。
A、不得采取過激行為
B、誠實守信、公平合作
C、兼顧雙方合法權益
D、相互尊重、平等協商
E、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規(guī)定
125、限制延長工作時間的措施包括( )。
A、條件限制
B、支付延長工作時間的報酬
C、時間限制
D、訂立縮短工作時間的制度
E、人員限制